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逝的什么作文

2018-03-12 高三作文

  篇一:正在消逝的舌尖幸福

  已经夏天了,闷热的天气压的人喘不过气来。回想冬季的舌尖,不禁让我深陷其中:味蕾的贪婪、牙齿的疲劳,都不由得让我回望冬季里让我垂涎三尺的珍物—腊肠。

  冬天,干冷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一般,特别期望这样种天气,因为一到这个时候,我就可以在满满的幸福中度过。妈妈在这个时候,总会露出最灿烂、最朴实的笑容,用一节节肠,灌满香气四溢的馅料,灌满渴望美食的味蕾黑洞,灌满那浓浓的思乡情。母亲用手在铝盆里和着馅料,眼中露出最慈爱的目光,目不转睛的看着那一盆馅料。而我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忍不住插一句:中国的饮食安全真是没有保障。然后母亲总是转过脸,从那深陷在眼窝的,却又炯炯有神的眼睛中射出两道凶狠的目光,犹如两根针,扎进我的内心,针针见血,然后冷冷的丢下一句:“爱吃不吃。”我想:我可能触犯了母亲心中的底线了,母亲在没来北京之前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农,身上沾满黄土的气息。而如今,已有十几年没有回家了,没有看望父母,没有回家吃一口真正的家乡菜了。妈妈可能在做这个腊肠的时候,揉进了情、揉进了泪、揉进了心。这也许是母亲唯一的,最珍贵的回忆的吧。

  等到灌好馅料,还要在太阳下晒半个月,这段等待是十分痛苦的。看着蔚蓝的天空上,干燥得没有一丝云彩,阳光肆无忌惮的洒下来,微微颔首,贪婪的目光射在腊肠上,还好只是目光,不然腊肠说不定就要千疮百孔了。闻着那味道,鼻尖微微的抖动,努力地捕捉着那淡淡散发的味道。啊,那是家乡的味道。终于吃到嘴里的,细细的咀嚼,吃进的是腊肠,但它却又转化成了一种图画:围着餐桌,大口吃肉,大声聊天,一片喜庆热闹。又是一种图画:人们站在黄土上,用自己的汗水滋润着这片土地。不断地转化,真的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母亲总是笑着扣下一大截煮熟的腊肠,塞到我的嘴里,很快就忘了我那时的冒犯。妹妹和爸爸还有我一起,也不客气,风卷残云般的海塞。

  以后,只要有腊肠,妈妈总是会切出晶莹剔透的一盘来。比其他的菜切的都要小心,仿佛那截腊肠就是她的一切一般。接着,吃饭的时候,总是会给我夹,面露微笑的看着我吃,那笑容是那样的美。

  看着妈妈的笑容,我陷入了深思。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已退居二线,各种节日都变成了获利的大好时光。许多传统文化的立意也在已被人们抛到九霄云外了。真应该对此表示惋惜,明明传统文化随人类而生,却不能随人类共享一片蓝天,反而要因为人类的情感而一点一滴的消逝,不能让它们在沐浴在阳光下了。我们的行为,令他们蒙羞。

  现在,细细体味着舌尖的美味,享受着母亲的微笑,感受着心头的思乡。也许以后,可能再也吃不到揉进了真正的情感的腊肠了,再也吃不出自己的感觉了吧。

  篇二:正在消逝的汉字

  一颗星,陨落。是那正在消逝的文字啊!这颗传承了中华五千多年历史,照亮华夏几千年文化的明星正在陨落,若灰烬般吹散于时间的长流。汉字,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汉字,各族间交流的纽带啊!可这载体似乎将要在如今摧枯拉朽般破碎,这纽带也仿佛将被扯断。那闪耀的汉字文化将在我们这一代消逝,心情不免有些阴霾有些惆怅。(中国作文网 www.t262.com)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感时伤怀啊!“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似的情感便伴随着文字的消逝在我心中油然而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自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壮志,舍身忘死;“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似海一般的包容,博大的胸襟啊!这比比皆是的豪情壮志,这处处能见的诗情画意,无不是因为汉字才得以传承,这古人思想的精髓,伟大的文化艺术无不是因为汉字才得以让今人略睹其风采。

  甲骨文,那深沉又充满古风的文字。金文,那铭刻于青铜器上厚重而庄严的文字,正如司母戊方鼎那般沉重。篆书,古朴而不失灵动。而楷书的方正规范,也仿佛启示着我们做人因正直端正。行书,以他行云流水般的流畅与灵动而著称。还有那挥笔泼墨而成的草书,字里行间无不刻出一份潇洒……这都是汉字,一种灵活而多变的文字,也真是拿正在消逝的汉字。就像那晶莹的冰在热浪的吹袭下消逝,化作一股清流,付之东去。蓦然回首,见它自身后流去。弯下腰,掬起一捧清泉,只望它短短的停留,却见它从指缝流逝,汇入江河。心有余而力不足,便只能在一旁来回踱步,往返彳亍。

  女娲造人,仓颉造字,唐人赋诗,宋人赋词,先辈以他们的智慧留下种种结晶。可如今。唐人的诗,宋人的词,又有几人能赋得,只是习得它的皮毛罢了,又有人能了解它精神的核心呢?只是依葫芦画瓢罢了,而汉字也在渐渐消逝,它的内在文化又有何人能懂,提笔忘字,已变作普遍。难道之后灭亡的就是我们人类了吗?又或是人内在的精神丧失,化作一具行尸走肉。

  汉字啊,你的精神,难道就要在此消逝于历史的长流中吗?你可知我真想化作那激湍中的石柱,将消逝于眼前的你留住啊!

  一颗闪耀的星,正带着它最后的美好划过天际。一股清流,正从破损的堤口流逝。那颗星。闪烁着最后的光亮,清流,不回头的流走,难道我们就这样看着它消逝于眼帘吗?

  篇三:正在消逝的生命

  空气中满是湿漉漉的味道。“啪嗒,啪嗒……”几颗水珠从宽大的枇杷叶上溅落下地,铺满青石的路上仿佛依稀看到几个老妇人的身影,靠在树下纳凉。

  这里是霞山区的东堤路,路两旁的老式建筑如今已变为一块平坦的停车场。回想起小时候,和爷爷的说笑声仿佛还回荡在耳边。

  小时候,最喜欢爷爷在大街小巷里散步,看那高高的枇杷树把浓荫披在人们身上,看两旁骑楼斑驳沧桑的脸庞,看青石板路光滑润泽的眉梢……有些破碎的砖瓦叠在布满青苔的墙角旁,青岛路口的包店还弥漫着诱人的香味,各种叫卖声还此起彼伏地回荡在街头……而自己更独爱骑楼,独爱东堤路。在我看来,这条路就像一个看尽世间沧桑的生命,纪录着古老的文化。

  在过去,骑楼大多都用于住宅。木窗棂在风吹雨打下已被剥去原来的色彩,毫不保留地咧开自己的嘴;铁丝窗也被咸腥的海风褪去一层光鲜亮丽的衣裳;破旧粗糙的渔网整齐地被渔夫挂在锈迹斑斑的铁钩上,像极了老人脸上一道道的皱纹;就连路边的电线杆也被胡乱的电线缠了几圈,活像皮肤下纵横交错的血管……屋里一盏破旧的老式灯一闪一闪地散发着暖色的光,就像在尽自己的力气告诉别人这是一个生命似的。

  那是一个苍老,却充满活力的生命。

  几年后的今天,再走上东堤路寻找那些活泼的生命,却已发现它被冰冷的机器开膛破肚了。我再也找不到那一树的浓荫,找不到那家客人络绎不绝的包店了。骑楼秀丽的身影已被铲去大半,露出的断壁残垣像白森森的骨头,让人看着心惊肉跳。骑楼,这种夹杂着咸腥味的海风的文化,这个原本充满活力的生命,会不会像一滴汇入汪洋大海中的水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地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

  生命,是可贵的;文化的生命,更是可贵的。骑楼只是千万正在消逝生命中的一个缩影。不仅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更是命悬一线:宣纸刺绣大师不足四人;花丝镶嵌国家级传承人少于三人;青田石雕两种技法濒临失传;勉萨派唐卡绘画传承大师仅剩一人……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无不是在提醒我们,文化的生命,正在渐渐地消逝啊!

  在如今高科技时代,我们应保护好文化的美,传承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应发展现代科技,不要让现代的利刃结束这古老的生命。

  再抬眼望去,嫩绿的叶芽又爬满了苍老的树枝,在微风的轻抚下慢慢敞开胸怀。

  篇四:正在消逝的中秋

  泱泱华夏,千变万化;百年历史,显中华。八月十五,月圆之夜;传统中华,过中秋。

  ——题记

  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且历史悠久,这一天里人们怀着浓浓的思乡情团聚在一起。而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古人们认为每一年的八月逢秋期之中时,正是明月最圆满之时。故此,人们也称中秋为仲秋。

  在我记忆中的中秋,绝不像现在随随便便吃上几个月饼,聊几句家常而已。中秋节的习俗在悠悠的历史洗礼中,渐渐地不再熠熠闪光。童年的“流星香球”已经很少再被人舞起来,逐渐成为记忆中美好的回忆。

  又是一个月圆夜,故乡人民即将迎来一个热闹的夜晚。站在街头望去,仿若一条灿烂的星河,是一条由流星香球点亮的星河。我和姐姐急忙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木杆,柚子以及香。在门前的庭院忙碌着,将柚子插在长短适中的木棍上,将闪烁着“星光”的香一根一根插在柚子上,完成如此简单的步骤后,一个流行香球就做完了。随着月亮渐渐变圆变亮,手中的流星香球也在夜晚中摇晃,每家每户的孩子手里都举着流星香球成群结队的奔跑在田间小道上,远远望去,活似蜿蜒的火龙。坐在庭院里的大人们热络的聊着家常,赏着满月,吃着月饼……眼角眉梢皆是笑意。不好动的孩子则坐在小凳子上,听村里的老人讲过去的故事,虽然是些耳熟能详的故事,但孩子们依然听的很认真,整个村庄一派祥和。

  那一幕幕鲜活的场景,越渐模糊了,再没了举着香球的孩子们,没了聚在月下聊家常的大人们,也没了讲故事的老人。节日的味道在时间的冲刷中越发浅淡了,历经千年的文化啊,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怎么能任由它从手中溜走。满怀智慧的节日习俗难道不应该由我们传承下去吗?

