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故乡的中秋节初中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故乡的中秋节初中作文 篇1
树叶,一片一片的飘落下来,带着秋的凉意,飞向远方。仿佛在告诉我们——家乡的中秋,到了。
家乡中秋的山,是美丽的。
光雾山那红似火的枫叶,把山衬托得红盈盈的。挑眼望去,一片红色的海洋。一阵风吹过,平静的“大海”也翻腾起来,蔚为壮观。偶尔一棵绿色的树嵌在一片红中,显得格外耀眼。走在树林下,飘落的叶子在脚下发出清脆的响声,为那寂寞的山林伴奏。秋天山上的雾,也格外大呢!一整片雾,环绕在山腰中。朦朦胧胧的,仿佛像一位羞涩的少女在跳舞。要是幸运,还可以遇见一条清澈得宛若一条明亮的带子的十八里溪。平静的水面淙淙地流着。偶尔一条顽皮的小鱼游过,使平静的水面荡起一圈圈涟漪,像打破了一面镜子。传说十八里溪经过了蜿蜒十八里,环绕着层层枫林,所以故名十八里溪。
家乡中秋的水,是美丽的。
这时,江面上在没有春天风采;也没有夏天的狂躁;更没有冬天的冷酷。它只是平静而轻缓的流淌着,仿佛与世无争,只独自享受着世外桃源的老人。早上,江面上早升起一股模糊的雾。这使江面显得更加神秘。夜晚,清冽的月光洒在江面上,时隐时现。岸边的灯光倒映在江面上,江面上也亮起了“灯光”。这时的江面,如繁星闪烁,就像马上要沉沉欲睡的样子。偶尔驶过的驳船,在江面上划开一道发光的带子,使整个江面轻轻地摇曳起来。
家乡中秋的花,是美丽的。
中秋时节,婀娜多姿的菊花;香飘万里的桂花;一枝独秀的三角梅等等相继开放。在中秋的花卉会上,总能看见许多美丽的花儿竞香开放。一股股香气迎面扑来。沁人心脾的香味使人心旷神怡。多少年来,古今多少著名的文人墨客赞花咏花,赞美菊花,桂花,梅花的人更是数不胜数。花开季节,人们都要去观赏。秋天的花没有春天的艳丽,也没有夏天的繁琐,更没有冬天的冰冷。秋天的花是恰当好处的。
家乡中秋的果实,是美丽的。
秋天,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秋天把苹果擦得透红,把橘子抹得金黄,把葡萄涂得紫莹莹的……
家乡的秋,总是那么美……
故乡的中秋节初中作文 篇2
故乡的中秋节别具一般情趣。这时的街上桃梨瓜果飘香,鸡鸭鱼肉丰盛,有钱和殷实的人家,可尽情采购。中午一顿丰盛的午餐是少不了的。晚餐过后,即准备赏月;在赏月之前,要准备祭月。祭月时,在一张大八仙桌上面,除放烛台和香炉外,几乎放得满满的——全是好吃的——不外乎菱藕瓜果,——当地的产品,家乡的风味。各家的瓜果可以不同,可根据各人家的口味和喜好选择,但祭月的桌上家家都少不了月饼。
人们在祭月、顶礼膜拜的同时,脑际也会浮现出月宫中嫦娥、吴刚忙碌的身影和玉兔的活泼可爱,以及吴刚用他酿制的桂花酒洒福人间。这时,天上人间一片和谐,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芬芳,和人们祝福的景象。
故乡的月饼,多种多样,大中小都有,口味极佳,而且价格也不贵,穷人家的孩子多少也能吃一点。记得我十岁左右,离家不远处,有一家姓谢的茶食店,老板叫谢远来,中秋前夕,忙做月饼几乎是通宵达旦,街坊邻里有时也去帮忙。我虽年龄不大,也要帮着摁月饼的包皮,可见月饼的热销,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故乡的富庶。在众多月饼中,慢慢产生了精品、名品、那就是自古以来的大名鼎鼎的“赖月”。
据传,明太祖朱元璋吃到瓜埠的“赖月”,赞不绝口。按理说他定都南京,南京什么好吃的没有,但他中秋时偏偏要吃瓜埠的“赖月”。于是“赖月”自明朝以来,就成了年年进贡的贡品,这规矩一直延续到清朝。说也奇怪,朱元璋爱吃“赖月”是情有可原的,因为他是安徽凤阳人。安徽自古以来和我们江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饮食口味等,大同小异,基本是一样的。可你满清是东北来的满人,怎么也凑热闹,爱上了小镇瓜埠的“赖月”了了呢?可见“赖月”的口味、风味却有独到之处。“赖月”的配料和制法我不甚了解,但松籽、瓜籽、核桃、金橘饼、糖冬瓜等是少不了的,全用香油烤焙。它吃到嘴里,给人以香而不酽,酥而不糯,甜而不过,油而不腻的特殊感觉,这是其他月饼很难齐备的。于是“赖月”便出了名,延续至今,人们依然爱吃有加,且赞不绝口。
祭月之后,全家人围坐在桌旁,边吃月饼边赏月,其情依依,其乐融融,好不快乐开心!
