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巨人》观后感

2021-03-05 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圆梦巨人》观后感(精选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圆梦巨人》观后感1

  10月14日,《圆梦巨人》在中国大陆上映,15日周六,我带着对片名的好奇心走进影院。

  《圆梦巨人》故事概要:苏菲是孤儿院里的一个小女孩,一天半夜,她走到阳台,发现一个楼房高的巨人。巨人便把苏菲带回巨人国,在巨人的家里,苏菲要求巨人放她回家,巨人却担心她会泄露巨人的秘密。其他巨人都吃人,而这个巨人却只吃一种自己种的瓜。苏菲称呼这个巨人为好心眼巨人,他是巨人国最矮小的巨人,经常被其他巨人欺负。好心眼巨人帮苏菲躲过食肉巨人的搜捕,于是他们之间便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吃人的巨人们半夜会去抓小孩吃,而好心眼巨人为了帮巨人们赎罪,常常跑到巨人国山顶的一个湖面下的世界里捕抓梦,并收集起来,夜深人静时把好梦吹给熟睡的人们。为了阻止食肉巨人们继续抓小孩吃,苏菲和好心眼巨人研制了一个巨人吃小孩的噩梦,偷偷混入皇宫把噩梦吹给女王,女王得知后盛情接待了苏菲和好心眼巨人,并出兵把食肉巨人抓起来流放在荒岛里。

  《圆梦巨人》的画面极具艺术感,细腻的虚构场景与现实场景交融地非常生动逼真,3D的影像给影院观众带来奇幻的视觉体验,画面秉承欧美童话风格,带领观众走进童话世界。

  剧中的苏菲是一个善良勇敢的小女孩,她很机智,也很具有冒险精神。而好心眼巨人,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邋遢的糟老头,但他常常跑到山顶用他的一双大耳朵倾听万物的对话,跳进湖面下的世界捕捉各种各样的梦。他们都是各自国度中弱势的群体,他们没有像其他同类电影那样展现出大英雄的气概,只是以平凡普通人的身份去冒险。故事情节并没有太多起伏跌宕,甚至有些观众会觉得情节很俗套,但是我挺欣赏编剧让这两个看似平凡的人物在荧屏上展现出弱势群体的心灵与勇敢。每当我看到好心眼坏人那略带忧伤的眼神和邋遢的白发,我总忽略他那高大的身躯,他的确代表了反抗的弱势群体,即使身躯高大,骨子里还是很卑微。结局当然是皆大欢喜的,食肉巨人没有被处死,只是被流放荒岛吃瓜来改掉吃人的习性,好心眼巨人也离开了苏菲,回到巨人国继续捕梦,苏菲也留在了皇宫。

  这部电影以梦为线索,但这里的梦并不是像《盗梦空间》那样大篇幅描述梦的场景,这里的“梦”只是个会飞的小东西,还能把各种梦搅拌在一起,这让情节增添了一分奇幻色彩。好心眼巨人用吹梦来给人们带来好梦,用梦来向女王求救,最后还跟苏菲诉说那耐人寻味的“苏菲的梦”,甚至我认为苏菲和好心眼巨人是通过捕梦吹梦来增进他们之间的信任。

  就个人而言,《圆梦巨人》是非常适合一家大小齐齐在影院观看的奇幻冒险类电影,剧中不乏搞笑桥段,甚至有些桥段让全场捧腹大笑,故事情节比较浅层,小朋友也能看的懂,但是我觉得这是没有多少教育意义的,这也是当今主流童话冒险类电影的通病,现实化的虚构动画让影像变得生动逼真,奇幻的场景和故事情节扣动人心,同时观众会忽略思考影片的深层内涵,所以现在很多同类的电影会打重点放在打造画面上面,很少会再引人深思。

  《圆梦巨人》观后感2

  《圆梦巨人》电影是由英国著名作家罗尔德·达尔的《好心眼儿巨人》改编而成的。里面的主要角色:有索菲、好心眼儿、巨人吃人肉块巨人、女王、空军首脑和陆军首脑。就是他们,构成了《圆梦巨人》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圆梦巨人》分为三个大段,分别是:遇见好心眼儿巨人、捕捉梦、收拾吃人的巨人。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第二段捕捉梦了,因为里面的梦闪闪的很是漂亮。

