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鲁迅作文

2021-03-09 鲁迅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介绍鲁迅作文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介绍鲁迅作文 篇1

  一张瘦削的脸庞,透露出刚毅与坚强;两道锐利的目光,仿佛能刺透黑夜;一头不屈的硬发,显示与恶势力的不调和。这形象与那不朽的文字一起,随着岁月的增长,逐渐由模糊变清晰,终于画出了我心中的鲁迅先生,

  众多的作家中,鲁迅是突出的一个,野兽特殊的一个。虽然他没有的累累巨著,没有冰心老人那清新、优美的诗一般的笔调,也没有雨果那曲折动人的小说情节,但他以对人民的关爱,对旧社会的憎恨和他那坚强不屈的品质,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他以笔为抢,以文字为利剑,挑破漫漫长夜。他敢骂,骂那些奴颜婢膝,貌似中庸的伪君子;敢论,论国民的劣质根本;他敢呐喊,为在土地上麻木生活着的闰土而呐喊。

  鲁迅关心爱护青少年,总是询问侄女周晔一些问题,犯了错却以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去批评;鲁迅憎恨旧社会,即使在开玩笑时也不忘抨击那压迫人民的旧社会;鲁迅同情贫苦人民,肯为一个区区车夫去半跪治伤,送药送纱布。最让我崇敬的是他关心别人胜过自己,他不顾自己病重,反而让女佣阿三多休息,不让她干重活。他的这种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品质不仅得到了当时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也得到了现代人的崇敬和钦佩。

  虽然鲁迅走了,但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他甘愿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甘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他不仅属于历史,也属于现实。

介绍鲁迅作文 篇2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预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有“鲁迅”作笔名,发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一生创造和翻译了很多作品集《呐喊》《仿徨》《故事新编》,散文诗编《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课文选自他的小说《故乡》

  这篇课文主要回忆鲁迅先生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说明了鲁迅先生是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崇敬和怀念的思想感情。

  “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是鲁迅先生对作者读书不认真进行委婉地批评。读到这里,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让我不禁掩卷沉思:有一次,爸爸帮我买了一本名为《五万年前的客人》的书,我一目十行、囫囵吞枣地读了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而文章的特点、所表达的情感,全弄不明白。一天,爸爸突然问我:“小可,爸爸给你买的书读懂了吗?”“读懂了。”我回答说。爸爸面带笑容地说:“我问你一个问题,看你能不能答对,《五万年前的客人》中的《黑宝石》是什么?”我吞吞吐吐地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爸爸听了,说:“读书要认真,不能马虎了事。爱因斯坦小时候也不是个超人的天才,甚至有人说他是个‘笨蛋’,可促使‘笨蛋’成为天才的不正是勤读书这三个字吗?爱因斯坦深信天才出于勤奋,他用勤读书去弥补自己的笨拙。勤读书可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还可以增长知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听了爸爸发人深省的教诲,我醒悟了,并下定决心:从此要认真读书,不再马虎了事了。我读了之后觉得:鲁迅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的多的人”他那种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来学习。

介绍鲁迅作文 篇3

  一个是供在“神龛”里的鲁迅,他去世不到两周年,“谥号”就有了许多,多得我必须细细打点才能说全。“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中国的一等圣人”“新中国的圣人”“革命队伍中最革命的很老练的先锋分子”。在我还是蒙童的时候,我只能听到师长千篇一律地告白:鲁迅的文章是“匕首”,是“投枪”;鲁迅对民众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倡导“壕堑战”,主张“韧的战斗”。这个鲁迅离我很远,很远,好像除了“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外,就是先生那“倔强地竖立起来”的头发,别的什么印象也没留下。

  另一个是活在他自己著作里的鲁迅。他写下了很多深刻的话,也说了些过激的话。他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圣人”,而且一辈子也没有承认谁是“圣人”。他的祖上也“曾阔过”,到他却家道中落,成了“破落户儿”:父亲久病,作为长子的他经常奔走于当铺与药铺,受尽白眼;他曾因溜进百草园翻何首乌,捉蝥,被先生责罚;他留过学,学过医,成绩平平,弃