  这些凝聚着先人智慧的习俗,是他们制定了它们,我们一代一代人应当带着敬畏与向往,演化发挥使其辉煌灿烂!

  被人铭记的东西当永远不消逝;富有智慧的习俗应永久被传承。

  ——后记

  篇五:正在消逝的中国符号

  一说到中国符号,人们的脑海里可能会马上浮现出巍峨的泰山、秀丽的黄山、雄伟的长城、奔腾的黄河、可爱的大熊猫……这些中国符号太著名了,受到的关注度也很高。我们在关注这些名盛古迹、珍贵物种的同时,有另外一些很古老、很经典的中国符号,比如剪纸、皮影戏、微雕等等,却正在从人们的生活中慢慢消逝。

  记得小时候,每逢春节,爸爸妈妈就会买很多年货,迫不及待地带我回农村的老家过年。那时候,最快乐的事就是约上几个小伙伴,到隔壁的王奶奶家缠着她给我们剪窗花。

  老奶奶总是笑眯眯的答应我们,她取出五颜六色的窗花纸,拿起她那把看上去有些笨拙的剪刀,坐在热呼呼的炕头上开始为我们剪窗花,我们几个小伙伴好奇地围在王奶奶身旁,看她熟练地在各种颜色的纸上剪来剪去,一会儿剪出一只可爱的“玉兔”,一会儿剪出一张喜庆的“鹊上眉稍”,一会儿又剪出一个充满年味的“福”字……小伙伴们则眼睛眨也不眨,看得如痴如醉,对王奶奶充满智慧和灵巧的双手惊叹不已。窗花剪好之后,王奶奶就会很均匀地分给我们。我们拿着奶奶剪给我们的窗花如获至宝,兔子一样地跑回各自的家里,这扇窗户贴只“玉兔”,那扇窗户贴张“鹊上眉稍”,不一会儿,老家的四合院里便充满了浓浓的年味,整个村庄也弥漫着节日的气息。

  后来,爷爷奶奶搬到了县城里,我们一家终于团聚了,生活在了一块,有好几年我再也没有回过老家过年。去年春节,爸爸终于带我回到了老家,也见到了我一直想念的小伙伴,他们和我一样也长高了许多,但我再也没有看到小时候我们贴的那些精美的窗花,也感受不到曾经的那种浓浓的年味,一种失落感便由然而生。听小伙伴们说,现在过年大家有的看电视,有的上网,有的玩手机等等,再也没有人贴窗花了,王奶奶剪窗花的手艺也没有了用武之地。

  现在回想起伙伴们的讲述,我心里仍会有一种沉闷和失落感,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乡亲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而我们再也感受不到童年时代的那种浓浓的年味和乡土气息?我突然意识到,那些曾经带给我们快乐的、充满智慧的中国符号,正在从我们的生活中慢慢消逝,它带走了我们曾经的快乐,也带走了传统的中国年味。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那些传统的中国符号,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留给我们后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不能让这些财富在我们的手里消失。让我们每一个人行动起来,学习、掌握、继承这些传统的中国民俗文化,让我们的中国符号代代相传。

  篇六:正在消逝的古韵作文

  春风拂过树梢,留下万种风情。一片葱葱,阴绵的天气丝毫掩盖不了春的勃勃生机,小草儿绿得发亮,树叶儿也青的逼你的眼。独在一片郁郁森森高低错落的树丛中,徜徉在氤氲着泥土气息的小道中,感受来自历史深处的文化气息……小时候,听过许许多多关于那栋古楼的故事:在老人那里,它被讲得神乎其传,我们这些懵懂的小孩只是在那些故事中默默赞叹着望海楼的雄伟,却从未在真正意义上理解了这座名楼在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在人们心中,对传统文化遗产的记忆变得淡薄,那种古老的文化在人们心中渐渐消逝,淡出人们的视野。在人们极少的记忆中,它出现的仅仅是作为一个旅游风景区的一个身影,更没有一点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感情。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北宋书法家米芾曾如此赞颂望海楼的高耸入云。望海楼被誉为“江淮第一楼”,乃是祥泰之州的一个标志。过着水城慢生活的泰州,亦有着别样的宁静和谐之美。水,是泰州的灵魂,承载了无数凤凰人民的希望,哺育了世世代代的泰州人。静处于千年古城河——凤城河畔的望海楼,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在阳光下,独存一片静好。徘徊于古楼而心却牵挂着楼外一片明媚与苍茫。登高于楼,俯视遐迩,以极目远眺而心情舒畅愉悦。历代登高者,名辈更出——郑板桥、柳敬亭、陆游、范仲淹……望海楼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高点,正如它高耸伫立的样子。

  望海楼在历史上曾多次重建,几年前这座古楼重又以全新面貌屹立在柔美的凤城河畔。走过七百八十六年的风雪之桥,聆听历史深处的笙箫独奏一片静好,带着千年大宋文化的深蕴内涵,丙卯初春,它——望海楼重又回到人们的视野里,吞吐古韵之风范,一展盛世气韵。栗红的主调方能彰显望海楼的华美姿韵青灰的砖瓦更为它增添了古朴典雅的气息。抗日战争期间摘除城墙,这座被古人视为“文运命脉”的名楼被拆毁。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由此断了。而如今,这座古楼重新矗立在旧址之上,带着传承民族深渊博大文化的精神屹立在祥泰之州这片沃土之上。《重修望海楼记》中更写出了望海楼对传统文化有着重大意义。

  希望在多年以后,望海楼不仅是泰州的一枚名片,更是凤城人民心中屹立不倒的一座楼宇。传统文化并不是只有在老人身上才能懂得它真正的意义,而是在每一个炎黄子孙身上都有着对它或多或少的理解与深情,每一个人都能用心去感受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美好。一曲幽婉从古笛中缓缓流淌,一阵柔美从陶陨中轻轻流淌。在树木葱茏中感受古典的质朴,在曲声嘹亮中品味传统文化的美好……徜徉在古韵文化中,享受阳光,独留一片静好。

  篇七:正在消逝的习俗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的不断提高,中国的传统习俗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中国,是一个古老,伟大而又百经挫折的国家。它曾经是昌盛富强,也有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屈辱。但是,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在地球上。唯一,只是因为传统习俗。更随着时代的迅速变更潮流的脚步,中国的每一个角落都在变化。变化中获得了宏伟的建设失去了古老的风情。

  中国由56个民族组成,由13亿国民团结一心而组成。可以想象有多少的习俗?但这一切都在笔挺的消逝着。如今!13亿国民中有多少知道这些。

  丰收节,这个节对于大家来说听着有点耳熟吧,它是农村里除春节之外最暖心,最活泼的一个节日。丰收节,一看这名字就知道,它出生在硕果累累,秋高气爽的秋天。这一天,劳动者们会把他们这一年里所收获的部分农作物都会摆放在平时大家集会的地方。人们都会一起来品尝,这个节日一般要连续三天两夜。白天,大家都会放下手中的农活,一起来出来娱乐娱乐,这三天,也算是给他们的假日吧。不是还会和同村的人一起唠唠嗑,说说心里话,谈谈家常事,聊聊八卦。看着,有没有被这种美好,悠闲的生活所带入其中。这一刻也是最温馨,最和谐的。大家都不会互相斗争,算计着了。丰收节最害怕的是不能苦闷着。这虽然是个情态动作,但会会对下一年的生活起到作用。丰收节也是一个神奇的日子,如果和邻居吵架了,这天和他道歉,都会无条件的原谅。丰收节,这仅仅只有三天的时间,但它却给人们带来了一年里的快乐,欣慰。然而,它也在缓慢的消逝了。

  世界的改变,时代的更换。逼迫着人类要加快社会的步伐,为自己谋取可利的价值。农村的人必须要到城市去奋斗,从而赶上社会队伍。家中只会剩下年迈的父母与不满周岁的孩儿。习俗也随着飘之而去。

  篇八:正在消逝的历史

  中华上下五千年,积累无数瑰宝。它们是中国永远不能磨灭的历史,犹如朝阳,映在华夏文明的书页里。可在长河中,又能有多少文化古物能不被淘汰,不被从岁月的史书上抹去呢?

  福州市乌龙江畔胪雷村的陈氏祠堂,已有730年历史,不过,这个历经九世的家族祠堂,正面临着被拆迁的危险,现在已经是一座空荡荡的孤楼。我弄不明白,为什么那传统文化的结晶会面临沦陷。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同时,夺走了我国无数古文物,可那时人们为何又要抢回来?因为那是中国的东西!看,现在没有人来抢,也没有人来破坏,中国的文物还是会消亡!

