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

2017-07-29 初中生类

  史的长江,在向前奔流之时,就注定要经受雨打风吹。正是那些被滚滚洪波淹没的风流人物,让一个民族的文化浮出水面,比如镇江阁。镇江阁在四大名楼中是无名之辈,甚至短短的四百年间历尽波折,几经倾陷而复屹立于斯。然而,正是这百年的兴衰,让它成为三个王朝的缩影。

  康熙三十八年,本地的财主斥巨资修建此阁,名曰为镇水灾之患,实为在自己欺压百姓的名声之后立一块功德碑。清代湖广太守来此考查,留下了“烟火缭阁,三日不绝”的清史记载。可以想见,在靠天吃饭的时代,老实巴交的农民是怎样忍着饥饿挤出几天的口粮钱,不远千里来这儿上一柱香。据说后来有人打这些农民的主意,便沿途摆摊,买卖粮种。于是这里成了集市和贸易中心,一直到民国初年仍是一片繁华,甚至解放后的宜昌也以斯楼为中心。人们感叹大地主也为布衣们做了件好事,于是乎为封建权贵歌功颂德的声音盖过了载道的民怨,清王朝发臭的历史也得以大步流星地延续。也许那位财主该成为风流人物,阁檐下香火薫黑的镇川神像却成了悲哀。王国维先生是我所知的来过镇江阁的最闻名的人。但是他并没有用一两件墨宝使这儿从此横空出世,而是与笔者一样徒叹历史的悲哀。

  民国初年,军阀的爪牙一把火烧了镇江阁,理由是此乃清代满夷的残余,可不久袁世凯又成了皇帝,于是他们把废墟拆掉重建,刚把焦梁乱瓦扔进长江,袁氏王朝又轰然倒塌,镇江阁与它所经历的波折一样被抛在脑后,不了了之了。今天的镇江阁是解放军某部于1982年于原址重建的,不过除了一块展板记载了这儿的历史变迁,更多只剩下茶楼的吆喝与喧闹。前后四百年,长江之滨,镇江阁凝视着浩渺的烟波。它掩映着帝国的斜阳,灿烂的琉璃倾诉着悲哀,它忍受着硝烟的薰灸,焦黑的脊梁撑起了希望。它经历着这个城市的崛起,新生的雕栏镌刻着骄傲。这让我想起曾仰慕着的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人们说这些壮美楼阁镇守着一方之水,更有千古风流为之增色。而镇江阁没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没有“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奂,更没有“龟蛇锁大江”的`壮阔,只有庶民对历史烟波的茶余闲方言,还有灰烬及倾颓的伤痛。所以它无名,它悲哀,像被雨打风吹去的浮萍,像被浪花淘尽的琐碎。正因为历史的琐碎是被忽略的,镇江阁的一切才值得去咀嚼。

  揭开那些名楼的华丽外表,只能剩下迁客骚人,然而走过沧桑的镇川门,却能有最激动人心的烟波。人们因为追求安宁幸福建造了它,因为追求安宁幸福而重建了它,它没有文人眷顾,只有庶人的渴求。所以人们说它俗。于是楼的命运与人的命运一样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但是这个世界并不是少数人创造的,世界的价值并不是少数人评判的,人的命运在自己手中,幸福是由自己创造的。镇江阁因为人们美好的愿望为我们熟知,所以它所拥有的风流人物不只是财主和文人们,更有士农工商,那些寄予了希望的人。正是这些人,在历史的烟波中,让文化的精粹浮出水面,而他们自己却沉入水中。

  历史必然要前进,那些所谓的风流人物,也必然以自己的思想批判并改变这个世界,我们的镇江阁,必然会在夷陵的青山环抱中继续承载庶民的希望,在烟波中缄默。只是一次次故地重游会让我们明白:那些美好的人生理想将同那些波涛中的风流人物一样永不褪色,而历史中最灿烂的章节,是你我平凡的奋斗。

【中国近代史】相关文章:

中国近代史著作读后感07-06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精选8篇)04-06

中国人,中国心07-13

中国地理08-16

美丽中国05-22

中国精神06-18

中国精神07-13

中国梦07-13

中国绘画07-13

《中国》诗歌07-13

小学生诗歌 儿童诗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