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诚实守信的论据实例一

2017-09-04 时事论据

                            唐太宗以诚治天下
    先秦儒家重视以诚心为基本内容的修身之道,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受到夭子乃至庶民百姓的高度重视。唐太宗时期,有人上书给太宗,请求清除善于馅媚的臣子二太宗间:“可谁是善于诌媚的臣子呢?”__七书的人献策回答说:“我住在偏僻的乡野,不能完全清楚谁是这样的人,您可以考验他们,在与大臣们谈话时,假装生气来试探他们,那些坚持真理而不屈服于您的人,就是正直的大臣;而那些看到您生气,惧怕您的威严,依顺您的旨意的,就是馅媚的大臣。’‘太宗听完他的话,说:‘’国君好比水源,大臣好比水流,水源要是浑浊,而要水流清澈,那是不可能的。m君自己作假,怎么能要求大臣们正直呢分我相信用至诚之心能治理天下,所以不愿意像以前帝王那样用诡诈的手段对待臣下,您的法子虽然很好,可惜我不能采用。”
                            窦德玄实话实说
    皇帝以诚待臣下,臣下以诚待垒帝,这在唐朝蔚然成风。有一次,唐高宗来到濮阳,窦德玄和其他大臣骑马跟随在后:高宗问:“濮阳又叫帝丘,是怎么回事呢?”窦德玄诚实地说答不出来。另一个大臣许敬宗从后面策马_卜来,回答说:一从前占帝王撷项在这里住过,所以叫帝丘。”高宗称赞答得好。许敬宗退下后对别人说:“大臣不可以没有学问,窦德玄回答不出,我实在为他害燥。”窦德玄听了这话,说:“每个人都有自己能做到和做不到的事,我不勉强回答自己不知道的事,这才是我能够做到的。”唐朝之所以强盛有很多原因,君臣之间以诚相待、互相信任也是原因之一。
                            诚实的崔枢
    朋友之间物质上的往来,在彼此没有不良企图的基础卜,是可以进行的'。但是,这种物质往来也需要掌握好一定的度。宋朝王说的《唐语林》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个叫崔枢的人去汁梁考进士,同南方一商人住在一起达半年之久,两人成了好朋友。后来,这位商人得了重病,他对崔枢说:“我的病看来是治不好了,按我们家乡的风俗,人死了要土葬,希望你能帮我这个忙。”崔枢答应了他的请求。商人又说:“我有一颗珍贵的宝珠,价值万贯,得之能蹈火赴水,愿奉送给你。”崔枢怀着好奇的心理接受了宝珠。事后崔枢一想,觉得不妥,怎么能够接受朋友这么贵重的礼物呢?商人死后,崔枢在土葬他时就把宝珠也一同放人棺材,葬进坟墓中去了。一年后,商人的妻子从南方千里迢迢来寻找亡夫,追查宝珠下落。官府派人逮捕了崔枢。崔枢说:“如果墓没有被盗的话,宝珠一定还在棺材里。”于是,官府派人挖墓开棺,果然宝珠还在棺材里。沛帅王颜认为崔枢的可贵品质确实不凡,想留他做幕僚,他不一肯。第二年,崔枢考中进士,后来一直做到主考官,享有清廉的名声。朋友之间的馈赠有些尽管是真诚的,没有“钓人”的企图,但是如果超过了一定的限度。那么授受双方的友谊就会变色变味了。假若崔枢带走了宝珠,官府追查下来,他和商人的友谊就另当别论了,史书就不会留此一笔。要是商人的妻子不讲道理,告他个“谋财害命”,他恐怕也有日难辩了。

【诚实守信-关于诚实守信的论据实例(一)800字】相关文章:

1.诚实守信-关于诚实守信的论据实例(六)800字

2.诚实守信-关于诚实守信的论据实例(五)700字

3.诚实守信-关于诚实守信的论据实例(四)800字

4.诚实守信-关于诚实守信的论据实例(三)700字

5.诚实守信-关于诚实守信的论据实例(二)700字

6.诚实守信

7.诚实守信的名言警句

8.诚实守信的家风作文

追求文明-追求文明的论据实例二 追求文明-追求文明的论据实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