  北京圆明园,已是废墟一片了,那是敌人冷酷的铁骑下被烧杀抢掠的铁证啊!那一年,八国联军进犯,圆明园里的十二生肖铜像被夺走,无数瑰宝被掠夺、销毁。敌人走了,还将圆明园烧毁,那中国最美丽的皇家园林建筑啊,就这样被敌人付之一炬!可那不算什么,因为那是八国联军干的,现在国富民强,没有硝烟和战争,被毁的文物,都是中国人自己干的!无知的华人啊,醒一醒吧,不要让祖国陷入危难。

  中国,不只是一个国家,它同时还是一位母亲。长江、黄河是它的血脉,峡谷是它的归宿,而矗立在她身上的,是她的孩子们。她用心哺育我们,用她坚实的臂膀担起了沉重的危难。而她的孩子们,正在用尽各种手段去折磨这位母亲。他们破坏了森林,污染了水源,现在,又把贪婪的目光转向了母亲的一切。无数文物的丢失,古建筑群被毁,这位母亲历经艰难险阻保留下来的文物,就要被她最疼爱的孩子们毁掉,这怎能不叫她心痛呢?

  作为一个学生,我不能眼看着自己国家的文物被毁,这是作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的觉悟。可现在,又会有几个人去保护这五千年来的文物呢?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一件东西,一只宠物跟自己呆久了,就有了感情,是一种无法比拟的感情。可是,五千年来,祖国母亲尽力保护下来的心爱之物,就要被销毁,她再也见不到这些陪她经历多少风雨的“孩子们”了,她又如何放得下,如何不心痛呢?

  中国传统文化和乡村文明正在沦陷,无数建筑和古代群雕已成为文化废墟。在城市延续了数百年的活文化也在不断消逝。以这样的速度,不久的将来,中国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昌盛了。消亡了的永远不会回来,正如鲜花,摘掉一朵就少一朵,保护好她,才有更多好的。历史不断在岁月的书上刻下文明,就是希望几千年的文化艺术不会丢失,请所有国人和我一起出力,保护这物价的中华民族的精魂。

  篇九:正在消逝的甜  传统文化形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当中,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然而,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工业与商业的全球化正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消解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濒临消失。

  民间的传统文化给我们增添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儿时的欢乐是靠一些多彩的事物架起的,然而就是生活的不断优越,使它消失得无影无踪。

  就是这样,曾在民间大放异彩的民间艺术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在我们童年的时候,我们最喜欢去“快乐小摊”那儿逛逛,而我最喜欢的则是一个面积虽小,但欢乐很大的画糖摊,卖糖的则是一个阿姨或是一个老爷爷。

  一张小凳,一个小桌,一个小炉子,一把糖勺,一块刻板,一个转盘,就是画糖师傅的画糖摊的全部“家当”。在刻板上用融化了的红糖画出造型,组成图案,待红糖水冷却后,再放一根木棍,用铲刀将画糖铲起,干了就可以吃了。旁边是一个转盘,转盘上有许多小格,小格里画的便是花鸟兽虫等图案,画盘里有指针,交钱后,就可以转动盘上的指针,然后指针转到什么图案就可以让画糖师傅画什么,类似抽奖一样,在指针还没停的过程中,心里不免充满着紧张的心情。

  画糖师傅画糖时,附近的小孩和大人都驻足观看,一些小孩就扯着父母的衣服说:“太好玩了,我要买,我要吃。”

  现在的生活是越变越好,这些当年在校外或街上都可以看见的手艺活动,如今已经成为新鲜稀罕玩意儿,孩子不感兴趣,家长也不放心。

  回忆童年,我自己放学之后,也会跑到画糖摊上去看一看。那时,也是我快五,六年级时,画糖师傅为做更好的生意,并推出一些新吃法,那几年画糖又热了一段时间。可在我小学毕业之后,回到小学却找不到小学时候的童年,找不到小学时候的甜。

  那时候的甜是甜在心中的,是苦中带甜的,虽然画糖工艺是那么普通,虽然用材是那么简单,但是它勾勒出的则是童年时代的美好回忆。美好的金色童年是被这样的甜染上了色彩。

  画糖不仅是一种手艺活,更是一门民间艺术。真心希望画糖这门艺术不会那么没落地消失,能把这门古老艺术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传统的手艺!

  篇十:正在消逝的节日氛围  春节,是我国的一个大节日,它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开始,也象征着中国文化。

  小时候,我们最期盼的是过春节,过春节可以给我们许多的乐趣,因为只要到过年,我们那儿信佛教的叔叔会在我们身边说一些我们听不懂的话,而且常常惹的大家哄堂大笑。每到过春节,外出打工的姐姐哥哥们都会回来,我问妈妈这是为什么吗?妈妈告诉我说:因为春节是一个大的节日,一家人就应该回来团团圆圆。

  而且春节的晚上就会有舞龙灯的人在每家每户的外面舞上一段时间,而且家里的人还要烧许多的纸钱,我们这些比较小的孩子还要站在龙的中间,让龙绕着我们上蹿下蹿,爸爸妈妈们都还要站在外面迎接这些龙的光临,妈妈说:这些龙可以保护我们,使家庭兴旺,所以每次举办都要隆重。而且这天还有僧人发放佛珠。

  但现在春节好像过与不过都一样,现在过不再是心情激动,不在是早上一起来就是买肉做饭,而是像平常一样,没有一点庄严个和隆重,以前过春节常盼望有新衣服,现在经济越来越好,每天买衣服就像吃饭一样,所以觉得春节没有什么,甚至还没有别国的圣诞节好,现在许多人都觉得春节这个节日是没必要的。即使过春节,都觉得非常无聊,因为现在几乎晚上就是看电视,吃瓜子,没有任何的乐趣,街上的马路上几乎没有人,要是以前的话都已经人山人海了。现在就连过春节的象征“舞龙灯”的习俗都已经没有了,就算有每家每户都是紧闭着们像躲瘟疫一样躲那些人来家里舞龙灯,有的人说:“我们应该摒弃这些中国以前的陋习,去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与文化,这样才能使我们变得高尚,使国家的经济发展的更加迅速,才能跟上其他国家的脚步。

  如今中国的节日正在逐渐消失,就像中国的春节正一步步走上消失的道路上,我们身为中华的儿女,我们都应该传承中华古老的优秀的文化,我们在吸收别国的优秀文化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传承中华的文化,不应一味崇洋媚外,春节是中国的象征,是我国优秀文化的象征,我们应该尊重这些文化,应该重视中华的传统文化,让中华的优秀文化得以传承,不会走上消失的道路。

  篇十一:正在消逝的茶马古道

  茶是我国几千年的劳动结晶,而几乎全世界的茶,茶道都是从中国发扬出去的,有香醇浓厚的红茶,有清香可口的绿茶……但运送它们则是一个几千年历史的古道和马帮。而在重庆地区的则是川藏茶马古道,始于唐宋兴于明清,之后则是在二战后最为兴盛,也正是在那我国最需要经济发展。在那之后则渐渐消失,只有少数人还在从事关于茶马古道的一些附属工作。

  最初,茶马古道的形成是一些各个地方的盐商,商会组织形成的。是卖一些小商品并不是以卖茶为主,在之后的发展才慢慢形成的。而这条古道形成后则是促进了我国多个地方的制茶业,种植茶叶的发展,加速了我国茶叶种类,品质等多个方面的增加、提升。

  这条古道,是为那些在西藏外省的人民提供了方便的服务。在西藏,矿物质等一些重要元素。就利用茶和自家奶牛的奶制成了酥油茶,这样也可以使藏民的多余脂肪得到降解,可以为藏民补充维生素。

  茶马古道从我国一直延伸到西亚、东亚、东南亚等地区,促进了整个亚洲经济的发展,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经济意义。

  而现在随着经济发展有飞机、火车等高效率的交通工具,茶马古道已没有当年的兴盛,这几千年的古道渐渐消失,而和它的一切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跟着慢慢的退出历史舞台。但这是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巨大冲击。

  我认为我们应该正确有效的去保护茶马古道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它本身。就像茶道一样,它是从中国传到日本,而中国则是将它完全忘记,而日本则是将茶道发扬成了一种精神。

  这些种种都在告诉我们文化遗产是需要全中国的人民去保护传承的。否则在它们全部消失后,我们中国一个不止五千年的泱泱大国又会剩下些什么呢?一群连中国有哪些文化遗产都说不出的一个的中国人?

  篇十二:正在消逝的声音  他坐在路边,手里是一把古旧脱漆的二胡。

  天际残阳如血。一曲二胡,丝弦交磨,响得声嘶力竭。

  声嘶力竭,和漫天染着金黄色的尘埃一起,在钢筋铁铸堆砌的高楼广厦里,喑哑凄切。

  我沉默地看着他和他的二胡,人流仓促,无人驻足。

  苍老的古乐随风而起,最终又湮没在这座城市,像是一声越过千年的……叹息。犹是黄昏里哀愁尽现,却无处可言。

  文化的坍塌,犹如通天神殿被抽去了支柱。纵然那神殿里香火延绵千年,朱漆彩绘,遍地瑰宝,也难以悬空飞浮。而那支柱,名为人心。

  有人说,这是一个虚浮的年代,人们的灵魂雾霭沉沉中迷惘辗转,无处归泊。当知识失去了书籍这载体,被抽空为数码;当古迹不再为诗情所安眠,沦为金银的努力;当学习只为功名利禄;当茶酒只为撑场阿谀;当国学经典已成压箱之物;当诗词歌赋无人搭理!谁还记得呢?只剩下黄土高原上呼啸不息的朔风,只剩下江河滔滔里顽冥不化的礁石,只剩下这锈色黄昏里的我,还在听一曲斑驳的呼鸣!

