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

2021-01-20 家乡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通用12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1

  春节,是我国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当地人俗称过年,我的家乡中卫,也不例外。

  中卫人最看重过年了。

  腊八是过年的前奏,人们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在腊八饭里就全表现出来了。腊八这天用米、面、花豆、肉、蔬菜等做成美味的“腊八饭”(俗称和和饭)。腊八这天也是当地数九寒冷之时,“腊八的雪,老鼠的药”,如果这天降了雪,就预示着来年的吉祥和丰收。俗话说“吃了腊八饭,汉子跟上婆姨转”,这意味着,过年的活动也就开始了,过年用的衣物、食品全由家庭主妇操劳,男人碾米磨面,女人扯布买线,拆洗被褥,缝制衣帽,家里人杀猪宰羊,购置年货,宁穷一年,不穷一日。

  “腊月二十三,灶老爷上了天”,这一天是祭神的日子,也叫小年,家家都把灶神换成了新的。

  从年三十起,商铺的工具、用具洗干净封存起来,戏班、皮影在年三十反串唱几天。

  大年初一,各自在家里给神明、祖先牌位磕头,给老人拜年。大人给小孩发压岁钱,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吉祥、喜庆的对联。街坊见了都要问声“过年好”。

  初五家家早上吃饺子,叫“填穷坑”,意味人们穷怕了,吃了干饺子耐饱,表示全年不挨饿。

  初七,当地人叫“人七日”。下午家家必定吃长面,叫“拉魂面”。

  过年的高潮是在正月十五,从正月十四起,连续两天,立灯架,耍社火,灯架多是牌坊式的,灯面彩绘神佛、三国、西游记等故事,丰富多彩,五花八门。在一些街口巷道还有泥塑判官,下跪着秦桧夫妇像,泥塑腹空,一点燃烟煤,七窍冒出烟,说明了中卫人爱憎分明。

  民谚“正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燎干”,这一天黄昏,家家门口点燃干柴,大人小孩从火堆上反复跳过,嬉笑耍闹,火熄之后,灰烬用铁锨撒向空中,火星乱舞,近似礼花。

  正月二十三一过,年事算是忙完了,人们便又学习的学习,工作的工作,春耕的春耕了!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2

  中国过年时的习俗有很多,而我的家乡广东的习俗,你们知道吗?

  在广东,快过年的时候,大家备办各式年货,比如:买鸡、鸭、肉、鹅、鱼……选购春联、年画等。最重要的是要买柑橘、青橄榄、香梨等水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新送亲朋好友的佳果。

  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去“述职”之时,这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要进行清洗,谓之“采囤”。

  在我们小孩子的眼里,只有一件事最重要的,那就是我们都很想要的“压岁钱”!吃晚饭,大人们就会给我们“压岁钱”的,我们可以用来买很多好玩的好吃的,嘻嘻。

  晚上,我们还会将水缸里贮满水,米缸里填满米,灯火不熄灭,以象征这“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当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鸣放鞭炮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风俗,听了后,你觉得怎么样呢?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3

  我的家乡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节。

  按照家乡的习俗,春节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腊月二十三被家乡称为小年,这天,人们就开始打扫卫生,把房间的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杀羊杀猪用来祭灶。从这天起,人们就开始办年货了:买对联、买糖果有些人家还要炸东西。

  到了除夕就更热闹了,家家户户都在包饺子,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了飘亮的新衣服,出门在外的人赶紧回家团圆。到了晚上,人们都要吃年夜饭。

  从大年初一到初十,是人们走亲访友的好日子。人们都要互相拜年,祝福亲朋好友新年快乐,全家平安幸福。家里来了客人,大人们都要拿出好吃的东西来接待客人,小孩子们也都非常开心,因为他们都可以收到压岁钱。

  到了元宵节的时候,到处都张灯结彩的,整条街道都挂满了灯笼彩旗,非常好看,小孩子们都高兴地唱起来跳起来,高兴极了,家家户户也都挂上了火红的灯笼,吃着汤圆。这都寓意着我们大家都团团圆圆。生活和和美美。晚上,大家有的放着美丽的烟花,有的在放许愿灯,美丽极了。

  过了正月十六,春节就这样结束了,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工作,我们也开始认真的学习了。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4

  我的姥姥是地地道道的土家人,所以,每到过年的时候我们都要回到老家——山东。

  每到腊八那天,我们一家在天上还有星星的时候就起床了,腊八节一定要吃腊八肉,我大姨夫从冰箱里拿出了一大块猪肉,只见他把肉放在火炉上让它解冻,又往肉上撒了好多胡椒粉、辣椒粉,让猪肉变得花花绿绿的,接着大姨夫让我把肉递给爸爸,只见爸爸把一小桶酸糕水倒了上去,再用刷子把酸糕水刷开,刷完酸糕水的猪肉味道非常的香,有着酸糕水的酸味也也有胡椒粉和辣椒粉的辛辣味儿和香味儿。

  吃完腊八肉,就该喝腊八酒了,虽说腊八酒有酒字,但里面只是用葡萄、梨、苹果等水果榨的果味饮品,味道酸酸甜甜的,非常好喝,还可以把腊八酒和带气的无味苏打水一起喝,口感更佳呢!

