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作文

2021-05-21 河南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河南作文7篇,欢迎大家分享。

河南作文 篇1

  昨天上午秦皇岛的学生在微信上给我说,山海关的大樱桃上市了,要快递一箱让老师尝尝鲜。说快可真快,这不,一盘玛瑙般红艳、晶亮、鲜美的樱桃便摆在眼前。凝视着这六百公里外昼夜间便轻飘而至的鲜果,真是有些得意:它是坐高铁来的吧?想想当年的杨贵妃想吃口鲜荔枝费多大劲儿,遭多少骂?骊山之上千重宫门在轰隆声中次第打开,一匹快马扬尘急来,飞奔而至,送来有数的几颗荔枝;就这急驰而来的荔枝没准到贵妃嘴里味儿也就不鲜了。不过,贵妃这急哧白脸地吃货相让诗人写得也是没谁了。

  其实这樱桃也不一定就是坐高铁来的,兴许还是坐飞机来的呢。看我手边这把小巧精致的白瓷工夫茶壶,虽然包邮9块9,却是从几千公里外的福建泉州空运而来。举手之间,划开手机,点开某宝,便可阅尽琳琅,选定宝贝,提交定单,完成支付;剩下的就只有静等快递小哥敲门了。

  有了高铁、大飞机这样发达的交通工具助力,让物流运输变得快捷如风,有了移动支付背后的移动互联网平台,让我们的交易变得轻松方便。

  中午,央视新闻里说到创建中的中德跨境电商联盟,中德之间正在进行更为广泛的电商合作,借助发达的国际物流专列与先进的移动互联支付平台,不久你便可以轻松购买到正宗的德国或欧州货,或者将我们的土特产,比如杏杞银花产品直销给那些歪果仁,赚取欧元。新闻最后说,这无异于重新打造了一条数字化的丝绸之路。

  两千多年前,汉使张骞率领百人使团凛然西行,开始了卓绝千古的“凿空”之旅。在漫漫荒漠之中,驼马迤逦,前路迷茫;历时十余载,羁匈奴,遇大宛,寻月氏;置生死于度外,寻商机,通货殖,广交友。扩大了大汉王朝的“朋友圈”。从此汉文明便西出玉门、阳关、河西走廊,北延中亚,西及地中海,一路之上,商队如星,文明如练,驼马铃响,莫高窟成。

  如今斗转星移,乾坤顺转,我大中华又一次站在民族复兴的机遇路口。当年的大汉使团再开“一带一路”的复兴之旅,再拓大汉“朋友圈”。只是当年驼马舟车已换成了高铁、飞机,舰船;城市圈,国家圈,洲际圈的旅程不再是“此去经年”的千山万水之旅,而是朝发夕至的小时圈;互通信息的不再只是持节使者,而是实时全息的移动互联网络,世界翻转于指间,支付全凭一键。

  我的大中华,正在向世界张开双臂,释放善意,拥抱善邻,共谋发展。那定将是一带友谊,一路商机。

  我的大中华,就在这平稳疾驰的高铁上,也在这一键支付的轻盈指尖上。

河南作文 篇2

  妈妈终于答应去我梦寐以求的河南开封,出发的前一天,我就激动的睡不着觉。

  天还没亮我们就出发了,但是,我们还是迟到了,火车马上就要开了,我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跑上火车,“呼,”我深深的吐出了一口气。

  天哪!真挤呀!因为我们没有买到坐票,只买到了站票,就坐在我们自己带的折叠板凳上面,火车开动了,我们坐在那里才刚刚消停一会儿,就又有人要过去,要过来的,我们一会站起来,一会站起来的,累死了。我带着那种难以用词语来描述的表情跟我妈说:“啊!妈,我受不了啦!我要换地方。”我拿着板凳去找地方,终于找到一个没人打扰的而且可以安安静静的吃零食的好地方。