  泱泱华夏文明,竟已楚歌四面!

  这个时代里充斥着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将利欲的洪流引进。这城池,这废墟,这一双双麻木不仁的眼睛!谁还能出淤泥而不染?谁还有勇气桀然不屈?正在消逝的中国的风骨!正在消逝的呼喊的声音!会在哪里?

  再如何的悲哀,我也仍旧记得。记得百年前国家危亡时那群振臂高呼的青年,在那般动荡的年代里铮然敲响了人心的声音!我相信华夏气节终不会亡去,因为我们尚还年轻着,还怀揣着一颗与先辈同样炽热的心。总会有那样一群不愿同权财合污的年轻人,高呼着点燃文化复苏的烽火!就算妖云万里,也将有清风,浩然卷去!

  二胡声里斜阳暮。

  缭绕千年的情思,悠悠浸润着这片土地。血脉相连,因此它从不曾离去。

  灯火阑珊里一曲完尽,不畏夜幕高远,我仍可以期盼,下一个黎明。

  篇十三:正在消逝的清明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古代,清明节的活动是非常丰富的。除了现代人们常在清明节进行的扫墓、踏青之外,古人还有荡秋千、插柳、射柳、举办蚕花会等活动。扫墓是清明节的一项主要活动,也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活动。

  每年清明节回乡扫墓,都会细心的扎好裤脚,撑一把伞,动动鼻子嗅着雨水的味道,然后跳进雨幕里。

  今年没有回乡。早晨出门,空气中夹杂着细密的雨丝,扑到我的脸上,刺激着我的感官。嗅了嗅,不再是那般味道了。我有些惆怅的抬头望了望天,老天那张阴沉的面孔被座座高楼切割成了方形。其实雨水哪有什么味呢?可每次扫墓,看着那轻细的银线从天上落下来,不在地上溅出一点儿声响,或是打在池塘里如莲花般优雅的荡开,就觉得这雨美极了,还有点清寂的味道。

  这个时候,亲戚们已经备好了祭祀的用品,一行人向山顶的墓地出发。一路上没有任何人多言,只有鞋子踩在泥土断枝上的沙沙声和淅淅沥沥的雨声。山路在雨水的冲刷下变得更加泥泞,有时脚下一滑,差点便要投进大地的怀抱。登上了山头,眼前赫然是一片坟丘。有的坟包上已经长了野草,墓碑或残缺或较崭新。大人们挥舞着镰刀开始清理杂草,孩子们便纷纷开始往坟包上插冥花。整理完之后,长辈们开始带着子孙一一上香,祈求祖先的保佑。

  一阵忙活下来,身上已经微微出了点汗,雨丝斜斜,冰凉凉的黏在脸上,一股寒意直往身上窜。姨妈们此时便下山去了,而剩下的人,还要做完最后一件事——放鞭炮。许是为了让逝者也热闹热闹,这也不算扰了他们清净吧。几位伯伯把那些冗长的红色鞭炮拉开,一列列摊在地上。孩子们都捂着耳朵,离得远远的不敢靠近,却又一脸兴奋的样子。

  我离了山头的喧嚣,迫不及待的一路跑到山下的小院里。提前回来的人已经准备好了午饭,摆好了桌,空气里弥漫着饭菜的香味。其实这趟清明节回乡,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这顿饭吧。农家的饭菜都是用柴火烧的,城里那些用电饭煲、电磁炉做出来的东西,没有这个味儿。一帮亲戚祭完祖回来,立刻便入席。再天涯相隔的人,此时的距离,也不过一张餐桌而已。

  我继续走着,雨已经停了,冷风吹过,冰凉凉的。

  在现代,清明节已经远没有古时候那般隆重了。人们不断地简化着活动的方式,而颗咏怀逝者的心,似乎也在渐渐的淡漠。

  偶然听到父亲讲电话,说今年家族里许多人都有事,不能回乡祭祖。还有些不能回乡的人,为了表心意,干脆花钱请人祭祖。清明节是为了缅怀死者,如今他们听不到喧嚣声也听不到鞭炮声,只有雨水带着刺骨的寒意浸透厚厚的土层传过来。他们的坟墓孤零零的立在山丘上。他们是不是也会害怕自己被遗忘了?

  没有人记得死了的东西,没有人记得的东西就跟死了一样。

  篇十四:正在消逝的财富

  拾起记忆的碎片,在消逝的岁月中寻求往事,可一切无法重现,它随着流逝的岁月已一同远去。

  望着新月从东方的那片竹林冉冉升起时,消逝的文化却悄然从脑海中浮出头来。我把它揪出来,再细细回味那段历史: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儿时朗朗上口的诗章,现在却如那遥不可及的海天一线,但我还是想试着靠近它。于是——

  “年”,远古传说中凶恶的猛兽。“它常常在夜晚出来,张着血盆大口,四处游走,想肆机抓几只小孩子来吃!以后可别乱走了,孩子。”夜空下,母亲对我说。望着闪烁的繁星,我似笑非笑,立马钻进母亲的怀抱,心中满是恐惧。

  清晨,老天爷还有些睡意朦胧,炮火声已早早的咆哮起来,我已不再是那时的小孩。村里的大人们正在赶着杀年猪,呼啸的寒风抚弄着他们疲惫的脸颊。屠夫们拿着闪亮而尖锐的利刃,一步一步走向挣扎的猎物,沸腾的热血从这个无辜的动物跳动的心中喷涌而出,我已不忍再看。

  看着看着这残阳从远山跌落,我知道,我迈着步子,走向厨房,清香扑鼻,是一种文化的味道。可现在,却让我去吞噬这美丽的文化,又叫我如何开口呢?

  瞧着瞧着新晨的雾水,像薄纱,笼罩了大地;似激流,汹涌着城市;如屏障,保护了漫天的烟尘。昔日那鲜红的太阳,已没有绚烂的光彩;昨日那花样的年华,也已暗淡无光。

  一座座城市拔地而起,一片片深林却毅然倒下,文化也随之落下。然而,时尚的潮流却堪比病毒,以其迅猛的攻势击落了传统,占据了其领导的地位。传统,从人们的脑海中已要消失殆尽;一系列新颖的日子,从那遥远的太平洋漂流而来。文化,就此败落。

  望着硝烟从远方飘起,西方的坚船利舰打开了大清的防线,国内狼烟遍地,不断的战争,让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敌人还未赶走,自己人早已自相残杀,至到大张旗鼓地把自己优秀的文化践踏。

  不过,一个有能力从灾难中站起来的民族是不可小觑的;一个有决心从废墟中站起来的城市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有志气从屈辱中站起来的人是不可等闲的。但是纵有再大决心和努力,没有了灿烂的文化,又有什么用了?就像一滴墨水滴在泉水上,被黑暗笼罩是注定的。

  别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别等黑暗了,才想到光明!别让这曾经绚烂的文化,沦为尘花!

  篇十五:正在消逝的方言  阳光像醇酒,浅浅的斟在每一朵杯形的小野花上。正值初春,当然要好好享受一下这美妙的气候。忽然,我的心思被几个小朋友吸引了。

  他们大概七八岁的样子,但吸引我的并不是这个,而是他们说话时,用的都是普通话。在我们这个偏僻的小城里,除了外来人口和教师上课时用普通话,平时说的都是方言。在我心中,每一种方言都是神圣美好而不可代替的。我一度以我会方言而骄傲。但是他们还这么小,就开始接受普通话的熏陶,会不会有朝一日会忘了这伴他们成长的语言。

  我们国家现在正在推广普通话没错,但这并不代表要用其它语言消亡,这样严重的代价来换取啊!

  张晓风曾在《我在》中写道:“山在。树在。岁月在。大地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我想说:“山在。树在。方言在。普通话在。让他们和平相处不好吗?为何要为了追赶时尚,一味的传播普通话呢?”

  我喜欢方言,我喜欢“言子”“耙耳朵”“幺妹”这些词汇。它们汇聚了地方人民几代人民的智慧,伴随着我们一步步成长。如果有一天它们不再来,而是换成了“语言”“妹妹”这样平淡的字眼,那么有多少人,多少是,多少物会疯掉。

  也许现在方言正处于快要消逝的趋势中,也许只是我多心了。但是这种现象却不能被忽略:地方小孩为何满口都是普通话,属于他们的方言却一字不吐?

  记得甲午,记得五四。我们大张旗鼓地破坏自己的文化,践踏祖宗的智慧,并把这一切视为一种优秀传统,把破坏者尊为英雄,数为榜样,一代代破坏下去。那我们现在是否也正是这样:大张旗鼓的破坏属于我们的地方语言,四处宣扬普通话,把说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作为骄傲的资本,对于满口方言的人有一种深深的不屑?

  如何拯救方言,如何拯救我们的精神乐园?我想这并非仅仅是专家学者的事,更是我们所有人的事。国家推广普通话,我们不排斥,但这并不代表这是我们语言的全部。就像我国的法制一样,以《宪法》为主体,其他法律为枝干,最后开出法治社会的花朵。我们可以以我们一出身就伴随的方言为主体,用普通话陶冶情操,如果你想,还可以学习高贵优雅的希腊语提升气质,学习法语作为兴趣爱好。但切记,不能忘本!