  过完腊八就到了小年,这天男人们都在家收拾房屋,女人们会去集市上买年货,而我们小孩儿就在田野里玩摔炮。

  又过了几天就是大年了,爸爸和大姨夫在杀猪、清理猪的内脏,而我们小孩儿在屋里的炕上玩耍。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过去了,猪肉终于烤好了。爸爸拿小刀从猪身上割了一大块儿的肉让我们吃,我问爸爸为什么要把整只猪一起烤,不分成几部分?爸爸说:“因为这样可以象征我们一家圆圆满满。”

  吃完合家饭后,我们土家的年也就算是过完了,是不是很有年味儿呢?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5

  看了老舍先生的《北京春节》之后,也想一展我们家乡春节的风采,快来瞧瞧吧!

  腊梅花的香气充满了整个小区,我就喜欢这梅花香,不为别的,只为腊梅一开就要过年了!这花香也算年味儿吧。随着浓浓的年味儿,我们迎来了春节的前奏——腊八。腊八一大早妈妈就起来忙,原来是熬腊八粥,什么红豆、绿豆、黑豆……什么花生、枣子、葡萄干……什么大米、小米、黑米通通放进去,不一会儿便有了香味儿,这浓浓的粥香也是一种“年味儿”。

  过了腊八,我就开始盼二十三过小年儿了,这天是大年的“彩排”,这天过的好,大年也就更好。这天是要祭灶神的,还得用麦芽糖祭灶神,据说因为麦芽糖黏,黏住灶神的嘴不让他说坏事,也有的说,因为麦芽糖是甜的,可以让灶神的嘴巴甜,只言好事。二十七这天我们全家大扫除,好表现出新年新气象,上午我们把床单、窗帘、台布……全部洗干净。把地扫一遍,拖一遍再擦一遍。二十九这天早上要去买年货、对联。一到商店,那真是人山人海,擦肩接踵,衣服都快被挤掉了。回来要把窗花、对联全部贴上。下午还要炖肉,包饺子。包饺子时还要包三、四个“钱饺子”,谁吃到的多,谁在新的一年交到的好运就多。

  大年初一,早上早早的就要起来拜年,拿压岁钱。小孩们最喜欢过年,尤其是初一、二,因为有压岁钱拿嘛!但可不是白拿,还要叩头如捣蒜。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6

  我的家乡有着奇特的风俗。

  在春节走亲戚的话,就是要拿着大馍,它形似倒扣的铁锅,色白而已。底盘若海碗粗。两个大馍,论重量,差不多有一斤了。另外,拿大馍的习惯,不知从哪个年月起,演变成了凡是亲戚家有长辈,不管是叫姨叫姑叫舅还是叫啥,过年走亲戚,都必须拿大馍,而且必须成双。

  从我妈妈那个年代到现在,在我看来,大馍是一种礼节,是一种威仪——不仅仅是恭敬,绝对是百姓人家的一种威仪。

  姥姥随我家生活,再加上我爸妈众多的侄甥,所以,打我记事起,我家收的大馍在亲戚中就最多。大馍中隐藏了好多秘密,这秘密是姥姥发现的。每在亲戚走了之后,姥姥看着装满几个大瓦盆的大馍,总是一副很满足的模样。不过,姥姥会将大馍分开存放,她指着一对大馍说,这是谁谁家拿的,他家最穷,外层是白面,里面一准儿是红薯块儿,为了够重量,还故意不蒸熟,要先吃,免得发酸;又指着另一家的大馍说,这一家穷得不很,外面是白面,里面是高粱面或者玉米面;最后,老人家会指着仅有的几个大馍,说:“这是城里亲戚拿的,都是纯好面的,留到最后吃......”

