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随笔

2017-10-14 读后感

《红楼梦》随笔1

起初,看红楼梦一篇后,几乎不知道在讲解什么,在重看细看一次后,才发现字中隐藏着故事。

重看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贾雨村被贬职后就到处游山玩水,忽然有一天,雨村当日同僚故忙着道喜,告诉雨村他复职这个好消息,林黛玉的外婆执意要林黛玉回去,所以林黛玉只好抛父进京都。林黛玉回到外婆家,地方何其大,达到不敢相信,林黛玉一到外婆家,就得拜访她的三姑六婶,还有见到其年轻的姑娘。一经她的亲人提到她娘去世的事,她就和外婆哭得泪流满面。她还听说贾宝玉,听说他是个奇怪的孩子,是个顽童,是一个思懒人物。恰恰相反的是,贾宝玉的穿着打扮不是个顽童。

这是这对苦命鸳鸯的第一次碰面,而且他们都觉得双方很面熟,这也为他们后面悲催的爱情作铺垫,也为贾宝玉尊重女性作铺垫,对其他人可笑的是,贾宝玉被打的时候就叫姐姐妹妹,在他人眼里是可笑的。在贾宝玉的眼中,姐姐,妹妹这些称呼是纯净无暇的,没有污点。这也暗示了贾宝玉对女性的尊重,批判了这个社会对女性的污辱。

《红楼梦》把人物描写的淋漓尽致,也把周围的环境描写得如此的细致,表现了当时贾府是如此之大。对人物的服装也描写得这么出色,描绘了人物的性格是多种多样的。

还有当贾宝玉听说林黛玉没有玉的时候,就将自己的通灵宝玉怒摔在地上,在封建社会中,男子总比女子高一等,所以说只有宝玉有玉,而黛玉没有。然而宝玉把玉摔在地上,看出他对人格的尊重,也对女性的尊重,渴望与女子平等相处。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红楼梦》随笔2

  初读《红楼梦》,我并不喜欢林黛玉这个人物。她给我的最初印象是小心眼、心胸狭窄,尖酸刻薄,爱使小性儿,总是哭哭啼啼,不够坚强。可是后来我改变了对她的看法,并且对她充满同情。

  如果说《红楼梦》是一部悲剧,那么林黛玉正是其中悲剧人物的代表。几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为她的悲剧命运洒下同情之泪,为她的艺术魅力心醉神迷。我看了她悲剧的一生,觉得她的所有缺点都是情有可原的。

  林黛玉从一出生就决定了命运的凄苦。她是带着宿根、宿情、宿恨来到人世的。她一生下来,就有“先天不足之症”;会吃饭时便吃药,而且不许哭,不能见外人。命运对她太残酷,太不公平了。少年丧母,不久又丧父,只有孤苦伶仃地长期寄居在黑暗龌龊的贾府。

  林黛玉谨记其母的遗训:“外祖母与别家不同”,因而在贾府中是“步步小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正因为寄居在这种黑暗的环境当中,林黛玉不得不小心提防自己的作为以及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与做法了,因此,她的那些似乎有点失之偏颇的小心眼儿也就变得情有可原了。比如周瑞家的送宫花,最后送到她那里,她便疑心是别人挑剩下的才给她;一天夜晚,她叫怡红院的门,晴雯偏偏没听出是她的声音,拒不开门,并说“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把个黛玉气得怔在门外,欲要发作,又想:“虽说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若是认真怄气,也觉没趣”。我们想到她的身世处境,想到她的极强的自尊心,不是觉得这是非常自然的吗?

  再说她的尖酸刻薄,现在在我看来恰恰是她直率,机敏的表现。她不像薛宝钗那样世故,那样城府甚深,取悦于人。她对人坦率纯真,见之以诚,总是有什么就说什么。她经常取笑湘云,可决不是刻意的挖苦,而是善意的玩笑。一次宝玉去看宝钗,正在一个“识金锁”,一个“认通灵”,不期黛玉已摇摇摆摆的进来,一见宝玉,便笑道:“哎哟!我来的不巧了!”宝钗笑问“这是怎么说?”黛玉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宝钗又问“这是什么意思?”黛玉道:“什么意思呢,来呢一齐来,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明儿我来,间错开了来,岂不天天有人来呢?也不至太冷落,也不至太热闹。”当宝玉听宝钗说吃冷酒对身体有害而放下酒杯时,正巧雪雁送手炉来,黛玉又一语双关地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我了呢!”雪雁说是紫鹃叫送来的,她马上又说:“也亏了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这些一语双关的话语,只能够显示出她的聪慧。

  林黛玉也并非一味“孤标傲世,目无下尘”。其实她也很谦和。她对“下人”从来没有耍过威风,没有说过一句恶言恶语。宝玉说,她对晴雯是极好的;佳葱说,她去潇湘馆送茶叶,黛玉正给丫头们分钱,就抓了两把给了她。每次赛诗,她总是推崇别人写的好,从不计较高低;与湘云凹晶馆联句,每当湘云说出佳句,她总是“起身叫妙”,甚至说:“我竟要搁笔了!”