故乡的中秋节,于我们小孩子,还有一种乐趣和玩法,那就是用砖堆成一座高高的宝塔。在堆的过程中,随着一块一块砖的堆砌,宝塔也一层一层地增高,家乡人美其名曰“步步高升”,这对孩子的成长和年轻人的未来富有深刻的内涵——吉祥如意。堆好后,围着宝塔嬉戏玩耍的孩子们,开心极了。
故乡的中秋节初中作文 篇3
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又到了。一大清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超市买了许多菜和月饼,然后,我们就回老家了。
一路上,我问妈妈:“妈妈,什么是中秋节?”妈妈说:“就是家家户户都团圆在一起过节的意思。”我点点头,可是心里却不太了解。到了老家,爷爷奶奶见了我们,心里乐开了花。
过了一会儿,我们一家人忙着做饭。爷爷奶奶负责炒菜,我和爸爸妈妈负责做藕饼。我的“工作”就是把藕认真地洗一遍,再抹点盐--妈妈说抹些盐在藕上,切成的藕片才不会断。之后,我又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学包了几个藕饼。妈妈把包好的藕饼放到油锅里去煎,一阵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放在嘴里,啊!真香呀!晚上,月亮悄悄地升了起来,今夜的月亮显得格外圆,格外亮。我们一家人便开始忙着拜月神了,在外面放上一张小桌子,摆上苹果、月饼、柿子……再摆好香炉,点燃一炷香。
开始放烟火了,一簇簇烟火在天空中绽放。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旋转的花儿……红的、蓝的、紫的……五彩缤纷,非常好看!此时的月亮像光华四射的水晶球挂在空中,照亮了整个世界。树啊,河流啊,房子啊,大地全裹在了一层银色的、薄薄的轻纱中。我们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一家人开心极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老家。一路上,凉风阵阵,感觉有点冷,我似乎尝到了秋风的滋味。我终于明白了:中秋节就是一家人团团圆圆的,一起赏月,一起吃月饼,永不分离……
故乡的中秋节初中作文 篇4
小时候的我们总是盼望着过节,故乡最受重视的节日就是春节和中秋节了。在这两个节日里,孩子们总是最开心的,大人忙忙碌碌地准备各种东西,而小孩只负责玩,好不开心。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我想惟有经历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才会有这种情感、心境和内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月饼的外观象大饼,很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馅,也很特别,主料是红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红丝,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饼,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轻人情有独钟。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过去了,现在已经很久没有在故乡过中秋了,故乡的中秋在我的印象中总是最美好的。虽然现在市场上月饼多种多样,玲琅满目,但是我还是觉得妈妈做的月饼才是最香最甜的,那是故乡的味道啊!
