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作文

2021-02-28 重阳节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重阳节的作文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重阳节的作文 篇1

  鳌峰位于赛岐东南方。居群山之首,山高入云,雄伟壮观。峰顶有一座小巧玲珑的庙宇,庙里供着三位仙翁,这就是鳌峰顶上三清宫。

  每逢农历九月初九,到这里登高的人们来自四面八方,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夜景更为壮观,整个山头香光烛火闪闪发光,彻夜通明,好似佛光四射照耀人间,这种景象确实使你陶醉在人间仙境之中。

  九月九到这里登高的人们都怀着不同的祈愿:求财的,求寿的,求官的,求婚姻的与求平安的。但仙翁都会一一赐给。真是有求必应,灵显非常。

  鳌峰底下半山腰有座寺庙名叫鳌峰禅寺,这个寺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在当地周围数不清的群寺中,鳌峰寺历史最为悠久。这个寺虽然不大,但居于青山绿叶之中,有一种古雅清静的特色,除了来这里行香拜佛的人们外,何无外界的干扰,是出家人修行的好去处。

  我在十年前曾来过这里两次,不光是为登高而去,更重要的是观山睹景而来。虽然每次只有个把小时的逗留时间,但鳌峰寺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很深的。此寺以鳌峰为背景,当你站在山门外,远眺几百里以外,群山起伏,重重叠叠涌向这座主峰,是天下众生,向我佛如来朝拜。

  山门正前方约一百米处,有一座圆溜溜的小山丘,山丘上种有几十株桃树。立春过后桃花盛开,火红的桃花似一盆天然盆景,供在佛主面前,也有人说是个香炉,烛斗,红艳艳,照耀着这座百年古刹,增添光彩。鳌峰是赛岐一景,是这里人们敬仰的重要圣地。

  赛岐是闽东重镇,古时有小上海之称。解放初期,因交通闭塞,但这里有天然良港,水路畅通,闽东的大量物资大多由这里集散全国各地,火轮频频往返于赛江之中,闽东的物资部门纷纷在这里设立机构,成为闽东经济中心。

  赛岐西南方还有一座高山,具有名气。叫做鹰哥山,与鳌峰遥遥相望,好像一对孪生兄弟,长年累月不辞辛苦地守卫着这个福地重镇南大门。

  鳌峰无时无刻都深深印在我的心中,因为它高大的形象时时呈现在我眼帘,几十年来,每日早起,打开窗门,第一眼就自然而然地仰望这座神圣的鳌峰这也许是我与鳌峰结下不解之缘吧!

  

重阳节的作文 篇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里面所说的“佳节”,就是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登高远望,思念亲人。今天就让我陪着大家再话重阳节。

  呀,岁月老人的脚步迈得如此之快,让我猝不及防地一下子踏进了老年人的行列。我是老年人了吗?我真有点不相信!我精力还充沛,步履也矫健,思维还敏捷,更有学习新事物的兴趣与能力。我学跳国标舞,学电脑,……那都是退休后的事呀。可是每当小孩子们喊我奶奶的时候,每当重阳节给退休职工发购物卷的时候,呀,我这才想起来我真是老了!至少在孩子们的眼里,在领导们的眼里。

  人生犹如四季,有春的荫芽,有夏的火热,有秋的成熟,有冬的冷洌。我们已走过了稚嫩的童年,热情的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也走过了充实的忙碌的中年,现正走向霞光满天的金色晚年。我看到了自已生命季节的变化,听到了岁月流动的节奏。

  岁月变化无法抗拒,我们脸上的皱纹与头上的白发也是无法抗拒的,能够作到的只有痛痛快快的接受,快快乐乐地生活。忘掉年龄,不提过去,不奢望未来,过好当下每一天。

  人生易老,天难老。也有许多东西不因岁月的流失而变化。

  但是我的心依旧年轻。

重阳节的作文 篇3

  重阳节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我们把关心献给家里的老人。我的家中也有老人,有外公、外婆和奶奶,今天我不用口说,用手写,写一张卡片,告诉他们怎样可以让身体健康起来。我在卡片上写了十一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吃太多的咸菜对身体不好”,并把这些字用黑色边圈起来。写完后我把卡片放在餐桌上,提醒他们注意。果然,第二天早上公公从冰箱里拿出咸鸭蛋和咸菜准备吃早餐,可是看见我做的卡片上的内容,重新换了面包和牛奶来吃。中午外婆烧菜,正准备放入一大勺盐的时候,我赶紧给她看了我做的卡片,她笑笑放了一小勺盐,并保证以后做菜时也不会放过多的盐了。这个重阳节我过的`很开心,因为我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却可以让我的家人更加健康。

