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周记

2021-08-07 周记

  时间过得真快,一周又过去了,这一周内让你有什么启发呢?立即行动起来写一篇周记吧。我们该怎么写周记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秋周记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秋周记 篇1

  年一度的中秋节就要到了,家家都要吃月饼,你会切月饼吗?一块月饼切三刀,你会几种切法呢?我们来切切看吧!一个月饼可以这么多人分着吃,你想到了吗?别嫌我小气,现在的月饼可是有许多口味的,分着吃,我们每次都可以吃不同口味,不是很好吗?切月饼可不只切三刀,有兴趣的话,你可以试试切四刀、切五刀,或者更多哦!但是一定一定要记住:月饼长有嘴,是会吃手的,切的时候要小心咬手哦!

  圆圆的月饼像一个暖暖的家,每个人都是这一块块被分开的月饼,也都是家的一分子,团团地围在一起就构成了暖暖的家。中秋团圆夜,要记得和家人一起吃月饼,一起享受那一份浓浓的亲情哦!

中秋周记 篇2

  农历8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中秋节有月饼吃,又可以赏月。大家知道中秋节吃月饼是什么意思吗?他的意思是月儿圆,月饼圆,当然是家人也要团圆了!

  我很喜欢吃月饼,因为月饼的形状和口味。不过,形状是一样的。它那莲花的形状特别好看,漂亮极了。

  更让我高兴的是今年的中秋节与往年大不相同。往年的中秋节都是和爷爷、奶奶过的,今年妈妈回来了。早上,我们全家都起得很早,吃过早饭。我们全家总动员各自分工;我们姐妹俩写作业;叔叔、婶婶干活;爷爷去玩;妈妈、奶奶做饭。我们的忙了一上午,我走出来,问妈妈:“饭好了没有,我们俩饿了。”“快好了。”我和妹妹只好可怜巴巴的等。当开饭的时候,我俩一看,呀,都是我和妹妹喜欢吃的菜。我俩狼吞虎咽。全家人看了我们的吃相,乐开了花儿。我们就这样乐乐呵呵的吃了一顿“团圆饭”。

  我的中秋节就是这样过的,你的呢?也说出来让大家乐呵乐呵吧!

中秋周记 篇3

  自从《舌尖上的中国》热播以后,我就被里面介绍的各种美食所诱惑。乘着这次国庆长假,我们决定出去品尝各种美食,做一个小小的吃货,让美食徜徉在舌尖上。

  看点一:去“大城小爱”去吃的油焖土豆笋,可好吃了。它上面盖着厚厚的酱汁,就像穿了一件咖啡色的外衣,再加上翠绿色的小葱、小片的红红的生胡萝卜、嫩红的虾仁,看起来非常诱人,令人胃口大开,食指欲动。尝一口,鲜嫩爽口,鲜咸而带甜味,非常美味。

  看点二:在“外婆家”吃的外婆小牛肉,“小牛肉”,一听名字就很小。当看到这道菜时,就觉得名字起得很贴切,小巧玲珑的,可爱极了。它的色泽跟牛排相似,散发出一阵阵诱人的香气,我情不自禁地吃了起来,妈妈问我:“宝贝,这个好不好吃呀?”我一声不吭的等一盆都吃完,再严肃地说:“嗯,还不错,牛排的嫩加上孜然的香,绝配!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太少了。”说完还舔了舔手指头。妈妈看到这一幕,不由得哈哈大笑。

  看点三:北京烤鸭,我们来到烤鸭店,妈妈点了一大只烤鸭,过了一会儿,烤鸭来了,真实香气扑鼻,那金灿灿的烤鸭,全身就像是披着一件漂亮的衣服。只见端菜的师傅先把鸭的腹部给切掉,紧接着又三下五去二地把烤鸭身上的肉切成一薄片一薄片的放在盘子里,看着,真想把它干掉。开吃了,我挑了一块白生生的鸭肉直接蘸了点酱就往嘴里塞,啊!顿时,酱的香甜和烤鸭的香嫩混合在一起,冲击着我的味蕾,在我的舌尖跳舞。一个字形容:爽!烤鸭外焦里嫩,香酥可口,营养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已经口水直流三千尺了,那么,你也快去尝尝吧,保证让你回味无穷。

中秋周记 篇4

  今日是中秋节,虽然天不遂人愿,白天有一点阴冷,不似往昔那般的晴朗明镜,但还是不能停止我对中秋节的喜爱。

  幸好,到了下午,太阳终于穿透了云层的束缚。我希望时间过得快点,可是,总不能如我所愿。唉,真是度日如年哪!终于,到了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楼上赏着月亮,吃着月饼,多么温馨惬意啊!看着那圆圆而又皎洁的月亮,不禁想起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树和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题目叫做《古朗月行》。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李白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月亮当做一个大圆盘,又疑惑那是不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飞在青云上。白兔在捣药,问给谁吃……呀,我真是佩服古人神奇的想象力。说到这里我不禁又想到了李白的另外一首《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呀,祝愿那些在外漂泊的天涯游子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一刻,那圆圆的月亮完全把我给吸引了,于是又想起了另外一个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中秋周记 篇5