  医从文;他思想活跃,先是进化论,继之超人哲学,后来社会主义思潮,在他身上深深地烙上了中国近代思想快速发展的痕迹。但他始终秉承“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一精髓。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世界观,影响几代中国人。他“呐喊”过,想凭一己之力,唤醒沉睡的同胞,捣毁令人窒息的“铁屋子”;他也“彷徨”过,孤独地在故纸堆里抄写古碑;他更妥协过,接受了母亲“赠送”给他的“礼物”;他绝对疲惫过,“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总之,他同普通人一样,但想得多,看得深;他的思想未必都对,他自己也曾说“矫枉必须过正”;他深情祝福中国人“忘掉我吧”,但即便是七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也无法“忘却”!

  两个鲁迅,我痛惜前一个,喜欢后一个。前者虽然妙相庄严,但渐失生气。这个鲁迅只需人顶礼膜拜,让人盲目崇拜,却难以给人一点新鲜的思想.自己也成为生前痛恨的被高高供奉的土偶;后者虽然不是那么神圣庄严,但那思想却是鲜活的,可以接受,可以批评,可以补充,可以修正,也因此可以愈益完备、愈益发展。

  一切思想家——即使是最伟大的思想家。一旦被当作“神”,供于“神龛”之上,他的思想就不能与时俱进,从而僵化,继而终结生命。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要想扼杀一种思想,最简单、最方便、最冠冕的办法,就是把它供起来。如果我们真的尊敬一位伟人,那就请他当作一位智者而不要把他吹捧成“神”吧。我们吸收的智慧,而不要匍匐着求他替我们解决他生前未曾遇到的问题。

  前面的路,要自己来走,这就是我眼中的“鲁迅”。

介绍鲁迅作文 篇4

  时代与空间相隔的很远很远,可我的耳旁却分明在响起那执着的声音,千古不变的执著,万古长存的精神——这是鲁迅先生,也是所有那些若干年前为国家、为人民,声歇力竭的呐喊者的人的写照。

  窗外在下着凄凉的雨,是在为那些逝去的可贵默哀么?还是在替鲁迅先生默默的继续注视着这个他所深爱的大地?我无从得知。

  但我却仿佛融在了这片深沉的雨中,仿佛看见了那苍老的面庞……

  布满岁月沧桑的脸上,透出深深的疲惫,似乎已经厌倦了一切。眼神却很是平和,带了几丝善意的笑,溶解了所有的紧张与防备。只是,——他却那么像一个过早老去的'孩子。

  “您,就是鲁迅先生么?”我语气里带了几分尊敬,那铮铮铁骨的鲁迅先生,实着令我钦佩。

  他没有回答,只是无言的在嘴角勾起一丝弧度,像是默认般的点了点头。

  “若是当今世上像您这样的人多一些便好了,可是昔日的您医术明明那么精湛,又为何提笔写起了文章呢?医术不也可以照样很好的挽救回一些无辜的世人的性命么?”

  鲁迅先生沉默了良久,这才缓缓开口;“挽救世人的性命又有何有,他们的灵魂是愚蠢的啊,那是一种可悲的愚蠢。即便替其延长了寿命,也只是无用功罢了。所以我便出了书,以笔为武器,教世人如何挣扎着起来反抗,教世人如何挽救自己愚昧无知的灵魂。”

  “那么,您一辈子都在为世人呐喊着,到自己的生命终结之时都没有停歇过,你没有后悔过么?”

