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童年

2018-03-29 高一作文

消逝的童年1

小时候家是我最爱的地方,现在面对鳞次栉比的高楼,我只能独自回忆往昔快乐的童年、幸福的家乡。

小时候,虽然家里不富裕,虽然生活拮据,可我从来没有感到过孤独,我是快乐的!桥——上学的必经之路,桥下的船总是来来往往,不知从那里来亦不知它们将去往哪里。他们总是忙忙碌碌的,从前爸爸总骗我说这桥下有水怪,会把小孩带走,那时总害怕见不到爸爸妈妈,一到桥头便往前跑,稍大之后,虽知道这桥下没有水怪,但也习惯了一到桥头就屏住呼吸往前跑,所以我和这座桥没什么感情。

现在到那里我最想去的还是“后花园”(一个比较大的草坪),这里有“五大天王的王位”,还有天王专属的球框。我们在这里欢笑过,在这里哭泣过,在这里争吵过,我们在这儿玩过各种游戏,我们在这里分别,在这里约定了不会忘记所有这一切!

小学时放学路上最享受的便是和寅一起寻找“秘密通道”——从学校到家最近的路,一次次发现新大陆却又一次次地证明距离是一样的。虽做了许多无用功,可我们乐此不疲。

周三是我一周最爱的日子(每周三晚上老师要开会,总是早放),每每一到家我便拿着碗去街边买小馄饨,然后坐在家门口的方形石头上和朋友们边吃边讨论学校发生的各种事情。那时欢笑声充盈着天际,我们是多么快乐,虽没有爸爸说的铁圈,也没有舅舅口中的桑葚,但我从没感到过孤独。那时的我们是那样纯洁,那时的友情不掺杂任何杂质,那时的我还是懵懂少年……再也吃不到那样皮儿薄馅儿多的馄饨了,再也不能和伙伴们聊天了,一切都离我而去……剩下的只有寂寞!每每想到这里眼泪便不争气的在眼眶中打转,我还能吃到那样的馄饨吗?我还能回到过去吗?我还能像以前一样无忧无虑地笑吗?

好了不说了吧,眼泪真的出来了,真怀念童年的时光啊!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消逝的童年2

  尼尔·波兹曼是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著有《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技术垄断》、《教学:一种颠覆性的活动》等著作。近期阅读了《童年的消逝》一书,对即将走上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岗位的我来说,这本书的确激发了对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些思考。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我们不得不承认,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儿童已经完完全全变了模样。本书以批判的方式,阐述了技术和媒体对儿童本质上的侵蚀,但从辩证的角度来看,我并不能完全认同书中的观点。

  书中就媒体和技术对儿童的影响,大多都指出的是消极的方面,采用的也是抛出问题引发读者思考,而后阐述自己观点的方式。书中大量的例子发人深省,让我不得不开始对信息化社会对不同人,尤其是儿童的影响产生多多少少的思考。的确,在成长过程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无法磨灭的,现在的儿童与过去的差距甚远,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环境的改变。

  作为80后的我们,生活在城市的也还尚且对捉迷藏这样的游戏着迷。每天的盼望还是集中在放学的傍晚,能和院子里的小朋友相约玩玩类似的游戏,我们把小小的脑袋凑在一起,看蚂蚁搬家,玩过家家。生活在农村的也大抵对爬树、玩泥巴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如今,还在上小学的表弟竟开始玩起了**聊天及一些甚至连我们都很少接触的小型网络游戏,现在的孩子们在聊天中更是就网络游戏、动画视频等侃侃而谈,甚至是从他口中,我才知道了摩尔庄园、《海贼王》等。这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时代,我们也是截然不同的时代产物。

  十分同意《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所谈到的观点,童年与婴儿期不同,童年是社会产物,不属于生物学的范畴。的确,在怎样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中,就会有怎样的童年。对此,我竟有种无奈感,毕竟,对于这种童年经历的变化,我们所能改变的也很少。人是社会的人,身处在社会环境中,被社会环境影响也是必然的,而社会环境是在一定条件下逐渐形成的,并非三两个人或者三两本书、三两天能够改变的。

  当80后渐渐成长起来,对80后的看法,社会的声音从批判到怀疑再转到肯定。生于80末的我们的确是生长在信息时代的初期发展阶段中,生于非常尴尬的夹缝中,我们总是接触突如其来的新生事物,比如QQ的迅速兴起,3G手机的蔓延,网络论坛bbs,网络文学,玄幻小说,MP3、MP4、MP5等。我们享受了第一代彩色电视机,但我们至今还在回味那些养过的金鱼,种过的小花。小学毕业的时候,家里的电器渐渐地换了,没人再用录像机,都换VCD和DVD。我们是最后一代还听说过《水手》的人,也见证了QQ的泛滥,手机和网络游戏的泛滥,同样我们也见证了百度、阿里巴巴、谷歌等网络巨头的兴起…