  在第二段捕捉梦中,好心眼儿巨人和索菲来到了梦的世界。梦的世界中,有一棵非常大的树,那是生产梦的地方。那里的梦有红的、黄的、蓝的、紫的、绿的、白的……五颜六色,漫步其间,犹如漫步在仙境之间。那些梦有自己的意识,会跑、会跳,还会玩耍。梦有两种,一种是"仙境游"一个是"进旋涡”。索菲在和这些梦玩的时候,遇见了一个"进旋涡",那个"进漩涡"浑身散发着可怕的气息,把旁边的“镜仙游”全都吓走了。好心眼儿巨人看到这一幕,连忙拿出一个透明的玻璃瓶,把“进漩涡”给装到里面,阻止了一个噩梦对人类的伤害。在这里我可以感受到好心眼儿巨人淳朴的善良,也可以感受到他为人们的付出。

  九个吃人的巨人,最后都被好心眼儿巨人和索菲女王还有空军首脑和陆军首脑抓了起来,扔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让了许多难吃的要死的大鼻子瓜,和许多大鼻子瓜的种子呆在一块。所以俗话说得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九个巨人就是这样,自己因为吃人种下了恶果,让自己的人生变成了悲剧。我们做人可不能像他们一样,他们实在是太恶毒了,吃了人,种下了承受不住的恶果,得到了报应。而我们应该善良,多多帮助别人,助人为乐,才能种下善果,得到善报。所以做人就要做一个诚实、善良、乐于助人的人。不聪明没关系,乐于助人,还是会有很多好朋友的。

  看了《圆梦巨人》,我明白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应该做一个善良、助人为乐的人,时时刻刻帮助别人,而不是做一个心狠手辣、恶毒的人。

  《圆梦巨人》观后感3

  暑假,我在家里观赏了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圆梦巨人》。

  这部电影主要描述的是:孤儿院里一个名叫苏菲的小女孩一天夜里睡不着觉,在“巫师出没的时刻”看到一个和楼房一样高大的巨人,从此小女孩开始了冒险之旅。也和好心眼儿巨人从一开始的彼此不信任,到最后诚心相对,建立起了非同寻常的友谊。

  电影中我印象最深的情节莫过于是他们一起去捉梦的时候了。千千万万个梦闪烁着它们独有的光彩,让画面显得那么唯美,也让我仿佛身临其境。金色的美梦、血红色的噩梦等等,也是在这里,苏菲和好心眼儿巨人的友情得到了升华。当食肉块巨人想吃掉苏菲时,好心眼儿巨人挺身而出,不顾自己的安危保护了苏菲……

  看完电影,我不禁感叹:信任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强大到可以创造友情,甚至跨越种族!苏菲和好心眼儿巨人来自不同的世界,但他们诚心相对,相互信任,两人之间靠诚信消除了种族的距离,终于成为无所不谈的好伙伴。如今,能够像这样朋友之间真心相对的人,又有多少呢?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珍视自己身边每一份纯洁、珍贵的友情,朋友之间以心换心、以诚相待,这样,你便会为自己拥有那么多真心朋友而感到幸福和快乐!

  《圆梦巨人》观后感4

  圆梦巨人的故事我并不是第一次看到,小的时候在儿童故事画报中就已经与它初次相见。现在依稀记得杂志里那色彩斑斓的插图,苏菲与好心眼巨人大大的眼睛,还有那夸张的线条,虽然画得很粗糙,却令人对内容充满了遐想:究竟到了晚上,好心眼巨人会不会为我送来一场好梦呢?我的美梦是蓝色的?金色的?亦或是红色?这篇故事是温暖的,也许因为它与梦境有关,充满了一种宁静的温馨感,适合在下着雪的晚上,睡前用热水泡着脚,戴着一幅黑框眼镜去静静欣赏。

  等到电影上映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跑去观影,的确,斯皮尔伯格不负他的盛名,无论是在电影特效的展现,还是整体故事的流畅性上,都不可挑剔,甚至一些滑稽的细节也恰当好处,如喝下巨人酿造的汽水之后放屁之类的,总体来说,这部电影真实还原了童年记忆深处的那个故事。但是看完之后,我的心里总觉得有些空空的,究竟少了什么?为何在观看过程中旁边的小孩都笑得那么开心,可是我却一点也笑不出来,还在一边看看着时间,想着早点回去?等到回去再不是刚才类似于指环王、哈利波特这样的影片时,我终于明白了我的感情如此迟钝的原因:因为我长大了,已经不再满足于童话了。

