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和自由 读后感

2017-08-13 博士生类

爱和自由 读后感

“当给儿童自由时……”这是本书自序的第一句话,通览全书,回头再看这句话有很多感想。

本书以爱和自由为全书的立足点,强调给孩子的爱要有科学的方式,即在对儿童成长规律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利用蒙氏的各种训练方法,并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的选择。作者相信这样孩子就可以全面发展,这就是蒙氏思想的本意。作者用各种事例诠释了“爱和自由”对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的重要性。同时,也简要地提到了约束孩子不良行为的方法。总体来讲,作者比较审慎地遵照蒙氏的方法在实践着儿童教育,并总结出一些经验。

作者所谓的“爱和自由”是成人施舍给孩子的,主角还是成人,孩子是被施舍的对象。作者要求成人尽可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给他们科学的爱,给他们尽可能充分的自由。但无论加上什么样的修饰词,这种施予和授予的关系没有变,孩子是被动的,是从属地位的。这意味着,成人有权力决定给什么样的爱,给什么样的自由。给什么,怎样给,取决于成人认为怎样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这种施舍的“爱和自由”是功利主义的,并且会因社会的压力而不断修正、变化,最终就是妥协和放弃。

而蒙氏原著中,也大量谈到了爱,自由,但是,这并不是蒙氏思想的基础和本质。“尊严和独立”:生命的尊严和个体的独立才是蒙氏思想真正的核心。蒙氏主张这种尊严和独立是天授的,是自然赋予人类的,而不是孩子的父母。蒙氏极力想说明,如果你认识不到,不尊重这种天赋人权,你就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伤害。而爱、自由不是成人施舍给孩子的,而是孩子生而就有的权利,是从“尊严和独立”生发出来的。如果不认识到这点,所谓的“爱和自由”就是技巧性的,伪善的,也是善变的。

仅仅“爱和自由”,并不能使生命真正做到有“尊严和独立”地发展,他需要责任,需要平等。不背负责任,很难谈到尊严;没有平等,独立也是不完全的。而缺少真正的尊严和独立,孩子在被施舍的环境中成长,很难期望他人格的健全。孩子当然需要爱和自由,但不是施舍的,而是彼此尊重,相互平等,担负各自的责任。这样,人格才能健康发展,并走向成熟。

“如果我们珍视孩子的尊严,那我们就该成为维护尊严的榜样”。

2.

之前自己曾经读过一本《童年的秘密》,《爱和自由》和《童年的秘密》里的观念是相同的,包括叔叔和爸爸的例子也源自那本《童年的秘密》。不过因为是中国人写的,所以更好懂。

我把看完这本书自己感触深的'地方摘出来谈自己的感受。红色为摘录《爱和自由》的文字。排列顺序不是原文顺序。

因为人们并不懂教育。搞教育的不懂教育,管教育的更不懂教育也不想懂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通玻

这个我感触非常深。这里要说起《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因为读完这本书我经常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所幸自己的记忆力还不错,多年前的事情一直记忆深刻,这个我想《窗边的小豆豆》作者东彻柳子也一定是对童年的记忆深刻才能完成这本好书吧。我回忆起童年里因为把一群小朋友领到家里把妈妈辛苦晒的一坛子柿饼给分发了遭到妈妈的责备;回忆起小学时一位女老师把一盒粉笔努力的向班上一位学习不好的同学砸过去,粉笔四溅的情形;回忆起童年本来美好的夏天晚上怎样被表叔用鬼故事吓的不敢回家;太多太多的故事让我记起不要这样对待我的孩子。所幸我还属于下面这段话的前者。

自己有心理障碍又知道有心理障碍的人绝少,而自己有心理障碍又不知道自己有心理障碍的人太多。

关于这句话我最想说的是好多成人在自己有了孩子的时候,完全忘记了自己的童年,忘记自己童年的故事,忘记自己童年的愿望,忘记自己被束缚后慢慢被磨蚀的没有个性的痛苦!而又继续把这种痛苦施加的自己的孩子身上!

