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子京的阅读及答案

2018-03-07 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诗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8分)

  (一)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二)

  (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宋史.苏轼转》)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4分)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属予作文以记之

  微斯人,吾谁与归 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小题2:下面句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或异二者之为或凭或立

  B.不以物喜扶苏以数谏故

  C.是进亦忧,退亦忧吾在是

  D.卒全其城卒或有所闻

  小题3:翻译句子:(6分)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小题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苏轼“徙知徐州…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从中能够看出二者有什么共同的品质?(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封建官员降职或远调 通“嘱” 嘱咐 嘱托

  归依 虽然

  小题2:A

  小题3: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在朝廷做官就担心他的百姓,不在朝廷做官就担心他的君主。

  (或“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就担心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心他的君主。”)

  富民出城了,百姓都会动摇,我和谁守城呢?

  小题4:围绕“心系百姓,关心百姓疾苦”即可。

  小题1: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属” 通“嘱” 嘱咐 嘱托

  小题2:

  试题分析:A:或许/有时;B二者都是“因为”;C二者都是“这样”;D中二者都是“最终”。

  小题3:

  试题分析:翻译文句是中考文言文阅读必考题型之一。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一般用对译法、替换法、调整法、保留法、增补法、删削法等办法进行翻译。这里注意关键词“庙堂”“江湖”的理解;注意“吾谁与守?”倒装句的理解。

  小题4:

  试题分析:学生亮出的观点要明确,最好能围绕原文观点,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

【滕子京的阅读及答案】相关文章:

1.滕子京的醒悟作文

2.采桑子阅读答案

3.武风子传阅读答案

4.蒋济字子通阅读答案

5.朱博字子元阅读答案

6.《郑崇字子游》阅读答案

7.《柳子厚墓志铭》阅读答案

8.秋天的怀念阅读及答案

9.酒事的阅读及答案

上一篇:《钢铁是“恨”出来的吗?》阅读答案 下一篇:阅读赏析习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