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上
“哧”的一声“闷雷”响起,紧接着一股奇怪的臭味扑鼻而来。大家都向着发声点望去,只见同学小钢的脸红通通的,从耳根红到手脚,犹如刷了一层红漆。
同学们正准备放声大笑,突然,老师“唰”地抬起头来,锐如利剑的目光扫视了一下整个教室。大家只能把到了嘴边的笑咽了回去。特别是小军和小涛这对“活宝组合”,他俩的脸不断涨大,脸也在不断变红,老师又低下头去继续备课。可这样的安宁并没有持续多久,小军忍不住了,发出了气球爆炸,紧接着便是小军如雷鸣般的笑声。小军这样一开头,同学们就像玉米花爆开了一样,教室里顿时爆开了锅。一向严肃的中队长小嘉用手拼命捂住嘴,嘴巴就是不听小嘉使唤,一个劲儿地大笑。
活泼的小亮像打手鼓一样用力地拍着课桌不停地笑。小淑女婷婷笑出了眼泪,她一边笑一边不停用手帕擦泪花。还有的手捂着肚子在笑,甚至还有人在地上滚。只有老师一直冷眼看着我们。笑声渐渐平息了。这时大家又发现小军在地上捂着肚子滚来滚去。老师一把把他拉起来问怎么了?小军上气不接下气:“我……肚子……疼!”老师紧张问道:“为什么呀?”小军:“笑的……”这时,全班再次哄堂大笑。老师背过身去,身子一抖一抖的,她应该也是忍不住了偷偷地笑吧!
【写作指导:在写作中如何展开联想】
学生作文,最常见的毛病就是内容贫乏,无事可写,无话可说。这种现象,有人往往归结为词汇缺乏,遣词造句能力不足。其实,这主要还是因为这些同学不会在现有生活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的缘故。把联想运用到写作中,可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表达生动、形象。学生在作文中,怎样展开联想呢?我们可按照下列三种思路去培养和发挥自己的联想能力。
一是从“相近”“相关”的方面去联想。也就是作者由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起跟它在时间或空间上有相近或相关关系的.其他事物的联想。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由人间独酌,起舞弄清影写起,联想到人的悲欢离合。(next88)这些都是由相近、相关的事物而引起的联想。
二是抓住“相似”的特点展开联想,是指作者由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起跟它在性质或或形态上有某种相似的事物的联想。如郭沫若《天伤的街市》,抓住街灯和明月的相似之处,由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再从明星写到街灯,通过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寄托了作者反抗传统观念、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茅盾的《白杨礼赞》,抓住白杨树干、枝、叶、皮及顽强生命力这一点,采用象征手法,由此及彼,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和白杨树一样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北方农民。再如,由波浪想到柔软的丝绸,由大花猫想到老虎,由天上的白云想到地上的棉花等,这些都是抓住事物的相似之处来展开联想的。
三是朝着“相对”“相反”的方向去联想。也就是作者由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发起与它在性质或特点上有相对或相反事物的联想。如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就是较好运用了相对与相反联想的手法,设置了豆萁煮豆这一特写镜头,凸现了兄弟相残的主旨,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又如许地山的《落花生》:“花生的好处……很多它的果实深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的果实高高挂在枝头……”在这里,作者由埋到地下的花生联想到同它相对的事物——挂在枝头上的桃子、石榴、苹果。这些都是由相对或相反的事物,通过对比而产生的联想。
总之,联想是在所见所闻的基础上展开的。如果观察不全面、不细致,联想就难以展开;如果见闻写得不具体、不切实,联想就会失去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勤于观察、善于观察。逐步积累生活经验,不断汲取知识养料,养成勤于思考、善于联想的好习惯。这样,我们就能在写作文时,一边写,一边想,积极开动大脑,写出联想的内容,好文章自然会写出来了。
【在课堂上作文400字】相关文章:
2.课堂上趣事作文
3.课堂上的趣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