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论文

2021-04-16 语文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课程最基础的一块教学,笔者有意识地研究了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主要有注重独立个性化阅读,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注重审美体验,让阅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等。根据此,本文中,笔者对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阅读教学;高中语文;赏析品味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新的要求,要使全体高中学生都获得必须具有的语文素养,同时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课程最基础的一块教学,笔者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有意识的研究了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主要有注重独立个性化阅读,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注重审美体验,让阅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等。在以新课标为指导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1注重激趣导入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都是以教材为纲来进行,教材里的篇目对于学生来说一开始都是冷冰冰的存在,要通过对教材中文章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首先要起到桥梁作用,这个桥梁就是导入。常规教学中很多老师会忽视导入的环节,要么是直接跳过,要么是敷衍了事,孰不知导入对激发学生阅读学习这一篇目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导入做得好,学生就会被吸引到文章上来,才会有兴趣去阅读探究这篇文章。做好导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第一,教师要充分熟悉文章。有一句话非常恰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要准备一桶水。教师备课的时候要对文章和作者非常熟悉,才能很好的把握文章的知识点和价值,也才能有效的选择导入。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教师备课的时候就需要充分了解徐志摩的生平,他的性格以及他其他的作品,他的文学审美等等。

  第二,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每一届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他们的兴趣点,知识储备跟上一届都有不同,甚至每个班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只有多了解学生,才能根据实际情况有效的选择导入,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比如上到《辛弃疾词两首》的时候,笔者从辛弃疾一心报效朝廷却不为朝廷重用的矛盾入手来导入,成功激起学生学习研究辛弃疾词的兴趣。

  第三,要围绕教学目标来导入。很多教师会借助视频音乐来导入,可以很快的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如果这个视频或者音乐如果与教学目标关系不大的话,可能很快就让学生失去对文章的兴趣,有时候一开始导入轰轰烈烈,会让学生期待过高,实际阅读教学却难免枯燥,这样的热闹的导入会适得其反,因此,导入要围绕教学目前,尽可能做稍微深入长远的思考。能串起整个教学目标最好。如鲁迅的《祝福》,学生预习过后基本能掌握小说的内容,教师的导入可以用视频图片,也可以用故事情节等,但如果从研究作者的写作目的的角度来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那就可以把这一导入一直贯穿到整篇小说的阅读鉴赏中去。总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导入非常重要,而导入的技巧也极其重要,只有从具体文章和具体学情出发,才能让导入发挥真正激趣的作用。

  2做好学习目标的引导

  新课程标准要求发展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注重个性化阅读,在做好激趣工作之后就要求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去阅读了,而很多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只会停留在表面内容上,并且拒绝反复阅读,这种情况往往是学习目标不够明确,所以教师在让学生独立自主阅读之前一定要做好学习目标的引导,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往往很多教案课件的学习目标比较机械僵化,容易让学生产生排斥情绪,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也有技巧可言:

  第一,目标要具体,针对所要学到的文章的具体内容。而不是设置千篇一律大二不当的目标。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有些教学目标设置为感受朱自清散文的美,这样的目标太大,学生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不如设置为找出文章中你认为最美的段落或者句子,那么学生在找段落句子的过程中其实就已经进行了美的感受和比较了。

  第二,目标要符合学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置目标,目标太简单,学生学习起来没有挑战性,兴趣不高,目标设置太高,学生完成不了,也会直接抹杀兴趣。教师备课的时候往往想把所有的最好的全部给学生,而有些学生基础太差,还跟不上高要求,而目标一旦设置,整个文章的学习就要围绕目标来展开,如果目标过高会变成教师强行带着学生往前走。

  第三,目标要有变化,且要层层递进。如果学习每一篇文章的目标都是一样,那学生很快就会失去阅读学习的兴趣。不同的文体应该进行不同的目标设置,例如诗歌要侧重意境情感,小说要侧重主题与三要素等。从必修一到必修五,每一个阶段的目标设置应有递进,逐渐加大难度可以让学生越学越会,也越来越有成就感。比如必修三第一单元和必修五第一单元都是小说鉴赏,那么必修五第一单元小说鉴赏的目标设置就要更高一些,既能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来鉴赏小说,又能让学生学到更多新的`知识。

  3多给学生交流和个性化解读的机会

  学生的阅读能力要通过教师指导阅读方法来提高,更要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来提高。而常规课堂的师生对话往往是以师问生答的方式进行,这样的交流提问的技巧很重要,千篇一律的提问方式会让学生厌倦回答和交流。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做好交流和个性化解读的引导:

  第一,多接触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点。教师要通过事先对学生兴趣点的捕捉来打开提问,先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来交流,这样往往会打开话匣,让整个班进入到积极交流的氛围中来。话匣一旦打开,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到文章的阅读鉴赏上来,阅读能力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第二,提问要有技巧。常规课堂的提问往往让学生觉得很官方,完全没有兴趣回答,教师可以尝试更贴近学生的提问方式,让问题尽可能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更可以尝试反过来,让学生来提问,教师来回答或者引导别的学生来回答。

  第三,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设身处地的去感受文章的内容和情感,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样的个性化阅读是学生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的基础。总之,交流和个性化解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只有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交流和个性化解读,阅读教学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做好课外拓展的引导

  课堂时间非常有限,一个学期下来能引导学生仔细品读的文章不过十几二十篇,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仅凭这些篇目还不足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堂上所学的篇目仅仅是例子和导引,要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借助于课外的拓展阅读。而课外阅读要全凭学生来完成,完成的情况决定效果。因此教师备课时就要有一定的心机,让学生在学习某些篇目后有意犹未尽的感觉,然后适时的做课后阅读的引导。课后阅读引导同样要做到导入激趣,还要做到按时交流,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很多教师往往不舍得花时间做课外阅读的交流,这样会让学生阅读过后没有机会共鸣而渐渐放弃了课外阅读。因此,做了课后阅读的引导,一定要定期做好交流与回顾,时时注意对学生的引导。

  5引导学生将阅读教学中学到的内容运用到写作中去

  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分不开,阅读能力提高了可以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而写作同样可以反过来促进阅读。课堂上精讲的课文,都应该成为写作的典范,而把认真学习过的文章内容写进作文里面,可以加深印象,巩固记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有成就感,觉得自己所学的知识有用武之地。例如必修四第四单元的三篇人物传记,廉颇蔺相如,苏武,张衡,这些都是非常优秀的人物,且各有特点,完全可以成为学生作文中的有力例证,而学生也可以在写作时反复运用这些伟大的人物而提高自己的鉴赏辨别能力,从而达到育人的效果。总之,随着新高考的改革的推进,教育部门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考试题也加大了对阅读能力的考查,而目前的学情却让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手机、电脑、游戏等各种高科技的东西比单纯的阅读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工作可谓任重而道远,但虽然任务艰巨,很多同行都在奋力前行,笔者也将继续努力进行这方面的探究。

【高中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论文】相关文章:

阅读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11-03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06-16

阅读的乐趣-浅谈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11-03

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习能力06-1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07-2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07-05

抓住要点,提高阅读能力11-03

农村中职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教育论文05-04

浅谈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07-09

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