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作文1200字

2020-12-03 重阳节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重阳节的作文1200字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重阳节的作文1200字 篇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时逢周末,我和爸爸妈妈例行去爷爷奶奶家。尽管离奶奶家只几百米的距离,但由于平时学习紧,却只能周末去去。我是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奶奶早已准备好了我最喜欢吃的红烧肉,爸爸爱吃的鱼,妈妈爱吃的蒜苔,等等一大桌丰盛的菜肴。吃饭时,爷爷问我说:“最近又学会了什么诗词文章呀呀?背给给爷爷听听。”“又来了,孩子吃饭呢!”奶奶对爷爷有些不满。爷爷这几年身体不好,不但拄了拐棍,记忆也不好了,但过去的诗词、名句却不忘,张口就来。记得有一次,爷爷想吃甜食,因为爷爷有糖尿病所以奶奶不允许,可爷爷说,“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爸爸赶紧说,“可是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所以,在餐桌上我想了想便开始诵来:“秋丛绕舍似陶家,便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好!大孙子”爷爷高兴地说,“不过应该是“遍绕篱边日渐斜(xia),读xia”。“我们是读xie啊!”我有些急了。“爷爷说得对,读‘侠’!”爸爸又插嘴了。后来无论怎么解释,连爷爷奶奶都说我读的对,可爸爸就说爷爷读的对。好在奶奶把话题换了,我才雨过天晴了。

  回到家里,我不和爸爸讲话,妈妈对我说,“你怎么不理解你爸爸,无论你爷爷说的对与错,你爸爸都会说爷爷是对的。爷爷年龄大了,——”我恍然大悟,我对“孝顺”的理解只是在书本上,爸爸对爷爷的孝顺确是时时刻刻的。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注父母,别只在重阳这天。

  重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就是重阳节。重阳节在秋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每到重阳节,我国都有登高赏秋,敬老的传统。故而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我国唐朝的大诗人王维,曾作过一首关于重阳节的诗,名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描绘了在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作者对亲人的加倍思念。

  今年重阳节,我和爸爸妈妈为了感悟中华传统节日---重阳节,我们来到了北京最有名的一坐山---香山,我们沿着山麓攀爬,看到了山上美不胜收的景色。我们也看到了许多老人都在沿着山麓攀爬,我们登上山顶,看见了许多老人在香山顶峰上庆祝自己的节日---老人节。他们有的唱歌,有的跳舞,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庆祝。在他们中间坐着一个老爷爷和几个老奶奶,老爷爷坐在凳子上用手风琴拉着《欢乐颂》,曲调欢快、优美,令人陶醉;旁边的老奶奶则用小镲和小鼓等乐器为老爷爷伴奏,乐曲在这个小乐队的演奏下显得非常动听。周围许多老人围者这个小乐队尽情地跳呀、唱呀,使人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一般。

  游览完香山,我和爸爸妈妈就出发去了奶奶家和姥姥家,把我们深深的祝福送给了老人。按照每年的习俗,今年重阳节村委会又给爷爷奶奶发放了慰问品,这体现出全社会对老人的关心和关爱,敬老、爱老之风传遍了神州大地。

  一千多年前的今天,杜甫登高远眺吟出千古绝唱——《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穿越历史的烟云,又是一年重阳,再颂经典,宛如心声……

  宁静的傍晚,我独自一人站在林荫道旁的一棵树下,阳光斜斜地洒下来,细碎地穿过零落的树叶,在我的眼睛里投下斑斑驳驳的亮光。而我却丝毫不能从那光芒中获得温暖,反觉得有一种从骨髓中散出的凄冷。看那枯黄的树叶光华不再,即便在这温暖的风中也冻得瑟瑟发抖,坚持不住就要飘落下来,像蝴蝶绝美的舞蹈,而后归于寂寞。裹衣离开,我感觉自己就像那些被抛弃和遗忘的败叶,远隔亲人好友,在这遥远的城市呼吸陌生的空气,咀嚼思念的苦果。

  窗外,阵阵秋风吹袭,我再一次抬头看那些纷飞在空中的枯叶。忽然觉得它们很像自然的信笺,而关爱是一枚通行世界的邮票,枯叶用尽最后的生命燃烧成一缕缕灿烂,给无数异地的亲朋好友传递温情与祝福,让世界不再孤单。原来只要心心相印,距离永不会阻隔真情;其实只要真情恒久,天涯也不过咫尺比邻。

