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雅俗共赏读后感
论雅俗共赏读后感
据我了解,《论雅俗共赏》是朱自清先生的生前的最后一本书。《论雅俗共赏》放在了本书的第一篇,并且被用作书名,我想朱自清先生对于此篇文章的意义是不同一般的。作者在文章中有意的提到了文学中的俗人、雅人。“‘雅俗共赏’似乎就是新提出的尺度或标准,这里并非打到旧标准,只是要求那些雅士理会到或迁就些俗士的趣味,好让大家打成一片。”[1]“但就玩意儿而论,‘雅俗共赏’虽然是雅化的标准为主,‘共赏’者却以俗人为主” [2]文章通过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史来阐述观点,从唐朝安史之乱的门第垮台使得社会等级不再像先前的那么固定,“士”和“民”两个等级的划分也不再像先前的那么严格和清除,到中唐时期比安史之乱还早些,禅宗的和尚开始用口语记录大师的说教,再到宋朝出现的笔记和唐朝的传奇,作者罗列出这些,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时代发展的客观规律,文学正在逐步向大众化靠近。文学作品不能只供文化程度高的读者阅读,而应该争取更多的人来欣赏阅读,这样的作品才能传之永久。这一点是必须承认的,因为毕竟高文化水平的在群众中也是占少数的,文学作品,若在群众中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其价值将会得到更深层次的发掘。群众,无论在哪个么方面都是规律发展所必须考虑的一个方向。毛泽东曾经就说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毛泽东在军事方面的成就主要还是因为他认识到了群众的重要性,以群众为中心,积极拉拢群众,走群众路线,得到了民心,众心所向,成功也就唾手可得了。在我看来,“雅”与“俗”也并非有着不可跨越的界线。正如我们时时刻刻挂在嘴边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等等这些诗句一般,都是古人在属于他们的那个时代所创造出来“雅”文化,而在如今,几乎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每个读了一点点书的人都可以哼上那么一小段,几乎达到了一种全民吟诵的地步了。这是一个好现象,这种现象说明我们正在被这些文学创作所影响着,全民的素质也在不知不觉地在提高,我们学的《西游记》《红楼梦》在现在被称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二,而在吴承恩、曹雪芹的那个时代,却只作为一种消遣的“闲书”而已……这种不断从俗到雅、从雅到俗的转变过程足以说明,“雅”与“俗”只是相对而言的,而我们着实不应该划分得太刻板、太教条、太绝对。一些优秀的文艺作品也不能就因为迁就大众的需要,从而降低作品的质量。就因为“雅俗共赏”,我们也不能销毁文学创作的精髓。一些文学作品能够达到雅俗共赏的地步,是很不容易的,因此这些作品一般都是被广为传颂着。当然,也不能因为一些粗制滥造的文学作品,打着雅俗共赏的口号,破坏了整个文化届的气氛。
我大概统计了一下,书中有文章十四篇,其中关于诗歌的篇目就占据了四本。他们分别是《论朗诵诗》《美国的朗诵诗》《常识的诗》《诗与话》《美国的朗诵诗》《常识的诗》《诗与话》都谈到了一点,那就是对于诗歌,诗歌语言固然应当通俗易懂,明白如话;但更主要的是新诗必须有节奏。中国传统诗歌与音乐密切相关,而节奏是从音乐里产生的,尽管诗歌和音乐已经分成了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但是诗歌读起来既是朗朗上口,节奏是不能缺失的。诗歌的创作是面向大众的,大众听不懂的诗歌,是失败的.诗歌。节奏在对大众诗歌的了解过程中是不可缺失的。节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我们更好的理解诗歌打下扎实的基础,节奏的划分,对于我们了解诗歌有着极其重要的辅助作用。节奏在朗诵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关于作者在《论朗诵诗》中提出的,“听了许多朗诵,开始觉得听的诗歌和看的诗歌有不同之处;有时候同一首诗看起来并不觉得好,听起来去却觉得很好。”[3]我是深有感触的。诗歌的朗诵,会流露出自然地情感,这种情感是根据诗歌的内容、诗歌的背景而发散出来的,是朗诵者赋予了诗歌新的感情的东西,让聆听的人们也会在同一时间产生一种共鸣,一种心灵情感的澎湃与激荡,从而,诗歌的价值也被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我常喜欢吟诵屈原的《离骚》当我还只是初次看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常常苦于文章本身文言的繁琐,费尽力气明白一切之后再来观阅,确实是比第一次要舒服得多了,也会感叹作者的思想,作者所要表达的一切,真正感觉到这首诗歌的精髓、美妙还是在于任课老师给我们从电脑里播放的录音,朗诵者饱满的精神,充沛的情感,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时时刻刻都在“勾引着”我们的耳朵,让我们如醍醐灌顶般感受着这首诗歌所散发的种种魅力与价值……从此,对于诗歌的朗诵,我觉得他更像是一种需要,是新出现的另一种对诗歌欣赏的有意义的手段、方式。
【论雅俗共赏读后感】相关文章:
1.论创造 读后感
2.论人生读后感
3.论友谊读后感
4.论趣读后感
5.人生论读后感
6.论求知读后感
7.论真理读后感
8.论责任读后感
9.论读书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