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记忆1
爸爸妈妈在我三岁的时候,一起出国去玩。他们把我留在奶奶家,为了怕我无聊,也怕我会哭着要找爸爸妈妈,所以妈妈买了一个娃娃屋给我。听奶奶说,爸爸妈妈不在的那几天,小小的我一个人安静的玩着娃娃屋,不吵也不闹,乖的就像个小天使,奶奶也很惊讶,当她告诉爸爸妈妈时,爸爸妈妈也吓了一跳。
这个娃娃屋,一直都是我最喜欢的玩具。我可以天天玩都不会厌倦,我总有办法想出各种不同的玩法,让自己乐在其中,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
最近,爸爸把娃娃屋收起来了,他告诉我:“你长大了,别一直玩娃娃屋,先收起来,等到你有空的时候,再拿出来玩吧!”
我没有去把娃娃屋搬出来玩,因为很重,娃娃屋很重,我的课业也很重。但是,我常常想起娃娃屋带给我的快乐。
或许,可以留给我的小孩玩哦!
童年的记忆2
在我小时候,总会发生一些可以让人笑破肚皮的事情,请听我娓娓道来。
我清楚的记得,在我五岁时,我还不太认识字,妈妈跟我开玩笑说我没文化,我就随手拿起一本书哇啦哇啦的一本正经的“读”了起来,也不知爸爸和妈妈为什么笑得前仰后合,后来我才知道,我不仅是把书拿反了,而且也读得不对。
等我上了幼儿园后,我像天天禁了自由一样,一放假,便约上了四五个好朋友去空地里玩。空地里有花有草,有树有鸟,有蜻蜓和蝴蝶,还有一个小池塘,池塘里种着荷花。一到春天和夏天就十分好玩,在一片鸟语花香中,我和小伙伴们扑进了这个小小大自然的怀抱,有的编柳帽,有的逮蚂蚱,有的捉蝴蝶……我们尽情玩耍,大人别想在这时来管我们。
我们有时会在小池塘里去摘莲蓬和荷叶。在离我们最近的地方,我们一个个手拉手,头一个就伸出手去摘莲蓬,当然,就算是最近的也要注意安全,够到莲蓬后,手轻轻地一拧,鲜嫩的莲子就都落入手掌中,然后一人两课的分给了我们,我便填进嘴里,立刻,一股甜甜的凉意沁人心脾。
盛夏到了,我们还去浅一点的小溪里捉小鱼和小虾,有时还会捉到一条泥鳅呢!我去的时候,小伙伴们早已赤着脚,撅着屁股在捕小鱼了。不时发出一阵欢呼或一声尖叫还有一声叹息。
冬天的时候,我们堆雪人,打雪仗,玩的一身臭汗后就回家洗澡了,可总少不了大人的一顿骂,可我们也练成了左耳进右的本领,早把话当耳边风了!
我的童年有趣吧!我很喜欢我的童年生活!
童年的记忆3
童年是树上的蝉,童年是水中的蛙,童年是牧笛的歌,每个人都有自己幸福美好的童年。
冬天到了,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我不禁想起小时候与小伙伴们堆雪人、打雪仗的美好的童年。有人觉得长大了,童年已经不会再回来了,可我并不这么认为。我总觉得在这个雪天,我能够找回自己的童年。
雪停了,我出去找和我同龄的朋友玩。我问他们出去玩不玩打雪仗,可是,我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同我一起玩打雪仗的,并且都说:“这种游戏是小孩子玩的,我们现在已经在玩电脑了。”
我好不容易才约了一个同我一起玩的小林,我们两个在学校的操场上堆起了雪人。人长大了堆起雪人也确实快了不少,不一会我们两个就把雪人堆好了。我看着我们堆好的雪人,仿佛又找回了我童年的记忆。
小时候,每逢下雪爷爷奶奶就领我到操场上堆雪人,我把把雪弄成一个小圆球,把小圆球在地上滚来滚去,滚啊滚!不一会儿雪人的身体就弄好了,接下来拿一个萝卜插在脸的正中央,再拿一张黑纸弄成两个黑圈纸片贴在脸部上方,雪人的脸也好了。然后拿两根没切过的芹菜插在身体的两边做成衣服,就这样整个雪人就完成了。回到家以后,天已经黑了,爷爷奶奶回来了,他们手里拿着蛋糕,我才想起今天是自己的生日,我坐在桌前,桌上摆着蛋糕和几根蜡烛。我许了愿,爷爷奶奶问:“梦迪,你许了什么愿望?”我认真地说:“我想找回童年。”
爷爷奶奶有些惊讶,微笑着说:“我们来帮你实现这个愿望吧!”于是,我们就来到院子里,借着月光玩起打雪仗来了。我们都有被砸中过,可是我们都很快乐。
因为,不仅我找回了童年,同时,爷爷奶奶也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
童年的记忆4
我的老家在农村.泥土的气息把我童年的记忆深深的锁住了.老家的一切都很普通,可它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质朴的心灵.