  在书中我们看见黛玉哭是家常便饭,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当然,她哭大多数是为了宝玉。宝玉几天没来看她了,她只是哭;她看见宝钗和宝玉在一块说话,也回去坐着哭。“不是闷坐,就是长叹,好端端的不知为什么,常是自泪不干的。”我经常想:这个泪人儿,她有多少眼泪啊?可不可以快点流干就不要哭了?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她是生活在一个封建大家庭里。她对贾宝玉爱得真诚,爱得执著,始终如一,至死靡它。而宝玉虽然也爱她,但没她表现得那么热切。而且,他们的爱情又是在不许爱的环境中发生、发展和生存的,这就难免有痛苦,甚至要为爱情付出生命的代价。再加上她诗人的气质和悲剧的性格,这种被压抑的燃烧着的爱情,只能用诗和哭来抒发。林黛玉的哭,分明饱含着现实人生的血肉。哭是她悲剧性格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哭,是她对生活折磨的强烈反映;哭,是她发泄痛苦的方式;哭,是她诗人气质的种种感受的抒发。她是为自己的爱情而哭,为自己的命运而哭。

  后来,林黛玉终于结束了她悲惨的一生。这对她不失为一个解脱,想想除此之外,她还能过上好日子吗?

《红楼梦》随笔3

  红楼总众女子中,我最喜湘云,喜欢她的率真,她的洒脱,她的豁达。雪芹先生让湘云第一次出场乃在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一篇文字中,而在二十九回中,宝玉与钗黛三人斗口之间便已带出湘云其人。太君因见金麒麟眼熟,故问。钗曰“史大妹妹有一个”黛则讽曰“宝姐姐别的事情上还有限,惟有在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读至此,如不见后文,不知此文之妙,笔带双关,既活画出钗黛二人形象,又为后文打下伏笔,似此类之文,红楼中甚多,由此可见一斑,可知雪芹先生之胸中丘壑。

  待到湘云第三,四次来,便应是整部红楼梦中最热闹非凡的文字了“琉璃世界白雪红梅”“怡红院群芳开夜宴”等,如果说从前那两次只不过是湘云的一个剪影,那么此两回中,湘云便得到了一个升华。在庐雪庵的联诗中,湘云的联句是最多的,在我看来质量也是最高的。雪芹先生以如此笔墨将新到的宝琴,李纹,岫烟都给了读者一个大致的交代,如此便不感陌生了。憨湘云醉眠芍药洇,在我看来是红楼中画湘云最美的一副图画,如黛玉葬花,宝钗扑蝶一般,湘云则是眠花了。试想红楼众闺阁中,除却湘云,还有谁会如此酣眠,无拘束,无牵挂的醉卧于花阴之间。在湘云的世界里,没有解不开的烦恼和忧虑,试问钗黛二人可有如此胸襟吗?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湘云便是这样的真名士。“英豪阔大宽宏量,从不将儿女私情略系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

  也许是胜极必衰的原因吧,此等繁荣文字的背后便隐藏了无限的悲哀,此后逐晴雯,死金钏,尤三姐自刎,尤二姐吞金,大观园从此便笼罩上一层阴云,再也没有散开,湘云此后再来,没有了从前的那种笑声了。红楼便真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对于《红楼梦》的结局,我有甚多不满,可有人对我说,“既然你不满,林黛玉最终抱憾而亡,贾宝玉出家为僧,那你觉得,什么样的结局是完美的。”的确,我对甚为不满颦儿之死,颦儿素日也是叛逆角色,终日只想一展才华,违反了古时“女儿无才便是德”之说。颦儿在文中的才华是不容置疑的,我实是钦佩,也为她那种叛逆而佩服。可她为何不能叛逆至底?贾母素日疼她,更疼宝玉,他俩二人想要结为连理枝,贾母也未必反对,她竟不去争取,偏自寻苦恼,气死了。可细细思量,她素日多疑,即使嫁于宝玉,也难免会被气死。她又不似凤姐会借酒撒泼,怎生向贾母开得了这口?她的力量是如此微薄,在贾府她毕竟不像宝钗那样得人心。宝玉,最后看破红尘,做了和尚。难道做和尚真是最好的结局吗?若是如此,世人都改为僧。我的想法太极端了。“你死了,我去做和尚。”预示着这一切,好似一切皆前定,无法改变。我不满的是宝、黛二人最终仍是无法逃出命运的束缚。

