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义利观》阅读理解及答案

2018-03-05 阅读答案

  荀子义利观

  黄娟

  荀子的义利思想是以人性论为理论基础,使其既能正视人的求利之心,又深知顺其情欲、不加节制会使人性沦为恶乱。因此,在处理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上,荀子提出了内容丰富而多元的主张,较之先秦诸子的义利思想更为客观合理。

  先义后利,以义制利。荀子虽然坚持性恶,但不同于法家。法家认为人性的本质是自私自利的,并以追求功利 为人生要务。而荀子则明辨义利,认为虽然追求名利是人之所欲,但人有知仁义法正之质,能仁义法正之具,因此能形成自觉的道德意识,能够做到先义后利。同 时,荀子也认为义与利是相互依存的,“利”是“义”得以体现的前提,而“义”存在的价值就在于规定和调节“利”。因为欲多物寡,若放纵人的本性,顺着人的 情欲,必然发生争夺,破坏社会秩序。因此,荀子主张“以义制利”,就是通过礼义来调节人们的欲望,达到义与利的和谐。荀子这一思想基本承袭了孔子所说的 “见利思义”和“见得思义”,但与孔孟又有所不同:孔孟更为强调是作为道德价值的“义”,荀子则兼论“义”、“利”存在的事实。

  义利兼重,以义变应。荀子所讲的“义”,不仅仅是一种内在的道德意志,而是将“义”与“利” 结合,承认“义”与“利”具有同时存在的可能,并把“义”作为调和二者冲突的应变之道。这个“义”在荀子看来,就是为人处世、治理国家的标准。一方面,荀 子把“义”视为辨别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在荀子看来,君子是以“义”作为处世准则,能够做到以义应变,按照礼义法度来推类世间万物法则,身处其中,既能修 身,又能义荣、势荣兼有,实现“君子两进”。而小人则不然,不知以义应变,而是以利处世,此种处世方式,义与利无法兼得,实则两废。另一方面,荀子还将 “以义应变”用于政事方面。认为国君治理国家,若能以义变应,广纳贤才,罢黜邪恶之人,国家定能国泰民安,君王“以义应变”既是修养自身,也是国家富强、 人民安康的良方。

  以义为利,兼利天下。“以义为利”一词,源自《大学》,“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意思是一个 国家不能把“利”当做利益,应该把“义”当做利益,这是肯定利的存在价值。荀子对此也持肯定态度,提出“公义胜私利”、“义为公利”等主张。荀子反对一味 追求私利而不顾公利,认为所追求的“利”必须在遵循“义”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此利绝非个人一时的私欲,而是最大多数人的'利,是兴天下之利。墨子是功利主义

  者,虽言重义,但目的是求利,而荀子是在重义的道德价值前提下,正视人的求利欲望,并以欲望的满足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同时,荀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价 值观冲突的时代,他不再遵循孔孟自忍自制自觉的内在道德秩序的路线,而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希望通过后天的努力实现理想。

  义与利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各自代表不同的道德价值选择,同时又同属于利益范畴。因为坚持“义”能给人带来“利”,“义”与“利”不是绝对对立 的,可以 经调和同时并存。可见,荀子的义利思想既不是唯利是图的极端功利主义,也不是道德至上的道义论,而是在义与利之间找到的和谐之道。

  (《人民论坛》)

  1.下列关于“义利观”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义利思想的基石是人性论,荀子提出了义与利的辩证关系,与先秦诸子的义利思想相比,有其进步性。

  B.荀子“以义制利”的思想与孔子的“见利思义”和“见得思义”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又有所刨新。

  C.荀子不再沿袭自忍自制自觉的内在道德秩序的路线,强调后天努力是决定因素,不能忽视法律与教育。

  D.苟子的义利观不是唯利是图的极端功利 主义,而是道德至上的道义论,正确处理了义与利的关系。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法家认为人性的本质是自私自利的,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功利,而苟子有关性恶的思想与法家有着本质的不同。

  B.苟子认为“义”是调和“义”与“利”冲突的方法,承认“义”与“利”可以同时存在,能将两者有机结合。

  C.“以义为利”的主张发展了《大学》中“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的思想,认为一个国家应该把“义”当做利益。

  D.“义”与“利”代表不同道德价值选择,不是绝对对立的,同属于利益范畴,可以通过调和达到和谐的完美境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认为“义”与“利”可以和谐共存,“义”的目的是规定和调节“利”,不同于孔孟强调的作为道德价值的“义”。

  B.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于“义”,君子能按照礼义法度来推类世间万物法则,能够做到以义应变,而又能做到以利处世。

  C.荀子认为君王“以义应变 ”,除了修养自身之外,还应广纳贤才,罢黜邪恶之人,达到国富民强、人民和谐的目的。

  D.墨子虽言重义,但目的是求利。而荀子的主张则截然不同,荀子认为,在重义的前提下,正视和满足人们的求利欲望。

  1、B

  2.A【解析】根据原文“荀子虽然坚持性恶,但不同于法家”,A项“而荀子有关性恶的思想与法家有着本质的不同”错误。荀子的性恶论与法家的本质是相同的。

  3.B【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根据原文“而小人则不然,不知以义应变,而是以利处世”,“以利处世”的是小人,而非君子

【《荀子义利观》阅读理解及答案】相关文章:

1.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2.小巷阅读理解及答案

3.《正直》的阅读理解及答案

4.《幸运女孩》阅读理解及答案

5.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6.格天阁阅读理解及答案

7.春思的阅读理解及答案

8.狂夫的阅读理解及答案

9.《笑与泪》阅读理解及答案

上一篇:明朗的航行阅读训练及答案 下一篇:现代文阅读初秋这一抹微风题目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