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内容:
十一、现代文阅读(24分)
1.下面是《雨中登泰山》中的一段话,后面列出的四种分析中,哪一种更能确切地反映作者的意图和表现方法?(2分)
……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缝隙,身子扭得象盘龙柱子,在半空展开枝叶,象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象是和清风白云游戏。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象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不管怎么样,它们都让你觉得它们是泰山的天然主人,谁少了谁,都象不应该似的。
(A)作者运用借代、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在逆境中奋斗的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
(B)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的千姿百态、各具情趣的自然美。
(C)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现了松树在逆境中奋斗的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
(D)作者运用借代、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的千姿百态、各具情趣的自然美。
〖答( )
2.下面引号的三段话反映了作品中人物当时什么样的心情?分别选出贴切的一种,把答案填入表格内。(3分)
(1)(鲁大海被打后,鲁侍萍说)“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雷雨》)
(2)(祥林嫂第二次回鲁镇后,经常说)“我真傻,真的,……”(《祝福》)
(3)(小菲利普把50个生丁给了于勒,心里默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我的叔叔于勒》)
(A)感慨万端,意在讥讽(B)满腹辛酸,欲说不能
(C)生性懦弱,本质善良(D)随机应变,不露痕迹
(E)骨肉相离,难舍难分(F)怜悯同情,感到不平
(G)痛苦不堪,悔恨莫及(H)惊疑不定,闪烁其词
〖答(1)( );(2)( );(3)( )
3.“又如槲寄生,它从某些树木吸取养料,它需要鸟类传布它的种子,更因它是雌雄异花,又必须依赖昆虫才能完成传粉作用。我们假使仅取外部环境,或习性的影响,或植物本身的倾向,来解释这种寄生植物的构造以及它和好几种其它生物的关系,必定是同样不合理。”《<物种起源>导言》中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4分)
(A)以槲寄生为例,说明一切生物(包括植物)的构造和相互之间的关系都是十分复杂又难以解释的。
(B)我们想正确解释生物的构造、生物之间的关系,就不能归因于某一方面。槲寄生就是一个例证。
(C)若只以外部环境、植物习性的影响以及它本身的倾向来解释植物(如槲寄生)的构造和相互关系,必然是不合理的。
(D)在研究槲寄生时,往往同研究其它生物一样,对它的结构以及它和其它生物的关系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
答( )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15分)
写说理文究竟难在哪里?在推理还是行文?问题的这种提法本身就有问题。它假定了理在文先,第一道手续是把理想清楚,第二道手续才用语言把理表达出来。这种相当流行的看法是对的,但也不完全对。说它对,因为语言总是跟着思想走,思想明确,语言也就会明确,思想混乱,语言也就会混乱。如果不先把意思想好而就下笔写,那就准写不好。所以学好说理文,首先就要学会思考,而这要深入生活,掌握事实,再加上对分析和综合的思想方法的长期辛苦训练。谈到究竟,难还是难在这个方面。