  在平常的.时候,我的家乡经常会在一个指定地方请专业的人来表演唱戏,或者是有人在结婚,宝宝满月的时候也会请歌舞台来为我们表演。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奇特而又神秘。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7

  到了寒假,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了春节。

  春节前几天,家里的老人就会把辛辛苦苦养了的猪、鸡、鸭给杀了,鸡和鸭会拿去祭祖。大人们还会去买一些糯米,把糯米洗干净后,把猪血拿去锅里热。家的锅跟我们现在用的锅不一样。它的直径大约有1。3米,要烧柴才能用。把猪血烧到杏色,捞出。然后把糯米煮熟后,加入猪血,烧到凝固。捞出放在蒸笼里等它凉了,我们称它为“米血”。

  大年三十,大家把米血拿出来蒸熟,把杀好的猪肉拿出来,再杀几只鸡、鸭。晚上大家把它们煮熟,至于好不好吃就看大人们的手艺了,大人们还煮了年糕、面条、鸡汤等等。有些还会去市里买一些小菜,一家人围着大圆桌吃着年夜饭,谈着喜事,碰杯说祝福语。

  大家吃完年夜饭,就在一起看春晚,不一会儿又到门口去放烟花。

  初一,早上到处都是鞭炮味,还在睡梦中的我,被一阵阵鞭炮声被迫叫醒了,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完,飞一般地跑下楼,吃完早餐,和爸爸一起去拜年,而妈妈要留在家里接待客人。

  初七、八要“进香”。开着车,来到别的村的寺庙里烧香,那香长1米,直径5厘米,不一会儿有人来表演舞狮,大家看得可高兴了。当快要结束的时候,大家就敲着锣鼓绕着寺庙转几圈,便回家去了。

  家乡的习俗可真多呀!我们应该好好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8

  在我的家乡新兴县,一提起那里独有的是热闹的“走大王”活动,连最小的孩子都能眉飞色舞地向你道来。

  活动还没开始,已经到处挤满了人。我挤在观看的人群里,周围的人们都开心地大喊着,有的孩子一边举着大大的风车奔跑着;有的孩子蓄足了力,使劲地往里挤;还有的孩子被挤在了外面,急红了眼。风吹着路旁的树发出了“沙沙”的响声,似乎是在为即将开始的“走大王”活动而欢唱,风车快速地转着,似乎为“走大王”活动快乐地舞动。

  活动开始了,每一间作坊都把自己坊的大王抬出来,排在第一间作坊的大王很是高大,一看便知道他有可护一方之地的力量,当第一方的大王排到第二坊时,第二坊又把自己那坊的大王抬出来走向第三坊了……每一坊的大王巡游完毕之后,人群爆发出了更大的欢呼声,因为比赛开始了。每一坊都抬着自己那坊的大王站在起点处,“三,二、一——开始!”话音刚落,每一坊都抬着自己那坊的大王使劲往前冲,生怕比别人那坊慢,夺不着好彩头。

  比赛期间,观众们也没闲着,纷纷把头上的帽子、手上的风车高举过头,热烈地挥舞着,为自己看好的那一坊努力打气,似乎自己的加油声能让参赛人员们跑得快一点。

  很快,每一坊的大王都出巡完毕,热闹的“走大王”活动结束了,但人群还迟迟不愿散去……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9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家,每个家也就有自己的风俗。今天我就要给大家介绍我的老家——阜新。

  阜新是辽宁省很小的城市。那里比北京冷,也没有像哈尔滨天天下雪那么冷。

  阜新有很多风俗,比如在除夕夜里要开门迎财神。年夜饭里要有鱼和丸子,有鱼是因为“年年有鱼”,丸子是因为希望家人团聚在一起。然后就要放烟花,放完了烟花才能回家吃饭,还有除夕当天只能吃两顿饭。

  说了一些除夕的风俗,初五的风俗也有很多,而且都很有意思。只要到了初五,除了要放烟花还有我认为最好玩的一项活动,还要吃一样东西。

  吃的东西是一个小朋友很爱在夏天吃的,那就是冰棍。冬天吃冰棍是只有在东北人们才做的习俗,但大家也就吃一两根。好多人都会去冰场滑冰,因为阜新是一个小城市,所以只能在湖面上在冻一层结实的冰。

  爷爷告诉我,好多老年人从小就在那里滑冰。直到现在,他们还有很多人来到冰场上坚持滑冰呢!

  关于初五吃冰的这个习俗,好多人都是吃冰棍。我在网上查到,据说以前没有钱去买冰棍吃,人们就在井边上挖冰块去吃。这样吃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好多人都认为初五吃冰就可以让你在新的一年里腰不酸、腿不疼、牙也不痛,干活浑身有劲!到现在为止,东北人一直没有忘记这个习俗,我们家一直遵循这些习俗呢!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家,每个家也都有很多有趣的风俗。希望你的家乡里也一样有很有趣的风俗。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10

  谁没有自己的家乡?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每个人的家乡虽然不一样,但对家乡的热爱却是相同的,我当然也不例外。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家乡的一些风俗吧!

  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粽子主要的材料是糯米和竹叶。甜的要加入豆沙、花生和红枣,咸的要加香菇、肉丝和盐巴等。首先用两片竹叶卷成锥形,然后放入米和馅,用筷子插几下,使米和包馅更结实,再封口。口要封成三角形的,最后,用草绳把它梱紧。蒸好的粽子香气扑鼻,可好吃了!端午节时,每家每户都会在门口挂上菖蒲、艾草,可以驱赶蚊虫,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还可以驱邪。划龙舟是端午节才有的比赛。几条龙舟一字排开,哨声一响,几条龙舟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向终点冲去,先划到终点,并夺到旗子的队伍就获胜了。那是多么精彩的比赛呀!

