蝉(虞世南 唐)
垂q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
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吮吸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练习:
1.这是一首咏物诗,从形状、习性、声音等三个方向写出了蝉的特点。
虞世南《蝉》原文及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虞世南《蝉》原文及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蝉的特点?指出相应诗句并简要分析。
首句写了蝉的形状“垂绥”,食性 “饮清露”,表达了诗人对蝉性高沽、栖高饮露品性的褒扬;次句写蝉声“流响”,从声音方面形象地写出了蝉的悦耳长鸣,写出了声音的响度与力度。
3.读这首咏物诗,你的眼前呈现出怎样一幅画面?请描绘出来。
一只蝉落在高拔疏朗的梧桐树上,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不时自在地长鸣,声音悦耳动听,传出很远。
4.“居高”在诗中有哪些含义?
一是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
5.这首诗给我们以什么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蝉声远传,是由于“居高”而致远,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像地位、权势、吹捧等,他本身自然会有很强的昭示力,能够声名远扬。
6.这首诗实际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做人的`道理?
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虞世南《蝉》原文及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默认分类
7.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来刻画蝉,请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分)
本诗通过刻画人格化的蝉,热情地赞美了那种高洁(高尚或洁身自好等)的人格。
8.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出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这首诗表面上是写蝉,其实是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借助具体的对象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表达感情含蓄,寓意深刻,理趣情致跃然纸上,引人人胜。
【虞世南《蝉》原文及译文阅读练习与答案】相关文章:
2.虞世南《蝉》
3.虞世南《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