我的邻居家有一片草坪,每年夏季的花坛里面总是长满了鲜艳得令人眼谗的一串红.那是我读幼儿园的时候,一天傍晚,我偷偷的跑过去,看见左右没人,就赶忙拔下了一串红的花朵,放进嘴里,"咂咂"的吮吸起里面甜津津的汁液.正当我吸得津津有味的时候,邻居的门"吱呀"一声开了,里面蹒跚着走出了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我见这情景,像做了小偷似的,赶紧一溜小跑,逃到了田埂上,嘴里仍残留着一串红汁的甜味.
"梓玉,来帮我踏土好吗 "太公在碧绿的田野上叫我.于是我走到了田里,可我哪里会踏土呢 只觉得双脚在那松软的你土上踩下去的一瞬间很舒服而已.不管三七二十一,,我用那小小的双脚在泥土上狠命的跳了几下,那神情大有"鬼子进村"的劲头.
这个时候,太公被我的举动逗得"哈哈"笑个不停.我把土踏到与旁边的田埂一样高了,他赶紧叫我停下来.我丢下了活,随意爬到了一个较高的土坡上,向着夕阳望去,太阳发出的光是那么的温暖,伴随着我身上的泥土的气息,我不禁深深的凝望着远方的田野,此时,时空仿佛也停滞了,我闭上了眼睛┅┅
童年仿佛在不知不觉中一晃而过了,儿时的田埂现在早已被高大的围墙围住了.大人们告诉我那里要造高楼了!原来的田园风光现在早已不复存在了,只能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了.
当我走在那条通向田野的已被阻断了的小路时,我依稀中又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在夕阳下的田埂上奔跑,欢笑埂中带着泥土的清香,洒满了田埂┅┅
这一幕永远不会消失,因为它会永远在我的心里,在我珍珠般闪光的童年里┅┅
童年的记忆5
从小生在山里,长在山里,每每看到山,就不由的想到了家乡,想起了小时候的事情,那些美好的记忆让我对山有着深沉的爱恋,那种爱恋挥不掉,抹不去,而且越来越浓,长大才发现那是一种故乡情!
在我们村子的西头有一条河,顺着河向上走就是山了。那河、那山是我们儿时的乐园,那里是我们梦想起飞的地方,那里留下了我们无数的欢声笑语。
春日里,山上开满了抠门花,黄灿灿的小花一簇簇,一枝枝,还有粉色的、紫色的。漫山遍野开的花开的无比灿烂,各色淡雅的野花给山增添了几分生机,把山装扮的更加美丽。春天到,河里的冰咋咋也渐渐融化了,只听见河水潺潺地流着,我们拿棍子把那未消的冰捅开,看看里面有没有小鱼,调皮的孩子撩洒一股河水,渐到人的身上感觉凉凉的,大家只是嘻嘻哈哈地笑着。春天到,河道边上的柳树也抽出嫩叶,淡绿色的丝条垂到河岸上,仿佛给河道梳上了长长的辫子。最难忘最好玩的是用柳枝做成的柳笛,折一枝较粗的柳条,用手在枝条上轻轻转上几圈,外面绿色的皮就会松动,把枝条头上的嫩皮抠掉一点点,就会露出白白的枝,用牙齿一抽白色的枝就抽出来了,再把枝条两头用小刀割的齐齐的,一边用小刀轻轻刮掉一层皮,这样柳笛就做成了,轻轻一吹就会发出悦耳的响声,柳条的粗细不同,发出声音的高度、轻重也不同。我们会做上好几个,然后比赛吹,那算是我们小时候最好的乐器吧!