重阳节的作文1200字 篇2

  秋风起了,又一个重阳节来到了。重阳节又叫老人节,有“九九”与“久久”的意思,寓意老人长寿。而这个看似和往年一样无趣的重阳节,却让我感触颇多。

  今年的重阳节,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名为《我与重阳节》的作文。放学后,我一边构思着作文一边往家走。在小区门口,我又看到了那位瘦小的老奶奶,她在冷风中佝偻着,眼睛专注着来往的车辆和行人,不时地跟人打着招呼。“奶奶好,”我习惯性地叫道。老奶奶看到我,笑着一个劲儿地点头:“好,好,大孙子好。”“奶奶,天这么冷,您怎么不回屋啊?”她听了这话,眼中的光彩一下子不见了,叹了口气,说:“屋里太冷清,不如外边热闹……”“那您的孩子们呢?”

  “他们呀,一个在上海,一个在山东,都太忙。唉。”声音虽轻,可是,我的心却象被什么东西重重地敲了一下,原来,老奶奶是怕寂寞才天天来路边站着呀,多可怜呀!我陷入了沉思……

  我想,重阳节,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老人的节日,还是子女们回家与老人团圆的日子。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很多人为了追求物质层次,而忽视了最最重要的亲情,忘记了好好地照顾老人,也由此,社会上多了一个词,叫“空巢老人”。从电视上看,很多有关空巢老人的报道,他们有的抑郁,有的得病,看了真让人难过。所以,天下的儿女们,当你们在打拼物质生活的同时,不要让家中的老人为了盼你们而望眼欲穿。其实,老人的要求很简单,

  常回家看看,这就是他们的心声。古人的“二十四孝”感动天地,岁月变迁,它们已不适用当代的人们去效仿。今有《新二十四孝》,是国家对人民提出的孝敬老人新的,也是基本的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是“常回家看看”。

  告别了老奶奶,我也要和爸爸妈妈去看望老家的爷爷奶奶。刚进院子,我就冲屋里大喊:“爷爷奶奶,我们回来了!”

  奶奶笑得眼睛眯成一缝:“今天家里又热闹了,真让人高兴!”

  “是啊,今天是你们的节日,祝你们节日快乐!”吃过晚饭,爷爷拿来象棋,兴致高昂地说:“孙子,咱们爷俩杀几盘!”于是我和爷爷下棋,爸爸妈妈和奶奶在一边观战。前两盘,我轻轻松松地就赢了。我得意地摇头晃脑,可是,我一抬头,却看到爷爷一脸地沮丧,不住地拍着脑门说:“唉,看来,我真的老了,眼照不上去了,脑瓜也跟不上了。败给孙子—我的徒弟了。”“爷爷,你没认真,这回,你可要认真点儿啊!”第三盘开始,我就思纣着,如何让自己输得不露痕迹,如何让爷爷赢得漂亮。经过了半个多小时的厮杀,爷爷终于赢了。这时,爷爷一拍大腿,大声说:“哈哈,孙子,爷爷神勇不减吧?”我迎合地说:“是呀,爷爷,这姜啊,还是老的辣。”

  爷爷开心地笑了……我虽然欺骗了爷爷,假装输给了他,可是,看到他那么开心,我的心里也舒坦极了。我觉得,孝,不只体现在给老人多少钱财,更多的,是让他们舒心。

  从老家回来的路上,我的脑子里依然回想着爷爷奶奶的笑容,是啊,老人们太容易满足了,粗茶淡饭,他们就满足,看到儿孙们,他们就满足,时常给他们打几个电话,他们就满足……这么简单的要求,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满足他们呢?我现在是中学生,虽然我的爸爸妈妈还很年轻,可是,随着我们初中、高中、大学的时光流转,以至将来参加工作以后,我们陪伴父母的时间会越来越少,所以,同学们,请收起我们所谓的青春期的叛逆,好好听父母的话,好好学习,好好做人,让父母为我们而骄傲,因为,我们现在要孝敬给父母的,也只有这些!想到这儿,我郑重地对爸爸妈妈说:“爸妈,你们也是我的老人,今天也是你们的节日,祝你们幸福,我要当一个孝顺的好儿子!”闪烁的车灯中,我看到爸爸向我竖起了大拇指,妈妈则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感受到父母的开心,我同样开心极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远在他乡的游子们,今天是重阳节,请你们拿起电话,给家中的老人一个遥远的问候吧!