  酒不醉人人自醉,不要到最后才发现,曾经你无所谓却离不开的东西,正在慢慢的消逝。就像一笼烟,风一吹,就散了。

  篇十六:正在消逝的文明礼仪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因为它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但我国传承了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就有可能毁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因为虽然国家在强盛,在进步,但我们的文明素质正在慢慢的下降。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比如:随地吐痰、不遵守交通规则、出口成脏等等。

  一次,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正要经过马路时,发现红灯出现了,我便停了下来,可就在这一时,一个人如闪电般的从我身边跑过,直冲马路对面跑,刚好一个骑着车的叔叔正准备骑过去的时候发现了这个人,连忙按住了刹车,这才使一场车祸没有发生。

  就在我安心时,这个叔叔竟乱骂这个人起来,而这个人也和他对骂了起来。看见了这一幕,你们应该感到我国文明素质下降成怎样了吧!难道我们就要这样不管了吗?

  这还不是严重的。

  在一个热闹的街道上,我和朋友正在开心的玩着,有说有笑的,就在这时一个声音打破了这热闹的场面,而那个声音就是——“你这个小偷,竟敢偷我东西,看我不打死你。”

  听到这声音,我们就向这个声音传来的地方跑去,看到了很多围观的人都在指责偷东西的人,看着这一幕,我不禁心寒,在这个社会上竟有人偷东西,那个人真该打,但仔细想一想那个人为什么会偷东西,有可能他有不得已的苦衷呢?也有可能他从小就爱偷东西,或许他从小得了一种什么病呢?

  我们捉到小偷时,能不能给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呢?如果他不改,就送到警察局,而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打他,因为这样会让他自尊心受到伤害,假如你给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他又可能会改正:如果你连一次改过自新地机会都不给他又羞辱他,那么你肯定认为自己活在这个世上已没有意义而去寻死,那我们就害死了一条能改过自新的生命。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拥有一颗宽容他人,讲文明礼仪的心。

  看了这一幕幕,想必大家已心有所感。为了不让外国人像以前一样骂中国人是“东亚病夫”这样类似的场景出现,那就让我们一起努力,让这正在消逝的文明礼仪再次重现,让我们的国家再次成为一个文明大国,让我国的每一处角落都呈现出让人心旷神怡的一举一动吧!

  就让我们从毫不起眼的一举一动做起吧!

  篇十七:正在消逝的礼仪

  一切都不是永恒的,所以一切都将慢慢的消逝;礼仪,这自古以来便是我炎黄子孙矢志不渝的追求。而今,却在人们痛心疾首的目光中,逐步迈向迟暮。也许至此掩埋于黄土之下,再不出世。

  我国自古以来便以“礼仪之邦”著称。在古时,彬彬有礼的风貌是外国人对中国人的总体印象;和善谦恭,以礼待人—便是我们的标签。可如今的中国,礼仪也只是一种形式,人们大多将它当做一种流程来随意搁置。忽略了礼仪本身的重要意义。当今社会,中国国民素质普遍不高是世界所公认的。上至城市街道,下到旅游景点,随处可见的是印有黑体加粗中文的公共标语。诸如“请勿高声喧哗”“此处禁止吸烟”此类。让中国这素有“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荣耀受到质疑,让老祖宗跟着我们受辱。我似乎看到了这矗立于我中华千年文明的巨人已挺直不了腰板。

  可叹我华夏泱泱大国,人才辈出。可面对这传承自先贤的礼仪文化出现问题,却无人可以解决,难道真是天意?让我华夏古国自此断送祖宗的传承?

  可曾想,昔年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编《礼仪》。他提出“不学礼,无以立”,倡导“仁者爱人”。将我国古代社会的礼仪制度大大推进,使之一跃成为我国古代最富盛名的社会特点。而荀子则认为“礼之正于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古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从这些语句中不难看出圣人们对于“礼”的重视,由此可见这礼仪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社会的成长有这巨大的推动力。

  礼仪对于我们是如此重要,凭我国现在的礼仪状况来说,想要快速将礼仪再次重拾,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对于这一度被我们重视,也一度被我们轻视的礼仪,我们只有用我们谦卑的态度,赤忱的内心,一步一步的将它重新迎回。只要阻止这礼仪的消逝,我们炎黄子孙必将在不远的未来再次站在世界平台上向各国展示我们的强大!

  礼仪,何其重要。经过岁月的磨砺,它以螓至完美,它是历史的瑰宝。我们将在这条古人挖掘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直至寻回这礼仪的曙光!

  篇十八:正在消逝的江南水韵

  我的童年是在江南的古镇里度过的,消逝的童年虽不会复返,却给我留下了宝贵的回忆。江南是安静的,没有一丝躁动,只听见鸣蝉偶尔抖动树叶的声音。江南在它的青石墨板路上演绎着唐朝的盛世。不远处传来“嗒嗒”的声音,一个身穿白色衫衣的人踏下马来,这里似乎是他的故乡,让他感到似曾相识却两不相知。他来到江边看着滔滔江水滚滚向前,吟咏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首词从此刻进入了青石板路的缝隙,沉淀进了这古朴的水乡,使她增了一份圆润。

  无数诗人用诗意把江南雕琢成一颗浑圆的舍利。历史用红尘牵住江南的手,无数的诗人却用诗的灵意牵着江南的手飞奔;历史用纤尘蒙住江南的双眼,却注定让她在江中晃荡一生;历史用时间表达衰老江南的容颜,却让她玉立在江畔。

  江南的水乡古镇——西塘是美丽的。蜿蜒的烟雨长廊宛若游龙般盘卧在小镇上,一座座拱桥七零八落地散布在周围。早晨,整个古镇还在睡梦中,不少游客却已早起,闲庭阔步,欣赏着可爱的古镇。白雾袅袅地从河面升起,让小镇多了一分梦幻,多了一分神秘,想象自己回到盛唐,拿起昨日换下的衣衫,来到河边捣衣,敲击声此起彼伏,却不喧闹,仿佛交织的乐章,生怕吵醒这可爱的小镇。身感微热,善解人意的微风拂来,一阵清凉,吹得柳树,惹得姑娘们一阵摆动,连河里的鱼儿都争相跃出水面,感受微风,好不活泼热闹。中午,金色的阳光和煦地照着小镇,不少游船悠悠地行着,一叶引人注目的小舟上却立着几只威武的鱼鹰,像离弦地箭一般窜入水中,须臾,每只鱼鹰的嘴里都衔着一条鱼,却没有急着吃下去,而是送给了船夫。人群中的掌声连绵不绝,也许是为鱼鹰的精彩表演鼓掌,也许是为鱼鹰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赞叹。入夜,两岸一串串火红的灯笼陆续明亮,倒影入水,合着黄昏,似是把整个世界染得火红一片。人们渐渐出门,夜晚的美景,拉开序幕。拿着特色的河灯,写下美好的祝愿,点燃灯芯的蜡烛,放上河面,让希望流向远方,而那一盏盏河灯织成了一条五彩丝带,璀璨夺目,绚丽非凡。

  江南的小镇如此可爱,可这份纯真却在逐渐消逝,因为过度的旅游开发,无良的商人为了利益,大肆破坏。曾经清澈的河水不复存在,有的只是被黑水污染的废河;曾经的清新空气不复存在,有的只是漫天灰尘和时来的雾霾;曾经的幽静不复存在,有的只是酒吧娱乐的纸金迷醉。如果古色古香的小镇消失了,那么我们就是去了一笔可贵的财富,江南古镇不但给予中国传统文化非凡的魅力,还给予无数诗人灵意。珍惜这笔财富吧!不要让利益蒙蔽双眼。

  中国的传统文化数不胜数,可这些都会日渐消失,我们要保护文物并传承文化习俗,行动起来,让我们保护文化传统,继承文化风俗。

  篇十九:正在消逝的文化标志

  随着时代不断地变化,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改变。创造新的,拥有高科技现代化城市,舍弃旧的古老事物。一些古代建筑被人非法拆除,我认为我们应该保护这些文化标志,保护着遗留的文化价值。

  环顾北京已经形成卫星城市,人们的生活水平已达到了很高程度,但它身为首都,一切政治交流的中心,却没有保护好历史。时代变化证明:四合院是以前老一辈人生活的地方,有着老辈人特殊的感情,他们在四合院里出生,工作、学习、生活……那里凝聚着老辈的喜怒哀乐,它见证着历史,见证着时代的发展,也见证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历史。是时代变化的一个标志。现在四合院的数量已所剩无几,有些人将它买下了进行改造,但其中的古典韵味以截然不同了,还有些人对它进行拆除,创建新的住所,这种行为在人们眼中已是屡见不鲜,可是这些行为在热爱文化的人们眼中确是可耻的。

  北京是一个多民族居住多种文化交流的地方,四合院是北京具有特色的建筑。在四合院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一大家的人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其乐融融: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和睦相处,他们是老北京居民最想回忆的存在。可是这种回忆面临着最大的危险——拆除。而这个词不就太具有毁灭的意义了吗?在四合院的身上写上一个大大的拆字,不就伤了太多人的心了吗?古人有云:人去景依旧。而我们如今发展成故人归西,余楼不留的险境中了!我们无法留住故人的生命,但是我们能保留承载着文化、名望、繁华的标志。还有我们以现在的身份,现在的年龄,无法参透的那些看不见的宝贵财富。