个性跟创造力是画等号的。因此人的整个培养过程应该是一个个性的培养过程。有个性的人是指在思维上、在整个生存状态上跟别人不一样。

关于个性我的理解是一定不能让孩子受到束缚,这也就是《爱和自由》这本书里提到的自由。一定要关注孩子的每个敏感期,要学会尊重孩子。不然的话也就像下面说的一样,只能是这样的结果。

我们在成长中的每个敏感期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指导,我们甚至没有在“自己发展”时得到尊重,我们深深的、独到的思维能力丧失了。

虽然我的父母也爱我们,但是回想这一路的爱,自己还是觉得有缺憾,虽然我也很爱很爱父母,但是我不能说他们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我自由的爱,宽容的爱和理解的爱!所以对下面的话我要谨记在心,学会怎样去爱。

什么是爱,是一种巨大的宽容和理解,有了爱,即使不懂教育,也能给孩子发展的基本权利,也能使孩子自由,让孩子经自由走向独立。

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自息的等待。”

看完《爱和自由》还有的一个感触就是关于知识,以及怎么样去“教”。首先谈谈我的认识,我认为的教应该不是枯燥的教,而是带着孩子去认识,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大量从生活中学习而不是课堂学习的过程。下面的这一条我就非常认同。

认识事物的过程好比吃饭,经过消化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并自如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种东西是智力。

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周围的环境都是这样教的。看下面:

普通的“教”的本质了:让孩子把注意力转向什么,然后“教”什么。但注意力不是感觉,更不是深入的感觉。

这一条我这个妈妈感觉做的还比较好,从来我抱着豆豆很少沉默不语不去关注孩子,即使她很小很小时,我抱出去,看见她在看什么,或者她可能会看到什么,我都会把我的注意力变成她的注意力,然后轻轻的告诉她她在看什么,这个豆豆说话比较早以及现在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愿,我觉得应该和她从小跟她说有关系吧。另外看完《窗边的小豆豆》时我真的非常喜欢书中的巴学园,如果我们的学校都像巴学园那样给孩子自由多好啊!而不是现在这种“普通的教”。

当一个人在树林里散步的时候,他能够长久的沉思,他能够浪漫的联想,在这个时候如果远处钟声传来的话,那么他这种感觉会更好的加深,像诗一样。蒙特梭利说,一个优秀的蒙特梭利教师,她的杰出点就在于,当这个孩子正好在森林里散步的时候,老师就是那个钟声,能够把这种美好的感觉加深。

看完这段话我也有感触,不只是优秀的老师这样,优秀的父母更应该这样。记得带豆豆出去玩,有个小男孩比豆豆还要大,她的奶奶带着,听她奶奶讲孩子只会叫爸爸妈妈,不会说。小区里有人在放风筝,小男孩看着,奶奶叫他:“看什么呢,看房顶哪”。我抱着豆豆蹲下去,跟豆豆说:“看哥哥在看天空中的风筝呢。”然后又跟小男孩说:“风筝飞的好高呀。”小男孩立刻手舞足蹈兴奋的嘴里啊啊叫着。这时小男孩的奶奶又说:“呦,原来看风筝哪,我说呢,眼睛真尖。”然后就完了。我当时的感觉就是孩子不会说,完全是因为大人的缘故。想想我们大人真的应该努力的做那个敲响钟声的人!

另外关于怎样学习知识以及学习知识的目的,我也有很多想法。以前看过一本书《图穷对话录》是新东方的一位老师写的。里面有一段话给我记忆深刻,核心思想是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让我们幸福的生活。我把它作为自己的QQ个性签名(在生活世界面前,永远做一个学生,学习如何幸福的生活(教育的终极目的)),以提醒自己不要偏离了学习的根本目的,也不要忘记教给孩子知识的最终目的。在《爱和自由》这本书里我觉得也有相同的观点。

这就是知识的用途。知识应该同人的生命如水乳般交融,当人实施理想和愿望时,它成为一种能力出现而不成为所谓的工具。

另外还想说的是关于童年教育的重要性。我自己一直坚信在孩子的童年时期如果精心教育,远比孩子长大了才去单纯的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要重要的多,这个我一想到中国那么多的留守儿童便心生难过。不过这种现象暂时看不到有什么改变,多数是因为生活所迫吧,但我一直觉得再难也不能难孩子。关于这个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爱和自由》全文贯穿的都应该是这种思想吧。摘下来几段。

