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
1、文件管理:
车间生产初期各种文件基本照搬老车间的,所以适用性不强,在经过一年摸索,我们把大量文件进行了更新、修改、升级。比如我们的SOP,目前已进行了5次大的更新,现行的第五版SOP,结合设备本身、工艺要求以及公司新版格式要求,优化了工作流程,细化操作步骤,删除部分不能做真做实的项目,参数设置更加科学严谨,更具指导作用,文件质量较高。
我参加修改了车间的相关制度,比如:《洁净***室管理制度》、新版《微生物防范制度》、新版《异物防范制度》、《员工考核细则》、《车间质量预警制度》、《车间应急管理制度》等等。
2、中间体质量管理:
蓝芩口服液配制液的质量一直优于工艺要求,且较为稳定,无较大的波动。配制液含量平均控制在4.5mg/ml左右(要求>3.0mg/ml),比重平均1.13左右(要求≥1.11),PH值平均4.5左右(要求4.2~5.2)。配制液质量的稳定是成品质量可靠的保证。
3、偏差、投诉、车间后道工序质量反馈:
班组日常注重人员质量意识的培养,一年的时间里,洁净区班组未发生一起严重的责任性偏差。后道工序灯检反馈灭菌半成品质量有问题时,我们都能在短时间内找到原因,予以改正,持续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全年未发生一起针对我班组的市场反馈或投诉。
4、积极响应公司号召,完成质量月相关工作。
2010年3月,集团开展了以“宣贯新GMP,提高产品标准,服务市场营销”为主题的第二十三次“质量月”活动,2010年9月,开展了“全面推行新版GMP,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为主题的第二十四次“质量月”活动。
人员管理:
1、人员培养:
今年我们前道工序共培养基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配方工段长2名;灌封工段长1名;上瓶工段长一名;灭菌工段长一名;机长3名。
车间从开始到现在人员配备一直处于不足的状态,实际情况就是极少数老员工,大部分是新近人员,还有部分是兄弟车间暂调人员。为保证产品质量,人员培训我一直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合理安排带教师傅,学习效果实时跟踪,开展互讲互学,定期组织机长、工段长、车间培训***给大家讲课,培训形式多样,设备现场讲解,PPt讲课等。班中严格要求,班后认真辅导,大部分员工都能在较短的时间里通过了岗位技能的考试,从而保证车间生产顺利。
2、人员优化:
洁净区班组第一季度生产时,生产32万支人数:配方8人,上瓶10人,洗烘6人,灌装24人,灭菌10人,共58人;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生产32万支人数:配方8人,上瓶7人,洗烘5人,灌装18人,灭菌7人,共45人。合理的分工和流程的优化,使得人数配置减少22.4%,极大地降低车间成本,人数的降低更有利于人员结构的管理,对于车间的发展意义重大。
3、人员向心力培养:
班组内部新人员、转岗人员人数众多,他们心理波动较大,缺乏归属感,稳定性不足。为了留住人,更留住他们的心,班组互学互助,经常组织集体活动,比如:K歌比赛,休息时一起聚会、聚餐等。先前叫苦叫累的声音听不到了,经一些转岗人员也已融入了我们的大家庭。
设备管理:
1、设备调试:
配液系统从起初的单步控制,到现在全自动操作,人一步一步地与设备磨合,现在的情况不但省时省力,而且操作流程得到简化,生产中出问题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产品质量稳定性得到有效保证。联动线人员设备的.磨合效果更好,灭菌半成品不合格数从2800支左右降到1000支左右。
2、设备安全管理:
车间在一季度重新进行危险源的识别工作,重点放在新设备上,班组定期组织学习岗位危险源,狠抓违章操作,一年的时间里未发生一起大小安全事故,设备也未出现重大故障或损坏。
二、存在不足
1、自我管理
不足表现:①GMP专业知识匮乏;
②思考、解决问题方法、思路单一;
③质量管理全局观有待进一步提升;
解决措施:加强新GMP的学习,工作之余多看一些管理方面的书籍提升自己,多向前辈、领导请教。
2、现场管理
不足表现:生产过程控制存在漏洞,定置、标识管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区域卫生管理与维护工作不能持之以恒的做下去。
解决措施:多到生产现场进行走动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多花心思把洁净区可移动设备、设施重新布局;卫生区域还是责任到人,加强检查力度,高要求高标准。
3、设备管理
不足表现:对设备不够了解,生产中存在问题不能及时发现;联动线、输瓶线还存在较多问题,影响正常生产使用。
解决措施:进一步钻研车间设备系统,为车间工作流程的优化出谋划策,跟踪故障设备的修理、调试进度。
4、制度管理
不足表现:员工对车间现有制度掌握不好,记忆模糊,执行不到位。
解决措施:定期组织员工学习各规章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
5、人员管理
【治药职工半年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1.生命药作文
2.五水共治
3.治结巴的故事
4.《药》读后感
5.不死之药造句
6.五水共治作文
7.药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