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书笔记

2017-09-27 读书笔记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作为许知远早期作品,体现了他对我们生活的这个年代的思考和试图与70年代生人建立共鸣的意识。以下是“《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书笔记”,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阅读,可以将人带进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体验,前世古人来者,无数阅历来填充我们自己的大脑,无数哲学国学补充心灵空缺,也是件美妙之事。读书可以让人安静。而读一本好书真的让我们受益无穷。上网搜索好书排行榜的时候无意发现了《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这本书,也是第一次认识了有个叫许知远的人,但却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突然在想如果我能早发现他两年,或许青春纵去也还未远……

  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些年轻人可能出现的一切情绪:忧伤、激情、迷惘、愤怒、自怜、颓废,还有对光辉未来的极度渴望等内容。书中那些才华横溢的文字,轻柔流淌出来的感情,不因时过境迁而褐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青春所凝聚的激情是不变的。正如作者所言:“它并没有改变我的生活,它只是让我意识到时间在我的短暂生命里的流淌,我还年轻,如此而已,而‘年轻就是天堂’。是啊,我们还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

  那些事,关于忧伤

  《我们为什么失去了快乐》许知远在书中讲了那个属于他们年代的淡淡忧伤,但又何尝不适合我们的呢。或许寂寞,空虚,忧伤是所有大学生的通病。在书中,许知远这样批评当今的大学:“90年代的校园是令人失望的。越来越强势、越来越标准化的应试教育让年轻人越来越同质和乏味……我们已经不可能再有那些集体忧伤和歌唱的兴趣,同时,可怜的个人主义却没有机会真正的成长起来,甚至滑向了极度自私的一面……”。很多时候我们在想,这不就正是我们现在的生活吗,存在着那些许的忧伤,甚至会出现不愉快的场面,亦如个人主义,功利之心的增长。但是,反之来讲,他的这种观点是否太过片面了呢,我们不成长在乱世,我们有理由将自己的目标定位在自身价值的实现上面,为吃喝玩乐,为男/女朋友,终极目标也只能是要要有个车房一类的金钱观点的物质享受。但这并不影响我们集体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他未曾预知中国的灾难,未能预知中国大学生的团结与爱国,在现在读这本书,我觉得时读时新就是这种感觉吧,每次读都有不同的时代见解……在雪灾,旱灾,地震,洪水及疾病中,我们又发现了大学生不同的一面,团结友善……可见我们一辈的大学生对于国家之见远比个人忧伤关心的更为强烈。

  那些事,关于爱情

  《优雅的爱情那里去了》中许知远告诉我们:“爱情是一种高贵的形式主义,是我们文明的特定产物。…………12世纪的普罗旺斯,那个时代,风行的行吟诗人开始在诗篇中赞美伟大的爱情。如果相爱,就足够优雅,用眼神,用手势,用诗歌,用礼仪来表达的心里的爱意,爱着,清新着,干静着…… ”这是怎样的一种优雅,正如现在我们的纯真。一个歌手说这个时代的速度有多快啊,紧跟上,包括爱情。是啊,这像是个乱世,我们象战争一样夺取自己生存的领地。包括事业,包括爱情,永远都是能者上,弱者下,我们不愿做个弱者,所以竞争是如此的激烈。但趁我们还年轻,去谈场轰轰烈烈的恋爱,经历一场山盟海誓未尝不是一件美美享受的好事。年轻的我们,不要畏惧,去经历我们优雅的爱情。享受一次初恋的纯真。

  那些事,关于浮躁

  《高贵的`厌倦》中他说:“四年之后,在大学宿舍的墙壁上写满了遗憾乃至愤怒的话。一方面,狭窄的专业训练使得毕业生对于社会显现出不适应感,另一方面,他们从来就没有被灌输入一种独立的情感,一种判断事物的能力。于是,这些号称天之娇子的大学生就显现出两种可怕的趋向,一方面他们在狭隘的专业知识上有着特别的深度,一方面他们对于这个世界是茫然无知的幼稚”——很显然,许知远已经把大学的堕落,归因于实用主义的攻陷。他在书中说:“随着‘。COM’时代的到来和全球化资本的压制,市场诱惑人们不断的适应市场,以获得现实的,物质的利益。”显然,他把“功利”、“浮躁”的原因归结给了“时代”和“市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市场的频繁交易的确会让人异化,成为物质的动物。但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对外国的学说、理论进行生吞活剥的消化呢,还是仅仅生硬的套用到我们的现实中?从伦理学的角度讲,同样的结果并不自证其的原因是相同的。同样,“浮躁”和“功利”的原因,也是各有各的状况,各有各的原因,这才是从历史和现实出发。这本《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还是很值得一读的。不过,看完书后为何浮躁的具体原因,还需要我们从现实中去找。中国人精神萎缩的原因,不是“时代的必然”,而是另有原因——是无孔不入的权力干预人们的思维,压缩人们思想的弹性,才使我们走向深邃的反面——浮躁、功利 。当无数的高中生为了分数而反复挣扎,当无数的大学生为了就业而功利,世俗,也必然成为社会的产物。或许是因为同样是年轻人,或许是因为自己也踏上大学的历程,读着他写的故事,让我感到一种畅快与肆无忌惮。是啊年轻人,哪能失却纯真的理想!

  我觉得这本书适合在大一的时候就读,至今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书中的具体内容能记起的意境微乎其微,但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淡淡的,一直萦绕心头。这个社会太过浮躁,但我们要寻找自己的位置,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淡定,那份激扬文字的青春。青春不再是道明媚的忧伤,因为我们的坚强!思想的精髓,就让我们在文字间慢慢体会!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1.《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读书笔记

2.忧伤的句子

3.忧伤的网名

4.忧伤的句子

5.那些年,那些花儿

6.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作文

7.忧伤的个性签名

8.淡淡忧伤的句子

9.美,距离的忧伤

《海子传》读书笔记 《病隙碎笔》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