夏天,我们最爱去爬山,在我们家乡的山上有两处“名胜”,山头最高处,有一块很大很大的石头,由于它长的很像蛤蟆的头,而且张着一张大嘴,因此得名蛤蟆口。这块石头,不知道何时在此处安家的,头的后面有个口,进去有个洞,向前爬就会从从一头出来,也就是蛤蟆的口里出来。我们经常在这里玩的不亦乐乎,爬出来坐在蛤蟆的身上,向下望去,整个村子的景观尽收眼底,夏天的傍晚,我们会坐在山头吹凉风,看日落,天不黑不下山的。
在家乡还有一处“名胜”,它可是很有价值的,名为“岩香寺”,屠谷与山崖壁间,它建于北宋绍圣年,明嘉靖二十一年重建,原名为“慈云禅寺”,寺的周围,背靠山有唐代石窟千佛洞,1986年8月省政府将我村的香岩寺批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料记载,文革以前,寺院上上下下早已成为一片废墟,寺内仅存老槐树一株,唯有依山而凿的千佛洞还在,此洞流传美丽的“牧童成道”的神话故事,洞内的石佛头像大多早在明国年间被日本文物商贩盗走,洞内支离破碎。这次宝贵的唐代文化遗产经过多次修建,现在的香岩寺比我们小时候要完善了很多,寺内殿堂比比皆是,处处金碧辉煌,在通往寺院的山路上还修了水泥路,新建的殿堂前有山门重鼓楼,依次有天王殿、珈蓝殿、圆通宝殿、武圣殿、观音殿、虚荣殿、三宗初殿、恩师殿,还有水云阁等,山前筑台178阶,真的算的上雄伟壮观。小时候,我们经常来这里玩,每年秋天,我们村学校和邻村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这里秋游,当作写生,学生们笔下曾写下不少优秀的文章,在大山里走出去了很多的大学生,这样历史悠久的村子养育了一代代优秀人才。
秋天是家乡最热闹的季节,因为很多水果都熟了,从山上望去,一大片一大片葡萄地宛如绿色的河流,绿波起复,“葡天盖地”,这种秋色满园关不住,穗穗葡萄铺面来,怎么能不惹人口馋呢?记得小时候,最难忘的是在葡萄地里看葡萄,为了保护丰收的果实,家家户户会建庵窝,晚上主人看护,就住在庵窝里,庵窝是搭建在葡萄园中的“小屋”,就地搭建,有些用石头垒墙,树枝搭顶,有简易点的是用塑料布蒙起来的,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每到假期,葡萄就快熟了,就拿上一些书、作业去葡萄地里看葡萄,一呆就是一下午,不过我们小孩只是玩玩,根本不敢晚上去,没有少年闰土看瓜刺猹的勇猛了。等到葡萄都熟了,有收葡萄的来,我们会帮着大人剪葡萄,抬葡萄,看着一筐筐葡萄装上货车,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冬天,一片冰天雪地,山上也不能去,地里也不能去了,河里的也水结冰了,但那里却成了孩子们玩耍的世界,大家在冰上滑冰,记得表哥做了滑冰车,我坐在上面,用两个根铁棍滑住冰,冰车就向前滑去了。想想那时候的滑冰车,做的还真不错,底部使用钢铁上面是木头,比起现在的滑冰场一点也不逊色。有时候,我们没有滑冰车就一个人在前拉,一个人在后面,常常会摔倒在冰面上,屁股摔的疼,脸上直冒气,一个个红红的脸蛋,想起来真有趣。
一年四季,家乡总能带给我们无限的欢乐,小时候我们有无穷的乐趣,还记的我们的玩具:铁环、羊骨头筛子、补缝的沙包,布条做的毽子,用车胎剪的皮筋、玻璃球、洋片……回忆我们的童年是那样的五彩斑斓。现在不在村里住了,整日在楼房里,闷了街上走走,虽然生活方便很多,条件也好很多,但觉得没有家乡的那种舒畅,邻里的热情,人与人总是隔着距离。好久没爬家乡的山,真的挺想念的。
现在的孩子,从小生活在城里,玩具很多,可是我明显的感觉孩子很孤单,一有人来就不想让走了,做大人的,尽量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可我不知道他们将来有没有这些值得回忆的。还是应该利用假日多带孩子回村里玩玩,尤其是地里,山上,给孩子讲讲我们的小时候,让孩子们在甜蜜中懂得生活,懂得感受生活。
童年,家乡,那是我永久的怀念!
