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日记

2021-02-25 [第四单元]写一则观察日记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过去了,一定会有值得记录的想法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日记吧。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察日记10篇,欢迎大家分享。

观察日记 篇1

  我家的阳台是宽敞的,也是种了许多的植物:有着高雅舒展的君子兰、绿茵挺拔的文竹、花香四溢的康乃馨……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要属那株枝繁叶茂、青翠欲滴的芦荟了。

  芦荟也是比较大的,大概是没有了花盆的限制,愈发生长得蓬蓬勃勃。碧绿是它生命的色彩,肥厚是它生活的优越,满满当当的枝叶是繁茂最形象的解释。如果细瞧,也不是满株深翠如翡,宽宽绿绿的枝叶边缘有些小刺,看似光滑的叶片上还映衬着一些嫩绿色的小斑。这让我情不自禁地联想起“瑕不掩瑜”一词,可哪里是瑕疵,分明是点缀在翠玉上的小可爱呀!

  我从前一直以为芦荟是无花植物,在亲手种养、长期观察后才幡然明白:芦荟其实是会开花的。前些日子,我新奇地发现芦荟中间长出了一根长长的花干,一天比一天高,像一个日益升高的小山峰。我就纳闷了:难不成它要开花?没过几天,芦荟真的开花了!淡红色的长条形小花,簇拥着花干,向四面八方伸展开来。盛开的花朵微微下垂,末端就像张开的小喇叭,似乎在吹奏一曲生命的赞歌。每当微风吹过,数十朵长短不一的花儿迎风轻摇,散发出淡淡清香……花姿摇曳,花香醉人,让我越发喜欢它了!没有观察,没有等待,就没有发言权,还真是这样。

  有一天,我观察芦荟时不小心被刺儿扎了一下,不禁暗暗埋怨:哼,这芦荟好端端地为什么要长刺呢?痛死我了!我带着疑惑翻开《百科全书》一看,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芦荟和仙人掌还是并不疏远的亲戚呢!它们都是热带沙漠中的植物,芦荟长刺是为了自我保护,不然早就被饥渴难耐的动物啃得灭绝了。它的生命力也很顽强,用手将一片叶子掰下,插到另一个地方,用不了多长时间它就会变成一株新的芦荟,重新长出嫩芽来。

  芦荟的作用很多,可以做成清香可口的菜肴,汁液不仅能治愈伤口,还可以美容……从芦荟身上,我悟出了一个道理:要像芦荟一样毫不张扬,随遇而安,充满活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观察日记 篇2

  上上个星期,老师给我们发了蚕,我的这一盒一共有30多条蚕,非常小,每条蚕大约有4厘米左右,每条蚕的头上都有一个小黑点,身体上一节一节的,一缩一缩的,有趣极了。

  让我来介绍一下蚕吧:蚕蛾科昆虫的一种,原产中国,驯化在室内饲养,故又称为家蚕。养蚕和利用蚕丝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约在4000多年前中国已有记载,至少在30__年前中国已经开始人工养蚕。公元551年,有两个外国修道士把蚕茧带到欧洲。蛾体中型,雌、雄触角皆为栉齿状,雄性栉齿略长;喙退化,下唇须短小,无单眼,体翅灰白色,翅脉灰褐色。蚕吐丝结茧时,头不停摆动,将丝织成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字形丝圈。每织20多个丝圈(称一个丝列)便动一下身体的位置,然后继续吐织下面的丝列。一头织好后再织另外的一头,因此,家蚕的茧总是两头粗中间细。家蚕每结一个茧,需变换250~500次位置,编织出6万多个8字形的丝圈,每个丝圈平均有0。92厘米长,一个茧的丝长可达700~1500米。丝腺内的分泌物完全用尽,方化蛹变蛾。

  最常见的是桑蚕,又称家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属鳞翅目,蚕蛾科。桑蚕起源于中国,其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蚕的一生经过蚕卵—蚁蚕—蚕宝宝—蚕茧—蚕蛾,共四十多天的时间。

  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宝宝黑黑的像蚂蚁,我们称为「蚁蚕」,身上长满细毛,约两天后毛即不明显了。蚁蚕出壳后约40分钟即有食欲,这时就要开始喂养过程了。

  蚕宝宝以桑叶为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慢成白色,一段时间后它便开始脱皮。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是二龄幼虫。它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才开始吐丝结茧。

  五岁幼虫需二天二夜的时间,才能结成一个茧,做茧的丝竟然可以抽到长达1。5公里长耶!并在茧中进行最后一次脱皮,成为蛹。约十天后,羽化成为蚕蛾,破茧而出。出茧后,雌蛾尾部发出一种气味引诱雄来交尾,交尾后雄即死亡,雌蛾约花一个晚上可产下约500个卵,然后也会慢慢死去。(以上的介绍是从书上看到的')

  详不详细?你也买一盒养养吧!你会从中得到乐趣的!哈哈!