  美梦终究一场空。韶华散尽,容颜衰。独坐烛前痴痴叹,才觉泪痕爬满容。过往如云不可及,镜中双鬓已成霜。膝下遗腹已成人,房空冷清如往昔。闲来无事仰望月,无语能诉,唯有泪空流!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黛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红楼梦》随笔4

  在小说《红楼梦》中,好多人物的形象特别丰满,个性也是十分鲜明,给人一种很强的立体画面感。但是人物中有一个赵姨娘,她尽管出台亮相的次数较多,可是却给读者并没有留下多么深刻的影响。好像是可有可无,但既然是可有可无。那么作者又为什么要写她?这我们就从整体上对这个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赵姨娘和周姨娘一样,也是贾政的一个小妾。她以前是贾府的丫环,后来升成了妾。那么她又是如何样由一个丫环转变成妾的?是因为她年轻漂亮,还是端庄贤淑?漂亮好像不是,因为小说中并没有提及到,甚至连暗示的地方都没有。那么贾政又是怎么喜欢上她的?这就要从他自身入手。贾政是一个很喜欢舞文弄墨的文人,这种人往往只会喜欢和认可两种女人。一种是非常漂亮的,另一种是比较端庄娴静的。那么我们也就不难推测出赵姨娘应该是属于第二种了。由此前面关于她如何由丫环变成小妾的问题,也就可以这么认为了。

  赵姨娘生有一儿一女,儿子是贾环,女儿是探春。她的地位有没有因此而发生变化?没有,根本没有。因为在封建社会中,妾也只不过是一种工具而已。是一种生育繁衍的工具,也是一种供别人追逐声色犬马的工具。放到我们当今的社会中,也就是小老婆。各位试想,是大老婆有地位,还是小老婆有地位?废话,当然是大老婆了。在封建社会中,大老婆就是妻子,而小老婆只是妾。妻是名媒正娶比较正式的,而妾却是随便纳入的,二者有着本质性质上的不同。这么说来,其实妾也就是一种下人,是被人奴役和压迫着的。

  在贾府中,赵姨娘的身份地位是比较低下的。在小说中,她的地位看起来很是特殊。既不像是主人,也不像是下人。表面上看来给人一种介于主人和下人之间的感觉。其实错了,她的地位和下人没有什么不同,可以说本质上是一样的。有一次她和一个丫环吵架甚至还打了起来。那丫环就说赵姨娘是贾府花钱买来的,自己也是买来的。只不过是干的活不一样罢了,都是下人。为什么要抬高自己,作践别人。赵姨娘听丫环说自己是下人很是恼怒,她认为自己为贾府生了两个孩子,贡献已经是很大的了。虽然比不上王夫人,但也差不了多少。其实是她不自知,她还是一个下人。不管做了什么,本质上是不会改变的。她不自知,也就没有自知之明,当然就让别人嫌恶了。

  儿子贾环出去和丫环们玩牌,结果输了钱。他耍赖皮不给,丫环们不依。结果他就大哭大闹起来,恰巧被宝玉路过看见了,于是就说了贾环一通,顺便给了他点钱让他继续去玩。贾环生气了,回家后将事情告知了赵姨娘。赵姨娘听说是丫环们,气呼呼要去评理。后来得知宝玉也在里头,更是气不过。就大骂贾环不识好歹。人家宝玉是什么人,你是什么人。犯不着去得罪和冲撞人家。正说着恰巧被凤姐从窗外听到了。凤姐就说大白天里教育她的环兄弟。他是主子,你是下人。你虽然是他的母亲,有生他的权力,却没有管教他的资格。

  母亲管教儿子,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你凤姐是什么人,干嘛要去插手和干涉。依据常理该是如此,可是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中,并不是这样的。主子就是主子,下人就是下人,而且界限是非常鲜明的。元妃省亲,当奶奶和父亲的都要出门跪迎。并且是唯命是从,毕恭毕敬。因此,凤姐是有权利干涉的,她是在维护这种森严的等级制度。

  赵姨娘家里出了事,贾府上下是连一点反应都没有。一次赵姨娘和女儿探春提到探春舅舅的事。探春当时很生气,根本就不认那个舅舅。说做大官王子腾才是她舅舅,也就是王夫人的兄长。而不认赵姨娘说的那个。还说哪里又冒出了一个舅舅,气的赵姨娘几乎晕了过去。

  各位看官请注意一下这个"冒"字,是没有根据,突如其来的意思。探春是赵姨娘的女儿,而不是王夫人的女儿。赵姨娘的兄弟才是探春的亲舅舅,这是不容质疑的事。但为什么探春不认那个舅舅?因为赵家不是金陵四大家族中的任何一家,无权无势。认也有的只不过是拖累。她是庶出,又是女孩子,本来在贾府的地位就不高,为什么要受那罪?由此可见,封建社会扭曲了人的灵魂。甚至连“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也要用金钱和地位来衡量和估定。这实在可以说是一种悲哀,是人类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