  四合院它是一个典型的存在,不是只有一大会址,这种神圣的地方才称得上文化。四合院它也是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文化的变革,历经了沧桑,历经了风雨的洗涤才留下来的,不是吗?如果再不制止这种摧毁历史,文化的行为,将会有一发不可收拾的悲剧。历史也就只能是历史,并会被后人怀疑它的真实性。这样的结果不就是我们的无知,以及其他的愚蠢的行为所制造的吗?所以我们应建立起保护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决心,保护这正在消逝的文化标志。树立起让家园更美的信念,这样才能让那些承载着历史的事物永久保存,就可以挺起胸膛说中国的文化标志是永恒的存在。

  篇二十:正在消逝的文化记忆

  阴雨绵绵,踏在爬满青苔的石阶上,漫步前行,在路的尽头有一栋房子。

  许多不知名的藤蔓植物爬上了房墙,将岁月留下的道道裂痕遮住,但无论无何都盖不住这栋房子破败的景象。看看那墙角因破碎而堆积的碎石,屋檐翘起的四角因多年风雨的磨刷而没了最初的锐气,屋内破碎的门窗上堆积了厚厚的灰尘,其间还有许多白色蛛丝缠绕着。这样一栋破败不堪的房子,虽景象萧条,但依稀能辨认出那古老的建筑形式。

  也许在多年前,这里还是一块平地,长满了杂草。但随着一块又一块青石板的到来,一栋样式新颖,依山傍水的宅子修好了,人们争着要住进来。最后,幸运的那个家庭搬了进来,一位妇人会坐在院子中暖洋洋地晒着太阳,又会有一个可爱的娃娃在院子里嬉闹,他们非常喜欢这栋房子。可是,随着时光的变迁,他们开始厌倦这栋房子,渴望外面更多的样式新奇的房子。于是,他们搬走了,只留下这栋房子孤单的立在那,独自承受着风雨的洗礼。

  这栋房子变得落寞,它怀念那家人给它带来的欢乐。多少年,它在寂静中看着那一江春水涨了又退,望着那座座高山青了又黄。终于有一天,来了一群人,他们欣赏着这栋房子,这栋房子也渐渐被修复,变成了一个旅游景点。来这里游览的人很多,这宅子也变得热闹起来。

  可是好景不长,又过了多少个春秋,房子变得更加破烂,可并没有人为它修补,它又一次变得落寞。杂草越长越多,渐渐的,它被杂草掩盖,它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正在一点一滴的流逝。

  这样一个文化,在经历了几百年风雨,看过了几千次花落,而渐渐消逝了。

  在历史的年轮上,不停转动的是一件件历史往事,还有那一样样文化,它们被发明,被推向鼎盛,可始终抵不过岁月,最终慢慢消亡。

  我们眼前所能看到的种种历史遗产,都是文化的积淀,我们不应忍心看着它慢慢消逝。保护它,、亦如保护最珍贵的宝物,让它经久不衰!

  篇二十一:正在消逝的古典音乐

  中国的古典音乐在世界上十分出名,一些传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乐器也深受人们喜爱。可如今,我们一些中国人却特别地崇拜西方的音乐和乐器,一些家长也热衷于让他们的孩子去学钢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而他们却忘了自己老祖宗留下的音乐文化,渐渐地一些传统的乐器、音乐被人们淡忘。

  我却是一个中国古典音乐迷,对于中国传统的古典音乐不说无所不知,但可以说是了解很多的,平时我喜欢在网上了解、欣赏我们的古典乐器、音乐,还有音乐课上老师的介绍让我对古典音乐又有了很多的了解。

  中国传统的古典乐器有:二胡﹑琵琶﹑箜篌﹑笛子﹑萧﹑古琴等。琴在汉文化中地位最高,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又书”之说。位列中国传统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文化的代表。伯牙﹑子期因“高山流水”而成知音,大量的诗词歌赋中也有琴的身影。但在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古琴。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传统的拨弦乐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是汉民族最早的弹拨乐器,汉文化的瑰宝,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古琴造型优美﹑琴音透澈,古代名琴有:大圣遗音﹑九霄佩环等。古琴有十四个琴式,其中以神农式﹑伏羲式最为常见。在《琴当序》中记载“伏羲之琴,一弦,长七尺二寸。”琴名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变得优美而富有诗意。著名的古琴曲有:《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秋江夜泊》﹑《广陵散》﹑《离骚》等。

  我在电视节目上曾经看到一位身着白衣的女子弹古琴的情形,古琴的声音有些小,只要观众有一点说话声就可能听不见,所以听众们都很安静的听着那悠扬的古琴声。我觉得那琴声像那位害羞的少女,温柔的倾诉着,这温柔﹑细小的琴声进入了人们的心里,温暖着人们的心灵,赶走心中的阴霾。

  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我们的国人不太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而有的外国人却很感兴趣,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的人们喜欢那些没有一丝“营养”的流行音乐?为什么不能在工作﹑学习之余多去关注一些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古典音乐呢?其实,我觉得中国的琴声没有西方的钢琴声那样的生硬﹑没有小提琴声那样尖锐,更多的是一种温柔,听起来会让人感到很舒服,让疲惫的心灵得到放松。但这种如此美妙的感觉正在慢慢的消逝,肤浅的人们追逐名利﹑崇洋美外,可悲啊,在他们追逐这些东西的同时,我们老祖先流传下来的经典文化却正在慢慢的消逝啊!

  最后,我想说,让我们喜欢上古典音乐,把古典音乐永远传承下去吧!

  篇二十二:正在消逝的田园生活  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物价不断上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在人们为了金钱不断奔波,为了出人头地外出打工的时代里,我们是得到了金钱、地位以及在人前的面子,但那正在消逝的田园生活,却无人问津……

  当我回忆起家乡的生活时,总会不自觉地微笑,嘴角漾起一个好看的弧度。

  那时候啊,我喜欢在家乡那一条条蜿蜒的黄泥小路上奔跑,不管是有目的地奔跑着去上学,奔跑着去赶集,奔跑着去给田里收割稻谷的爸爸送午饭,还是漫无目的地撒野狂奔,总有阳光洒在身上,暖得正好;我喜欢吃自己家屋后菜园里种的蔬菜,夏天的四季豆、茄子,冬天的大白菜、油菜苔,吃到嘴里那菜香浓的化不开;我喜欢在有月亮的晚上,搬一把凉椅在院中乘凉,奶奶的一把蒲扇扇呀扇,扇走吸血的蚊虫,扇走夏夜的闷热,扇来黑白无常和阎罗王活捉不孝顺的妇人的鬼故事,扇来一夜的噩梦惊魂;我喜欢在夏日的雨后光着脚在门前的小溪里捉桃花鱼,身后跟着一群年龄比我小很多的小伙伴,在他们面前我是大姐,他们抓的鱼归我,我烤熟以后留下最大条的给自己,小鱼小虾分给他们吃去。我喜欢春天燕子在梁间呢喃,喜欢柳絮在天地间轻轻飘扬,夏天放学路上头顶一片荷叶放肆地奔跑,秋季里妈妈摘下树上的柿子,那种火红的甜蜜温暖我们家的整个冬天。

  我现读初二了,在课本里读到陶渊明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读到吴均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的时候特别有共鸣,我写不出这样的文字,但在我的家乡,我曾经切身体验过这般惬意的田园生活。

  回忆很好,至少可以在残酷的现实里冲淡一些忧伤。

  现在回到老家,脚下不再是蜿蜒的黄泥小路,而是伸向各村各户的水泥路,再也不能在路上撒野奔跑,因为对面随时可能飞驰过一辆咆哮着的三轮摩托,村里的土地因无人料理长满荒草,偶尔看到几棵小白菜在荒草里探头探脑,仿佛在期待人们快快施肥除草。大家都吃超市买来的蔬菜水果,颜色鲜艳,大小均匀,但好多蔬菜吃起来再没有蔬菜的味道。村里唯一的小学撤销了,小伙伴们进城上学,见面时不再疯打胡闹,一句“成绩怎么样?”黯淡了彼此的神情,完了再尴尬一笑。

  什么时候,让我再回到那低矮的瓦房,吃一口自家种的蔬菜,哪怕晚上再遭可恶的蚊虫叮咬,再让厉鬼的故事惊吓一场。

  正在消逝的田园生活哦,不能就这样消逝的田园生活。让我俯下身子,亲亲你,我亲爱的田园生活。

  篇二十三:正在消逝的色彩

  属于这个时代的风不小心吹过那个时代的墙,那个时代仅有的色彩稀疏展现。只有一些色彩随风飘出墙外,而剩下的那些却被落叶覆盖等待着有一天人们拨开落叶,发下那无与伦比的美丽。

  那些消逝的文化啊!那些斑斓的色彩啊!