  终于到站了,我们赶紧下车,“耶!”我大喊到。当我看到别人看我的那个眼神时,我才知道我太激动了,激动到了过分的程度。

  到了城市里,我们首先去了开封府,你们真的不知道我当时的表情有多夸张,因为开封府实在是太大了。我们走到古时候皇帝上朝时的台阶下,嗯,还真高啊,我“蹭蹭蹭”的爬上去,看到了皇帝的宝座,拍了好几张照片,外加一张自拍,接着就“蹭蹭蹭”的下去。我看到有穿着古装照相的,座位还是皇上坐的那种,就交了20元,穿上了格格装,在那边照了好多张。我们还坐了古时候的那种船,听人家的导游说,开封被黄河淹了六次,那个水下的皇宫是一层盖着一层。我们又接着转了转,一直到该吃饭的时间了还没有转完。

  我们去了小吃街,吃了那里有名的灌汤包,长寿一根面。

  下午我们去了包公府,我们在门口还看见了孙悟空。进去之后才知道只有五间屋子,里面还都是包公,我们在里面拍了几张照,又歇了歇就出来了。我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我们还没有地方住,我告诉了妈妈,我们就去找客房了,有一个叫锦绣客栈的,环境很好,我们就决定住这里了。

  第二天,我们去了开封的人工沙滩,玩了一上午,都晒黑了,我们租了个伞,就在伞下玩沙子了,不是说啊,这些沙子真的很奇怪,很白很白的,真好玩。就这样我们就回去了。

  在开封的这两天我们玩的非常愉快,说实话,我还没玩够呢!

河南作文 篇3

  巫峡的江水湍急凶险,连绵不断。江面上,只见一艘小船,挂满风帆,箭一样地通过巴峡直扑巫峡。船上有一家人,谈笑风生,开怀畅饮。那是杜甫的一家人,他们正急着赶回家乡。

  船舱内,杜甫手捧着酒杯,面色红润,醺醺然,挥毫泼墨,在纸上作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那年,杜甫的家乡发生了安史之乱,让百姓不得安宁。杜甫本来想去拯救家乡,结束这场安史之乱,可是处处碰壁。没有办法,他只能带着妻子儿女离开自己的家乡长安,到今天的四川成都去躲避这场大乱。

  在四川,杜甫来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在这里,他每天作诗,拿到街上叫卖;他的妻子做刺绣,拿到街上卖工艺品。他们的生活非常艰苦。杜甫每天都在想着,"我的家乡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场安史之乱啊?"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奇迹终于降临了,他们清苦的日子结束了。

  一个信使边跑边在街上大喊:"大捷了!大捷了!官军收复河南河北了!"

  喜讯霎时传遍了蜀中大地,流落在四川的外乡人奔走相告,"我们可以回家喽!我们可以还乡喽!流落在四川的外乡人,今天可以回家喽!"

  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也传进了杜甫的耳朵里。

  杜甫听了,万分高兴,马上把行李收拾好,妻子和儿子也很高兴,帮着一起收拾行李。

  在返乡的路上,小船在飞速地前行,转眼间,从巴峡到了巫峡,又从襄阳城到了洛阳城。在船上,杜甫借着酒兴,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创下了这首含义深刻,饱含深情,流传至今的诗句。

河南作文 篇4

  “爱”

  每月一次的摸底测试就要来临,身为学霸的赵凡信心满满,心底思索着这次该让父母带自己去哪里玩。而平常上课不怎么认真喜欢调皮捣蛋的刘明心底是一阵发凉,早知道老师会来这招,上课就听点讲的,这下子要考试了,可怎么办啊?

  不管那些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学生怎么想,测验的日子还是来到了。

  老师将试卷分发下去,拿到试卷的时候,赵凡心里一阵高兴,这些都是老师讲过的,而他又刚好把这些掌握了,想到这,他赶紧填上自己的名字后,开始做题。而刘明则相反,看着这些题就一阵头大,偏偏这些好像老师说过都是重点,考试可能会考到的,而他却没有当回事。

  成绩公布那天,赵凡不出意料的拿到了100分,而刘明则只有55分。回到家,赵凡的父母知道自家儿子考了100分,赵凡的妈妈抱着儿子亲了又亲,对赵凡是百依百顺。刘明则是相反,刘明的妈妈看到儿子只考了55分,恨铁不成钢的跟在他后面打他,刘刚的脸上还有一个分明的巴掌印。