  赵姨娘身份地位低下,但是她却还很不守本分。常常惹是生非,令好多人嫌恶。贾府上上下下所有的人,都对她没有什么好感。就连平时一向仁厚的王夫人,也怨她处处生事。她和丫环的关系也不好,甚至连女儿探春也不大看得起她。她和晴雯等丫环吵架就骂人家是娼妇之类,简直叫人无法想象。作为儿女成双的她,这样做不但会惹人厌烦,而且还有失身份。

  她勾结巫师马道婆,串通一气想要取凤姐和宝玉的命。二人几乎被她害死。贾府上下是一片慌乱,而她却在老太太面前说宝玉不行了,赶快料理后事。这使得老太太很生气,叫她出去。殊不知宝玉是老太太最喜欢的人。而凤姐又很会见机行事,迎合老太太的心思,深受老人老人喜爱。她得罪了这两个人就是得罪了老太君。得罪了老太太,就等于是得罪了贾府上下所有的`人。这对于她以后的处境是很不利的。这种做法实在是愚不可及。

  赵姨娘给人一种很坏的感觉,好像使人产生不了同情。而有的,却大多是憎恶。其实,她本身就是一个悲剧。一个可怜亦复可悲的人物。她所做事,也不过是一种对自身不平命运的反抗,对自身所处地位和黑暗社会的反抗。大凡“物不平则鸣”,这是常理中的事。她的本质,其实还是善良的。我们不能只看表象,而要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去,认识到事物内在性的东西。

  赵姨娘本身就是一个下人,这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可她却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一心一意想要当贾府的主人。而这个愿望根本就不可能达到的。因为当时社会与她是不会达成那种妥协的。愿望和欲念达不到,就会有苦楚,就会有反抗。可以说她的所作所为,皆是出于本能意识上的一种反抗。造成这种悲剧的产生,我们要用哲学上的内外因去全面看待。而不能只依靠传统观念去做单个方面的片面性去分析和评定。因为这样做显然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科学的。赵姨娘的悲剧命运是自身欲望过重和当时社会共同作用的产物。如果换个环境,放在另一个时代和社会。或者她没有当主子的欲念,本本分分做人,她也许就不会受那么多苦了。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话是说的一点也没错。对于《红楼梦》中赵姨娘这个人物,我个人认为和其他人物形象塑造的目的一样 ,也是为了批判当是黑暗腐朽的封建社会。只不过描写的是一个被社会扭曲化了的灵魂而已。对于上面所做的说法,可定还有很多遗漏和不足。只是限于个人学识有限,不能充分说明,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已。因此还望各位看客能够多多包涵,多多指点才好。在此,我先谢谢了。

《红楼梦》随笔5

  谁都知道,红楼梦是曹雪芹写的,他在书的一开头便亮出了“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梦幻识通灵’。”接着又表明了他写书的动机、目的--

  “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推了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堂堂之须眉,诚不若彼一干裙钗?实愧则有余、悔则无益之大无可奈何之日也。当此时则自欲将已往所赖上赖天恩、下承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美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兄规训之德,已至今日一事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记,以告普天下人。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则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风晨月夕,阶柳庭花,亦未有伤于我之襟怀笔墨者。何为不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以悦人之耳目哉?故曰’风尘怀闺秀’。

  上面一大段文字,如果总结就是两个字:自传。但这自传是经“梦幻”之后得来,故与真正意义的“自传”大不相同。换句话说,这“自传”里有真有假,也就是作者所谓“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叙出。

  那么,这究竟是何意呢?这是作者表明红楼梦乃小说,暗示贾宝玉乃曹雪芹之影,但又不是曹雪芹。说他真,是贾宝玉思想理念反映了曹雪芹;说他假,是贾宝玉相貌、经历、性格、所处环境等等与曹雪芹大不一样。这里面关键点在于“梦幻”两字。曹雪芹所谓“梦幻”,在我的理解中,也就是对来自自身的素材的提炼、加工乃至于虚构,实际上,“梦幻”两字表明了作者的艺术构思之过程。

  有人把“梦幻”说成是曹家繁华如过眼烟云一去不返,所以在曹雪芹眼里犹如“梦幻”。这样解释不能说不对,但并不准确。我认为“梦幻”重点是指小说构思、创作,而不是指曹家由盛至衰。为什么呢?因为曹雪芹说得很清楚:故将真事隐去,而撰此《石头记》一书也。真事,指清宫秘史,也就是脂砚斋兴趣之所在;“假语”指贾府故事,也就是红学家兴趣之所在。但这贾府故事,事实上却入木三分地总结和概括了整个中国20xx余年的封建主义社会。