  如果我依旧是个8、9岁的小孩子,看了这场电影应该会很开心吧,如果能够认识一个捕捉梦境的巨人,并且陪着他为人们送来美梦,的确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可是长大之后,到了20岁的年龄,于我,去经历一场类似于与伏地魔、索伦之流决斗,最终黑暗战胜光明,功成名就,才是让人心驰神往。反观这部影片,就是缺少了那种成人世界里的刺激感,甚至说是有些幼稚,连最后惩罚食肉巨人们,都是罚他们在荒岛里种菜食素,一点血腥暴力也未曾看到。被吃的小孩的父母就没有人想去手刃仇人吗?我想这个问题至少孩子们不会去问,也只能去问作者(可惜已经逝世了)。

  可是最可贵的也许就是这份幼稚,或者换句话说,是一份真挚的希望、对未来饱满的希冀,就像结尾苏菲与好心眼巨人的对话中,好心眼告诉苏菲她应该拥有的梦,拥有快乐的人生,充实而幸福,也许每个人小的时候都会像苏菲一样,渴望一次冒险,帮助女王拯救国民等等,但最后我们应该走出幼年时的梦境,走入生活的洪流,去邂逅自己快乐的梦想。

  《圆梦巨人》观后感5

  在暑假的时候,学校带着我们去看了一部迪斯尼的电影——《圆梦巨人》,内容是一个小女孩和一个老巨人的故事,是一部感动人心的电影。

  当天早上,我们怀着万分期待的心情,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着圆梦巨人会是怎么样的一部电影,终于,我们出发了,到了电影院之后,我们更加兴奋,我们迅速坐下后,电影就开始了,我们认真地看着电影,看到有趣的片段就哈哈大笑,看完电影后,我们就返回学校了。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我觉的电影中的小女孩聪明、冷静、也很机灵,也告诉圆梦巨人他不应该受众人摆布,我也觉得圆梦巨人很勇敢,即使那些喜欢欺负他的巨人身材壮硕又凶恶,他却愿意为了保护小女孩挺身而出,请求女王帮助他们,击退那些邪恶的巨人,并把他们送到孤岛,也让故事有了一个快乐的结局,而我觉得最好笑的部分是当圆梦巨人想称呼“女王陛下”时,却不小心讲成了“女王屁下”,不只有我而已,几乎全部电影院的人都笑了出来呢!

  我已经六年级了,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跟全班同学一起去看电影,也许有,也许没有,但我相信,不论是这部电影的情节,还是看电影的情形,或者是我们看电影时,心中的喜怒哀乐,都会像我所有的快乐回忆一样,深深记在我脑海里。

  《圆梦巨人》观后感6

  这部电影的特效效果真好,整体情节温馨,多彩梦灵光流动,与女王共餐时超逗。导演过ET的斯导怎么会吓孩子!书中苏菲和BFG讨论巨人去哪些国家抓人吃、不同地区的人有什么样味道的情节都没了,甚至都没见到抓人的镜头(除苏菲外)。当然,书中BFG说,人豆害死自己人比巨人吃掉的人要多很多,但巨人们和同类动物之间从不互相残害,在电影中同样消失了。

  苏菲和BFG都是自己世界的弱者,苏菲在孤儿院被院长关禁闭。BFG被吃人巨人嘲笑欺凌。苏菲的形象比原著中更勇敢有主见,鼓励BFG反抗不再被欺辱。书中,好梦叫金铃铛,坏梦叫进漩涡,BFG通过给孩子们捕梦吹梦赔偿吃人巨人犯下的罪过。影片里,BFG和苏菲也最终圆梦,他们不再孤单。

  细节上,与原著不同之处还有苏菲被吃人巨人发现而被送回孤儿院,BFG先前带回的男孩被吃掉了,给吃人巨人的噩梦放在了抓捕前,吃人巨人被扔在孤岛上,BFG又回到巨人国。不过,电影翻译的吃人巨人的名字不如书里的生动,少了罗尔德·达尔滑稽古怪的风格,而且The BFG 是 big friendl giant的缩写,故好心眼儿巨人比影片名更贴近本意。