一名儿童如果在零至六岁形成了健全的品格,向善就成了他的自然内驱力,他一生就是为了不断完善自己。

这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在人的一生中,拿出六年给孩子,并通过孩子发展自己,是最有价值的。

人类的创造力是非凡的,尤其是对一个孩子来说。如果他6岁以前能够成长得非常好,他就越容易进入更高状态的人类的思想、人类的情感和人类的一切科学理论,如果我们被某一种东西禁锢的话,我们只能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

童年尤其是0-6岁,同成人相比是人生的两极。就像地球南极跟北极一样。7岁不是6岁的延续。实际上在6岁以前他所奠定的一切是为他整个一生做基础的,而不是为某种文化,或者某个学校,或者某种知识的转化作准备的。

看完《爱和自由》我有个强烈的想法,就是非常非常想去做一名幼儿教师或者小学教师,这个在看完《窗边的小豆豆》时就产生了的想法,自己希望像巴学园的校长小林宗作先生一样,能够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热爱孩子。看来我要好好想一想了,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应该就是幸福的生活吧,而不只是简单的工作。

如果你爱孩子,让他的精神愉快,你给了他们美好,儿童就能给我们带来一个金色的未来。这个希望寄托在儿童身上要比寄托在任何成人身上更为可靠。因为“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人类之父,儿童是文明之父”。

假如我们今天都能做到尊重儿童,让他们符合人的自然发展法则成长,他们每一个人可能都是富有创意的。那么这个世界就可能产生巨大的变化。

再来谈谈看完这本书后自己有疑惑的地方。关于安全感。在豆豆一岁一个月的时候因为短期的无人照看,我们把豆豆送回了山西,让豆豆姥姥照看,而且因为姥姥腿不好的缘故,家里还雇了个人帮忙。那两个月对我来说简直就是煎熬,尤其是刚送回去的一周,我每天因为想念不能好好睡眠。即使现在我看到当时刚把豆豆从山西接回北京的录像,我的鼻子都酸酸的,孩子怯怯的眼神,真的让我心疼!记得刚送回去时妈妈说:“孩子很乖,谁都要抱。”到现在我一直都认为那是我的豆豆缺乏安全感,突然离开了妈妈,孩子到处想看到妈妈,可是怎么也看不到妈妈,她不知道如何是好,不知道该信任谁。所以我觉得孩子对某一个人的依恋应该是因为孩子觉得这个人爱她,给了她安全感,在她幼小时还不能理解唯物论还不明白眼前消失的东西还会再现时孩子表现出的就是依恋,而不是表现出了依恋就说明缺乏安全感,而是渴求安全感一直在她身边。这个孩子长大了理解了消失的还会出现时就会表现的好些,这时应该是一种理性吧。豆豆现在已经能慢慢接受妈妈每天上班了。虽然每次下班我会抱着她说“想妈妈了没有”,孩子说“妈妈下班了”,我说“那还要妈妈明天上班吗?”孩子会说“不让妈妈上班。”依然表现出对妈妈的不舍,我不认为这时一种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因为我相信孩子和她爸爸在一起也很快乐,不过她爱着妈妈,她不想妈妈不在身边。就这么简单。

另外书中提到关于背古诗说没有意义。我也很疑惑。读过一些书看到的都是强调阅读的重要性。这个我自己的理解就是孩子对语言的热爱应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是一种熏陶,我们不强迫,但是我们不能不让她接触,不能说大人觉得难懂,就觉得念给孩子无意义。孩子对周围的一切不都是从她的触觉、嗅觉、味觉、视觉、听觉感知到的吗,在我们读给她听的时候,不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吗,不是听觉的一种享受吗?难道读一个大人觉得通俗易懂的句子给孩子听就是对的,读一首大人觉得难的优美的古诗让孩子感觉一下语句的韵律就没有意义了吗?这个看来还要学习,最好追求一种意境。

【爱和自由 读后感】相关文章:

爱和自由读后感07-20

爱和自由读书笔记15篇12-08

自由和拘束04-06

自由和温暖作文09-07

自由读后感08-11

给其自由,才是爱作文12-19

爱他就让他自由飞翔06-01

庄子和庄子自由名人故事07-12

严格教育和自由教育04-06

霍金读后感 再别康桥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