  挨了打的刘明上课再不敢调皮捣蛋,笔记也渐渐的多多少少做一点,而考了100分的赵凡则相反,他觉得自己很聪明,轻轻松松就拿到了100分,他心里期盼着下一次考试的到来。

  时间过去的很快,转眼又是测试的时候了。

  刘明考了61分,而赵凡因为填空题错了一题,扣了2分,只考了98分。赵凡心里安慰自己,就丢了2分,爸妈不会责怪他的。回到家,刘明的妈妈看见儿子的'成绩有所提高,抱着儿子亲了一口。而赵凡的妈妈在看了儿子的成绩后,对赵凡的脸上就是一巴掌。

  其实父母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只是他们用错了方式,我们都应该多些体谅,去寻找错误的根源,而不是一味地打骂。

河南作文 篇5

  我的家乡位于河南省舞钢市,是国家级园林城市、旅游城市、卫生城市。那里一年四季景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是一座天然的氧吧,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春天的家乡勃勃生机、万物复苏。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小溪里的积雪融化了,溪水淙淙地流着。河里涨满了春水,清澈见底。旁边的树呀、草呀,都映在小溪里。小鸭、小鹅在这清澈见底的水中游戏。桃花开了,粉红粉红的,像小妹妹脸上的胭脂一样。梨花也开了,雪白雪白的,每个花瓣都有点点红色的花蕊,很美丽。还有迎春花也开了,金黄金黄的,五角星的小花朵在春光的照耀下好像金星在闪烁。冬天还是光秃秃的草地,春姑娘一下子就铺满了一片绿毯。

  细看,满地嫩绿色的芽,水灵灵的,让人喜爱得不忍心去触摸它!一阵春风过后,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有时舒展双臂,有时弯腰触地,有时左摇右摆,真像小孩在跳舞、嬉戏。这时你如果有空来欣赏一下,一定会叫你心旷神怡,乐而忘返的!我们家乡最好的消夏去处是龙泉湖畔,花香四溢,杨柳依依,吸引来很多省内外的游客。特别是端午节的龙舟赛,更让四面八方的游客络绎不绝、慕名而来。夜晚,湖面上漂浮着五光十色的花灯,人们在音乐喷泉的伴奏中翩翩起舞。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杨柳和槐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这时候,果园向人们献出了香甜的苹果、又甜又脆的梨,酸甜可口的野葡萄、酸酸甜甜的山楂、营养丰富的李子等。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房子上、树上、地面上都盖上了厚厚的白“被子”。

  可是,小朋友们无论如何是禁不住这银装素裹的世界的诱惑的,他们不顾天气的寒冷,激情四射地投入到雪地的游戏中,打雪仗、堆雪人、滑雪板,尽情开心地玩,不觉间,他们个个脸上冒汗,头上冒“烟”,脖子里、袖筒里、裤腿里都钻满了雪,还在你追我赶,完全沉浸在了他们自己幸福快乐的世界里了。我的家乡不仅风景如画,家乡的人们还热情好客。朋友们,来吧,我美丽的家乡——舞钢市随时欢迎四面八方的游客!

河南作文 篇6

  汴梁西瓜是开封的传统特产,驰名古今,畅销中外。其特点是:皮薄汁多,瓢沙脆甜,清利可口。民间素有"肖县石榴砀山梨,汴梁西瓜红到皮"之谚语。因开封古称"汴梁",万事故开封一带生产的西瓜都叫"汴梁西瓜"。

  西瓜原产于非洲热代沙漠地区,有四千多年的种植历史。约于公元十世纪(五代十国时期)由西域移植我国,先在回鹘(现新疆境风)栽培,后传入内地,因瓜种来自我国西部,故名西瓜。据胡峤《陷北记》记载,"峤于回纥得瓜种,以牛粪种之,结实大如斗,味甘,名曰西瓜。"

