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读后感
1.
自由的心灵——《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讲述了88年的岁月中,海伦·凯勒尽在生命的头19个月拥有光明和声音。幼年那场大病无情地夺去了小海伦的视力和听力,使原本健康的她永远与黑暗。然而,在她绝望时,安妮、沙莉文老师的到来改变了他的命运。在莎莉文老师的引导下学会了读书写字和说话,并在24岁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哈佛大学的的四年学业。她的一生勤于写作,共创作了14部文学作品。
海伦是一个坚强,勤奋,好学,积极的孩子。虽然在小时候曾经因为烦躁而发生过一些小脾气外,长大后她的她一直是位勤奋的女孩。即使生活在黑暗中,他仍然是乐观的。“我的身体虽然不自由,但是我的心是自由的。就让我的心超脱我的躯体——走向人群,沉浸在喜悦中,追求美好的人生吧!”
海伦生活在黑暗中,既看不见又听不到,也不会说话的环境下,仍旧阅读了很多书籍,而她的读是靠着莎莉文老师用手写在她的手心里。就是这样,一本一本地读书,一本一本地读完书。在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尤其是难学的便是发音和说话。在炎热的夏天,她在莎莉文老师的陪同下和一些教授们学说话,她的这些老师们让她把手放在他们喉管上,让她一点点感觉。然而,现在我有时学习一会儿就会感觉枯燥不耐烦,弹一会儿的钢琴就感觉腰酸背痛,但海伦却不分白天黑夜地勤奋学习,最终有所成就。
马克·吐温曾说:“19世纪有两位伟大的人物,一位是拿破仑,另一位是海伦·凯勒。
海伦的一生是快乐的,充实而卓越的,她把无声的真理传遍世界。今天,海伦·凯勒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不屈不挠斗争精神的象征。在我们当今的社会是不是更应该向她学习呢?
2.
《逃避自由》读后感
如何定义自由?不如换一个话题,自由的范围在哪里?自由似乎从来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超过限度时它成为了放纵,当低于限度的时候它成为了束缚。至于这个度在哪里其实正是关于自由定义的最终话题,也是人类对于自由主题探讨的始终出发点。当我们自己的言语不足以说明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援引一些过去的伟大的人曾经说过的话,以便使得我们更加有力量(这是野兽良民的最后一句话,我草草地翻译了一下)。而对于自由这个话题,我们获得的更多素材其实就是来自与这些伟大的先贤们的话语,还记得华莱士在断头台上所高喊的最后一句话么?Freedom!!其实他便是在寻求一个美好的自由境界——反抗种族压迫。当外族入侵并且侵占了我们的既得利益的时候,我们会站出来一自由的名义去反抗。此时的自由便是民族层面上的。如果一个阶级压迫了另外一个阶级,受到压迫的阶级就会奋起反抗,期望可以推翻另一阶级对他们的压迫。此时的自由便是阶级意义上的。文化上也存在这自由的区别,但并不是指文化间存在相互压迫或者支配关系,而是说文化习惯当中自由的差异,例如在一种文化中同性恋是没有受到歧视的,而另外一种文化中同性恋是受到歧视的,那么在此种文化下,同性恋是不受限制的,彼种文化下,同性恋是受到限制的。于是我们发现过去所有对于的自由的界定其实都是在一种形态下对于范例的列举,而不是逻辑学上标准的定义方式,或者说过去只是以概念的外延来束称概念。这样的自由定义是不合理的,正是由于这样的定义,造成了文明中自由的差异,以及不同程度的争斗。而这种争斗最大的影响者其实便是传播。因此埃里克弗洛姆《逃避自由》一书可能不是关于传播学的文献,但他对于语话者对于自由界定的影响的研究其实正是对于传播影响的一种研究视角。而且纵观传播学的发展史其实本身就是一部学科交叉史,因此援引外来文献对于传播的研究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前面我已经说明了一种文明中的界定者(话语者)对于自由感受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埃里克在他的书里面例举了两种文化环境下对于自由的满足感的不同表现。由于自由的感受其实是一种界定,因此如果越少对于自由界定或者越是强调一种低限度的自由,那么对于自由的满足感反而会不断地增加,而相反一个社会对于自由愈是不满足那么反而说明这个社会的自由程度更加高,正是因为这一社会的高度自由属性使得社会本身能够产生对于自由的不断界定,由这不断地界定和多种思想对于自由不等界定,使得这个社会的自由标准被不断推翻。而这个推翻的过程的作用正是另外一种对于自由的宣讲。而这种不断地自由宣讲将不断地影响自由的状况。我上述所言的其实是由埃里克所提供的事实资料中获得的结论,真正埃里克所做的工作其实是将中世纪基-督教社会状况下,人们对于自由的高度满足的状况以及其成因。