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学生在数学课上“动”起来
十几年的教学使我常常思考:数学课上,我以什么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我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应该得到什么?是让学生去熟记一些公式、概念、性质、法则?还是教会学生做习题,去应付考试?通过参加新教育实验和远程研修,我进一步认识到,数学教学应该有更广阔的内涵:我们给学生的数学应该是学生利用自已的个体经验能够学习的数学;我们与学生一起营造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充盈生命活力、促进智慧生成、洋溢生活气息、呈现灵动色彩的课堂。要让学生喜欢数学课,就要让我们的学生在数学课上“动”起来。
一、把推导过程做出来
给孩子一个草莓,不如让孩子去地里采一个草莓更有趣。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学生亲自把这些知识发现出来。”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思维主体,有着不同理解能力的学生,从各自的视角出发,总有着一份属于自已的发现。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特征,我没有直接把学具发给学生,而是让他们自己用废酒盒或废纸箱剪出这些图形。剪之前当然要观察思考这些图形是什么样子的,怎样剪才行?经过看一看,想一想,量一量,剪一剪,学生头脑中已经有了图形的大体特征,所以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效果好而且还节省时间。在学习这些图形的面积时,同样放给学生自己去剪一剪、拼一拼,在活动中感受图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图形转化之后与之前的关系,边做边让他们思考:拼剪后的图形与原来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学生手里的操作随着思维升华了,一遍遍的观察分析,一遍遍的交流探讨在手掌上开花结果。
这种教学改变了原来教师唱主角、学生听天书的枯燥形式,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体验着成功的喜悦,这样的课堂也使师生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二、让抽象概念看得见
任何概念的获得,都需要充分的感知基础,感知越充分,理解越深刻。怎样才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呢?那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自己动手找。
我校组织听评课活动,齐伟伟老师讲的 “百分数的认识”一堂课,让我很有感触。课前教师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百分数,课堂上,就有了丰富多彩的材料:有牛奶成分、酒精度的探讨,有学生感兴趣的足球赛里百分数的探讨,有经济增长的感想等,这些丰富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改变了原来枯燥单调的机械记忆,而是让学生先计算一下本班男女各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学生算完后教师将其转换成百分数(因为学生还没学习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学生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女生占全班人数的五分之二,就是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四十。接着让学生说一说牛奶盒上、饮料瓶上百分数的意义,学生感觉容易多了,所以思维奔放,课堂呈现勃勃生机。最后,老师还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请用百分数表示你对这节课的感受, %的愉悦, %的紧张, %的遗憾,学生兴趣盎然,数学知识与生活的链接更让数学学习有了实际意义。
三、将数学建模演出来
做了十几年教师,也听过不少优秀教师的课,在远程研修中却第一次看到郑老师这样给学生诠释“相遇问题”的模型。师生分四次现场模拟表演“两生上学”的运动过程,分别理解“两个地方、同时出发、相对而行及最后相遇”的含义,建立相遇问题的直观动作模型。这个环节教师与学生共同表演,不怕耽误时间,通过一次次让学生指正表演中的错误加深对此类问题的理解。然后在此情境中直接添加数学信息,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从而提炼生成相遇问题,建立相遇问题的语言文本模型。第二个环节,学生先自主整理信息,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展示整理方法。教师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充分交流,同学之间相互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并体会到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这两个环节因为“教师舍得花时间”,所以学生是在亲身经历相遇问题,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自我构建新知,在体验中掌握数学方法。
在郑老师的启发下,教学用最小公倍数解决问题时,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一个小组的同学栽树,每2人一组或每3人一组都正好分完,这个小组最少几人?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这类问题,有点摸不着头脑,但也有个别同学会求。所以我组织同学们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全班分两组,一组2个2个的分,一组3个3个的分,都站在最前面,看分到几个2和几个3时两组人数相等。然后让学生思考:6是什么?2和3的最小公倍数。假如每组分的人数很多我们应怎么办呢?通过引导让学生发现此类问题的特征,并总结出用最小公倍数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让我们的学生在数学课上“动”起来,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但获得较为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而且还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把一次次的再创造演绎得多姿多彩。
【让我们的学生在数学课上“动”起来】相关文章:
2.让学生“动”起来
4.让我们坚强起来
5.让我们起来作文
6.让我们奔跑起来
7.学琴课上日记
8.让我们站起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