  交错在详见的白墙黑瓦,看似单调的黑、白两色,却是时代的艺术品。几十根木条架起几百块瓦片,放一块干净的玻璃瓦,阳光透过天窗一道光柱投在屋内。微尘在光柱下掀起耀人裙摆翩翩起舞。夜晚时躺在凉床上透过天窗看夜空中星星微笑着向我眨眼。现在一躺下头上只有刺眼的灯光、坚硬的墙顶。下雨时,雨滴落在瓦片上发出悦耳的声音,黑瓦白墙仿佛钢琴上的黑白键,但歌声却越来越远。

  变幻于瞬间的五颜六色,衣服上精美的图案,色彩均匀地分布在脸上,川剧总是那么丰富多彩,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绘制变脸脸谱笔锋要锐利、粗犷,颜色对比要强烈,这样才能形成炫目的礼堂效果。常用动物图案表现人物特征,是川剧脸谱的一大特色。颜色是最基本的角色标记。川剧脸谱以颜色变现人物的基本特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长期形成的欣赏习惯形成的。电视上有太多精彩的综艺节目,人们往往停顿一秒后你就跳开了戏曲频道。我们忽视的不只是戏剧而是中华文化。

  原来校门口卖糖画的担子早就不知去向,走出校门却能看见各式各样的街头小吃,烧烤、奶茶、包子各种美食,应有尽有。糖画的记忆却永远抹不去,吃惊的看着老板用勺子,起金黄诱人的糖汁熟练的勾画出各式各样的图案,这糖汁也需要技术兑制,过热太稀易变形太冷则太硬无法定形。从宋代就出现了糖画,传到了今天。经历了许多的演变。怪不得每次吃时都能感觉到糖汁熔化到了心里,让人无比的幸福、甜蜜。我离原来举着糖画蹦蹦跳跳的时光越来越远了。

  找回消逝的色彩,为未来画一幅美丽的图。

  篇二十四:正在消逝的传统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国。这个古国,曾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在他们身后留下了一批批的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就连许多国际友人都忍不住远渡重洋,一睹这个古国的风采。

  但是,随着时代的更新,新世纪的到来。这些传统文化又渐渐被人遗忘了,只有小部分人还追随着她。

  不知从何时起,传统文化被人看作了“老土”的代表。人们都开始追求所谓的“时尚”了。在这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大学生。他们去吃饭非要去吃西餐,而不愿去品尝中国美食;他们不去听中国传统戏曲音乐,而非要去听一些怪歌;他们不去参观中国的文化古迹,而不远万里去国外度假……更可悲的是,在中国的一些地方,开设的外国餐厅比中国餐厅还多。我们可是中国人呀!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时尚”吗?追求时尚是一个年轻人的正常表现。但难道为这些就要与传统“脱节”吗?有的年轻人甚至说出了这样的话:“那些传统文化太老土了,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一点劲也没有。那不是我们该关注的,关注那些的都是些老人!”我十分不解,难道热爱传统文化就是老土吗?难道非要把自己打扮的怪兮兮才叫时尚吗?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总有一天,这些曾经属于我们的传统就会消失的!

  在这里,我们也要感谢一些人。是他们一直在坚持热爱着我们的传统文化,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做着贡献,默默保护着我们的传统文化。如果不是他们,这些文化说不定已经消失了!

  你看,那些平凡的老人。在公园一招一式的练着太极拳。随着缓慢的音乐慢慢出手,他们是那样认真、投入。宁静之中又不失坚毅,让人看了也情不自禁的投入其中。这才是中国的传统,柔慢又坚定不也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吗!可为何现在,只有小部分人在追随她?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难道我们真的忍心让她消失吗?

  时代在变,生活也在变,人们所追求的事物也在变。这种变化固然是可以的,在生活中添进一些新的元素也是好的。但是我们在追求新事物的过程中也不要忘记旧的,不要忘记我们的传统文化!

  让我们在生活中,多关心、多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她能够永远传承下去;让我们的传统能够永生;让我们这个古国的历史在将来看去依旧是一副美丽的画卷;让我们文明古国,传统之国的名声能够保留下去,让文化在新与旧的境界里交融、升华,不要让她中途断裂,成为一座空架!

  篇二十五:正在消逝的书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流逝,你从秦汉走来,却要面临着被遗忘,消亡的危险。书法,请不要离开我,好吗?

  记得小时候放假,我整天无所事事。姥爷见我这般摸样,便叫我去他的书房。我刚刚踏进门,扑面而来的就是一股浓郁的味道——墨的味道。那味道有些臭,令人生厌。屋里很黑,但姥爷却端坐在桌前勾描。他虽带着一副大而笨拙的老花镜,但眼睛却炯炯有神,眼珠里流露着欣喜的神情。只见他一会细致观察,一会奋笔疾书,一会儿便轻飘飘的勾描,并合眼微笑,仿佛已陶醉在这水墨陷阱里了。而我却不以为然,只是有些好奇姥爷的举动。

  老爷突然开口道:“来,你也试试吧。”我虽对这东西没什么兴趣,但出于对老人的尊重,我便坐下了。只见姥爷细细的调好墨后,便教我拿笔。他用他那粗糙的大手将我的手指绑架到了笔上。接着,又紧握着我的手,慢慢的写下了一个“文”字。但我是初次拿笔,小手一直在抖动,所以字便成了一个“四不像”,甚至是一个丑八怪。但姥爷却欣慰地说:“挺好啊,小伙,比我当年好不少啊。当年我父亲教我书法时,我还比你大呢,都没这个字好。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这话稍稍震动了我。难道,这书法也是前辈对晚辈的一种传承的爱吗?

  姥爷那天连续给我上了一节三个小时的书法课。他讲的满头大汗,如雨一样的洒落在地上,但脸上却无丝毫的疲倦之意。他给我细细讲了书法历史,书法的名人,又转移到了他小时候自己在墙上写字。接着便让我写自己的名字,并让我自己尝试调墨。我渐渐地融入到这笔墨的世界里去了,融进了姥爷的仙境。姥爷的授课使我迷上了书法,迷上了这笔墨的仙境。姥爷让我感受到了笔尖触碰宣纸,挥动,舞出一个个美丽的字时的享受。

  就这样,我便迷上了书法。在那笔墨世界,我可以找到无限快乐与享受。因此,我每天必去姥爷的书房,也报了个书法班。

  但随着姥爷回到老家,书法也随之而去。也不知怎么的,路边橱窗内的书法作品,不知何时就换成了营销广告。以前还播出的书法节目,什么时候又换成了娱乐节目呢?就连那课外班也悄然离去。

  书法,难道就要这样被遗忘吗?传统文化就应该这样被吞噬吗?救救书法吧,救救我们的传统文化吧!

  篇二十六:正在消逝的古韵

  春风拂过树梢,留下万种风情。一片葱葱,阴绵的天气丝毫掩盖不了春的勃勃生机,小草儿绿得发亮,树叶儿也青的逼你的眼。独在一片郁郁森森高低错落的树丛中,徜徉在氤氲着泥土气息的小道中,感受来自历史深处的文化气息……小时候,听过许许多多关于那栋古楼的故事:在老人那里,它被讲得神乎其传,我们这些懵懂的小孩只是在那些故事中默默赞叹着望海楼的雄伟,却从未在真正意义上理解了这座名楼在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在人们心中,对传统文化遗产的记忆变得淡薄,那种古老的文化在人们心中渐渐消逝,淡出人们的视野。在人们极少的记忆中,它出现的仅仅是作为一个旅游风景区的一个身影,更没有一点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感情。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北宋书法家米芾曾如此赞颂望海楼的高耸入云。望海楼被誉为“江淮第一楼”,乃是祥泰之州的一个标志。过着水城慢生活的泰州,亦有着别样的宁静和谐之美。水,是泰州的灵魂,承载了无数凤凰人民的希望,哺育了世世代代的泰州人。静处于千年古城河——凤城河畔的望海楼,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在阳光下,独存一片静好。徘徊于古楼而心却牵挂着楼外一片明媚与苍茫。登高于楼,俯视遐迩,以极目远眺而心情舒畅愉悦。历代登高者,名辈更出——郑板桥、柳敬亭、陆游、范仲淹……望海楼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高点,正如它高耸伫立的样子。

  望海楼在历史上曾多次重建,几年前这座古楼重又以全新面貌屹立在柔美的凤城河畔。走过七百八十六年的风雪之桥,聆听历史深处的笙箫独奏一片静好,带着千年大宋文化的深蕴内涵,丙卯初春,它——望海楼重又回到人们的视野里,吞吐古韵之风范,一展盛世气韵。栗红的主调方能彰显望海楼的华美姿韵青灰的砖瓦更为它增添了古朴典雅的气息。抗日战争期间摘除城墙,这座被古人视为“文运命脉”的名楼被拆毁。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由此断了。而如今,这座古楼重新矗立在旧址之上,带着传承民族深渊博大文化的精神屹立在祥泰之州这片沃土之上。《重修望海楼记》中更写出了望海楼对传统文化有着重大意义。

  希望在多年以后,望海楼不仅是泰州的一枚名片,更是凤城人民心中屹立不倒的一座楼宇。传统文化并不是只有在老人身上才能懂得它真正的意义,而是在每一个炎黄子孙身上都有着对它或多或少的理解与深情,每一个人都能用心去感受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美好。一曲幽婉从古笛中缓缓流淌,一阵柔美从陶陨中轻轻流淌。在树木葱茏中感受古典的质朴,在曲声嘹亮中品味传统文化的美好……徜徉在古韵文化中,享受阳光,独留一片静好。

  篇二十七:正在消逝的曾经

  “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个白瓷小茶碗,四个滴溜溜的大红玻璃球儿,就这再普通不过的三样道具,却叫他变得神出鬼没。他两只手各拿一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个碗下边扣着两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四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个茶碗下边去了,难道这球儿是从地下钻过去的?他就这样把两只碗翻来翻去,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好像真有什么看不见的神灵做他的助手,四个小球儿忽来忽去,根本猜不到它们在哪里……”

  这是《快手刘》中的一段话,我看后颇有感触:一个为卖糖而靠变戏法吸引孩子的街边手艺人,手异常敏捷,让人捉摸不透。在那个年代,这样的人很多,他们以此为生,用灵活的双手干着引以为傲的老行当,以一份别样的淳朴打动人心。我不禁感叹,那些曾经的记忆都去了哪里?是否也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不见?