观察日记 篇3

  我奶奶特别喜欢种花,家里到处都有艳丽的花,其中,我最喜欢君子兰,由于它四季常青,青春永驻。

  君子兰的叶片很光滑,看上往又清新又精神。它的叶子像剑的外形,墨绿色的叶片从中心向外伸展,相对排列在花颈两旁。它挺拔着,威风凛凛,的确有君子的翩翩风度!难怪人们叫它“君子兰”。

  今天,我发现君子兰的左根部长出了一棵小芽,它的叶子嫩绿嫩绿的,像是一个刚出生的小宝宝,依偎在妈妈的怀抱中,看上往可亲切着呢!

  在阳台边,我又发现了一盆已经长出了花骨朵儿的君子兰。它的花颈是从花的中心抽出来的,长约10厘米,宽约1寸。在花颈的顶端长着一朵朵大小像小鸟蛋似的花骨朵儿。我盼看它快快开出美丽的花朵!听奶奶说那盆君子兰已经有八岁了,我听后赞叹不已。

  只要我们认真观察一样东西,我相信一定会有收获的!

观察日记 篇4

  今天,我妈妈从菜市场买了一些小金鱼。

  我负责把金鱼放进鱼缸,却看到一条红色的金鱼,头上戴着一顶红色的帽子。尾缘是花的,像花裙子。它像红色的光一样游动。有时候在做作业的时候,看到小金鱼一直在玩,好开心!在水上游一会儿,沉到水底一会儿,带着尾巴走一会儿。我羡慕他们,不像我们每天做作业,做家务。

  有时候放学回家,看到小金鱼一动不动地浮在水面上。我想小金鱼一定饿了,就赶紧把鱼料拿来了。当我刚放下鱼食时,小金鱼立刻游了过来,咬了一口,津津有味地写了一篇作文,吃了。看他们吃饭很有趣。真的很恶心,但是吃一次再吐出来再吃一次也挺可爱的。

  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要做一件事,就是和小金鱼说晚安。有一次,我看到小金鱼睁开眼睛,浮在水面上,好像死了一样。我悲伤地对妈妈说:“小金鱼死了。”妈妈半信半疑。真的吗?我说:绝对是真的。妈妈走过来看着金鱼说:小傻瓜,其实金鱼不是死了,是睡着了。原来小金鱼也有每天睡觉的习惯。

  通过观察金鱼,我学到了很多课外知识。以后会仔细观察动植物。

观察日记 篇5

  3月20日星期四阴

  我的种子发芽了!这次发芽的是番茄种子,瞧,它细细长长的茎上长着一对小小的绿油油的子叶,是那么娇小,亭亭玉立,非常美丽。

  接着,我用自制喷雾器给它浇了水。自制喷雾器是用一个矿泉水瓶制成的,在瓶盖上戳了几个小洞,灌了一大半的水,离瓶口有5~6厘米,用匀速往土上浇水,护着新芽不让它们受损。

  今天天气明显冷了很多,我帮它包上一层保鲜膜,戳上小洞,让空气流通。

  期待明天成长的种子。

观察日记 篇6

  我的水仙开花了!

  它的花骨朵的薄膜裂开了,里面又四处伸出四五个细细的花茎,头上一个小小的白色的花苞。花苞张开了,水仙终于开花了!水仙的花是白色的,由六片洁白的花瓣组成,里面还有一圈金黄色的花心,最里面是一簇黄色的小花蕊,每个头上都尖尖的,上面“插”着一个红色的“小点”,可美了!水仙花还散发着阵阵清香!

  从远处看,水仙花就像一个穿着绿衣服、披着绿斗篷、脸儿白白的仙女,发丝上还扎着几朵黄色的蝴蝶结,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跳舞,怪不得被称为“凌波仙子”呢!

  水仙花开得更多了,也更美了,一进家门,就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呢!

  今天,我正在给水仙花浇水,忽然发现在几枝花中间有一枝花茎弯了。使我大吃一惊的是,虽然花茎下面已经压断了,但是它的上面部分竟然又拐了个弯挺了上来,而且还开花了!

  啊!水仙花的生命力这么顽强啊!