重阳节的作文 篇4

  看过有关资料得知,重阳节属于老年人的节日。很久以来,我们民族就有九九登高的传统。登高,应该意味着老年人的年龄步步高升,带有祝福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内涵。

  可是,在我的家乡,送九月九的习俗恰好和传统习俗相悖。在这个节日里,并不是子女孝敬老人,看望老人,却是老人看望孩子。特别是当年过门的媳妇,在重阳的前一两天里,村里年龄最大而且手最巧的婆婆,就提前忙开了。由娘家请村里的年龄大的手巧的婆婆们帮忙制作一种称为“糕”的大馒头。首先将面粉分成数份,用各种颜料上色。再动手做成各种面点花卉,和各种花鸟虫鱼的面点模型,造型精致,色泽艳丽,形态逼真。然后用细竹棍挑起来,放到锅里蒸熟,再到太阳下晒干备用。

  糕由三层大而扁馒头迭起,直径大约有四十公分,总高度约为五十公分。最上面一层馒头装点得非常漂亮,有浅褐色的核桃,深红色的枣,再将各种面点花卉逐一插在上面,这时的糕就像一个漂亮的花篮。到了九月九这一天,将糕放在一个筛子里,周围围上一圈新鲜的红柿子。再从村里关系相近的人家请一位年富力强的小伙子。用扁担将糕和其他的果品挑起,由媳妇娘家人带路,要一直步行担到夫家。

  担子刚刚出门,就会被本村的大娘大婶们拦下,她们要首先一饱眼福,除过大加赞赏以外,一般很少有人提出意见,因为制作糕的人都是在村子里受人尊敬的老人,人们都在私下里评论哪一家的糕更好。

  当担子行到夫家所在的村里时,就有街坊邻居大娘大婶大嫂子大妹子等等围上来观看。如果当年村里娶了好几家媳妇,人们就会相互比较,看看哪家媳妇娘家人的糕做的不但样子好看,颜色鲜艳,而且气派。哪家的媳妇在村邻眼里就会越发受人尊敬。这一天,夫家人提前就准备好了各种酒菜,要款待亲家和帮忙挑担的小伙子。家里也因亲朋好友聚集而热闹非凡,丝毫不亚于结婚的那一天。

重阳节的作文 篇5

  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在20xx年重阳节来临之际,我们高一小学3(8)班的全体少先队员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到“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活动中来。

  10月7日秋风送爽,丹桂飘香,我们以中队为单位,开展以“敬老、爱老、助老”为主题的重阳节感恩活动。活动中我们通过讨论,大家纷纷表示要做到“四个一”:早上起床给爷爷奶奶一个深情的拥抱、说上一句真诚的祝福、送上一张自制的贺卡、为爷爷奶奶做一件自己拿手的事,比如早上煎一个荷包蛋或者梳一次头、洗一次碗、放一次洗澡水等,表达我们真挚的祝福之意,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用实际行动向老人献上我们的一份心意。

  活动中我们还请来了退休教师,学生们拉着老人的手嘘寒问暖,为老人端茶递水,献上节日的歌舞。更让老人开心的是,京剧《卖水婊花》和歌曲《月亮船》《虫儿飞》,听得老人如痴如醉,并高度赞扬了学生们的高超技艺及高一小学的教育水平。老人们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体会到了社会和学校的关爱和温暖。

  此次活动内容丰富,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得少先队员们懂得了“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通过活动我们倡导“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引导少年儿童孝敬长辈,学会感恩,树立良好的家庭美德观念,增强少年儿童的社会责任感。