  “实话说,后悔是必然的,我的确没有那么坚定的毅力,但每次我想去不在乎,想去遗忘之时,百姓那哀苦的面容便又总是聚集在我眼前,令浓郁的凄苦将我包围,无法脱身。我便又只能无奈地拿起笔来,依旧写下去,依旧无望的为世人呐喊着。”鲁迅先生顿了顿,接下去说:“很多人认为死是个可怕的字眼,不愿提起它,我也曾害怕过它,只是真正读透它的意思只是,便也不觉得这是什么难以了了的难事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只要坚持到生命终结之时都一直在默默奉献着,便也瞑目了,起码,我做别人了点什么。”

  他的深沉的面容便融在里寂静的雨中,就如他来的毫无预料一般,他也就这么毫无预料的走了。

  这是,像他说的一般,我也在这片雨中,得到了点什么。

介绍鲁迅作文 篇5

  游鲁迅故里 今天,我和妈妈又去鲁迅故里玩。 鲁迅故里的游客真多啊。我先去了鲁迅小时候玩过的百草园。妈妈给我讲了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我在想,这么高的桑树,蚕宝宝怎么爬上去呀?我在矮墙边发现了一只小小的蚱蜢,它一跳就跳进了草丛,再也找不到了。 我又去了鲁迅故居、鲁迅祖居和鲁迅纪念馆。最好玩的是三味书屋,我早就听妈妈讲过鲁迅刻“早”字的故事,但是却没有找到那张桌子。接着,我和妈妈坐在三味书屋里,有一位老先生给我们上课,上的是《三字经》。

  老先生很瘦,穿了一件长衫,戴了一顶有长辫子的帽子。他让我们一起跟他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告诉你,念不出老师要打手底心的。我觉得挺好玩,忍不住大笑起来。老师还教大家作对,对上了有小礼物。老师说:“茴香豆。”妈妈第一个对:“花雕酒。”还有的对:“霉干菜,臭豆腐。”老师把小礼物送给了妈妈,妈妈又送给了我。后来,妈妈又用“比目鱼”对出了老师的“独角兽”。老师说:“妙哉,这正是鲁迅小时候对的。”原来,妈妈刚好看过这个故事,想不到派上了用处。 今天真不错,游鲁迅故里有这么多的开心事!

介绍鲁迅作文 篇6

  鲁迅故里鲁迅先生是闻名世界的文学家,他出版了很多书,如《朝花夕拾》。鲁迅先生的家乡在绍兴。为了看鲁迅先生的故居,我特地赶来。鲁迅先生的故居是个公园,游人免费观赏。我们只看了其中之二:“三味书屋”和“百草园”。我们先来到了“三味书屋”,那儿是鲁迅先生从小上课的地方。“三味书屋”顾名思义就是上课学习的地方。

  进入屋中,可以看见:一张桌子在堂子的中间,这是老师坐的位置,学生们坐在老师的两边,而鲁迅先生则坐在一个房角旁,从这可以看出鲁迅先生身份的不同。我们为当时鲁迅先生的认真态度而感叹。之后,我们来到了“百草园”。 “百草园” 顾名思义是种菜的地方。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片杂草丛生的土地,菜地的旁边还有一口鲁迅先生曾经用它浇地的老井。过了一会,我们便走了,虽然不是离开了绍兴,而是离开了鲁迅先生的故居!再见了,鲁迅故居!下次我一定再来看“你”!

介绍鲁迅作文 篇7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从前认为,鲁迅非常严肃、冷漠,可是读了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后,我才深刻了解鲁迅。

  原来鲁迅也很幽默,他的笑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什么可笑的话,他会笑得连烟头都拿不住,常常笑得咳嗽起来。鲁迅先生每天都要陪客,从下午二、三点来了客人,一直陪到五、六点钟,若客人在家里吃饭,吃完饭后又要喝茶,常常陪客人到晚上十一、二点钟。客人走后已经下半夜,人们本该睡觉,而鲁迅才要开始工作。直到第二天早上,人们开始工作了,而鲁迅才刚睡下。陪客人表现了他对客人的尊敬,他是多么辛苦呀!