  这就要说到所谓“一声两歌、一手两牍”了。这话是浙江德清戚蓼生说的,他是进士出身,又为官几十年,对红楼梦的解读可谓目光如炬、深入骨髓。事实上,红楼梦“表里皆有喻”,贾府一层,清史一层。问题是我们应以哪一层为重点。我认为,我们应以贾府为重点,虽然是“表面”,实质上却是历史的浓缩和再现。

  在“作者自云”里,作者说自己“上赖天恩、下承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美之日”,这毫无疑问表明作者是充分享受过锦衣玉食、大富大贵生活的,所以曹雪芹生年应该远在曹家被抄之前许多。如果说曹雪芹生年在1724,则曹家被抄时雪芹才四五岁,根本不能说以上那些话。作者在写红楼梦时显然已经贫困潦倒,说“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他写红楼梦时年近三十,这有“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记”为证。“半生”当然是指年近三十。

  “作者自云”还说,“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推了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但结局是这些女儿全都红颜薄命,极清楚地表明了红楼梦主题乃是“千红一哭悼红楼”。书中贾宝玉实乃护花使者,青帝无疑。

  那么作者说自己“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兄规训之德,已至今日一事无成、半生潦倒之罪”我们当如何理解?应当说这是自嘲或说是反话。我们看红楼梦第三回宝玉二首《西江月》,难道不正是如此么?

  或有朋友要说,“作者自云”,你怎么能把它完全当真话?我反过来说你为什么要把它当假话?是的,“作者自云”里有真有假,但我在上面已经把真假分得清清楚楚了。这“分得清清楚楚”,不仅是我对“作者自云”已进行了深入解读,也是我对红楼梦全面地深入研究后所得出的正确结论。我想,我这点自信还是有。

《红楼梦》随笔6

  一个木石前缘,一段红粉姻缘,唱尽了红楼的血泪红尘。荣华富贵的兴盛到颠覆,转眼间的春夏秋冬。流传百年的经典文学,叫后人一一解读。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本是金玉良缘的一对佳人,最终一步步走向悲剧。悲剧的因素有太多,哪怕只是一个小点,都能扩容成巨大的空洞。宝玉的出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对于这个衔玉而生的娇儿,老太太的溺爱,众姐妹的放任,都一点一滴塑造成了这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

  他的理念往往与现实的社会不和,当然,这何尝不是件好事呢?封建的王朝,又有几人能有这般的反叛?作者曹雪芹把自己的感想寄托于宝玉,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

  “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作者通过贾宝玉的眼睛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聪明多才、美貌体弱的病态美人。这位美人给人影响最深的,就是她那双有着流不完泪的双眸。总觉得黛玉身上有着种种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的气质,可以说是清高,可以说是卓尔不群,她就像是空谷幽兰般绽放在大观园中。而正是这种性格,注定了她的寥落忧伤。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可是这里没有她可以依靠的亲人,没有她可以倾诉的知己,只有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她多愁善感,她孤芳自赏,她红颜薄命……

  对于上面这两位与众不同的主角,我却独独偏爱另一位红粉知己——宝钗。她从小饱读诗书,接受的是极为全面而正统的教育,是个典型的封建社会的顺从者。她是聪慧有才的,却被教育着认为女子读书也是无用,有人会说宝钗的不是,因为她也曾在蜂腰桥下陷害过黛玉。可是,她也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人物,黛玉随早逝,但她还拥有过自己的幸福。而宝钗,终其一生,恐怕也只是任凭生活这把刀一点点的磨损着她。“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随着新版的《红楼梦》上映以来,好评坏评纷至沓来,自然,对于新时代演绎的红楼,这个社会有太多的不认同,太多的人觉得是一种亵渎。我不想过多的参与评论,但是我相信一句话——不管新版究竟是好是坏,它始终是对红楼的一种传承。

  红楼的尘缘俗世使它始终拥有着庞大的支持者,巩固着它四大名着之一的宝座。这座中华文学的瑰宝,依旧流传着,供后人细细品读。

《红楼梦》随笔7

  红楼梦是小说,这一点我在红楼梦随笔(一)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何谓小说?我对它的定义就是庄严的谎话。说“谎话”,就是针对于虚构、构思而言;说“庄严”,是针对于它严肃、严谨而言。所以,小说绝不等同于胡编乱造,更不等同于普通意义的所谓谎话。小说是浓缩生活、表达思想、抒发情感,而这一切,全得按“事体情理”,不然,就会给人感觉偏离生活,不会给人以感动。

  红楼梦第一回,有石兄与空空道人一段对话。石兄是谁?是曹雪芹,他到人间后挂在了贾宝玉的脖子上。

  或有红迷朋友要问,这话从何而来?从“落堕情根”来。红楼梦第一回说女娲炼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多了一块便弃在青埂峰下。脂批朱笔眉批:妙!自谓落堕情根,故无补天之用。--当然,曹雪芹并非“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而是封建社会瞎了眼,随意埋没人才。--另外,我们还有许多证据可以证明石兄就是曹雪芹,但在此为文章简练,一概省略不提了。

