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备课新思维》读后感

2018-02-16 读后感

  新课程实施以来,老师们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是: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努力上好每一节课,《新课程备课新思维》读后感。要想上好课,首先必须备好课,那么,如何备好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呢?在这个炎热的暑假里,认真拜读了由杨九俊、吴永军两位博士主编的《新课程备课新思维》,我深深地被专家的视角所折服。

  备课是教师的常规工作,它不仅体现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责任感,更能看出教师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备课犹如工程师设计施工蓝图,又如打仗时指挥员设计作战方案,它是完成某项工程和获得作战胜利的前提和保证。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今天,可见其重要性。书中强调传统备课存在的问题有四点:1、忽视学生2、价值单一3、过程单向4、反思苍白。作为老师,不应该只关注怎样教,也不应该只关注学生怎样学,而是应该站在第三方立场看待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比如:汶川大地震中,吴加芳的妻子不幸遇难,但丈夫为了还妻子一个尊严,毅然将妻子绑在身上,用摩托车托回了家。这张图片曾经感动了全中国,我们认为吴加芳有情有义,对妻子不离不弃,甚至出现了"嫁人就嫁吴加芳"的流行语。外国媒体同样也刊登了这张照片,评论却截然相反:中国政府干什么去了?居然让一个灾民自己背着妻子的尸体去处理。由此可见,不同的立场会产生不同的想法与判断。

  如何做到高质量的备课呢?我想在考虑学情的基础上,还是要从教材入手。因为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研究教材就成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读后感《《新课程备课新思维》读后感》。课程改革使小学数学教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别说是年轻教师,就是那些教坛"老江湖"也常常感叹:"真不知教材到底要我们教什么。"可见有效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内涵的重要性。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我区的《3C知识形成中的学生思维发展研究》要求老师们从陈述性知识、程序性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三个方面分析教材内容,就是为了帮助老师们准确把握教材内容,使我们的教学有的`放矢。

  特级教师沈重予曾说过:"教材上每个章节的每一道例题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不仅如此,例题中的每一个要求、问题,其背后都蕴涵着特定的意图。"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要清楚我们要教什么(即学生学什么),在此基础上,才能去思考怎样教的问题,否则就会张冠李戴,盲目教学。

  第六册《找规律》一课,无论是教材呈现的标题还是主题内容,似乎都在通过观察几组算式,对比、归纳得出: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倍和两个乘数都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0倍这两个规律。可细细分析,却不尽然,本课主要是解决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口算方法,找规律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算法。如果只是根据教材呈现内容来教学,势必偏离正常轨道。有了这样的认识,教学时,我既重视规律的寻找与揭示,又有所侧重地强化口算方法的指导、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无论是哪节课,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都有许多需要解决的内容。老师师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点内容的教学上,不要面面俱到,更不要对所有任务和所有内容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对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懂、弄清、熟练掌握。否则,只会欲速不达,得不偿失。

  第十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老师们运用3C知识进行分析,罗列出了一大堆的知识点,如长方体与正方体的面、顶点、棱等等知识,如此众多的知识点能在40分钟内予以解决吗?答案是否定的。即使"一网打尽"了,也不能保证学生们都能完全吸收、消化掉。我想,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有较深入地认识,也避免学生出现一知半解的情况。

  新课标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是的,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教师不能认为让教材再现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使教材"新鲜出炉"。

  备课就是教师的"自修",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除了学习专业理论以外,就是在备课这一环节中获得的。备课就是"治学",教师要在备课中善于发现,善于研究,善于创造。

【关于《新课程备课新思维》读后感】相关文章:

1.走进新课程读后感

2.创新思维作文

3.作文创新思维

4.关于教师创新思维心得体会

5.寻找外星人的新思维读后感300字

6.教师《英语新课程标准》读后感范文

7.备课方案

8.有效课堂基本功备课技能600字读后感

9.创新思维培训心得体会

上一篇:《有一种神奇的生物》读后感 下一篇:《伊索寓言集》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