  不知不觉的走到了大街上,望着道路两旁高楼林立,处处是现代化的建筑,从前那古风古韵的楼阁早已不复存在,那充满回忆的小巷口也不再有卖米糕的老爷爷……

  记得小时候,我们家附近,有位老爷爷推着车卖米糕,他很是和善,见人总会热情地招呼,他的米糕美味极了,甜甜的,糯糯的,每天放学回家,路过那条小巷,热腾腾的米糕香气四溢,让我忍不住买一块吃。我喜欢吃米糕,更喜欢看老爷爷做米糕,那从一团团面粉变成香喷喷的米糕的过程使我好奇。老爷爷大概看出了我的心思,便教我做米糕,从最初的手把手教学到后来的独立完成,我享受了通过努力获得甜蜜的幸福,尝到世上最好吃的米糕。

  回到现实,那位慈祥和蔼的老爷爷和他的米糕仿佛在眼前若隐若现,我多想回到从前,回到那美好的时光……

  国家再发展,社会在进步,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有多少令人怀念的点点滴滴在逐渐消逝,多希望能够留住它们,留住曾经的回忆……

  篇二十八:正在消逝的绿色天然

  在生活中人们离不开的是绿色天然的食品,而绿色天然却是现代人都在讨论的话题。

  在市场上那些绿油油的蔬菜,散发着诱人香味的水果,有哪些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呢!多半都是在大棚里用化肥催出来的。那些蔬菜没有充分的空气和阳光,所以长出来得难吃的多。

  在冬天我们通常会买到这个季节中吃不到的水果。而这些水果它们好吃吗?记着在冬天的时候妈妈买了一个西瓜,一刀下去切开一看,皮特别的厚。而且西瓜瓤还是粉色的。我迫不及待地先品尝了一口,可结果西瓜水多,却一点也不甜,一点也不好吃。可是不吃反季的西瓜它就一定好吃吗?夏天的西瓜太多数下来的比较早,价格也很贵,西瓜虽个头比较大,可是里面却不好吃。可是为什么这些西瓜个头大却不好吃呢!因为这些西瓜都是用化肥催出来的,所以个头长得大,瓜瓤还没有熟透呢!

  还有一种农药是喷茬柿子上的,那些红彤彤的大柿子是被喷熟的,可这怎么可能呢!切开一看就知道了,那表面上红彤彤的柿子结果切开一看籽还是绿的。那这些柿子的味道是怎么样的呢?尝一口是酸的,并不是熟透的柿子那种甜味,而这些被喷过农药的柿子在吃前一定要用水多洗几遍,方才可以吃。

  人们都说吃绿色天然的食品,有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可是在生活中又有哪些是纯绿色天然的呢!而那些上化肥、农药的蔬菜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那些危害呢?

  篇二十九:正在消逝的人类文明

  地球这个“家”已经快被它的居民们一点一点的摧残没了!过去的时代虽然也分善恶,但如今的时代已经变得乌烟瘴气了,即使科技发达,到处车来车往,可正是因为这样,使得人们忘记了劳苦,忘记了过去的历史……

  古往今来外国人都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人们有绅士风度,可现在的人们到处乱扔垃圾,乱刻乱画,甚至懒得走出这一步把垃圾扔进垃圾箱。甚至还有的人在公交车门口急着迈出这一步。而更糟糕的就是乱砍乱伐,使得不仅森林空气遭到污染了,连沙尘暴都被引来了。看着这一幕幕,有多少人民心中着急!

  就单说科技这方面的污染,就足以将地球一点一点的摧毁了。但如果大家每天尽量不开车,骑自行车、步行去上班,也比每天开车排除的费金属气好很多呀!并且骑自行车、步行,既能锻炼身体,又可以增强体质。可如今人们都不懂的保护环境了,就算有,又有多少肯出手保护呢?

  更有旅游人到某个名胜去旅游时,随手把他们的“大名”随着古迹一起留给了历史!也有一些人,懂得给古迹增加“装饰物”的人,随手把垃圾一丢,各种色彩的包装袋就算使得古迹有了“新鲜”了吧!可他们怎想过随手这么一扔就让保卫工人更加辛苦,使古迹失去了原有的色彩了!

  而那些乱砍乱伐就要更为严重,体现出了人类没有保护环境意识。只为了钱而丧失了良心砍伐。最终人们收到了来自大自然的报应,那就是沙尘暴的“问候”了!沙尘暴把我们这个家都摧残的不成样子了!而这一切都属于人为灾害啊!

  如果人们遵守人类文明,那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啊!还有更多的人类文明,也不用一一例举了,总之人类文明是人人都应有的文明,先从自己做起,从而感染其他人吧!不要让人类文明一点点的消失,别让我们的家就这么被我们毁掉!

  篇三十:正在消逝的工艺

  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高科技无处不在。它们带给了人们便捷、快速的生活。但在这样的生活中。但在这样的生活中,曾经那些神奇、精湛的手工业等工艺已经鲜为人知了。在科技日益增长的时代,少有人关注那些曾经人们的最爱。

  就如戏曲一般,曾经那为了一场戏而痛哭流涕的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了。那时台上的人用变幻多姿的动作与使出浑身解数的表演以及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博得观众的赞扬和快乐。但这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这样的精彩表演的背后有着太多的伤痛和枯燥。许多练习戏曲表演的人更是从三四岁便开始练习。这样的练习耗费了许多的时间,但更多的还是心理上的压力,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练习,难免会十分的枯燥,使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烦躁起来。正是因为这种种原因,使得很少有人去学习表演戏曲。就算是极少数愿意学习的人,也面对着就业的危机。

  在电视机中,我们常会看到古董的拍卖。当我看见那些无与伦比的艺术品,总是不由自主的从内心的感叹,这些精美的古董一点也不比现代工艺做出来的差。我的欣中又会为此打一个大大的问号。那时,在几千年以前,人们的工具还没有现在这么的精致细腻,但却能做出如此精美的艺术品。

  所以,我认为以前的人们虽然工具没有我们现在这么的先进,但是他们心灵手巧,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做出精美的艺术品来。但如今,许多的传统技艺已经失传了,只留下了少量的作品供人们观赏,而更多的,则是永远的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如果有一天,当这些中国特有的传统工艺失传后,中国还剩下些什么呢?我们应该保护这些我们民族的传统工艺,让中华民族的工艺继续发扬光大,成为世界工艺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篇三十一:正在消逝的美好

  又是一年中秋时。

  回忆童年:墨蓝色的天空中镶嵌着一轮金黄的满月,月光轻轻柔柔的,给大地披上一层轻盈的薄纱,“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月亮在天空中笑吟吟地望着我们。月光如泻,月色似水,美轮美奂。

  华灯初上,家中仿佛过节般热闹。彩灯闪烁,茶几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瓜子花生、糖果饮料。客厅里人来人往,大人的谈话声,小孩的玩乐声,电视的喧闹声,餐碟的碰撞声,让小小的客厅注满了欢乐与幸福,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溢出去。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讨论着各自的近况、见解,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小时候最期盼的,当然就是吃月饼和赏月。那时,月饼有拳头大小,外面是一层油腻的酥层,还嵌着几粒芝麻,有些像淘气的小孩随意丢弃的糖果,不经意地洒落在月饼外面。里面的馅五颜六色,有白糖、丝瓜、陈皮、山楂等。在洁白的月光的照耀下,亮晶晶的。孩子们把月饼捧在手心,满足地咬上一大口,相视而笑。吃过晚饭,家人把茶几架到宽大的露台上亲戚朋友围成一圈,聊聊家常。在月光的注视下,一大盘月饼被一扫而光。人们都满足地斜倚在椅背上,手轻轻地抚摸自己圆鼓鼓的肚子,嘴角向上扬着,浮现出隐隐的笑意。几个顽皮小孩的嘴边,还粘着芝麻粒儿呢!清风徐来,群山好像也被陶醉了,蒙上一层面纱,在远处若隐若现。月亮仿佛也沉醉其中,变得更圆更大,月光也缥缈起来。我凝望这一切,感觉自己也变得轻盈而宁静。仰望天空,那月亮中灰黑色的影子,是嫦娥和玉兔正在嬉戏吗?

  往年的中秋,一家人团圆欢乐,吃月饼,赏月,天真而美好。

  今天,中秋佳节。月亮仿佛害了羞,娇滴滴地躲在厚重的乌云后。留给我们的,只有无尽的肆虐的风雨。爸爸妈妈仍在工作,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老家休息。我孤身一人留在这空荡偌大的屋里,望着寂寞的四周,我掩面抽泣。同学朋友都宅在家里看电视、上网或是沉迷于手机。我不禁有些疑惑:昔日的童真、欢乐、幸福、美好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了吗?如今,团圆、赏月等中秋习俗都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随着岁月长河的奔流,中秋是否将会毫无意义?先是精神文化的消逝,接着是文化习俗的消逝,再是文化建筑的消逝,最后,中华民族五千年所沉淀的文明,是否也会消失殆尽?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四季交替,桃符更新。日历一页一页被撕落,时间一点一点流逝,其中中华文化、习俗的烙印也逐渐变淡。我们唯一所能做的,就是传承中华文化,留住中华文化的根脉。那些正在消逝的美好,让我们救赎它。

【正在消逝的什么作文】相关文章:

1.消逝的时光作文

2.已消逝的足迹作文

3.消逝作文150字

4.消逝的故乡散文

5.消逝的真诚之城

6.消逝的蝴蝶谷作文

7.那些从未消逝的微笑作文

8.消逝的纯真作文550字

上一篇:和叶牵手 下一篇:秋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