故乡的中秋节初中作文 篇5
八月十五月儿圆,转眼间,中秋节就来临了。在这样的日子里,大家总是在心里。总是会不自觉的想起自己曾经在家的日子,我也一样不例外。
还记的那个小时候的日子,虽然当时的自己常常会被学习中的难题困扰,总是会应为年龄小而被长辈们戏弄,但是,在回忆中,拿真是一段美好又无忧的日子。
而在那时候,中秋节也是非常热闹的,每每到了这一天,家中的亲人们,都像不知多久商量好了一样,各自出发拜访。而我们,也会随着家人的潮流,向着叔叔或者伯伯家中走去。但是,最后无论我们是从哪里出发,经过了哪些地方,我们的终点都未曾变过,那就是爷爷居住的老家。
我们家中的人虽然都住得很远,但是每到这天,还是不忘回到这里,带着各的趣事,坐在一起吃个饭,在晚饭后,一起赏月。而我们那个时候都还是些小毛孩子,平常不怎么回来的老家,对我们来说是个宽阔又新鲜的地方,大家聚集在一起,就能消磨掉一天的时光。
真是怀念那段日子,那时的月亮,还牢牢的记在我的心里,小时候大人们说的神话和习俗也已经成了我对中秋的美好回忆。但是现在,作为一名求学的学子,我踏在远离家乡的土地上,忙碌的学习让我没有机会再及时的回到家中。但是城市的灯光却将夜照耀的过于明亮,甚至已经让我们看不见月亮的模样。商场中的月饼虽然五花八门,但是却也再没尝出团圆的滋味。但是我知道,在远处的其他地方,我的亲人们也一定会看到一轮明月,一定在平常这熟悉的月饼!
中秋,是个团圆的时候,现在不能赶回去团聚,着实有些遗憾。但是,我们都明白,也都知道,在这里一天,我们家中该有着怎样的行动,会有着怎样的习俗。虽然现在的我们没有办法赶过去,但是我知道,在不远后的未来,在我们努力的度过了这段成长之后,我们会在中秋再次来临之时,捡起过去记忆中遗留的东西,就像我们的父母长辈一样,再次从我们的路线中出发、相聚,最后团圆!在这团圆的节日,我们家族一定能再次共赏明月。
今年的中秋虽然没有赏到漂亮的月色,但是,有家中亲人的祝福和挂念,就已经足够了。在今后努力成长了之后,我一定会再次回到家中,用自己的双眼,去再看看那儿时的月。
故乡的中秋节初中作文 篇6
时间过得真快,今年的中秋节又到了,我的生日和中秋节相接近,中秋节在我心里更深刻,随着岁月的脚步,中秋节在我生命的记忆中,一次次地増加。
早在《周礼》一书,就有“中秋”的记载,对着一轮又圆又亮的皓月,人们观赏祭拜,寄托情怀,到了唐代,“中秋节”形成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八月十五中秋节”盛行于宋朝,与元旦、清明齐名。为我国重要的节日。“中秋节”有许多民间的传说:“嫦娥奔月”“吴刚折桂”“朱元璋与月饼起义”等。
在我人生的路程中,走过太多的“中秋节”贫穷饥饿年月的中秋节,故乡沂蒙山区的中秋节、城市的中秋节,今天空前盛世的“中秋节”中秋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改善,留下时代的烙印。
留在我生命记忆最深的中秋节,是在故乡沂蒙山区,文化革命中度过的一个中秋节,那年月,乡亲们特别穷,地瓜干和着野菜还吃不到头,可每到中秋节,月亮还是又圆又亮的挂在深奥的夜空中!小山村,参差不齐的草屋沐浴柔柔的月光里,乡亲们虽然衣衫褴褛,脸色黑瘦,还是欣喜仰望天上的明月。记不清谁家蒸什么月饼,我家吃的什么,也记不得了,可只有那在野外度过中秋节的夜晚,确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我每到“八月十五中秋节,”都会想起那年难忘的“中秋节”。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地里庄稼赶趟似的成熟了,乡亲们无论怎样饥饿,秋天里,可以用豆子煮菜,花生做汤,煮地瓜、高粱煎饼。都可以吃上几天饱饭,直到现在,我依然喜欢秋天。
记得那年的中秋节,月亮特别的亮,原野、绿树、朦胧的山峰、禾场里推满庄稼的秸秆,都披上月光的纱衣。沂蒙山区的孩子,每到八月十五都向村外、田野跑去,像在追赶月亮脚步,享受庄稼的恩赐,我那时十二岁,我们几个不相上下的孩子,不约而同地的向村外的地里跑去,原野茫茫的,秋天的风凉爽地吹起我们的衣角,吹着我们的头发,吹着我们奔跑的脚步,笑声与欢快随着秋风飘荡。