  今夜是中秋,太阳早早落下,可月亮还没有出来。搬来椅子坐在庭院中,望着满天的星星,但却没有月亮柔和的光来抚摸它们。今夜的月亮还没有出来,是否有几分寂寞?是否有几分凄凉?但是我相信“但愿人长久”的美好愿望。过了许久,出现了柔和的月光,“月亮,月亮”终于出来了。

  中秋是中国人的节日,是每个思念家人的节日。不知道那些还在他乡的游子们,是否在这一轮明月中深深抒发对家乡的思念,对家人的怀念,是否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情感。

  想到这儿,思绪断了…

  不知是与天俱来的感性,还是对父母的感谢。在今天,在中秋,在月下,我留下了两行热泪。

  不知不觉,天已经寒了。可我还没有睡意,望着这美丽的夜空,望着这皎洁的'月亮。希望在下一年的中秋节中每个人都可以回家陪伴自己的家人,一起聊天,一起欣赏月亮…

  入夜,天已寒,愿天下所有人都在一起,告诉我们,我的心中有你…

  篇三:中秋节周记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来了。

  你知道中秋节的起源吗?不知道吧,还是让我告诉你吧: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朱元璋就想反抗元。他想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我们来到了中山市南朗镇燕石围鱼村赏月,我们坐在珠江边上,江风轻轻的吹拂着我们的脸,我们一边吃着晚餐一边赏着月。在旁边的树木也发出沙沙的声音,似乎在说:“今天的月亮好圆啊!”圆圆的月亮挂在被神仙不小心洒了墨染黑的天空,一只只孔明灯渐渐地飞向安静的夜空中,飞向月亮,变成一位位月亮的好朋友——星星。弟弟说:“我们俩来玩猫做老鼠吧,你做老鼠我做猫我来抓你。”我一边看着诱人的月亮一边和我的弟弟一起跑,一不小心我摔了一跤,被弟弟抓住了。

  饭后我们拿出月饼,有说有笑的吃起来,为了庆祝中秋节,你看另一张桌的人要请我们去看他们表演呢。因为弟弟吵着要放孔明灯,所以我们看完了他们的表演我们就告别了他们。

  我们来到了放孔明灯的地方买了几个孔明灯。放孔明灯也要技巧的哦,没有技巧放孔明灯很难放飞的。我们打开了孔明灯的袋子后检查孔明灯装热气的地方有没有漏洞,如过有漏洞不补是放布飞的,我发现了一个漏洞,幸好我们的车上有胶布。我把下面的蜡固定好,把蜡点燃,热气装满了以后一放手孔明灯就飞上去了。放第一个孔明灯时真让我捧腹大笑,因为第一个孔明灯有一个漏洞,它飞向鱼塘,吓了我们一跳,它差一点就飞到水里灭了,它调皮在水上打着圈圈回了来飞到别人那里转一两个圈,又到另外的人那里转,吓得那些人的样子和孔明灯的顽皮,,笑的我差一点就倒在地上把大牙笑掉了。买的孔明灯放完了,弟弟还让我们放孔明灯,想了想说:“不是那里有很多因为有洞洞被遗弃的孔明灯吗?我们可以补了再放。”

  大家都说我的主意好,当然这不是那么好找的,有的没有蜡要找一块蜡;有的蜡烧完了,也不行;有的孔明灯烂的没法补;有的……修修补补也补出了几个孔明灯。我们是不是很环保呢?

  在这美丽的月光下,我们是不是应该环保呢。

中秋周记 篇6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正是中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每当中秋节时,全家人都会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并还会一边赏月一边品尝月饼,真是其乐融融。而远在他乡的人看着这朗朗明月,都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来。

  随着天渐渐变黑,我和爸爸、妈妈来到房顶坐在椅子上,等待着那皓白的明月。天终于黑了下来,我们一边吃着香甜可口的月饼,一边观赏着这皓洁的“白玉盘”。望着“白玉盘”,我不禁想起了嫦娥,如今她正在那美丽的月亮上,但没有一个人陪她说说话、聊聊天,所以她一定十分寂寞吧!非常希望有人能陪她聊聊天,还有一只兔子正在树上捣药呢,而还有一个人——吴刚。

  瞧!他正抡着斧子一直砍着那根木砍不倒的桂花树。想着想着、看着看着,突然,两片云彩竟悄悄地把月亮妹妹给挡住了,而那片云彩也被月亮妹妹照得像蕾丝裙一般,此时,大地顿时黑了下来,过了一会儿,一阵清风吹来,终于把这顽皮的云彩给吹跑了,月亮也挣脱了,于是,亮光又回来了,此时,月亮异常大、异常圆,就像个巨大的月饼,让人有种特想咬一口的感觉。突然,我耳边也响起了“啪啪啪、啪啪啪!”的声音,寻声想去,原来是邻居在放炮并且大人小孩纷纷都出来了,老人们在看烟花,青年们都在一旁交谈着什么,而我们则是在一边玩耍。月光下,我们有说有笑……

  这次中秋节可真令我难忘,难忘那皎洁的月亮,难忘那回味无穷的月饼……总之,这次中秋节我一生难忘!