重阳节的作文1200字 篇3

  节日起源

  重阳节,又称“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节日习俗

  赏菊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赏菊

  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

  明代,在《陶庵梦忆》中记载有:“兖州绍绅家风气袭王府。赏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灯、其炉、其盘、其盒、其盆盎、其看器、其杯盘大觥、其壶、其帏、其褥、其酒;其面食、其衣服花样,无不菊者夜烧烛照之,蒸蒸烘染,较日色更浮出数层。席散,撤苇帘以受繁露。”

  清代赏菊,如《燕京岁时记》:“九花者,菊花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度广厦中前轩后轻(轩轾,车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轩,比喻高低优劣),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在《清嘉录》中记苏州赏菊活动说:“畦菊乍放,虎阜花农,已干盎(古代腹大口小的器皿)百盂担入城市。居人买为瓶洗供赏者,或五器七器为一台,梗中置熟铁丝,偃仰能如人意。或于广庭大厦堆垒千百盆为玩者,绉纸为山,号菊花山。而茶肆尤盛。”另如《金瓶梅》、《浮生六记》等书中也有赏菊之记载。至今,重阳节期间,各大公园也仍组织大型菊展,并将菊缚扎成各类动植物,人物等造型,十分美观。

  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据《晋书》中《孟嘉传》载,九月重阳这天,晋朝大司马桓温及参军大将孟嘉等人登上龙山(今湖北江陵县西北的一座山),孟嘉观赏山景,连帽被风吹走也不知道。桓温叫人作文笑他,他也不示弱,作文答辩,一时传为佳话。

  南朝时,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一个神异的故事: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游学,费长房要他在重阳这天让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系臂,并登高,饮菊花酒,才可免祸。桓景照办了,才逃脱灾祸。这个故事,生动地反映出重阳时人们的避邪除灾心理。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记隋代风俗,已与后世近似。在南宋的《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

重阳节的作文1200字 篇4

  XX农历9月9日,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中国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两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有"老人节"之称。

  今天是XX年10月7日(农历9月9日),又是一年重阳节,重阳登高结队爬山,从古是节日主要习俗。"登高"受人重视,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

  在这九九重阳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里,胶南市爱心飞扬志愿者服务队陪同建国前后的老党员举办了一次登高琅琊台“孝满天下 浓浓敬老情”重阳节登山活动。此次活动在团市委以及爱心飞扬志愿者服务队的精心策划与细心默契的配合下,使活动圆满成功!

  早上7:30,所有人员准时集合在烟台东村委活动中心门口,队员们分工明确,引导老人上车,装载活动中所需物品,同时,我们还记得上次去康语聋儿语训中心看望的那些可爱的孩子,决定同时带他们一部分孩子走出校门,一起去登高。

  8:00点准时出发,在收获的季节特殊的节日,阳光也格外的好!中途经过达尼画家村,不忘带老人一起去看看那里的油画,虽然是临摹,我们的队员跟老人无不惊叹艺术之美。

  9:30我们的车队到达琅琊台风景区,除医疗队5人,后勤两名队员2队,为了保障活动安全队员与老人孩子一对一结对同行,从琅琊文化陈列馆开始,廷着石径小路前行穿过跺脚沟,途经多处景点。队员、老人、孩子一路上看风景,说说笑笑。参观每处景点,拍照留念。

  大家攀云梯而上,11:10左右我们到达琅琊台顶,在秦始皇遣徐福入海求仙群雕,大家在这顶峰望远合影留念,古台、高天、大海和群山的背景浑然融合而又相互衬托,壮观而有气势。

  我们沿环山路下来,在路上,老人用在山上买来的快板,不时的给我们唱上一小段,大家好一凡享受。12:10大家到达山脚下,确定人数,我们坐上反回大巴………..

  一天下来,所有人都是累的,但又是快乐的,老人笑了,孩子笑了,我们也笑了……

  在重阳佳节之际,陪同这些用青春和汗水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的老人们感受大自然风光,当穿行于她们之间,为她们忙碌的时候,我们一点也不觉得疲倦。我们知道,老年朋友们之所以会参加活动,这里面包含的是支持与信任,更是一种鞭策与鼓励。在我们的整个活动准备中,尽管我们遇到很多困难与突发状况,在关键时刻,大家所想的所做的一切,都因为爱心飞扬志愿队是我们共同的名字!我们大家给了彼此很多坚定与信心。