同样的还包括在纳粹时期,人们对于自由满足感的无视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其实也是一种对于自由满足的表现。与现代社会相比,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特征就是缺乏个人自由。封建社会早期,人在社会等级中的地位是固定的。一个人在社会地位上几乎没机会从一个阶级转变到另一个阶级。从地理位置;来将,他几乎不可能从一个镇迁到另一个镇,甚至连随己所好吃穿的权利都没有。工匠的产品不需限价售卖,弄名必须到指定的城镇市场买卖。行会会员不得向非分行会的会员泄露任何生产技术的秘密,还必须与会友分享便宜的原材料。个人、经济和社会的生活都受制于种种规则和义务,概莫能外。中世纪的最为显著特征是经济活动服从与人的需求,人际关系直接而恒定,而最伟大的是超越国家的天主教会信仰,以及中世纪人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的一种影响便是尽管中世纪的人在现代意义上是不自由的。不过他既不孤单,也不孤独。由于自降生起人便在社会世界有了一个确定的、不可变更而又无需质疑生命的意义。人与其社会角色是一致的,他是农民,是工匠,是骑士,而非偶尔从事这种或那种职业的个人。社会等级便是一种自然等级,也是给人以安全感和归属感的明确部分。那是几乎没有什么竞争。人的经济地位是生而决定的,它是生计的保证,后者又限制于传统。同样,经济地位要求社会上层的上等人承担经济责任。但在个人的社会限定范围内,他实际上在劳动和情感生活方面有许多展示自己的自由。最然那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个人主义,即自由地选择生活方式(自由选择是非常抽象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有诸多具体的个人主义。由此虽然当时的自由程度是低的,但是由于社会的相对固定而使得,这个社会中没有必要去宣讲自由,自由和等级都成为了一种自然而然的东西。人们也无心去改变他,因为没有相对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去发动变动,同时也是由于生活已经可以满足对于当时生命诉求的一切来源和资料,因此在追求自由似乎没有什么可以附加获得的要素了。由此中世纪在某些批判者眼中是不自由的,但他们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对以一种文明状态的各类境况研究必须通过一种当时文明状态的视角来观察,而不是以一种他者的视角去,否则现时的价值判断标准则可能影响到所有的判断,而以为较之现在中世纪的的自由是落后的就认为中世纪的生民们对于自由的满足感是低于现在的。同样的我们也不可以把这种对于自由的满足看作是愚昧无知的.表现的,因为作为一个智力上等同的个体,我们无权去议论他者选择的生活方式有何不妥之处,就如同我们现在普遍可以认同地对于周围他者文明必须以平等的态度去看待,对于过去的文明形态我们也必须是以一种认知的态度去看待而要避免文明的妄自尊大。这样的行为对于文明的借鉴和吸收其实没有益处的。再看纳粹时期的,(事先需要说明一些问题,就是我并不赞同埃里克对于纳粹只能用心理学病态来解释的说法,虽然他这样的说法尤其社会价值,但其实正是一种文明霸权的体现)纳粹时期,纳粹分子通过一种对于民族文明的宣讲而获得了强大的力量。希特勒将自己的工党进行了粉饰,使得人们误以为那就是德意志的代表。而人们在狂热的德意志精神的带领下,将一种民族的极大化提到了最高点而成为了当时的德国的主题,这样的主题使得人们将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民族上了,因此对于自由的诉求其实也慢慢地降低到了泛化的程度上。这种泛化,由当时的视角来看,其实是一种自由的变相满足,对于依附此一种文明下的生民来说,这样的自由其实是可以代表了他们的全部自由的。
对于这两个实例,我们可能需要寻找传播的足迹。而我的着眼点在与基-督教思想、日耳曼浪漫主义(法西斯其实正是极端浪漫主义的一种表现)。基-督教思想中消灭了个人意志,将个人意志分在属于人的一部分,而要求人们去最求属于神的更多的存在,并且获得神的救赎。一种狂信主义色彩使得人们获得的了生命的意义,由此寻找自由便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或者说没有了实用价值。同样的狂信色彩其实也存在与纳粹主义当中,由于纳粹的极力推介,使得人们沉迷于一种充满光环的群体无意识中——过去的人总是喜欢用群体无意识来形容这个状态,但我以为这种无意识中其实存在了一种强大的意识,一种渴望得到依附和肯定的人类本性的体现。由此,不同文明的推介传播就影响到了对于自由的不断认识。
【自由读后感】相关文章:
容忍与自由读后感08-17
爱和自由 读后感08-13
给孩子自由读后感10-28
爱和自由读后感07-20
反自由主义读后感10-28
自由自由作文09-29
自由啊自由作文12-07
自由06-15
自由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