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日记

2018-01-20 日记


楷书
楷书是什么?在我的观点里楷书就是严谨工整,它看起来不像行书那么潇洒,但是它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楷书大体上看很整齐,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有一定距离,给人一种稳定,庄重的感觉,在适当带上一些笔锋,那就可以称得上是刚健清秀了。同时,楷书也是最重要的字体,只有把楷书学精了,才有可能练好其他形式的书法。
我钟爱写字,也可以说我享受于写字的过程。仔细地去研究中国汉字的一笔一划,我们会发现有时书写出的`汉字因为一点偏差,就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或稳重,或飘逸,或端庄,或轻浮。
我特别喜欢行书,就是因为它写起来会比较方便,快捷且灵活,它虽然简约,但是不随意简化,只是没有了楷书的端庄。
楷书,行书……种种书法都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练好哪一个都是自己人生中的一份收获。

【每天一笑】
一病友在病房大声喊: 服务员!……不是! 老板!!……不是!!算了我自己拔针!!!http://www.t262.com/xiaohua/

【每日写作指导:巧用民间熟语提高写作能力】
中学生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内涵之一,包括立意能力、布局谋篇能力、言辞能力,它要求学生能稳妥地遣词造句,修饰润色,书写成文。我在训练学生写作时,鼓励学生大量收集当地的民间熟语,并提倡学生在写作时合理运用。实践证明,合理运用民间熟语能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言辞能力。
民间熟语包括俗语、谚语、歇后语、流行语等。http://www.t262.com/俗语是民间口头常用的短小、定型的形容性短语,如“背黑锅”、“二百五”、“半斤八两”等;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如“寒从脚起,病从口入”等;歇后语是喻体、解体连缀而成较为定型的趣味性语句,如“青花红涩柿——中看不中吃”等;流行语指在民间流行的反映社会的时尚性词语(包括网络用语),如“酷”、“土得掉渣儿”、“偷白菜”等。
从被动完成任务到主动收集,三年下来,每个学生都能收集上千条熟语,分类整理,编辑成册,以门、纲、目分类。
在收集的过程中,学生必须掌握每条熟语的意思、包含的哲理。每次作文课上,我会挑选两三条给学生讲解。
个人认为,写作中使用民间熟语必须注意三个结合:
合文体:即要与文章体裁相结合,从各种体裁的需要出发,忌滥用。一般来说,熟语的使用频率从应用文到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依次递增。
合语体:即要与文章的表达方式、语气口吻相结合,也就是要分场合。要分清文章某一部分的表达方式是什么。
合道体:即要与文章中心思想的表达相结合。学生要从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角度出发,科学运用。
民间熟语在中学生写作训练中的科学运用有以下三点好处: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母语,使用母语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
民间熟语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学生乐意开展研究性学习,参加各种形式的实践性活动。

【楷书日记】相关文章:

1.日记

2.日记

3.日记

4.日记

5.关于日记风波的日记

6.日记 春节日记300字

7.环保日记

8.旅游日记

9.快乐日记

冬至日记 幸福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