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规阅读题及答案

2020-12-13 阅读答案

  日规

  汪曾祺

  西南联大新校舍对面是“北院”。文学院的学生走过北院,将出侧门时,往往都要停一下:路边开着一大片剑兰!

  这片剑兰开得真好!花很大,比普通剑兰要大出一倍。可是,这些花谁也不能碰一碰,这是化学系主任高崇礼种的。他不爱串门拜客闲聊天,爱种花,只种一种:剑兰。大家都知道高教授的脾气:他的花绝不送人。而且大家知道,现在他的花更碰不得,他的花是要卖钱的!这样,高教授的生活就提高了不少,他家汽锅鸡的香味时常飘入教授宿舍的左邻右舍。哪位说:教授卖花,未免欠雅。先生,您可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您不知道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的教授,穷苦到什么程度。因此,高崇礼卖花,全校师生,皆无非议。

  只有一个人可以走进高教授的花圃,蔡德惠。蔡德惠是生物系助教,坐办公室。生物系办公室和化学系办公室紧挨着、门对门。蔡德惠和高教授朝夕见面,关系很好。

  蔡德惠是一个非常用功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各门功课都很好。他生活上很刻苦,联大四年,没有在外面兼过一天差。联大学生像蔡德惠这样没有兼过一天差的,极少。

  蔡德惠在中学时就立志学生物。他对植物学尤其感兴趣。到了大学三年级,就对植物分类学着了迷。植物分类学在许多人看来是一门很枯燥的学问,单是背那么多拉丁文的学名,就是一件叫人头疼的事。可是蔡德惠觉得乐在其中。有人问他:“你干嘛搞这么一门干巴巴的学问?”蔡德惠说:“干巴巴的?——不,这是一门很美的科学!”他是生物系的高材生。四年级的时候,系里就决定让他留校。一毕业,他就当了助教,坐办公室。

  高崇礼教授对蔡德惠很有好感。蔡德惠算是高崇礼的学生,他选读过高教授的普通化学。蔡德惠的成绩很好,高教授还记得。但是真正使高教授对蔡德惠产生较深印象,是在蔡德惠当了助教以后。他很勤奋。每天高教授来剪花时候(这时大部分学生都还在高卧),发现蔡德惠已经坐在窗前低头看书,做卡片。虽然在学问上隔着行,高教授无从了解蔡德惠在植物学方面的造诣,但是他相信这个年轻人是会有出息的,这是一个真正做学问的人。高教授也听生物系主任和几位生物系的教授谈起过蔡德惠,都认为他有才能,有见解,将来可望在植物分类学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高教授对这点深信不疑。因此每天高教授和蔡德惠点头招呼,眼睛里所流露的,就不只是亲切,甚至可以说是:敬佩。

  高教授破例地邀请蔡德惠去看看他的剑兰。蔡德惠当然很喜欢这些异国名花。他时常担一担水来,帮高教授浇浇花;用一个小薅锄松松土;用烟叶泡了水除治剑兰的腻虫。高教授很高兴。

  蔡德惠简直是钉在办公室里了,他很少出去走走。他交游不广,但是并不孤僻。有时他的老同学会到他的办公室里来坐坐。在蔡德惠那里坐了一会的同学,出门时总要看一眼门外朝南院墙上的一个奇怪东西。这是一个日规。蔡德惠自己做的。所谓“做”,其实很简单,找一点石灰,跟瓦匠师傅借一个抿子,在墙上抹出一个规整的长方形,长方形的正中,垂直着钉进一根竹筷子,——院墙是土墙,是很容易钉进去的。筷子的影子落在雪白的石灰块上,随着太阳的移动而移动。这是蔡德惠的钟表。蔡德惠原来是有一只怀表的,后来坏了,他就一直没有再买,——也买不起。他只要看看筷子的影子,就知道现在是几点几分,不会差错。蔡德惠做了这样一个古朴的日规,一半是为了看时间,一半也是为了好玩,增加一点生活上的情趣。至于这是不是也表示了一种意思:寸阴必惜,那就不知道了。大概没有。蔡德惠不是那种把自己的决心公开表现给人看的人。不过凡熟悉蔡德惠的人,总不免引起一点感想,觉得这个现代古物和一个心如古井的青年学者,倒是十分相称的。人们在想起蔡德惠时,总会很自然地想起这个日规。

  蔡德惠病了。不久,死了。死于肺结核。他的身体原来就比较孱弱。

  生物系的教授和同学都非常惋惜。

  高崇礼教授听说蔡德惠死了,心里很难受。这天是星期六。吃晚饭了,高教授一点胃口都没有。高太太把汽锅鸡端上桌,汽锅盖噗噗地响,汽锅鸡里加了宣威火腿,喷香!高崇礼忽然想起:蔡德惠要是每天喝一碗鸡汤,他也许不会死!这一天晚上的汽锅鸡他一块也没有吃。

  蔡德惠死了,生物系暂时还没有新的助教递补上来,生物系主任难得到系里来看看,生物系办公室的门窗常常关锁着。

  蔡德惠手制的日规上的竹筷的影子每天仍旧在慢慢地移动着。

  13. 结合情节,简要分析小说中蔡德惠的`生活状态。

  14. 文中画线句表达了高崇礼什么样的情感?