重阳节的作文 篇6

  九九重阳,艳阳高照,秋高气爽,薄云淡天。县老年体育运动会结束后,下午闲来无事,无人相约,背上相机,收拾好心情,独自骑着电瓶车到乡下,一个人去感受秋天美景。

  车在公路上不紧不慢的行驶,尽管路两旁的树有点煞景,阻碍了一些视线,但依然在缝隙间将秋天的景致吸入眼底。农田里,三三两两的农人,有的正挥动着锯镰刀,忙着收割单晚稻子,有的在禾桶边掼稻,有的往家挑运,忙的不亦乐乎。稻田里烟灰无风缓缓,朦胧了远处村落,逆光里倒是别有一番韵味。放眼望去,处处都是农人忙碌的身影。乡村并不宽广的水泥路成了晒谷场。晒在路边的一滩滩稻草严重影响过往车辆行驶,为保证安全,时不时鸣笛提醒前面的人注意避让。农人们正抓紧难得秋阳高照,将春种化作颗粒归仓的喜悦收获,一张张堆满汗水的脸,看不到一丝疲倦,手中的木锨起劲有节奏的挥舞,灰尘顺风而去,大扫帚赶尽杂物,留下了一堆堆金黄饱满的稻谷。

  一路走走停停,快门咔咔,一路金黄未尽,灿烂颜色,金黄与郁葱交错。行驶有十几公里,至山脚下,几串挂在枝头被残绿映衬的鲜红的小果果吸引了我的目光,它们肆无忌惮充满野性对我而视,看惯了生态园里温床孕育的奇花异草,今天发现怦然心动的却是眼前饱经风霜自甘寂寞依旧不屈的红果,也许从它身上能找到我的轨迹,才会有这份留恋。我并不知晓这红果的名字,恰逢一放牛老人,在不远处大树下吸烟,我紧走几步,向他询问,老人告诉我这里的人们称之为扎刺果。果然是极具挑战的名字,于是我将它留在了记忆深处。

  因路况不好,电瓶车车已无法前行,将车停在废弃的小屋前。缓步而行,现入眼帘的是没有任何人工造作,没有任何污染,山峦环绕的天然水泊,干净锃亮,青山倒影,无风无浪,水面如镜,延伸绵远。略微失望的是没有欣赏到粼粼波光。山不在高有水则灵。正是它,滋润了万物生息。我无意中抬起头,还没缓过神来,却见岸边树上的翠鸟,还未来得及张望,已惊恐飞去。

  水泊旁一片翠绿草地,两头老牛悠然啃着青草,一个牛犊不安本分的奔来奔去,一会东一会西,漫无目的,搅乱了山谷里的宁静。几个老者拿着牛鞭不时吆喝着什么,两只白鹭站在老牛背上,是否在吟唱不得而知,老牛身旁的几只白鹭如闲庭漫步走来走去,并不在意和理睬突然出现的不速之客。也许是它们天天和这里的人们打交道习以为常的缘故吧。

  路渐窄,坡渐陡,每走一步气喘增一分,汗水毫无顾忌爬满脸颊。两旁的树依山势成林,片片落叶多了些萧瑟。几十公分宽的碎石小道蜿蜒而上,行路的就俺孤家寡人,偶尔飞过眼前的彩蝶成了我沿途的伴侣,心中一丁点恐惧感都没有产生,全是那些斑斓野菊和时不时映入眼球的不知名的绚烂野花渲染了心境。再往旁边看,潺潺小溪顺坡淙淙而下,流向远方。唯一的惊恐是,平日里从没有见过的一只大山鸡突然在树丛里掠起,并咯咯咯嘶鸣了几声而远走高飞,吓得我差点跌入陡坡。

  终于站到了高处,心中有了一丝欢呼雀跃的冲动,极目远眺,辽阔裸露,这山尽管不高,风光也并不奇特,但美不胜收的景色却依然清晰映入眼帘。山川融秋,一座座小山峰延绵,没有了距离的遥远,还是那大片大片金黄,还是那青翠郁葱,色彩铺陈如画,斜阳里尽展恢弘博大,浩然正气奔涌而来。相机举在手里,忘却了汗流浃背,忘却了气喘吁吁,定格了今朝永恒。