中秋周记 篇7

  上了车,就出发了。一路上我们兴高采烈的,车里的人也被我们的快乐传染了,所以每人都很高兴。

  到了海边,我下车后,尽情享受着海风。

  进了酒店,我就久久凝视着月亮,因为月亮刚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使我想起一篇课文《月光曲》。“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想到这里,月亮已高高地挂在夜空上。

  吃饭时,我一直想去看看月亮。

  吃完饭后,我一边听着Vitas的歌,一边看着月亮。我突然发现在月亮的旁边的微云照得像彩虹,我以为我眼花了,所以没怎么注意。我看着月亮,想起了在海峡另一边的奶奶,不知道她是不是也看见了这圆圆的月亮,也在想念着我们……

中秋周记 篇8

  中秋节的月亮特别圆,特别美,我和爸爸、妈妈到歌乐山上去赏月。

  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中秋节的晚上,一家人要在院子里吃月饼、赏月。

  这一年的中秋节比较特殊,因为这次我们吃的月饼同往年不一样。以前,我们吃的月饼有五仁、枣泥、蛋黄等馅的月饼;这次,我们吃的是冰淇淋月饼,这个月饼可是让我大饱口福,好吃极了!冰淇淋月饼用一个塑料盒子装在里面,形状圆圆的,放在手上感觉冰冰的,我咬了一小口,口感丝滑,入口即化,有多种口味。我看了看包装,这个冰淇淋月饼是由鲜牛奶、稀奶油、白巧克力、白砂糖、脱脂奶粉等组成。这个月饼是姑姑从北京用冰块包裹着带回来的,如果没有冰,月饼早就化了。看见了这些一粒粒的冰块,我觉着挺好玩,就拿在手里把玩,玩了一会儿,我突然感到手很疼,于是连忙把冰放在了桌子上,我问姑姑为什么手会疼,姑姑告诉了我答案。

  原来,这种冰不是普通的冰。它叫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在常温和压强为6079。8千帕压力下,把二氧化碳冷凝成无色的液体,再在低压下迅速蒸发,便凝结成一块块压紧的冰雪状固体物质,其温度是零下78。5度,这便是干冰。

  这个中秋节我不仅吃了新奇美味的冰淇淋月饼,还了解到了有关于干冰的知识。真是个开心的中秋节!

中秋周记 篇9

  中秋节前一天,我们班举行了以月亮为主题的活动----赛诗,活动规则是说出有关月亮的诗或唱出有关月亮的歌曲,说对了就可以吃全班同学任意一个人的月饼。

  老师话音刚落,许多同学举起了手。老师先让李卓伦说,他站在讲台前面,声音洪亮地背出一首诗。第二个是钟诗音,她迈着轻盈的脚步走到讲台前面,可能紧因为张过度,她把要背的诗忘了,老师让她先下去再准备准备。钟诗音要背的这首诗刚好我也会背,我毫不犹豫的举起了手,老师叫了我,我快步走到了讲台钱,朗朗上口的背出了《暮江吟》。

  朗诵完,我就不客气地走到每一位同学面前问:“你的月饼是什么馅的?”有人说是鸡蛋馅的、有人说是五仁馅的······,直到问到王重浩,他说是进口奶油味的,我毫不客气地拿了一块吃起来,哇!太好吃了。我返回到座位上看其他同学的表演。这时老师又让小组四个人之间互相说,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说诗,相互吃着月饼,我拿去的月饼也被分抢一光。

  这个中秋节我在学校玩得很高心,全班同学团聚在一起过这个有意义的中秋节,开心、快乐。

中秋周记 篇10

  最近我听闻中秋节又被叫做“仲秋节”,怀着好奇我查阅了一些关于为何叫仲秋的资料。原来伯仲叔季是古人用来排顺序的,伯是最大的季最小。仲恰好在中间所以便有了仲秋一说。

  在我国仲秋赏月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古人将圆圆的月亮作为团圆的象征,因而也有人将中秋节称为团圆节。月的圆与缺直接影响着文人墨客的创作心情。中秋节那圆圆的圆月勾起着多少客居异乡的游子的思绪。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国内各地都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另外,在各地还有许多不同的中秋习俗,特别有趣好玩的哦,可惜现在我们很少见到这些过节的方法了。比如,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等。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中秋周记模板10篇】相关文章:

1.周记中秋节模板

2.中秋周记模板七篇

3.关于中秋周记模板5篇

4.中秋周记模板汇总五篇

5.中秋周记模板汇编10篇

6.欢度中秋周记

7.中秋节周记

8.周记中秋节

上一篇:大学周记 下一篇:周记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