童年的记忆6
记忆是曾经的词,填满过往的点点滴滴。特别是,那些村落里的伙伴,儿时的同学。眨眼间,一个个天真的笑脸,一幕幕精彩的瞬间,仿若梦回童年。画面,又闪现在我的眼前。
是否还记得村落的原貌,小学的布局?无知中,走进学校,期盼的,却只是放学的钟声。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却渴望降落的那一刻。不懂得,不知道,不明白,正因为如此,我们天真而快乐。
是否还记得村庄的池塘,河边的山洞?玩是天性,抓些小逗号,装几只小青蛙,放在瓶子里的蜜蜂,塞进纸盒里的.蝴蝶,统统摆进书桌里,还不时地拿出来看看。未知的世界,好奇的心,摸索和玩耍。空白的心灵,时间记录下我们昨天的一切。
是否还记得某人,某事?那个深深影响我们的语文老师,你们还能叫出他的名字吗?那个执着在音乐的数学老师,你们又可曾知晓他的足迹?过往的欢乐和心伤,一并随时间湮没,连记忆也成为碎片,零星地,拼不出一个片段。
这些年,我们只记得一路往前。又有谁曾停下过脚步,细想一下,曾经的我们。在启蒙的学校里,信誓旦旦地承诺过些什么。或许,你已完全记不起,任何一个瞬间,但也不可否认许下的诺。
我们长大了,不是谁告诉我们这个事实。不用任何人提示,我们心知肚明。想必,年长的人一直习惯上叫我们孩子,可否发现年幼的,又叫我们什么。回顾,那个一起走过的年代,片段,将我们串联,刻录。
我们身处异乡,却心系家乡。乡土风情,村容村貌,生活一如既往,变化大,亦不大。宁静的村落,其实并不如外表一样祥和,也存在几多波澜,些许分歧。
她正等待着,期盼着…
自问,我们又能为家乡做些什么?