观察日记 篇7

  我自小喜欢养小昆虫。记得我一个舅公公每到夏天,各种款式和质地的蟋蟀盆养了许多蟋蟀,到了周末挑选出开了大牙的身强力壮的蟋蟀去打擂台,经常是凯旋而归。当时那种激战场面,蟋蟀的高昂的鸣叫声,至今历历在目。我爸爸更喜欢养金铃子、纺织娘、蝈蝈,家里有许多装有这些小昆虫的精致的小笼子、小盒子,从早到晚那悦耳动听的鸣叫声不停在耳边响起。长期的耳闻目染,我也爱上了养小昆虫。但随着学业越来越忙,我不得不忍痛割爱了。

  今天,我一走进上海昆虫博物馆,立刻让我回到了童年记忆中的昆虫世界。那五彩缤纷、多姿多彩的美丽的蝴蝶,来自世界各地、品种繁多的名贵昆虫的标本,陈列在橱窗里的各种活的昆虫,如竹节虫、蟋蟀、蝈蝈、金铃子、蟑螂等,让我看得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特别是听到熟悉的蟋蟀“瞿瞿”“瞿瞿”的叫声,金铃子“铃铃铃铃”的歌唱声,我顿时心花怒放,喜上眉梢。参观结束,我们还每人自己动手做了一个蝴蝶标本。现在我每天与它作伴。

  这个下午我过得快乐极了!

观察日记 篇8

  现在,根据说明上来看,向日葵应该可以接受阳光了,所以我就把它放在窗户外头,逐渐接受阳。到今天,向日葵生长良好,平均身高11厘米。今天的天气不太好,太阳久久不露面。到了晚上7点钟,狂风四起,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落了下来,我首先想到了我的向日葵,这天电闪雷鸣,我的向日葵还不垮了?想到这,我飞奔阳台,想要拿回我的向日葵,但老妈却拦住了我。老妈对我语重心长地说:“向日葵不经历风雨就不能扎根,不经历磨难就不能开花,人难道不一样吗?”

观察日记 篇9

  今天早晨起床后,我站在阳台上向外望去,看见树叶黄了,也干枯了。秋风一吹,树叶一片片的飘落下来,一小会儿,地面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树叶。

  妈妈告诉我,这就是秋天来了,冬天离我们也不远了。这时我望了望天空,看见一排排大雁正匆匆忙忙的向南方飞去。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儿排成“一”字形。每只大雁都紧的跟随着前面的领队,大家团结一致,顺利的向南方飞行。每只大雁都是这样相互关心着,鼓励着。对于伙伴们从来都是不离不弃。

  大雁的这种精神让我感动,从动物身上,我能看到爱的力量,团结的力量。这种团结的力量能让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我相信团结的力量更能使我们人类战胜困难,创造奇迹。

观察日记 篇10

  泡豌豆记

  10月29日 星期四 天气情

  今天我们语文老师给了我们一个任务,那就是:种豆子。我先找了一个塑料透明的杯子,接着我向妈妈要了一袋豌豆,把这些豌豆倒到一个大盆子里,然后精心的挑选出最好的几粒“豌豆精英”,之后我把那大盆子里剩余的豌豆装在了一个袋子里,就开始泡豌豆了。

  首先我们要在事先准备好的杯子里倒入三分之一的水,然后把那些“豌豆精英”放入水中,“豌豆精英”像潜水员一样潜到了水底下,好像在玩不能动的游戏似的。最后我们要等豌豆泡开了才能开始种豌豆。我希望这些豌豆能长成一个绿色的“小花园”

  种豌豆

  10月30日 星期日 天气晴

  当我今天早晨起来准备看看我的豌豆宝宝们长得怎么样了,没想到让我惊讶的是,那些豌豆宝宝们,都成了一个个的肌肉豌豆。于是,我找奶奶借了一个花盆,在后门找了些土来,把豌豆给放在了上面,找了些土,帮豌豆盖上了被子,豌豆就沉睡在了梦中。

  一个惊喜的瞬间

  11月2日星期二 天气晴

  今天中午,当我回家时惊讶的发现,我的豌豆变成了一个个含苞待放的骨朵儿了,那天晚上,我兴奋的睡不着觉了。

  经过这次种豆的过程,我发现这些豌豆一直在顽强生长着,他们这种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帮豌豆盖上了被子,豌豆就沉睡在了梦中。

  一个惊喜的瞬间

  11月2日星期二 天气晴

  今天中午,当我回家时惊讶的发现,我的豌豆变成了一个个含苞待放的骨朵儿了,那天晚上,我兴奋的睡不着觉了。

  经过这次种豆的过程,我发现这些豌豆一直在顽强生长着,他们这种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观察日记集合10篇】相关文章:

1.观察日记集合8篇

2.观察日记集合九篇

3.观察日记集合6篇

4.观察日记集合八篇

5.观察日记集合五篇

6.观察日记集合7篇

7.观察日记集合5篇

8.观察日记(集合10篇)

上一篇:观察日记 下一篇:观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