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春阅读答案

2020-12-11 阅读答案

  【原文】

  打春

  付秀莹

  ①在我们老家,把立春不叫立春,叫作“打春”。莫名其妙地觉得,打春这个词,比立春要活泼多了。打春,有一种跳跃的动感在里面,喜悦的,明亮的,热气腾腾,是民间风俗画特有的调子。

  ②我的家乡在华北大平原上,我们那个村庄,在我的小说里,叫作芳村。在芳村,有一句俗语,春打六九头。每年打春的时候,已经是六九了。七九八九,沿河看柳。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打春这个节气意味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过去了,气候学意义上的春天要来了。

  ③打春往往是在春节前后,有的时候早几天,有的时候迟几天。打春总是同新年连在一起,到处都是新的:新衣服,新鞋子,新对联。

  ④那时候,母亲长年卧病,早好几天就开始念叨,快打春啦。翻着墙上的月份牌,看一遍,又看一遍。月份牌是那种小小的日历,在乡下很常见。没有老上海的旗袍美人,只有文字和数字,阴历、阳历、节气、星期。往往有红、绿、黑三种颜色,朴素的,家常的,邻家姑娘一样亲近而温煦。月份牌上,有打春的具体时刻,比方说,上午十一点三十五。芳村有个风俗,不能把春打在炕上。意思是说,打春这一天,尤其是打春那一刻,不能在炕上躺着。

  ⑤打春这一天,无论是多么不适,母亲一定要挣扎着起来,下炕,在院子里走一走,或者是在大门口立一立。在内心深处,我多么盼着每天都是打春。打春的时候,母亲就会下炕了。闲闲地,在房前屋后走一走,看一看。院子里,阳光温软,金子一般。满院子的彩,在微风里飘摇着,飘摇着,简直就要飞起来了。门外就是田野,麦田还懵懂着,是那种深的冷凝的绿。七九河开,八九燕来。打春过后,大约等不了几天,万物就该醒过来了。

  ⑥在我们芳村,有一个民谚,一年打俩春,粮食赛如金。意思是说,如果一年有两个立春,当年的年景就不好了,粮食会像金子一样珍贵。

  ⑦在芳村,节气的意思,不是二十四节气,而是节日。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在我的长篇《陌上》的楔子里,我就是用的节气这个词,还引来了一些疑问。可见,一个地方文化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仿佛树的根须,早已经深深扎根在血脉里了。

  ⑧芳村人过节气,不外是吃一顿好饭食罢了。芳村有句俗话,好吃不过饺子,好受不过躺着。吃饺子,是芳村人过节气最隆重的仪式了。然而,打春这一天,好像在吃上是不大讲究的。不过是家常便饭,擀面条、蒸馒头、烙饼、小米粥。这个时节,新鲜菜蔬还没有下来,大白菜却还多着。炒白菜,炖白菜,醋杀白菜,翻过来倒过去,横竖都离不开白菜。芳村人说,白菜就是百菜。我们却吃出了不一样的滋味。打春这一天,母亲下炕了,也有兴致和闲情,亲手给我们做饭了。母亲就是有这样的本事,再简单的饭食,都能做出天下的美味来。有时候,倘若打春恰巧在新年正月里,饭菜就越发丰盛了。窗外有零星的鞭炮声,屋子里香气弥漫。丰饶的,甜美的,太平的,热腾腾世俗生活的气息,穿过重重光阴,扑面而来。

  ⑨而今,母亲离开人世已经十九个年头了。我也早已远离故乡,在异地辗转漂泊。流年似水,往日不可追。每年的打春,再没有人监督我下炕了,再也吃不上母亲的.饭菜了。我却总是记着那一个场景,母亲立在院子里,衣衫洁净,鬓发清爽,微微笑着,笑着,看着她的家,看着她的孩子们。阳光和煦,满院子纸鸢飘摇。

  ⑩打春了。春来了。

  【问题】

  15.文中多次提到“打春”,在作者心里,“打春”意味着民间风俗画特有的调子,意味着【 】,意味着同新年连在一起,意味着②,意味着③,意味着④。(4分)

  16.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文章结尾“打春了。春来了”的理解。(3分)

  【链接材料】

  随着年纪渐长,对故乡的牵挂越来越多了。是不是,这也是初老症状之一种呢。河北老家那个村庄,那个村庄里的人和事,那里的草木砖瓦,鸡鸣狗吠,都令我在遥远的异乡魂牵梦萦,曰夜不得安宁。

  (《惟有故乡不可辜负一一〈陌上〉创作谈》付秀莹)

  我想写出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的心事。我想找到一条回家的路。

  (《我想写出这个时代的中国心事》付秀莹)

  如今,每一回从京城回乡,都有一种说不清的复杂滋味。村庄还是那个村庄。但仿佛,很多东都不,样了。母亲早已经离开了人世。这世上,恐怕再也没有人为我包饺子了。而父亲,也已经步入了他的暮年,对很多事情,或许失去了关心的能力。上马饺子下马面。这些淳朴的民间习俗,也渐渐没有人记得了。人们妤像是都急匆匆的,忙着挣钱,忙着打工,忙着往前赶路。谁还会有闲情闲心,在这些情感细节处流连不去呢。

  ……

  我的兴趣在于芳村的日常生活,我试图写出一个村庄的日常生活中,那些生机勃勃的细节。比方说,一场婚礼的繁规缛节,一餐饭菜的色香味形,一个女子的服饰妆容,一场争吵里隐藏的方言俚语,以及人情世故,礼尚往来,这便是世道,是人心,是一个地方的习俗,也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在这些细节里面,从唐宋传下来的中国,中国文化中生动琐细但却活泼泼毛茸茸的质感,都在其中了。正如《陌上》的尾声里所说的:

  年深日久。一些东西变了。

  一些东西没有变。

  或许,是永不再变的了吧。

  (《中国村庄的日日夜夜》付秀莹)

  答:【 】

  17.打春时节,成年后的作者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假如她在院子里见到了尚在人世的年迈的母亲,会对母亲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以作者的身份展开想象,描写和母亲相处、交流的场景。(不超过120字。(4分)

  答:【 】

  【参考答案】

  15.【答案】①气候学意义上的春天要来了;②要下炕进行活动;③万物即将苏醒过来;④能吃上母亲做的可口饭菜

  【解析】此题属于文章内容概括题,难度较易。重点要找到文中几次提到的“打春”二字,根据“打春”二字之后的文字提示,进行整理总结或直接引用。

  16.【答案】要点:①表现出了作者对家乡不变的浓浓深情;②表现了作者对于母亲的一种不变的深深怀念;③表现了作者对民间习俗被遗忘的遗憾之情。

  【解析】本题考察文章内容及链接内容的理解,文章中“打春了,春来了”代表着一种时间的迁移和万象的更新,而链接材料中提到的“变”与“不变”,则为作者的情感.也就是时间在变,而情感不变。情感所指的对象在链接材料中均可以找到:即“对故乡”、“对母亲”、“对家乡的民间习俗”。

  17.【解析】本题为场景想象题,重点在于答题的时候一定要以作者的身份展开想象,写出“我”与母亲相处、交流的场景。学生可联想到,生病的母亲的生存尝尽,运用描写的手法把可与母亲说的话、做的事写出来即可。

【打春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挫折》阅读答案03-14

石榴 阅读答案12-14

长城阅读答案12-14

新叶阅读答案12-13

鹭鸶阅读答案12-13

《大师》阅读答案12-12

演变阅读答案11-19

给予阅读答案11-08

苦恼阅读答案11-02

豁达阅读答案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