童年的记忆7
南市是当时天津吃、住、娱乐的一个中心,我隐隐约约还记得当时有名的“三不管”。当时的“三不管”距离我们的住处大约有10分钟的路,可在我很小的时候,感觉那是很远的路了,因为小,所以一般不到远处去,家里管得比较严,没有大人带着出去,我不敢离开胡同。
“三不管”其实就是一块大空地,隔不远就有一个用简易材料搭建的棚子,也有几处砖房,但并不规范。那里有卖小吃的,有卖针头线脑的,有杂耍的,有摔跤的,还有伸手要小钱或吃的乞丐。
记得有一次我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到“三不管”去玩儿,不管看什么,都要交钱。当然,那时的所谓门票,不过几分钱,当时家家都有好几个孩子,光吃饭就够紧的了,哪有钱去那个地方消遣呢?干脆我们就跟在大人们的身后,当作人家带来的孩子往里混,有时成功了,有时就被人给揪出来。就这样,也看了几场演出,如:杂技、小魔术、评书、摔跤等等。
记得有一次我们从人家搭的棚子外面,将遮挡用的帆布掀了起来,钻到里面看摔跤。看完后,我和邻居的孩子就模仿人家摔跤玩儿,每天滚得浑身是土,每当回到家里都会挨一通臭骂。母亲是典型的天津妇女,张嘴就是“挨千刀的、缺大德的、小王八蛋”等等,骂得我狗血喷头。
即使这样,我们这些“淘气包”,照样干“挨千刀”的事。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后来去《水上公园》打“刀螂子儿”的那件事,那次,真把父母惹急了,狠狠的拾掇了我一顿。
童年的记忆8
雨季刚刚过去,四处都变得潮湿。空气里弥漫着泥土散发出的淡淡清香。乡下娃手里摇着阿公刚刚为她用干草编的蚱蜢,走在泥路上。小脚踩在泥上,凉凉的。乡下娃用手摸摸鼻头,嗅着雨后潮湿的味道,两只裤腿不时地打到路边不知名的灌木,叶片上的水珠接连滑下来,落到她的小脚上 。每感觉到一颗水珠,她便一激灵,露出一丝惬意的微笑。那瘦小,却白嫩的小脸蛋,像柳条新抽的嫩芽一样惹人爱。乡下娃七岁了,在城里这早该是上学的年龄了,可在这大山里,孩子都上学晚,七岁,似乎原本就是享受大自然的时节。乡下娃儿累了,坐在泥路边的一块大石头上,感觉凉丝丝的。她顺手拔起脚边的一棵小草,双手捧着放在唇边,使劲儿一吹,发出“呼呼”的声响。乡下娃儿高兴地一下子从石头上蹦了起来,不停地吹着小草,高兴地跑在泥泞的路上。
手指的味道
不知道为什么我从小就对手指特别地有感情,所以每一次妈妈来幼儿园接我时总会在五十多个小孩儿中一眼便看见我的身影——一个人微笑着坐在那里津津有味地咬着手指。脸上还不时地变换着表情,不过嘴角一直是上扬着的。
小的时候在乡下奶奶家,夏天时村子西南方的池塘是孩子们的天地。池塘边杨柳下的土堆有半个我那么高,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一直堆在那里。我和姐姐便用手捧起土堆顶部的泥土,放进从奶奶的厨房偷偷拿出来的小碗里。然后一颗一颗地捡出里面的石子和树枝。
中午的太阳透过厚厚一层的杨柳叶,仍是火辣辣地照在身上。汗水从头发丝儿里流到脸颊上。用手一抹,脸上留下了一道泥土的痕迹。“我们加点水吧!”我端着碗边向池塘走边说。我用手一捧一捧地加水,姐姐拿着树枝不停地搅着。碗里的土渐渐变得黏乎乎的。
“像巧克力酱吗?”姐姐指着小碗里的泥问我。“嗯!”我将手指伸向碗中,让泥土沾在手指上。“等等……”姐姐也将手指伸向泥中,“我们一起尝尝!”
