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2018-03-03 作文大全

中学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一:2009年度学校教学工作主要特点

(一)、校本研修工作

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主要实践者,就是一线教师。我们深切地认识到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认识是确保我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我们确定的2009年学校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是通过学习转变教师的观念,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我校以校本培训为切入点,建立了集中培训与教师自主积累式培训相结合的学习培训制度,特别注意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营造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我校教师的专业素养。

1、集中培训

我校分别利用教师业务学习、教研组活动、备课组集体备课时间,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等相关文件帮助教师了解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法规,让教师明确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标准,提高教师自我适应和自我学习的积极性。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专家引领的作用。2009年,我们邀请原大连教科所所长宋庆泮等多位专家来到学校,深入课堂,他们通过讲学、听课、评课,座谈等形式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他们的讲学,以其崭新的理念、典型的教学实例、丰富的知识给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极大地推动了我校的教学工作。

2、教师自主积累式培训

每学期伊始,我校都规定本学期教师自学的内容,整理下发自学的资料,先后购买了《你在为谁工作》、《16位教育家的智慧档案》、《走进新课程》等书籍供教师学习,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寒暑假都要写八篇理论学习笔记,期末每位教师要上交一篇教育随笔或反思案例,学校统一评比,并将优秀随笔或案例发表在校刊上和教育博客上,互动交流,共同提高。

3、教师人文素养提高系列培训活动

我们深知教师的人文素养对于课改能否扎实展开的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开展了具有35中特色的“五分钟校本培训”活动。利用每次学校集中前的五分钟等待时间,由学校教师培训教师,可以是推荐一本书,或介绍自己的教学和管理的经验,或为全校教师普及本学科的基本知识,通过这种方式,为教师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多向交流的平台。我们已向教师介绍了多元智能教育理论、张文质的“生命化教育”课题研究等最新教育研究成果,推荐了《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教育讲演录》、《永怀生命的初恋——99个温润课堂》、《保卫童年——基于生命化教育的人文对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词》等书籍,在对这些书籍的学习中,我们建立了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学习小组,定期进行读书汇报交流,其中梁娟主任的读书笔记登载在《大连日报》上。我们力求通过读书来提升学校教师的品位,构建和谐的校园,将学校建设成为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育人场所。每学年期末考试后,我们都会启动教师人文素养提高周,为教师精选了《90后的特征及与他们的沟通策略》等精品视频讲座,给老师们放映了刘良华、邓志伟教授推荐的《教师一定要看的15部电影》,请白云书院孙海鹏院长做了《孔子在<论语>中体现出来的教育思想》的讲座,聘请国家心理咨询师汤兰女士对教师进行如何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的专业培训,这些讲座使我校教师在传承“勤恳务实”学校精神的同时,更加注重自我修炼,从而远离职业倦怠,激发工作热情,改变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能,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我,同时也提高了我校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帮助教师掌握实施新教材的方法,从而提高了教师新课程实施的能力,为我校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青年教师培训

我校的中青年教师(45周岁以下)已成为学校的主力(占89.25%),他们是我校课改能否成功的关键。为了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专业情意,我们组织年轻党团员教师利用周六时间进行有35中特色的党团员活动——到大连市图书馆聆听国内知名学者的讲座,通过与大师的近距离接触,引发年轻教师对该怎样书写自己的职业人生的思考。为了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制定了《青年教师教学评价制度》,使他们由“见习期”顺利过度到“适应期”,并尽快进入发展期,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和特色。学校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做了说课和课件制作的专题培训,针对教师在说课和课件制作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及时进行反馈,补充实施了《课改的相关理念》和《现代教育理论》等校本培训,这些扎实的工作为我校教师在市区级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奠定了基矗我校参加市区各级各类教学比武获奖人数逐年增加,2009年上学期,我校教师在区“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成绩突出,共有22位教师获奖,位于全区第一位。下学期,我校又有5位年轻教师在市“绿洲行动”青年教师教学比武大赛中获奖。

(二)围绕课程改革,作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与适应性。这一新的变化,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我国课程改革乃至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已经从“口号”、“理念”走向了“行动”与“现实”。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成为我校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一个突出亮点,课程稳定、课时保证,形成了一批特色与精品课程。