  西瓜双名寒瓜,为葫芦科一年后草本植物。西瓜不仅盛夏消暑解渴之上乘佳品,更兼有多种用途。瓜瓢中含有大量的糖份,一般含糖都在10.2%,最高达31.8%。含丰富的维生素丙和钙、铁、磷等矿物质。其瓢、皮、籽均可入药,有消烦止渴,解暑热,宽中下气,利小水,治血痢,解酒毒,治口疮,清肺润肠,补中宜人之医疗功用。西瓜皮还能做菜。

  汴梁西瓜在北宋时种植已很普遍。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园》上,就绘有在汴水岸边的几张桌子上,摆着切开的西瓜的画面。南宋诗人范成大曾在他的《西瓜园》诗中云:"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文信国在他的《西瓜呤》中也写道:"拔出金佩刀,斫破苍玉瓶"。

  开封一带气候温和,夏季雨水均匀,沙壤土质较多,适宜西瓜的增长。加之开封人民长期以来积累丰富的种植西瓜的经验,把西瓜作为乡土珍品精心种植,不断改进,使开封西瓜逐渐成为中州著名的特产。

河南作文 篇7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许许多多的古文物见证着人类发展与进步。带着对历史的瞻仰,元宵节的下午,我走进了河南博物院。

  远远地望去,河南博物院的外观像一座古埃及的金字塔,外墙上的花纹看着好似甲骨文,大门上的图案更像是千年的古封印,有着很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

  走进去,一眼就看到了宽敞的大堂中间有一个巨人双手用力伸开,各扶着一只大象,它的寓意也就是人类的出现占领了长期被野兽统治的中原大地,推开了文明历史的大门,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再者,我们河南的简称“豫”不是也包含着大象吗?

  河南博物院共有8个展厅,我们先来到了中原古代文明之光展厅。这个展厅主要展览了新旧石器时代的文物。我走进去,认真地看着每一件文物,仔细阅读文物资料介绍。一抬头,看见前面有一块石头。咦?一块大石头怎么会是文物呢?表面磕磕巴巴的,一点也不平整,我猜想它可能是一种工具,果然,我看了资料介绍,这块石头是旧石器时代的一种工具,已经有大约50万年的历史了!

  大家一定想不到,9000年前,我们的先人还会制造笛子。没错,我亲眼看到了一只在河南舞阳出土,用兽骨制作的笛子,它做工考究,还能微微地发出亮光,更让你想不到的事情是这件骨笛可吹奏7音阶,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且音乐性能最好的乐器,可谓是中华音乐史的奇迹吧,它也成为我们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

  接下来我来到了春秋时期的展厅,看到有很多人围聚在一个导游跟前,嘴里还不停的在啧啧赞叹着,我也好奇的挤到前面,眼前的一幕让我震撼-一个庞大的类似酒器模样的东西呈现在我眼前,听导游讲它叫“莲鹤方壶”,也是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只见它的顶上一只白鹤竖立着,身躯蟠龙花纹,壶底下有2只雄健的昨舌兽,造型奇特华美,被称作是青铜器的绝唱。莲鹤方壶有2只,这是其中一只,另外一只被保存在故宫博物院,并且这2只莲鹤方壶是不允许出国展览的,可见它的珍贵程度有多么的高啊!

  随后,我又走进了盛世荣华的隋唐时期,世俗与理性的宋金元时期以及有容乃大的西汉晋魏南北朝时期,看到那一件件巧夺天工,精美绝伦的古物,我从内心由衷的赞叹古代人民的聪明与勤劳,要知道当时并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全靠一双手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千古流传的古物。

  通过这次参观,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也见证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劳动的结晶。我相信我们这一代人,一定可以肩负起不忘历史,开启美好未来篇章的任务!

【精选河南作文汇总7篇】相关文章:

1.精选河南作文汇总5篇

2.【精选】河南作文汇总7篇

3.【精选】河南作文汇总五篇

4.精选河南作文汇总八篇

5.精选河南作文汇总8篇

6.【精选】河南作文汇总5篇

7.精选河南作文汇总9篇

8.【精选】河南作文汇总9篇

上一篇:河南作文300字 下一篇:河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