于是两个小女孩将手指上的“巧克力酱”伸向嘴里。一个皱眉头,一个瞪眼睛。龇牙咧嘴地一顿大笑起来。我认真地吮着手指,嘴里又苦又涩,而脸上却始终笑着,傻笑着。觉得嘴里是甜的,甜得别有滋味。
童年的记忆,因为有了乡下的味道,而变得格外清新、生动和美好。
童年的记忆9
那是一条留在心里的水渠,汪汪的清水,长年不枯。水渠两岸的钻天杨,像列队战士,齐整排列。茂密的水草上,彩蝶飞舞,蜻蜓嬉水……时过境迁,改革开放三十年,工业化强劲的脚步,已使我记忆里的故乡,面目全非,更不用说那满渠的肥鱼、鲜虾、彩蝶、蜻蜓……磨渠的身影,早已经荡然无存了,可它却永久定格在我生命的长河里!磨渠带给我家乡的好处是很多的,其名称的来历,就是因为这些好处的存在。在它蜿蜒如藤的身躯上,散挂着三盘水吹石磨,一个碾米坊,家乡的老少都称它为磨渠。三个磨坊,有二盘是卧式水轮,有一盘为立式水轮。因为那个年代,家乡无电的缘故,它就承载了方圆几十里,十几个村庄的男女老少吃面、碾米的功能。因为有它,既能碾米磨面、灌溉农田,还可浆洗衣裳、掏米洗菜,因此,我们村的年轻人,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订娶媳妇的彩礼,也比旱塬上要少许多。它,就像一条长年不枯的常青藤,绕村而过。村子里的老少,因为有它的浆洗和滋润,光鲜照人……
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清水河到了枯水期,农人也进入了农闲季节,不知从哪一辈开始约定下的规矩,这一天破堤放水,修埝、清渠、锻石磨子,修水轮机。全村的精壮劳力,木匠、石匠,一齐上渠,赶天黑要让磨子全转起来。因为它是方圆上万口人米和面的依赖。这一天,最欢实的就是我们这群生长在河边的孩子们,背篓、拌笼、水桶、脸盆,凡是能抓鱼,装鱼的家什,前一天就全部收拾停当。大清早,披着清晨的暮色,大队长一声号令,水埝被搬开一个口子,磨渠的水就象脱缰的野马泻向清水河河道里,躲藏在磨渠里的水草中、石缝里、浅水滩中的各种鱼,比如梭子、金鲤、黄鳝等,都欢跳起来。还有最欢实的大咀鲶鱼,活蹦乱跳;螃蟹横行,青虾乱蹦……此刻,这群顽童卷起裤腿,蜂涌而上,欢呼声、争吵声、大人们的吆骂声,顿时汇成一片。最为热闹的就属水磨轮窝子里了,在大人们的号子声中,巨大的水轮被抬出磨窝子,眼尖手快的伙伴们,从大人们的缝隙里、裤裆下,一涌而上,满盆、满笼的肥鲫鱼、大螃蟹,随着欢呼声被倒入背篓里、水桶中……
夜幕缓缓降临,整个村庄,已笼罩在四起的炊烟里,大人们洗净脚手,伸展着一身的疲惫,点一锅旱烟解乏,有的站在渠边,有的靠在树上,脸上满挂按时完工的笑意,欣赏着一天的劳动成果。随着堤埝的合拢声,满渠清澈的水流,顺着畅通的磨渠奔涌而下,强劲的水流,贯入木板制成的磨槽,吹动巨大的水轮。磨坊里,传出清脆顺耳的咣当声……
此刻,我们这群水边顽童,在爹娘的呼喊和叫骂声中,才依依不舍地,背起一天的胜利成果,欢呼着,打闹着,望着袅袅的炊烟,各自归家!
童年的记忆10
童年,是一朵芬芳四溢的花,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宝盒的,还是一串彩色的珍珠。童年的事就像葡萄架上的葡萄,数也数不完。就让我,摘下那串淡紫色的,闪闪发光的葡萄,为大家讲讲我的童年是吧!
在我小的时候,把妈妈的话当做耳边风,不以为然。渐渐的,我做事变得不仔细,有了粗心的坏毛病。妈妈常对我说;“雨欣,你做事要仔细。要改改你那粗心的毛病。”我每次都是点点头回答;“知道了,我会改的。”但回头就忘了。我也曾被粗心的坏毛病给折腾过,比如说这件事吧。
有一天晚上,我发现我的记作业的本子离奇“失踪”了,这对于我来说是个比天塌下来还遭的事了。我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心中冒出了两个念头:一个是告诉妈妈,挨批评。另一个是不告诉妈妈,反正我不说,谁都不知道。在这两个念头中,我选择了告诉妈妈。
我蹑手蹑脚地来到妈妈身旁,吞吞吐吐地告诉妈妈事情的经过。妈妈并没有打我骂我,而是表扬了我。她告诉我诚实最重要。
童年这朵花,让我尝遍酸甜苦辣:童年这个宝盒,装着我的快乐与烦恼。让我们一起珍惜童年的那些美好回忆。
【童年的记忆】相关文章:
1.童年的记忆
3.我童年的记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