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灵赢得心灵读后感
李老师主张“用心灵赢得心灵”,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首先把自己当朋友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确实,只有拥有一颗学生一样的童心才能与学生走得更近,才能走进学生内心深处,使教育活动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利益。其实,拥有童心并不是要求你一定要跟他们一起玩耍,而是只要你不要总以大人的眼光、心理去看待他们的言行、思想就行了。
从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拥有一颗爱心,真心付出,孩子们也同样对你真心喜欢。爱心还表现于对孩子的赞美与宽容,尊重孩子的成功,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成绩,不要吝啬赞美,你会发现他们甜甜的微笑让人陶醉,这种无名的爱融入彼此,也教育了他们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犯了过错,要细心教导,让他们感受老师是因为爱他们才教导他们的,这种爱不需要言语来表达,他们也能感受到老师的一颗爱心,于是乎,他们就会注意下次类似的错误。因为有了爱心,让孩子努力争取,改错,会发现,这样的教育更有意义,也让人更容易接受!当孩子悲观的时候,告诉他:你已经开始走向成功了;当孩子失败的时候,告诉他:一切都可以重来;当孩子怨恨时,告诉他:每个人都会出错的,宽容一些,对大家都有好处。也就是说,我们不仅需要有颗爱人的心,更要的是一颗智慧的爱心!
学期学校都要求老师读一、两本教育名著。因本人敬仰李镇西,所以选了《用心灵赢得心灵》这本书。零零碎碎终于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被李镇西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更从书中李镇西老师的教育理念和在一线教育、领导工作、家长工作等实践中的感悟及许多真实的成功做法中得到新的认识和启发。
李镇西老师的《用心灵赢得心灵》从“教育,从爱心走向民主;今天我们怎么做校长;爱,你准备好了吗;生命与使命同行;如何教出好孩子;情感 思想 智慧;师德新思考 ”七个方面阐述了他对教育的认识、思考。而其中“教育,从爱心走向民主”给我的感触最深。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中国千百年来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的言行像“父亲”一样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不能质疑的,这也造就了教师在教育上的一定的'独断、专横的。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推进,这种独断专横有所减弱,僵化的师生关系也逐渐得到改善,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就是对学生“只有爱就可以了吗?”通过用心研读李镇西老师的《用心灵赢得心灵》,我从中深受启发,认为要教好学生,不只要有爱心,教师在学习、生活中还应该成为学生的导师、朋友、助手和模范。因为从真正意义上认识到学生在人格上和教师一样是平等的,教师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和学生心理相容、心灵相通,这时教师不是领导,不是严父,不是法官,更不是“上帝”,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导师、朋友、助手和模范。
首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导师、朋友。教师除了引领学生主动走向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该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提供适宜的机会、条件和更多的选择可能性,并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发展活动指明方向,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和“顾问”作用。同时,因为教学过程是一种多边合作过程,所以它应是师生之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过程。因而这一过程应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平等的“对话”过程,这就需要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平等交往为基础,这样双方互相交流,彼此敞开自己的心扉,才能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应是学生的朋友。
其次,教师还应该是学生的助手和楷模。师生共处中,教师应放下架子,淡化权威的角色,与学生共同探究、教学相长。帮助学生克服人生道路上的沟沟坎坎,战胜学习知识中的种种困难,相信他们、鼓励他们做自己能做的事,支持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教师要抓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予以诚恳地肯定、赞许、鼓励,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思想动力。可以说,赞许的情感体验会比世上一切的批评更有利于学生的成人成才。老师要为学生服务,成为他们的合作者、支持者、助手。此外,“言行可模可范者,人师也”。教师是学生踏进科学宝库的引路人,是传播文明,培育人才的人梯、铺路石。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具有教育性,是学生最直观、最生动、最重要的师表。教师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全面提高自己素质,以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去影响、感召、激励学生成才。
总之,《用心灵赢得心灵》这本书带给我不仅是感动,更多的是对今后工作思考和探索。所以,我要努力学习,以争取成为一名更优秀的有思想,有文化,有方法的教育工作者。
【用心灵赢得心灵读后感】相关文章:
2.心灵处方读后感
3.心灵瑜伽读后感
4.心灵游戏读后感
5.心灵盛宴读后感
6.心灵之声读后感
7.心灵捕手读后感
8.美丽心灵 读后感
9.心灵有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