1、特色课程

《节日文化与学生人文素养提高》是我校开发的特色校本课程。我们精选了节假日资源,有中国传统节日:中秋、端午、重阳等;有外国节日:感恩节、圣诞节;有重要纪念日:国际地球日、国际禁毒日;还有教师节、母亲节等。由各教研组分工承担课程。比如重阳节,就是由历史组、语文组和体育组共同承担的。历史组主要向学生介绍节日的由来、风俗习惯等,并负责在初一的学生中组织手抄报的展览与评比,通过这种方式让初一的学生了解重阳节的历史;语文组负责在初二的学生中组织有关“重阳”的诗歌背诵比赛、在初三的学生中组织有关“孝敬老人”的主题演讲,体会“孝”的中国文化的精髓。重阳当天,由体育组组织学生的登高比赛,让孩子了解“重阳”的习俗与文化。其他节日也由各教研组协作,分不同年级精心设计课程内容。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提高了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师在参与开发的实践和反思中,也逐步加强对学校的认同意识,加快专业发展的进程。

2、精品课程

针对我校学生家庭教育缺失严重、家长素质差、不少学生不敢大声发言、甚至有说脏话的不良习惯的状况,我们开发了《诗歌欣赏与朗诵》这门校本课。希望通过诗歌的.力量,起到净化学生灵魂、改正不良习惯的作用;通过大声的背诵诗歌达到让学生敢于自信的表达的目的。我们分年级精心编写了教材,分为《论语名言》、《古典名篇》、《现代新韵》等几部分,并和节日文化相结合,比如中秋节前一周,我们这门校本课的内容就是与月亮、思乡相关的诗歌欣赏与背诵。作为学生必修的校本课,学生在三十五中的三年里,通过这门课程,要欣赏大约300余首经典诗篇,并背诵其中的100余首。我们还准备迁回朝大海的新校舍后,设计一条诗歌长廊,每年春天,举办“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歌朗诵会。

3、学生、外籍教师、家长参与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

我校在贯彻新课程改革中,挖掘人文资源编写校本教材时,积极吸收学生、外籍教师、家长参与。比如在编写中秋节的校本课时,我们正好邀请我校的外教老师一起过中秋,赏月、品尝月饼,他建议我们的教材增加国外类似节日的部分,丰富了我们的构想。外籍家长在教师节时来给我们的学生讲述外国的教师节。我们的学生更是积极参与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我们专门在校本教材上增加了学生作品展示的部分。我们吸收学生参与到校本教材的建设中来,使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更具学校特色,更能贴近学生实际。同时,有利于推动学校的新课程改革,促进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加快实现“人文兴校、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的学校发展整体规划和目标。

(三)初三工作

我校初三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相结合。用科学、严格的制度保证质量、用人性化的管理凝聚人心。

1、常规教学管理制度科学、落实到位、反馈及时

(1)制定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

35中学的所有教学管理制度都充分征求一线教师的意见,以确保其适合校情、学情、教师不反感,从而能切实落实。例如:针对有些教师上课效率不高,随意占用学生自习时间全班辅导,“堤内损失堤外补”,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的现象,我们出台了《大连市第三十五中学初三辅导要求及管理办法》,规定辅导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比如,周一第七节课是初三全校统一的数学辅导课,数学教师只准将所教班级的两率希望生带至指定教室单独辅导,辅导内容由集体备课时全备课组统一商定,教师不得占用学生自习时间全班讲,也不得在教室里单独辅导学生以免影响其他学生自习。这和《大连市第三十五中学作业要求及管理办法》、《大连市第三十五中学集体备课要求及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都是由教研组商讨并在年级教师大会上宣讲,反复征求不同意见,最后定下来,作为规则,必须执行,违者必究。

(2)反馈及时

每月一次初三教学工作总结会;每次外出参加教研活动,第二天上午教导处检查教师的听课记录,确保教师的出席率和教研质量,确保中考信息通畅;在最后的冲刺阶段,集体备课由一周一次改为每天一节课,领导能及时向教师反馈听课中发现的问题,以便于微调复习计划和对两率希望生的动态管理。