那是一片地瓜的田地(红薯),地瓜地大,只收了一半,土块湿润润的,紧挨着地瓜地的是豆子、花生地,我们在地里扒了个坑,用土块高高的垒砌,用豆子、高粱的秸秆将土块烧红,这时,我们将豆子、花生,地瓜倒在坑里,再用烧红的土块、湿土埋上,我们在地里蹦啊、跑啊,拍着手唱!过一会,我们扒开,地瓜,花生、豆子都熟了,和着烧的柴灰一起吃,香香的、甜甜的,吃着,睡在地里,望着天上的皓月,在月光下,脸像唱戏的包黑,满身的泥土,向远望去,远处的村庄、无际的原野、山峰,都在欣然地围绕着我们,豆子、地瓜、花生的香甜,和着泥土的清新,沁入心田,弥漫着原野。
多少年过去了,我生活在喧嚣、繁华,人们拥挤的城市,林立的高楼、如水的车流,奔波寻找自己的人生,曾风雨兼程、曾无奈的仰望异乡的圆月!曾星级宾馆朋友的聚宴,曾去北京开会,文章获奖,散文的高峰论坛,文友相聚,相互对社会人生的探讨,可每次圆月相聚的宴席,面对朋友,亲情,静静尊重与倾听,保存一份矜持。只有故乡我花季的岁月,那年的中秋节,在野外和伙伴们,吃着烧红土块闷熟的地瓜、花生、豆子,野味的香甜,睡在土地上,望着明月、夜空,繁星,伴着无际的原野,原生态的歌唱,释放童雅梦幻与情怀,是我漫漫人生中最美好的中秋节,伴随着我追求的脚步。
故乡的中秋节初中作文 篇7
小时候在一个小县城中长大,总盼着过节。中秋节是家乡最重视的节日之一。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总之,过节忙的是大人。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无忧无虑的孩子。
中秋,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宁静的心境,一种深深的想往。后来想起来,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
我喜欢故乡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圆圆的苹果,圆圆的葡萄。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着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正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空气中弥漫的思念的味道,像淡淡的月光一样悄无声息地深深渗入人的心里,悠远绵长。
我喜欢故乡中秋的田野。这时,遍野是金灿灿的稻子,微风吹过,稻海中荡起金色的波浪,一阵阵稻香迎面扑来。沁人心脾,让人心旷神怡。花也开了,人们都争先去观赏。秋天的花儿没有春天的艳丽夺目,也没有夏天的繁华气象,秋天的花儿有一种雅致的节制,恰到好处。
我喜欢故乡中秋的果实。金色的阳光洒在奶奶家院子里,映红了那枣树上的“玛瑙”。那一串串的大红枣红得夺目,给中秋节平添了几分喜庆。果园里,还有红彤彤的苹果,黄橙橙的梨,紫莹莹的葡萄,到处充满着丰收甘甜的气息。
故乡的中秋节啊,是我记忆深处最甜美的梦!
故乡的中秋节初中作文 篇8
喜欢中秋,因为她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久。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
中秋节了,想起小时的情景,忽然想说点和中秋有关的事情,在我的脑海里,在我内心里,中秋节除了收获、月饼、团圆和思念,还有一个最最重要的活动,那就是:打火把。
在我的家乡,中秋节又叫火把节。中秋之夜打火把游乡,是为纪念刘福通领导红巾军起义。相传韩山童、刘福通组织农民起义,各地纷纷举火把响应,首克颍州。时有童谣:“满城都是火,官府四散躲;城里无一人,红巾军席上坐。”之后不久,颍州民间每至中秋节晚上,青少年都要模仿红巾军,用秫秸、葵秸裹以稻草,到野外燃,摇来摇去,待燃尽返,当地习称“撂火把子”。
记得我小时候,火把是用麻秸扎起来的,两到三米长。简单点的,就是一捆麻秸中间加点稻草,绑起来。讲究点的,就把麻秸用煤油泡下,这样更耐烧。调皮点的,通常是大点的孩子,还在火把里加上编炮,烧着烧着可以炸一下。每每中秋吃了晚饭,月上柳梢后,大家便陆续的走出家门,当然,孩子是主力军。村东的河边和坝堤是大家活动的天然舞台。月光下这么一群活波可爱的孩子们在尽情的欢乐,手里的一个个火把像点点的星星,聚在一起又是一条绵延的火龙。凉爽的秋风轻抚着孩子们的脸庞,大伙们举着长长的火把,挥舞着,奔跑着,歌唱着,快乐着,欢笑声回旋在坝堤上,田野里,仿佛一曲跳动的乐章。我想城市里的孩子或许无法理解那种兴奋和愉悦,那种简单淳朴的快乐。