  石兄(曹雪芹)针对空空道人说无朝代年纪可考,怎么回答?--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这说明小说的朝代年纪在曹雪芹眼里根本是无所谓的,更不必拘泥。换句话说,曹雪芹明确表示红楼梦没有朝代年纪,当然也不受朝代年纪所限。如果哪位君子有瘾一定要深究,那不妨自己添缀汉唐等年纪就行了。另外,我得请读者注意,曹雪芹并不否认红楼梦里存有一定比例的“野史”。

  石兄曹雪芹针对空空道人所说“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又怎么回答?--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适趣闲文者特多。--这里,反映了曹雪芹反对程朱理学,赞成适趣闲文。所谓适趣闲文,正与程朱理学相对应,是指人类天性。

  接下来,曹雪芹对“历代野史”表现出了明显的憎恶,又对“风月笔墨”、“佳人才子”进行了逐一批驳。曹雪芹豪迈地声称自己的红楼梦“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酒。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这里面,“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反失其真传”等等,经常被人偷换概念。明摆着,曹雪芹所说,是指红楼梦故事情节、人物刻画必须符合生活中“事体情理”,而不是指红楼梦里暗写的清史。--事实上,红楼梦中所谓“清史”,其实有限。通常情况下,曹雪芹只能有意无意、见缝插针、随手隐射而已,但绝不是也不可能每人每事都有隐义,都有“微言大义”、“春秋笔法”。红楼梦说是一手两牍,但要做得非常完美、天衣无缝毕竟不能够。更多的情况下,曹雪芹的“一手两牍”表现在诗词创作中,而“一声两歌”表现在故事情节中,也就是含沙射影、一语双关。

  空空道人被曹雪芹说服之后,准备将石头记抄录下来,问世传奇,其间有一句重要的话叫“大旨谈情”,这就将红楼梦作了定性。所谓“大旨谈情”,就是不干涉时世之意。--当然,是不是真不干涉,只有深入研究红楼梦才能知道。好在红楼梦并非传世小说,在当时也就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传阅,所以一时半刻,曹雪芹不会大祸临头。

  “大旨谈情”另外意义是说红楼梦谈情说爱,要将儿女真情发泄一二。有人认为红楼梦是以谈情说爱掩盖政治斗争,这样说法,显然并不妥当,有违作者之意。

  红楼梦接着写了五个书名,它们分别是《石头记》、《情僧录》、《红楼梦》、《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其实这五个书名,在曹雪芹在世时,惟有《石头记》与《红楼梦》并传。另有一个《风月宝鉴》,是红楼梦雏形,早已被曹雪芹弃之不用。至于《情僧录》,是曹雪芹信笔所至,点题所需,其实世上并没有题名为《情僧录》的这样一部书。

  最后是《金陵十二钗》,我认为也没有。因为《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的重要补充。书中曹雪芹不可能在吴玉峰题名叫《红楼梦》后去重复此题名,这样,无疑会暴露作者乃曹雪芹,而吴玉峰只是曹雪芹的一个化名。在当时,文字狱极其猖狂,曹雪芹说自己只是一个披阅增删者,否认自己是红楼梦原创作者是完全明智的,也是让人完全可以理解的。

  接下来,“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该如何理解?对于这十六字箴言,红学前贤已经说得够多,不必我再来费辞。我只能说些新鲜的。我认为这十六字箴言,是书中贾宝玉一生经历。其实,空空道人也就是贾宝玉。何谓“空空”?一僧一道也。无论僧与道,都是空空。在红楼梦里,僧道不分,形影不离,他们是贾宝玉成为情僧之前的幻影,或说隐射。从空到空,自然毫无意义,是让人走向死灭。当然,我们每个人都要从生到死走向死灭,但我们珍视的是这生命的过程,绝不能虚度。在生命过程中,“情”字大放异彩,贯穿人生,当人如同凤凰涅槃就会大彻大悟,是为情僧,而贾宝玉就是情僧总代表。

  僧与道,曹雪芹并不反对,但曹雪芹反对缺了情字的僧与道。或许红迷朋友要问,僧与道怎么能与情字挂钩?确实的,僧与道与情字水火不容,但问题是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非常特殊,他最终会超越释迦牟尼、元始天尊,成为情不情的情僧!--当然,这些都是我“探佚”所得,红迷朋友如有兴趣,可参阅我其他有关论文,在此我不予重复。