  鲁迅工作累了,不听留声机,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觉,鲁迅说:“坐在椅子上翻翻书就是休息。”他这种珍惜时间,发奋读书的行为让我们值得学习。在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七日,鲁迅先生发病了,是气喘,十七日一夜未眠,十八日终日喘息,十九日下半夜,人衰弱到了极点。天将发白时,鲁迅先生像平日一样,工作完休息了,鲁迅先生永远离我们而去了。

  鲁迅先生的一生是丰富多彩的,他用一支笔与敌人做斗争。臧克家写了一篇散文《有的人》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的高尚品质。

  今年是鲁迅先生逝世八十四周年,鲁迅先生用实际行动,谱写了精彩的人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让我们向伟大的鲁迅先生学习,珍惜时间,努力读书吧!

介绍鲁迅作文 篇8

  正月初四原本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可舅舅打来的一个电话改变了这一天。他说要带我们去绍兴鲁迅故里游玩。

  电话刚挂,我就以闪电般的速度刷牙、洗脸、吃早饭,一切准备完毕。那天刚好下雨,我便打着伞在马路旁等待。不过几分钟,舅舅的汽车就出现在我的视线中。随后我就上了车,出发了。

  在去绍兴的路上,我们吃着零食,有说有笑。差不多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就来到了绍兴故里。舅舅先买好票,我们便开始了鲁迅故里的一日游。就在入口处旁边有一堵墙十分引入注意,上面写着鲁迅故里四个大字,还画了一条古街和鲁迅的上半身画像。只见鲁迅身着古装,一只手垂直,另一只手拿着香烟,双目炯炯有神。入口的另一边是乌篷船码头,,一条条乌篷船在河道中穿梭着就像是织布的梭子。

  鲁迅故里大致可分成四部分,有三味书屋、百草原、鲁迅纪念馆和鲁迅故居。我们先参观的是鲁迅故居。所谓鲁迅故居也就是鲁迅的老家。我们刚进院子,客厅里的那些古家具吸引了我们的眼球,赶紧跑过去看。舅舅不停为我们拍照,看完大厅往里走,就到了佛堂,墙上挂着一大块金黄色的布,上面锈着红色的“佛”字,前面还摆了一张桌子,桌上放了许许多多贡品。再往里就是一间一间的房间,有主人房、少主房、幼童房、绣房、琴房等,不但房间多而且每间都富丽堂皇、豪华富贵。可想而知,鲁迅家可真是大富贵家族呀!

  参观了鲁迅故居,我们又来到了鲁迅纪念馆。走进展厅鲁迅的雕塑如同磁铁一样把我们吸引了过去。一楼主要是鲁迅读过的书和他小时候发生过的事。往前面看过去围了一群人,挤进去一看原来是虚拟的水乡社戏。舅舅说:“因为以前没有剧院,水乡的人就坐在船上看戏的。”上面还有二楼,那里存放着鲁迅写的书。

  看完纪念馆,时间也差不多了,肚子也饿了,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荒。于是我们便找了一家饭馆先垫饱肚子。吃完午饭,我们又去百草原“大扫荡”。百草原是个美丽的大花园,那里有好多名贵的花草树木,真是名不虚传。在花坛旁还竖着一块写着“百草原”的大石头。我们都站在石头前合影留念。

  最后我们还去了三味书屋。那里有几间教室,有一间门看着,那就是鲁迅当年读过的教室,最角落的那张是鲁迅的。据说有一次鲁迅上学迟到,老师批评了他,他就在桌子刻了个“早”子。

  四个景点都看过了,我们又在热闹的古街上逛了逛,买了些纪念品带回家。多么快乐的鲁迅故里一日游呀!我肯定不会忘记这一天的。

【关于介绍鲁迅作文8篇】相关文章:

1.关于介绍鲁迅作文3篇

2.关于介绍鲁迅作文5篇

3.关于介绍鲁迅作文八篇

4.关于介绍鲁迅作文三篇

5.关于介绍鲁迅作文四篇

6.关于介绍鲁迅作文6篇

7.关于介绍鲁迅作文7篇

8.关于介绍鲁迅作文五篇

9.关于介绍鲁迅作文六篇

上一篇:鲁迅的作文 下一篇:鲁迅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