为什么说两道手续的看法又不完全对呢?因为语言和思想毕竟是不能割裂开来的,在运用思想时就要运用语言,在运用语言时也就要运用思想。(1)a语言和思想都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在生发的,在生发时语言和思想在密切联系中互相推动着。据我个人的经验,把全篇文章先打好腹稿而后把它原封不动地誊写出来,那是极稀有的事。(1)b在多数场合,(2)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就是对所要说的道理总要有一些情感,如果对它毫无情感,勉强敷衍公事地把它写下去,结果就只会是一篇干巴巴的应酬文字,索然无味。如果对它有深厚的情感,就会(3)a,全神贯注,思致风发,新的意思就会(3)b地涌现出来。(4)A这是写作中的一种乐境,往往也是写作的一个难关。(4)B新的意思和原来的意思不免发生矛盾,(4)C这个意思和那个意思也许接不上头,原来自以为明确的东西也许毕竟还是紊乱的模糊的乃至于错误的。有许多话要说,究竟从何说起?哪个应先说。哪个应后说?哪个应割爱,哪个应作为重点?(4)D主从的关系如何安排?这时候面前就象出现一团乱丝,“剪不断,理乱”,思路好象走入一条死胡同,陡然遭到堵塞,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不免心意乱。就是难产的痛苦,也是一个考验的时刻。有两种经情况要避免。一种是松懈下去,蒙混过关,结果就只会是失败,理不通文也就不通。另一种是在心烦意乱的时候勉强继续绞脑汁,往往是越绞越乱,越想越烦。这时候最好是暂时把它(5)a放下,让头脑冷静下来,得到了足够的休息,等精力再旺时再把它(5)b提起来,进行一番冷静的分析,做到“表里精粗无不到”,自然就会“一旦豁然贯通”,令人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乐趣。在这种情况写出的文章总会是(3)c,文从字顺,内容与形式都是一气呵成的。
所以在说理文的写作中,思想和语言总是要维持辩证的关系:不想就不能写,不写也就很难想得很周全。多年来我体会到:读一部理论性的书,总要等到用自己的语言把书中要义复述一遍以后,才能对这部书有较好的掌握;想一个问题,也要等到用文字把所想的东西凝定下来之后,才能对这个问题想得比较透。我发现不但思想训练是写说理文的必要的准备,写说理文也是整理思想和训练思想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因此,我认为理先于文或意在笔先的提法是片面的。
(1)按照规定的要求改写文中(1)a、(1)b两处画线的句子,改写时要求内容和语气与上下文衔接。(2分)得分
(1)a设问改直接陈述
原文:为什么说两道手续的看法又不完全对呢?因为语言和思想毕竟是不能割裂开来的,在运用思想时就要运用语言,在运用语言时也就要运用思想。
(1)b将“把”字句改成不用“把”(或“将”)的句子
原文:把全篇文章先打好腹稿而后把它原封不动地誊写出来,那是极稀有的事。
(2)文中(2)处原文一共有下面5个句子。在句后四种排列顺序中选出正确的一种。(2分)得分
甲 只是对要说的道理先有些零星的想法
乙 我并不打什么腹稿
丙 有一个大致的轮廓
丁 一切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
戊 也许经过了一番组织
(A)乙,丁,戊,甲,总之,丙。
(B)甲,戊,乙,丙,总之,丁。
(C)乙,甲,戊,丙,总之,丁。
(D)甲,丙,戊,丁,总之,乙。
〖答( )
(3)文中(3)a、(3)b、(3)c三处各缺一个词语,根据前后文意,从所列的词语中选出最恰当的三个,把字母填入表格内。(3分)得分
(A)滚滚而来 (B)字斟句酌 (C)兴会淋漓
(D)源源不断 (E)信手拈来 (F)意到笔随
(G)刻意雕琢
答(3)a( )(3)b( )(3)c( )
(4)“意思既然来得多了,问题也就复杂化了。”
这个句子是从第二段中摘出的,找出它在原文中的位置。文中已标出(4)A、(4)B、(4)C、(4)D四个位置,把代表正确位置的字母填在括号里。(2分)
〖答( )
(5)文中加红的两个“它”字所指代的内容一样吗?它们所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
(6)作者不完全同意那种“相当流行的看法”是因为:(4分)
(A)他认为,在写说理文时,只有表达结束,思考才能停止。
(B)他认为,在写说理文时,先形成观点再进行表达是很少有的。
(C)他认为,在写说理文时,思想混乱语言也必定混乱。
(D)他认为,在写说理文时,语言总是随思想而生发、变化的。
〖答( )
试题答案:
十、(4分)1.B;2.D;3.D;4.C 答对1个得1分
十一、(24分)
1.(2分)C;
2.(3分)(1)B;(2)G;(3)F
3.(4分)B(答对1个得1分)
4.(15分)
(1)(2分)
参考答案:
(1)a例①:但是,两道手续的看法又不完全对,因为……
例②:我们说两道手续的看法又不完全对,是因为……
例③:两道手续的看法之所以不完全对,是因为……
说明:各种改法都要考虑与到上段衔接的问题,因此句序不应调换,如调换,须加适当的衔接性词语,否则算错;此外,还要注意语气的贯通(如是否需要使用转折连词之类),例①如无转折连词,算错。
(1)b
例:先打好全篇文章的腹稿而后原封不动地誊写出来,……
说明:两个“把”字必须都去掉,否则算错。
改对一句得1分。
(2)(2分)C
(3)3a:C。3b:D。3c:F(3分)
答对1个得1分
(4)(2分)(5)(2分)
(5)(2分)
(4)B,填B也可参考答案:
相同,都是指文思(意思相同即可)。
(6)(4分)A
【说理文的写作阅读题答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