  片尾,在BFG和苏菲对话结束后,他们指尖对在了一起,如同ET和巴鲁摩尔。这是对此前导演ET的怀念与致敬,是BFG和苏菲的约定与信任,也表达了两片的异曲同工,ET和BFG都有向善为善之心,所以虽来自不同的世界,但最终他们能与孩子成为朋友。

  罗尔德·达尔是个童心未泯的作家,所以他作品的特点是天马行空的想象,稀奇古怪的名字、对好人的大力赞美和对坏蛋的无尽嘲讽。晚饭时和儿子谈起此书,儿子将此书归为四个要点:抓住苏菲、看见吃人巨人、报告女王、抓吃人巨人。我觉得书里有意思的地方是苏菲与好心眼巨人谈论吃人巨人抓人的地区以及不同地区人的味道,与女王共餐时好心眼巨人用的大个头儿的餐具。书中,有哲理的是巨人之间和同类动物之间不互相残杀,人类害死的同类比吃人巨人吃掉的多得多。英式冷幽默、辛辣的嘲讽体现在吃人巨人的结局,在一个爬不出的深坑,吃着难吃的大鼻子瓜且被人类参观。作为大人,我也喜欢此书,想喝下气可乐、来个响亮的辟啊啊,睡觉时有金铃铛的好梦,和好心眼儿巨人去捕梦吹梦。

  《圆梦巨人》观后感7

  《圆梦巨人》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电影。这部电影讲述了女孩索菲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遇到好心眼巨人,并在好心眼巨人的关心与帮助下,勇敢战胜吃小孩的巨人的故事。

  在电影中,好心眼巨人对索菲很好,在一次次索菲遇到危险时,他不惜一切代价地保护她,哪怕被别人用来取乐,又或是牺牲自己多年的工作成果。

  看到好心眼巨人,我仿佛是看到了一直在我们背后默默付出的老师们。这六年来,在每一个日日夜夜里,老师们都在辛勤地付出,日夜操劳,不辞辛苦,一切都为学生们着想。而我们在则像索菲那样,在关怀与呵护中成长,变得优秀。我们如同温室里的花朵,老师们是不畏艰难,不怕累的园丁,用关爱,用真心滋润着我们。如果没有老师的付出,就不会有我们的收获。我们应该感谢老师的付出,用好的成绩,好的学习态度与习惯来回报老师。

  看完这部电影,我发自肺腑地想对老师们说: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我要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你们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感激!

  《圆梦巨人》观后感8

  昏黄的路影斑斑驳驳,家家户户都已入眠,苏菲孤独地站在孤儿院外,叫着BFG,可是没有回应。不管这部电影中有多少喜剧元素,这最孤独的一幕却令我记忆尤深,或许因为大部分时间里,我也同苏菲一样,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孤身一人。

  《圆梦巨人》是一个童话故事,故事本身很简单,讲述孤儿院的小女孩苏菲常常在晚上无法入睡,在窗外偶然看到一个巨人,巨人为了秘密不被泄露,把她带到自己住的地方,在巨人国住着的十个巨人中,他是个矮小精瘦的老头,其余九个却是吃人的怪物。他去捉梦,把捉来的梦送给人类,偿还自己的同类对人类犯下的罪孽,他知道这样不够,却只能尽力而为。

  苏菲是个孤独的孩子,她称把她捉来的巨人为big friendl giant(BFG),为了帮助BFG摆脱那九个巨人的欺负,也为了让自己能安全地和BFG做朋友,她让BFG给英国女王编织了一个可怕的.梦,她自己则和BFG一起,带着队伍把九个巨人流放到一个海岛上,从此只能吃长鼻子瓜为生。电影把重心放在苏菲和BFG的友情上。而对最后抓住九个怪人的着墨并不多,当苏菲站在阳台的栏杆上时,我猜到她一定会跳下去,因为我也相信BFG正就在那里。

  BFG和苏菲坐在巨人国的山上,苏菲看着装自己的梦的瓶子,想知道她的梦说了些什么。BFG略带感伤地说,你有自己的家庭,也会有自己的孩子,会有快乐的时光,有时也会遇到困难,你会有自己的悲欢离合。那里面装着苏菲向往的人生,不会有一刻比从前更孤独。

  斯皮尔伯格不是俗套的人,我们习惯的好莱坞商业大片的套路在这部电影里没有出现。

  从电影院出来,南京的街道在昏暗的路灯下一路也是斑斑驳驳的影子,秋天的夜晚有些凉,落叶萧瑟。然而仿佛是受了电影的影响,觉得这夜细腻而温暖,有些感动,当然,也夹杂了一些悲伤。