  在重阳佳节,我们选择做以“孝满天下 浓浓敬老情”为主题的敬老活动,意义不仅仅在于我们为老年朋友们做了些什么,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把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继续发扬光大。在尊老敬老的过程中,我们传递的是快乐,收获的同样是快乐。

  年10月7日(农历9月9日),又是一年重阳节,重阳登高结队爬山,从古是节日主要习俗。"登高"受人重视,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

  在这九九重阳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里,胶南市爱心飞扬志愿者服务队陪同建国前后的老党员举办了一次登高琅琊台“孝满天下 浓浓敬老情”重阳节登山活动。此次活动在团市委以及爱心飞扬志愿者服务队的精心策划与细心默契的配合下,使活动圆满成功!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时间,但意义深远。

重阳节的作文1200字 篇5

  重阳节登高活动作文

  XX农历9月9日,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中国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两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有"老人节"之称。

  今天是XX年10月7日(农历9月9日),又是一年重阳节,重阳登高结队爬山,从古是节日主要习俗。"登高"受人重视,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

  在这九九重阳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里,胶南市爱心飞扬志愿者服务队陪同建国前后的老党员举办了一次登高琅琊台“孝满天下 浓浓敬老情”重阳节登山活动。此次活动在团市委以及爱心飞扬志愿者服务队的精心策划与细心默契的配合下,使活动圆满成功!

  早上7:30,所有人员准时集合在烟台东村委活动中心门口,队员们分工明确,引导老人上车,装载活动中所需物品,同时,我们还记得上次去康语聋儿语训中心看望的那些可爱的孩子,决定同时带他们一部分孩子走出校门,一起去登高。

  8:00点准时出发,在收获的季节特殊的节日,阳光也格外的好!中途经过达尼画家村,不忘带老人一起去看看那里的油画,虽然是临摹,我们的队员跟老人无不惊叹艺术之美。

  9:30我们的车队到达琅琊台风景区,除医疗队5人,后勤两名队员2队,为了保障活动安全队员与老人孩子一对一结对同行,从琅琊文化陈列馆开始,廷着石径小路前行穿过跺脚沟,途经多处景点。队员、老人、孩子一路上看风景,说说笑笑。参观每处景点,拍照留念。

  大家攀云梯而上,11:10左右我们到达琅琊台顶,在秦始皇遣徐福入海求仙群雕,大家在这顶峰望远合影留念,古台、高天、大海和群山的背景浑然融合而又相互衬托,壮观而有气势。

  我们沿环山路下来,在路上,老人用在山上买来的快板,不时的给我们唱上一小段,大家好一凡享受。12:10大家到达山脚下,确定人数,我们坐上反回大巴………..

  一天下来,所有人都是累的,但又是快乐的,老人笑了,孩子笑了,我们也笑了……

  在重阳佳节之际,陪同这些用青春和汗水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的老人们感受大自然风光,当穿行于她们之间,为她们忙碌的时候,我们一点也不觉得疲倦。我们知道,老年朋友们之所以会参加活动,这里面包含的是支持与信任,更是一种鞭策与鼓励。在我们的整个活动准备中,尽管我们遇到很多困难与突发状况,在关键时刻,大家所想的所做的一切,都因为爱心飞扬志愿队是我们共同的名字!我们大家给了彼此很多坚定与信心。

  在重阳佳节,我们选择做以“孝满天下 浓浓敬老情”为主题的敬老活动,意义不仅仅在于我们为老年朋友们做了些什么,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把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继续发扬光大。在尊老敬老的过程中,我们传递的是快乐,收获的同样是快乐。

  年10月7日(农历9月9日),又是一年重阳节,重阳登高结队爬山,从古是节日主要习俗。"登高"受人重视,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

  在这九九重阳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里,胶南市爱心飞扬志愿者服务队陪同建国前后的老党员举办了一次登高琅琊台“孝满天下 浓浓敬老情”重阳节登山活动。此次活动在团市委以及爱心飞扬志愿者服务队的精心策划与细心默契的配合下,使活动圆满成功!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时间,但意义深远。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1200字汇总5篇】相关文章:

1.关于重阳节的作文汇总五篇

2.关于重阳节的作文汇总8篇

3.关于重阳节作文汇总10篇

4.关于重阳节作文汇总六篇

5.关于重阳节作文汇总五篇

6.关于重阳节的作文

7.关于重阳节的作文

8.关于重阳节的作文

9.关于描写重阳节作文汇总六篇

上一篇:重阳节的作文400字 下一篇:重阳节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