  重阳登高我是第一回,不过绝不会是最后一回。尽管途中因体力不支差点鸣金收兵,半途而废,但有永不放弃的信念支撑,咬咬牙坚持,陶醉其间,心中胜利的喜悦无以言表。行走重阳,登高望远,享受秋天,几多感怀。岁月更迭,记忆里也就多了一页新的亮点。有人说与春天相比,秋天给人的感觉总是哀怨和忧思。可我觉得,秋天有秋天的韵味 ,秋高气爽的时节,仰望天空,看着一行行依依不舍向南飞翔的大雁,便会勾起人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无限眷恋。看着小桥下涓涓的流水,凝望着那片片漂浮的落叶,一桩桩一件件往事就会涌上心头。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是多姿多彩的季节,也是富有诗意的季节。烂漫之秋就像一幅油画,不仅勾勒起几多忧伤和回忆,更多地是勾勒出一幅幅快乐图景。

重阳节的作文 篇7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一个纪念先人及扫墓的节日。

  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这一天,正值仲秋季节,天高气爽,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中国历代许多文人雅士,每当此时,登上高处,一面饮菊花酒,一面吟诗取乐,留下无数诗篇。

  九月,严寒的冬关即将降临,人们开始添置冬装,他们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时烧纸衣,让先人在阴间过冬。这一来,重阳节便演变为扫墓及为先人焚化冬衣的节日。

  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家人。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会馆保留重阳节祭祖的习俗,叫做“秋祭”。

  其他人士可以在这一天选择较有传统意义的庆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与友好相约到户外活动,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又能联络亲友之间的感情。

  农历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数,双阳相重,故名重阳节。重阳节作为一个以娱乐为主的节日,主要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

  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敬老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敬老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敬老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重阳节的作文 篇8

  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有中秋节、春节、>端午节等,我最喜欢的是在云南过的重阳节,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那一年,我们一家人在云南住了短短三个月,这一段难忘的时光令人怀念。尤其九月初九重阳节那天,是我最快乐的日子。

  重阳节要登高,我们一家人提着一盒水果,随着当地人登上了一座山。这座山很高大,山上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林中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路。沿着小路慢慢上山,

  一路上会遇见许许多多嶙峋的怪石,更能看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景色。终于,我们登上了最高峰。从山顶眺望,整个昆明市尽收眼底,这时真有置身云端的感觉,登高望远果然别有一番滋味。我们忍不住大喊“啊——”,声音在山间回荡,顿时心情舒畅。

  离我们居住的地方不远就是当地的敬老院,爸爸妈妈决定在重阳节这一天去探望老人们。搭了一辆马车,很快就到了敬老院。走进去一看,许多当地的孩子早已来看望老人了,热闹得很。老人们眉开眼笑,身边摆放着许多水果和食物。爸爸挤了进去,把>礼物分送给他们。

  我不解地小声地问妈妈:“妈妈,我们并不认识这些老人,为什么要把东西都给他们呢?”“这就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啊。”“什么习俗呢?”“重阳节就是为了让我们后人懂得尊敬老人,关心老人。你以后会懂的。”妈妈的回答令我有些明白,但又有些迷迷糊糊,也许以后长大了就能懂了吧。“九九重阳节虽没有在老家过,但我们也很开心啊!”爸爸说道。他的快乐感染了我,虽然我还不明白他为什么这样开心。

  当我们一家人离开敬老院时,老人们与我们挥手告别。这一刻,我似乎有点懂了:为别人行善,其实就是为自己储蓄幸福。

  此后,虽然再也没有到云南过重阳节,但我依然最喜欢重阳节,不仅是可以登高,还可以去探望老人。原来,过重阳节可以播撒给予的种子,收获快乐。

【精选重阳节的作文8篇】相关文章:

1.作文精选:《家乡的重阳节》

2.作文精选:《重阳节的礼物》

3.【精选】重阳节的作文8篇

4.【精选】重阳节的作文六篇

5.精选重阳节的作文三篇

6.精选重阳节的作文八篇

7.【精选】重阳节的作文四篇

8.重阳节的作文(精选6篇)

9.重阳节的作文(精选15篇)

上一篇:重阳节的作文 下一篇:重阳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