  《圆梦巨人》观后感9

  精湛的特效令《圆梦巨人》不枉为一部迪士尼为孩子勾勒的纯真之梦,但对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从成片来看,其固然维系了自己一贯的执导风格,技术层面上的无可挑剔惊艳依旧,却怎奈败于了这其故事自身的平乏低幼,使电影所能感染到的只有孩子。

  同《爱丽丝梦游仙境2》一样,这是一部非常美轮美奂的作品,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所赋予这个童话的则是更为出色的制作,无论从年代背景还是细微的人物面部表情,《圆梦巨人》都带有着鲜明的“斯皮尔伯格”标准,但同样如若说《爱丽丝梦游仙境2》败于了怪诞,《圆梦巨人》则输在了平庸,斯皮尔伯格在画质上尽善尽美的同时,却忽视了故事才是一部电影最好的奠基。

  在电影打造的这乍看斑斓的奇幻世界里,其笑点从头至尾能令人映像稍显深刻的只是那三只柯基犬,剧情的拖沓冗长又匮乏高潮,对于曾有着《ET》般同为儿童作品的斯皮尔伯格来说是不可思议的,这或许是原本小说的桎梏,也可能是斯皮尔伯格太过专注于了感观视觉从而忽视了对剧情上的创新改编,但不得不说犹如看了一场豪华版《天线宝宝》般的不对等,成为了电影难掩的尴尬。

  《圆梦巨人》的低幼,并非单只源于斯皮尔伯格的执导,个人所见如若换一个导演或许会拍的比现在还要糟糕,这部作品最大的偏差在于希望令观众在电影中找寻到童真的美好,却并没有告诉观众寻觅童真的脉络,电影在巨人国之后剧情上的信马由缰,非但没有突显斯皮尔伯格所打造的梦幻世界,反只是让这个故事变的尤为荒诞低幼,诚然原著是一个美好的睡前故事,但改编却并未能以合适的创新转化为光影的艺术。

  无论是原本的童话,还是电影的改编,都只能算差强人意,而即便是斯皮尔伯格也未能用何般天马行空的奇想,将二者有效的衔接于一,那老气横秋的颓势,使电影虽有着纯真的美好,却并没能用电影演绎出一场动人于心的童话。

  《圆梦巨人》观后感10

  《圆梦巨人》是一部非常梦幻,充满童真并还有几分幽默的影片。

  影片情节是这样的:苏菲原本是个可怜的小女孩,某个晚上他看见了圆梦巨人BFG,BFG把她带到了巨人国,这里有九个吃人的巨人。苏菲原本以为他会吃掉她,后来才明白他其实是一个“好心眼巨人”,BFG好不容易防止苏菲被其他巨人吃掉。他们一起去捉梦,去吹梦这真是有趣极了。最后苏菲为了不让那些巨人再祸害他人,让伊丽莎白女王派出军力把那些巨人流放到很远的小岛。影片最后BFG把一个很好的美梦给了苏菲:她内心的渴望:在王宫里起床,甚至能远远的望见BFG在他的巨人国种了许多更好吃的蔬菜,看见了他歪歪的窗户,对她说:早安!BFG!

  这个故事说明了两点:虽然苏菲是个身高不到2米的小孩子,但却胆大的不得了,敢站到伊丽莎白女王的王宫的窗台上。BFG身高七米多,却惧怕其他的巨人,在苏菲的不断鼓励下才变得勇敢。所以我们不要以貌取人,更帮助那些不敢去做的人。

  这个世界有很多的国家,但唯独就是没有巨人国。影片虽然很不科学,很像一个童话,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小说改编的。这个故事很美很梦幻,我还明白了为了我们的幸福有些人在默默付出,比如老师、父母、警察……或许有些人我们并不在意,但这些人就在我们身边!

【《圆梦巨人》观后感】相关文章:

1.《圆梦巨人》观后感600字

2.《应对巨人》观后感

3.《钢铁巨人》观后感

4.《杰克巨人战记》观后感

5.圆梦

6.圆梦

7.圆梦

8.面对巨人的观后感作文

上一篇:《雨人》观后感作文 下一篇:以我存在的时间观后感为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