  15. 文章花了很多笔墨写花,简要分析作者的意图。

  16. 请探究小说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

  【答案】

  13. 蔡德惠的生活很清贫,但是他乐在其中。他很痴迷于植物分类学,并且很自律,很刻苦,有着自己的人生目标。

  14. 他对蔡德惠的死感到很惋惜,同时也对自己很气愤,觉得自己没有足够关心蔡德惠。

  15. 因为花是高崇礼与蔡德惠之间最大的牵连,着重写花,给了高崇礼怀念蔡德惠的理由;花也是蔡德惠对植物学痴迷的一个体现,更能体现出蔡德惠的敬业。

  16. 日规是蔡德惠自律和情趣的体现。日规还在,竹筷的影子还在慢慢移动,可是却没有人再去注意。更体现了对蔡德惠逝去的惋惜。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解析】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结合情节,简要分析小说中蔡德惠的生活状态,对“生活状态”的思考,一个从物质层面,一个从精神层面。结合文本内容“蔡德惠原来是有一只怀表的,后来坏了,他就一直没有再买,——也买不起”“高教授也听生物系主任和几位生物系的教授谈起过蔡德惠,都认为他有才能,有见解,将来可望在植物分类学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高教授对这点深信不疑”“这是一个日规。蔡德惠自己做的”等分析可知,贫穷:买不起怀表等细节;热爱学术:植物分类学枯燥,但他乐在其中;有生活情趣:侍弄花草、做日规等。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体会画线句子表达人物的情感类题目,需要注意画线句子所处段落的上下文语境,抓住句中的一些关键词语理解分析。结合文本内容“死于肺结核。他的身体原来就比较孱弱”分析可知,对蔡德惠因贫困而死的悲伤;结合文本内容“蔡德惠要是每天喝一碗鸡汤,他也许不会死”分析可知,对自己未能尽力帮助一个优秀青年的自责。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小说中次要人物和物的作用,需要注意自身的特点,然后结合小说的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环境和主题方面分析。文章花了很多笔墨写花,花是连接高教授和蔡德惠师生情谊的纽带,和下文日规的情节相映照,爱花体现了他们高雅的情趣,高教授卖花从侧面反映了特定的历史环境。结合文本内容“蔡德惠在中学时就立志学生物。他对植物学尤其感兴趣。到了大学三年级,就对植物分类学着了迷。植物分类学在许多人看来是一门很枯燥的学问,单是背那么多拉丁文的学名,就是一件叫人头疼的事。可是蔡德惠觉得乐在其中”“蔡德惠当然很喜欢这些异国名花。他时常担一担水来,帮高教授浇浇花;用一个小薅锄松松土;用烟叶泡了水除治剑兰的腻虫”分析,花也是蔡德惠对植物学痴迷的一个体现,更能体现出蔡德惠的敬业。

  【1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对语句内涵的挖掘,答题时首先明确句子的内涵,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结合文本内容“蔡德惠做了这样一个古朴的日规,一半是为了看时间,一半也是为了好玩,增加一点生活上的情趣。至于这是不是也表示了一种意思:寸阴必惜,那就不知道了。大概没有。蔡德惠不是那种把自己的决心公开表现给人看的人”分析可知,日规是蔡德惠自律和情趣的体现。日规还在,竹筷的影子还在慢慢移动,可是却没有人再去注意。照应题目,呼应前文日规的情节;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伤,为蔡德惠英年早逝惋惜;斯人已逝,但精神尚存;叙述语言平实克制,蕴含着强烈的情感。

  【点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对语句内涵的挖掘,答题时首先明确句子的内涵,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实现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小说结尾常见的作用:突生波澜,震撼人心;照应前文,不突兀。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深化主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令人回味。耐人寻味;给人以喜悦欣慰之感;反应美好愿望。

【日规阅读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恐龙阅读题及答案03-09

赤壁阅读题及答案02-03

《溪水》阅读题及答案03-23

《登山人》阅读题及答案02-04

《长安夜雨》阅读题及答案02-03

《王翦将兵》阅读题及答案08-04

低头与昂首阅读题及答案10-21

无知与无畏阅读题及答案03-30

爱的味道阅读题及答案03-19

《迷雾探踪》阅读题及答案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