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之花
我们同学之间的友情故事很多,但有一件小事儿想起就让人感到非常温暖。
那是发生在我和同学何若妍之间的故事。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我与何若妍相约到她爸爸所在的公司玩儿,时间飞快地流失,转眼已是六点十分。“叮铃铃,叮铃铃……”我的手机闹铃骤然响起,我对何若妍说:“我该回家了,不然爸爸妈妈会担心的!”告别后我便匆匆离开。
在回家的路上,我像一只快乐的小鸟,一边哼着歌一边赶路。走着走着,我突然感觉身上好像少了点什么东西。噢,坏了,我把雨伞落在何若妍哪儿了。我正准备返回去取,这时手机响了,一接听,是何若妍打过来的。何若妍说:“你的雨伞还在我这儿呢!”“我这就过去取。”“别着急,你在原地等我吧,我马上给你送过去。”
过了几分钟,啊,我看见了,我看见了,是何若妍!我兴匆匆地跑向她。她笑眯眯地对我说:“给,你的伞!”“对不起,让你亲自跑一趟!”我惭愧地对她说。“没事儿,我们不都说了要做一辈子好朋友们吗?”她很诚恳地对我说:“时候不早了,赶快回家吧!”“好,再见!”“再见!”
走了十多步,我蓦然回首,看到了何若妍远去的身影,仿佛看到了她博大的胸怀。此时,平常的点点滴滴一股脑儿涌上心头。是啊,我一起笑过、哭过、闹过、赌气过,但同时也在彼此心田播下了友谊的种子。如今这颗种子已经生根、发芽、长叶、开花,带给我们许多快乐。我不禁感叹:虽然“友谊”二字写起来很简单,但意义却很深刻,真正能得到友谊的人其实并不多。我暗下决心: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好好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我相信,友谊之花定会在我们之间欣然开放!
两颗童心,紧密相联。至于我与何若妍,我们曾彼此承诺,都要细心呵护、用心浇灌友谊之花,让它的馨香陪伴我们慢慢长大,直至一生一世。
【每日写作指导:巧用民间熟语提高写作能力】
中学生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内涵之一,包括立意能力、布局谋篇能力、言辞能力,它要求学生能稳妥地遣词造句,修饰润色,书写成文。我在训练学生写作时,鼓励学生大量收集当地的民间熟语,并提倡学生在写作时合理运用。实践证明,合理运用民间熟语能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言辞能力。
民间熟语包括俗语、谚语、歇后语、流行语等。(next88)俗语是民间口头常用的短小、定型的形容性短语,如“背黑锅”、“二百五”、“半斤八两”等;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如“寒从脚起,病从口入”等;歇后语是喻体、解体连缀而成较为定型的趣味性语句,如“青花红涩柿——中看不中吃”等;流行语指在民间流行的反映社会的时尚性词语(包括网络用语),如“酷”、“土得掉渣儿”、“偷白菜”等。
从被动完成任务到主动收集,三年下来,每个学生都能收集上千条熟语,分类整理,编辑成册,以门、纲、目分类。
在收集的'过程中,学生必须掌握每条熟语的意思、包含的哲理。每次作文课上,我会挑选两三条给学生讲解。
个人认为,写作中使用民间熟语必须注意三个结合:
合文体:即要与文章体裁相结合,从各种体裁的需要出发,忌滥用。一般来说,熟语的使用频率从应用文到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依次递增。
合语体:即要与文章的表达方式、语气口吻相结合,也就是要分场合。要分清文章某一部分的表达方式是什么。
合道体:即要与文章中心思想的表达相结合。学生要从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角度出发,科学运用。
民间熟语在中学生写作训练中的科学运用有以下三点好处: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母语,使用母语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
民间熟语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学生乐意开展研究性学习,参加各种形式的实践性活动。
【友谊之花作文600字】相关文章:
1.友谊之花
2.友谊之花
3.友谊之花作文
4.友谊之花
5.友谊之花作文
6.友谊之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