想想我好象已经很久没有回家过中秋了,思念家人,思念家乡的火把……前几天问父亲家那边还有人打火把吗,父亲说,现在的小孩子少了,孩子们要不在外面读书要不就已经出去打工了。已经没有几个打火把了。那蔓延的火龙便成了我美丽且不曾忘却的记忆……
故乡的中秋节初中作文 篇9
今天是月圆之夜,是家家户户团聚的日子。
今天晚上,我们一家早早的吃完大餐,不约而同的走到阳台上。我们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妈妈端来一盘盘月饼有的月饼五颜六色:黄的、绿的、红的、白的、紫的。各种口味也不同:豆沙的、蛋黄的、芝麻的、五仁的、冰糖的、枣泥的各式各样应有尽有。?绚丽的礼花请出了今天的主角——月亮,它从树梢中缓缓升起,显得那样高贵、典雅。它披着银纱,迈着轻盈的步伐,一步一步地走向夜空,将它的美丽展示给人们。它是纯洁的象征,天使的灵魂,华丽而不失淡雅,它白中透金,白似一汪水银,金似一颗明珠。它璀灿夺目,将柔和的月光洒向人间,真是秋月似水啊!它的美丽令我神思万里。整个世界好像都沉浸在银色的海洋里。月光穿过了云朵,将光辉洒在了马路上,马路就好像是用银子铺成似的。它还将月光倒映在了水面上,晚上的风一吹,河面上就波光粼粼的。?我看着高高在上的月亮?想起了我曾经学过的一首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啊!有多少游子还远在他乡。不知他们看着皎洁的月光是否回思念起他的家人他的故乡。不知他们是否正在品尝着故乡的菜肴故乡的月饼。在八月十五这个月圆之夜,皎洁的明月“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人们思念什么?思念的是远方的亲人。
虽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无论怎样,到了八月十五这一天,人们总希望能和远方的亲人团圆。这是中国的古老传统,也是东方文化的深刻内涵,这种亲情是什么力量也无法阻挡的。所以中秋便成“全家团圆”的象征节日。
故乡的中秋节初中作文 篇10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这天是大团圆的日子。
俗话说:“月是故乡明。”在他乡的游子们最希望的就是能回家看看,看那年迈的老母亲是否身体健康,看看家中的收成如何……我们家也不例外。
吃过早饭,我们一家就带上礼物开车回了老家。一进村口,就看到了爷爷、奶奶驻足等候的身影,我急忙下车跑了过去。到了家,一家人像往年一样欢聚在一起,品月饼,谈理想,共度佳节。这样快乐热闹的节日,大家都是欢喜激动的,可是心里却都牵挂着她——在哈尔滨求学的姑姑。
“姑姑在哈尔滨还好吗?她如果能回来给我讲讲那里的故事该多好,她如果能回来陪我玩该多好……”我看着丰盛的饭菜,想念起了姑姑,想起了每次吃饭都会给我讲好多故事的姑姑,想起了每次回家都会陪我玩的姑姑。
“这个味道霞最爱吃了,要是她在一定要给她尝尝,”奶奶一边吃月饼一边念叨,美味的饭菜掩盖不住她对女儿的思念,“也不知道她在学校能不能吃到月饼,想不想家……”
奶奶正念叨着,电话铃却响起来。电话里传来姑姑急切的声音:“妈,中秋节了,你们都还好吗?”“好,大家都在呢!别担心我们,好好学习呀!”“放心吧,妈妈,我们同学们一起过节,热闹着呢!”“哦,这就好!这就好!”
有了姑姑的电话,大家的心情都更加高兴了。在这样一个“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特殊日子里,接到远方亲人的来电,何尝不是一种幸福与欢悦呢?
中秋节是快乐的象征,是团圆的象征,是幸福的象征。“月是故乡明”,虽然还有很多人身在异乡,不能和家人团聚,但他们都在彼此默默地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要大家心连在一起,不也是一种团聚吗?幸福,有时候可以很简单……
【故乡的中秋节初中作文(通用10篇)】相关文章:
1.初中作文故乡
2.故乡初中作文
5.故乡的梦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