  是的,红楼梦别开生面,打破历来巢窟,想前人不敢想,发前人未敢发。所以红楼梦万古不磨,千秋光耀,永照人间。

《红楼梦》随笔8

  黛玉灯将枯尽之即,焚烧所有诗稿之时,心理该有多么绝望悲伤。应该是心如死灰吧。以至在临死前口呼宝玉,魂断潇湘。临死之前叫喊着宝玉名字的黛玉,心里该有多么的委屈,幽怨,哀伤、怨恨和绝望。寄人篱下的处境,亲骨无依的出生。自己又是清高孤傲敏感多虑的心思,个性率真不圆滑,追求不同于封建礼教的正直和真实……。这一切的一切与当时庞大的思想观念和体制多么的格格不入,注定她不会顺应潮流,同流合污,也注定她命运的多劫。最后在一片喜气洋洋的大喜日子,呼叫着唯一的精神寄托,也是唯一的牵挂和挚爱,唯一的挚友和亲人魂断潇湘馆。不知是怨恨还是委屈,不知是绝望还是了断。一声呼叫一声牵挂,一声呼叫一声解脱。一边喜气洋洋喜结连理人生大喜,一边却凄凄惨惨灯将枯尽人生大悲。在这样残忍的场景对比下,更是让人心凉如冰。怎不让人彻底绝望,痛彻心扉。黛玉的死让人悲恸绝望,彰显人生悲惨之境地。但过后一想,其实惨中也有喜。后面四大家族节节败退,以至满门抄家,落到为妓为奴的地步。以黛玉的个性也是一死。与其在没有任何希望,生无可恋的情况下死去,不如留有一丝绝望的牵挂死去。虽然幽怨,虽然哀伤,虽然委屈,虽然怨恨,但总还是有一丝牵挂,一丝念想。所以,对于大观园的命运而言,黛玉的死也是一种幸运。除却这似有似无的一丝牵挂,黛玉对世上再无任何牵绊,走的干干净净,绝绝然然。看着肉声已死,实是生命的解脱和超然。是生命的再生,也是生命的永生。至少对于宝玉,两人相爱再无牵绊,永世永久。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忽喇喇似大厦倾,凄惨惨似灯将尽。看着风光无限的王熙凤的结局,不仅让人感叹人生真是无常。曾经那么嚣张跋扈,光鲜亮丽的人儿,却落得横尸荒野,家塚无依。是无牵无挂吗,肯定不是。也许对家族命运已是心绝将死,对家人也是心冷如斯,对贾链已是了无牵挂。但却有一个人她至死不能解脱。身为母亲的人都知道,都能体会到,也能猜得到,王熙凤至死揪心牵挂放不下的人只有她的女儿,巧姐儿。曾经宝贵如斯的姐儿在一瞬间从天堂跌入地狱,金枝玉叶变为奴婢,是何等的悲惨。王辣椒心里非常清楚如不出意外,孩子的命运即是如此。自己荣华富贵一时,即使灯将枯尽也就罢了。孩子人生起始就遭遇如此大难,怎不叫她心疼至死。在大难面前,作为曾经辉煌的她来说,才参透人生什么重要,什么珍贵。当刘姥姥前来牢房探望时,她在临死之前悲凉提出照顾姐儿。即使粗茶淡饭,即使布衣裹身。只做凡人一枚,就已经是烧香拜佛,至上幸运了。知道自己命运结局,在堪堪将死时,了却自己心结,让自己死无牵挂。真的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可悲,可怜,可叹啊!但即使嘱托刘姥姥,她就真的了无牵挂了吗?她一曾经机关算尽的可人儿,能不知道世道艰难,人生坎坷吗?能不知道姥姥一介百姓,力有不及的吗?不管以后姥姥怎样千辛万苦搭救姐儿,但就此时的她来说,也只是有一丝安慰而已。说从内心正真解脱,却是永远不会了。自己心上掉下的一块肉,什么时候都不会放下。况且,深谙处世之道的她也知道在这种大厦倾倒之时,靠一手无财力的平民百姓解救姐儿该是多么不易。所以,她想了无牵挂的死已绝无可能。这样比较来看,反而黛玉的死更是一种幸运了。

  这就是人,总是在将死之时,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_?才知道自己应该追求什么?_?才知道自己应该看重什么?_?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但那又能怎样呢。虽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但对自己的人生,又有什么改变呢。将死之时明志,虽幸也憾啊!

  这真的是一种遗憾啊!

  人生苦短,世事难料。在我们有时间追求时,趁早醒悟,趁早放下。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重视自己看重的人。别让人生虚度,别让年华浪费。放下功名,放下利禄,放下虚荣,放下假面。真实的生活,坦然的行事。至少在等将枯尽时不冤枉,不悔恨。至少在闭眼之时,能有一丝欣慰。曾经,我为自己活过。虽不是完美,但做到如此人生也就足矣!