这种以制度管理的方法较实用,能基本保证学校的意图切实得到落实,减少管理过程中的摩擦,也方便各学科教师之间的相互督促,解决其无序竞争造成的矛盾。

2、用人性化的管理聚集人心

我们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制度的最终效力在于人的认同。初三工作要想做好,人心齐是关键。因此,我们首先转变观念,摆正自己的位置,不仅仅是管理者,更是服务者。树立为学校的发展服务,为一线教学服务,为老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业务提高和未来发展服务的意识。在工作中不独断专行、充分听取教师的意见。校级领导都开通了教育博客,老师们经常在博客上留言,提出合理化建议。大家都反映,初三的管理虽几经修改,但越改越合理、越人文了。领导班子能做到以身作则,王东虽然担任书记一职,但对分工的语文组工作一丝不苟,一学期听课达70多节;迟伟、张一颖在最后的冲刺阶段,都承包了部分两率希望生,和一线教师一起备课、上课;初三下半年的许多考试要占用教师的休息时间,老师们都毫无怨言的无私奉献着。我们领导班子要求自己尽可能想得周到一点,为老师送上一瓶水,亲手准备一份早餐,安排一个舒适一点的休息环境,让老师能体会到学校的人文关怀。平时注意老师的情绪变化,当老师遇到困难时,尽可能热心相助,即使因为能力有限,帮不上什么大忙时,也说两句暖心的话,让老师体会到被惦念的温暖。

这种人性化的管理,体现对师生个体生命的价值及人格尊严的尊重,体现对被管理者基本权利的尊重,有利于逐步形成有效教学管理的长效机制。

二:针对过程性评估对学校教学工作提出的建议,教学工作改进情况

针对过程性评估指出的我校教研活动、集体备课质量不高、教师更多关注的是教什么,少研究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部分教师的课堂效率不高的问题,我校主要做了如下的整改: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区里下发的《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和《学科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标准》,将质性和量性评价相结合,把握学科教学本质规律,规范我校的课堂教学。增强“教师心中有规则、手上有技术、脑中有理论”专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意识和能力。

2、切实落实教育局教学工作计划,坐诊课堂,开展课堂有效教学行动研究,推进课堂教学改进计划。每一位教师都制订了《课堂教学有效性自我诊断及改进计划》,学校以“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为校本教研的主题,依据“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重新修订了《大连市第三十五中学集体备课要求及管理办法》、《大连市第三十五中学作业要求及管理办法》、《大连市第三十五中学初三辅导要求及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以便于学校对备课、上课、批改、辅导与评价等环节进行有效指导与专业引领。为了切实落实《大连市第三十五中学集体备课要求及管理办法》,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中层以上领导承包教研组,在集体备课时全程跟踪,填写《领导深入备课组集体备课反馈表》,以确保集体备课能按照理论学习——分工说课——同伴研讨——代表上课——观课议课——教学反思——修正重上的流程规范开展。

3、由于客观条件所限,没有一间空余的教室,所以本学期我校的校本研修主要采取“做研究性教师”立项课题牵动策略,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主题,将研训活动分解到各个教研组,例如在数学组试点利用课堂观察、数据说话,走校本研修科学化、精细化之路。目前已给数学组做《课堂观察的方法和技术》专题讲座一次,数学组设计了课堂观察的相关量表,每周数学组利用课堂观察的技术开展“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主题校本研训一次。语文组承担了精品校本课程的教材编写任务,所以每周在语文组搞一次如何编写校本教材的主题研修活动。在本学期期末复习阶段,以备课组为单位,用课堂观察的方法,研究本组的精品复习课模式,要求全组认可、学校认可、学生认可。确定可操作的模式后,学校随时听“推门课”,以检查教师落实的情况。

经过整改,我校课堂教学总体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课堂教学目标的变化。

老师们注重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质疑、思考、观察、想象、试验、探索、交流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经历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将结论与过程有机融为一体,知识、能力与情感和谐发展。

2、课堂上师生关系走向民主、平等,课堂气氛变得和谐与活跃。

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积极互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出现了平等、民主的关系,课堂的气氛格外活跃与和谐,大大克服了原有课堂上教师“一言堂”与“一讲到底”的沉闷状态。

3、教与学方式有了很大改变。

纵观全校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方法日趋灵活多样,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有所尝试和运用,照本宣科、单纯说教的现象正在减少。教师的角色在新课程中发生了变化:他们不仅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而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价值引导者、新课程的探索者与研究者。

4、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

我校教师越来越多地自发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逐渐形成教学反思的习惯。一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盛市级研究课题7项。2009年共有184篇论文被评为国家、盛市、区级优秀论文,有科研专题的教师多达96.3%。有36人次在国家、盛市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奖,在区“三杯赛”中,学校获奖教师人数多次位居全区首位。学校的教学成绩稳步提高。

【中学学校教学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1.中学校长述职报告

2.学校运动会的中学生英语日记

3. 中学学校优秀班干部竞选演讲稿范本

4.中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5.考上高中学校以后的初中生应当做点什么作文

6.走进中学

7.学校

8.中学周记

9.宽容中学作文

上一篇:中学家长学校工作总结 下一篇:中学学校卫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