  除了端午节以外,我家乡的春节也很让人喜爱。每到春节前,人们会络绎不绝地到人山人海的市场办年货。每个人的篮子都装得满满的,有开心果、泡泡糖、花生、瓜子、糖等食品,有鸭、鹅、鱼、猪肉等,有烟、酒、巧克力等礼物。在家里,大家忙个不停,手拿扫把,脚踩椅子,爬高爬低,把屋子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打扫得干干净净。新年新景象,大家都为新的一年有个好开始而忙碌着、快乐着。不用说我们小朋友是多么喜欢春节的到来了。

  我爱家乡的风俗,更爱家乡的亲人!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11

  春节,伴着冬天的脚步悄悄来临,和我们欢聚在一起。你看,家家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户户都挂上了喜庆的红灯笼,店铺里也摆满了红红的鞭炮、红红的红包……中国红,在这一天可谓是欢迎的颜色了,整个世界都喜气洋洋,红红火火。

  作为中国的传统佳节,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春节这段日子,人们就像蜜蜂一样,忙碌起来了:晒腊肉、腌咸鱼、晒腊肠……还要为孩子们准备新衣服,压岁钱,希望他们来年学习更上一层楼,天天开心。虽然有些累,但每个人都开心地笑着,流露出幸福的神色。

  大年三十了,一家人忙里忘外,做着团圆饭。而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则是点鞭炮,放烟花。听着一声声烟花划过天空的声响,打破了平常一样夜晚的寂静,无数的烟花在空中绽放,幻化成了各式各样的花样,描绘着除夕之夜的美好画面。夜晚的天空顿时在黑色的幕布上绣上了几朵美丽的金丝花儿。

  “吃饭咯!”“我要吃鱼丸”,“我要吃鸡腿,还有腊肠”……除夕的桌面上摆上了满满一桌好吃的食物:年年有余、节节高升、团团圆圆……每一份食物都被赋予了美好的祝福。

  孩子们吃着,笑着,嘴里还嚷着:“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在大人们宠溺的笑容里,欢天喜地的接过红包,悄悄心里盘算着又该买点什么?又该挑些什么?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烟花盛放、鞭炮响亮,在一家家其乐融融的欢声笑语中,过年的气味已弥漫空中,沁入心田。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12

  我们金华人有一种很特别的习俗,那就是金华斗牛。

  金华斗牛,曾与金华火腿齐名,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清末民初尤其盛行。金华斗牛是牛与牛斗,不同于西班牙的人与牛斗,被誉为“东方文明斗牛”。斗牛当日,参斗之牛装以勇士之饰,由其主人护送进入斗牛场,此时鞭炮齐鸣,观者欢呼雀跃。

  我就看过几场:牛主把牛牵到赛场上。此时,两牛怒目而视,各自刨腿,四肢并力,奋力斗争,观众则呐喊助威,呼声响彻云霄。败者血肉模糊、仓皇而逃;胜者则奋蹄而追,紧随其后,斗牛即将结束。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在这里有相当大的体现。败退之牛将被主人贬成耕牛甚至宰杀;而胜者则身价加倍,威风一时。

  金华斗牛不仅仅是现代的玩法,古代也有。我查阅了资料:相传在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与鲁肃微服出巡东阳郡(今金华市)。孙权为培养当地百姓的勇武精神,便在东阳郡大兴斗牛之风。自此,婺城区雅畈镇铜山白鹤庙开创斗牛节,铜山也成了金华斗牛的创始地。可是现在并没有了以前的威风:金华斗牛濒临绝迹。新中国成立后,金华斗牛习俗一直被废止。1992年,金华开始重建斗牛场,恢复斗牛节,欲使这一古老民间娱乐活动重振声威。可好景不长,金华斗牛刚刚重新有了起色,斗牛户却因为斗牛经验少、饲养费用不能次次提供而纷纷宰牛卖牛。

  我们要好好珍惜文化遗产,不让他们受破坏。让金华斗牛重新站在现实的舞台上,不再被人们遗弃。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通用12篇)】相关文章:

1.家乡的风俗作文(通用16篇)

2.家乡的风俗作文(通用34篇)

3.家乡的风俗作文(通用42篇)

4.家乡的风俗作文(通用15篇)

5.家乡的风俗作文通用15篇

6.家乡风俗作文(通用10篇)

7.家乡的风俗作文

8.家乡的风俗

上一篇:家乡的风俗高中作文 下一篇:描写家乡的风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