  书中,看开一切的跛足道人一句话,倒出无数人间事。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是啊!世人都说神仙好,又有谁放的下自己的一切。及早醒悟,及早放下。放飞自己,活出自我。就是神仙,也会羡慕嫉妒于你,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红楼梦》随笔9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中有一次"扶贫"行动,对象比较"精准",就是刘姥姥。

  刘姥姥本次进贾府,其斩获可谓丰矣。光说白花花的银子,平儿打点的就有一百零八两,鸳鸯那打点行装有两枚笔锭如意,大概也值几十两银子。两下里一加,有银大约一百五十两左右,一两银子按二百五十块钱估价,就是三万七千五百块钱人民币。这还不算各类衣物面料的价值。

  贾府本次对刘姥姥的扶贫行动基本属于"结对子"帮扶,也算得上是"精准"行为了。

  然而我们不妨回头看看,贾府这次扶贫行动,资金投入确确实实是下了力道的,应该是能够解决刘姥姥一家的"贫困"现实。这之后,姥姥一家应该不会再到处"投亲靠友"了,因为他们通过置地、做买卖生意,很有可能就会成为一户新的"财主"。

  成为财东之后的刘姥姥一家,也会积极地投身扶贫的"志愿者"行列、去帮助别的"贫困户"么?或者换一句话说,天底下贫穷的人、贫穷的家庭还很多,贾府就算这一次帮扶刘姥姥一家"脱贫致富"了,那么还剩下那么多的贫穷的人、贫穷的家庭,谁又去帮助他们?

  这或许就是本章回对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冷静审视吧。从这个角度阅读,林黛玉讥谑刘姥姥那一整套的"致富经"、"发家"方式为"蝗虫"的丑陋行径,可笑之极,表面看似乎有些过激、过分,然而实际上应该还是能够理解的。

  到本回我们阅读到,在贾府,真正的巾帼英雄、女中丈夫、闺阁领袖不是别人而是老太君贾母。看看她老人家诊病的阵势,就连久经权贵阵仗的王太医也不敢仰视。贾府上下所有"穿红着绿戴宝簪珠"之辈,无不在她的庇护之下。

  那些被贾母庇护的女性朋友们,是通过"碧纱厨"的有色眼镜打探世界的,她们不说,人们是无法知道她们对"碧纱厨"以外世界究竟会是怎样的感观。

  林黛玉似乎回答了这个话题。

  从贾母处出来,薛宝钗便把林黛玉"绑架"到蘅芜苑,对林黛玉在出酒令时表现的"不检点"行为进行了比前比后、苦口婆心地教育,这让林黛玉十分感动:"……心下暗服,只有答应'是'的一字"。

  其实薛宝钗所说的那一套,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文化钳制的统治思想。男尊女卑、文化钳制,就是社会落后、生产力低下的罪魁祸首。

  "妇女能顶半边天"。看看贾府里的半边天吧,她们只能被贾府的妇女领袖贾母背后的"碧纱厨"庇护着,只能透过"碧纱厨"窥探外面的世界。如果"碧纱厨"是一张银幕,这些"半边天"们能看见的,不过都是一些着了色或没有着色的"外面的世界"的影子,这是一个虚幻的不真实的世界、一个被欺骗了世界。

  如果要按宝钗说的那一套"安于本份",实际上就是要继续地自己把自己骗下去,接受一个不真实的现实世界,同时也接受一个被钳制了精神的不真实的自我。

  当然林黛玉是不愿意继续自己欺骗自己下去的。她对宝钗"教导"的那一大段话,暗服的只是宝钗的"冠冕堂皇",实际上心里上是有自己看法的。这在她因为嘲笑薛宝钗"把她的嫁妆单子也写上了"之后,假意央求宝钗的那段话中似乎就有了注解。林黛玉的话实际上已经直指向了人心和真实的自我。

  林黛玉自然不同于薛宝钗,她要做一个真实的自我,最起码,要努力做一个真实的不被欺骗的自我。

  只有文化的"钳制"解除了,封建的枷锁打破了……社会才能进步、生产力才得发展,那些还很多的穷人、还很多的贫穷家庭才能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扶贫"、才有可能真正地从贫困之中解脱出来……

  也许,这正是《红楼梦》第四十二回中对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审视结果。看贾宝玉提笔书写画具单子的样子,不就是寄寓着作家审视、思考的神态吗!

《红楼梦》随笔10

  《痴》

  飞絮非花飞满天,痴情公子笑堪怜。

  青山眉黛犹我画,指环玉冷倩谁温?

  情是什么?情到最后便是一种痴,

  爱是什么?爱到最后也是一种痴。所以,为摩羯才会说“从痴有爱,则我病生。”痴是一种无可知的状态,人生一世,不如得几个真情,我一直觉得世间只有一种情,便是亲情,真正的友情于爱情到最后也成了亲情。

【《红楼梦》随笔】相关文章:

1.随笔

2.随笔

3.随笔

4.随笔

5.随笔

6.随笔

7.青春随笔

8.今日随笔

9.音乐随笔

因读,懂爱-读《时文选粹》有感 背包客,我理想的职业-读《背包十年》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