  如今的我们,每天习惯于依赖媒体的生活,网上聊天多余见面交流,网上购物取代了花大把的时间逛街。然而,每当回首童年,我们心心念念的还是那些类似嫦娥奔月的传说,白雪公主和灰姑娘的童话,我们怀念的依旧是童年里永远都玩不腻的躲猫猫,永远也爬不完的树。那么试想,如今的新一代真正逐渐成长起来之后,他们回忆的是什么呢?是媒体上无数堆叠的"很黄很暴力",还是他们整日整日沉迷的网络游戏,亦或是无数"凤姐"、"神马都是浮云"等这一时代的产物。这就是变化,现在的孩子不会再期待每晚父母在床边讲的童话,而是越来越多电脑前的消遣。

  《童年的消逝》中说,十五岁的女儿和母亲同时出现,人们感叹母亲同女儿一样年轻,也感叹女儿同母亲一样成熟,究竟是成年的消逝还是童年的消逝只是提问方式的不同。对这个问题,我还是坚持童年成人化已婉然成为一种趋势,直接点讲,这就是童年的消逝。

  媒体对于儿童的影响,对童年的消极作用已经显而易见了,作为教育技术大海里的一条小鱼,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一线教师,我们不得不去省视媒体对当代儿童的影响力,媒体带给儿童的,究竟是不是儿童应该从媒体那里获得的。当部分教育技术人一味探索着技术的发展,强化技术在教育中的种种好处,夸大技术对教育教学的优势作用时,是否也是时候停下来,改变运用技术实施教育的方法了呢?当网络日益普及,网络资源日益强大,或者说网络信息的鱼目混杂,学习者,尤其是儿童,却并不能根据所需及时的从这庞大的信息空间中提取资源,甚至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相反的影响。当我们的初衷适得其反,不能不说,这就是将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悲哀。孩子们的童年被技术的发展所吞噬,这是儿童的莫大损失,更是时代留下的最大遗憾。

  我不像书中作者那么决绝,一口认定媒体的存在就是让孩子们的童年渐渐消逝的唯一原因。然而不得不说,正是媒体对孩子们成长的负面影响,才让孩子们变得成人化,不再单纯可爱、浪漫天真。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大抵概括了技术的特点。

  教育技术学,就是研究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信息技术课程,就是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里定好自己的位置,对网络信息有所取舍。然而,对于孩子们童年的消逝,身在圈里的我们能做的又是什么呢?利用可利用的手段让孩子们的媒体学习环境变得单纯,让孩子们在技术的冲击下仍有纯真的童年。网络、技术、媒体都是我们需要的,但这些仅仅是工具,要运用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开拓孩子们的视野,让孩子们更加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好的在学习中发挥自主性和研究性才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学的真正目的。

消逝的童年3

  一个没有儿童的时代是可悲的,没有儿童就意味着没有童年,儿童是一个人最宝贵的时代,也是一人最宝贵的记忆。而越发成人化的儿童无疑是令人担忧的,儿童的思维或者说其他方面越来越早熟,这点对于社会来说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我们都认为儿童应该是天真无邪的,以前我们都会有很多适合小孩玩的游戏,如捉迷藏,丢手绢……而即使是这样的小游戏,我们还是玩的不亦乐乎。

  当然各方有各方不同文化,总之我们小时候是那样的。不像现在,由于信息越来越数字化,孩子们不再热衷于这类游戏,而是沉迷于电视网络,游戏或者其他的娱乐节目。而这些娱乐已经涉及到孩子的身上去了,年纪小小,穿很性感的衣服上电视台,其实也不单只是这些方面的体现,对于成人的东西充满了好奇,包括性之类的东西。首先,据弗洛伊德声称,儿童有性能力,富有各种情结和本能的心理冲动。性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引火线。如果不对还处于性器官及其心理发育尚未完全的儿童进行正确的引导加管教,而任其向坏处发展的话,就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犯罪。(当然,弗洛伊德是不赞成遏制人类的正常欲望的发展)我想这点也是现在青少年犯罪的比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也就是以往的儿童游戏言简意赅地说,已成为濒临灭绝的物种。而当一种社会产物行将被淘汰时,它就成为了人们怀旧和研究的对象。儿童游戏的品种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少,这也是童年的消逝的一种原因。但是有什么方法能够挽回呢,我想这点还是要依靠学校的等的教育帮助,学校一词在雅典的意思是“闲暇”,这也反映了一种典型的雅典式的信仰:他们认为闲暇时,一个文明人自然会花时间思考和学习。在这里应该要穿插儿童游戏进去,游戏有时候是益智的,也是必要的。而在探讨童年在在现代社会衰退的问题时,我们应该知道,没有高度发展的羞耻心,童年便不可能存在。而童年的消逝就有一下四点的表现,第一、人的读写能力的消失;第二、教育的消失;第三、羞耻心的消失,然后就引发了童年的消逝。

  童年的消逝的事件是可以阻止的,一个没有童年的民族是容易成为高危险民族的,没有童年的人群,就好像是没有了翅膀的鸟儿,是残废的。

消逝的童年4

  我继续伏在我的书桌上,追赶着日夜,追赶着我的前程。我知道,我的童年已经渐行渐远了!

  “哈哈,我抓到你啦,你该死啦,哈哈……”一阵阵笑声传到我的耳畔,我放下手中的笔,看向窗户,窗外的几个小孩子,或笑或打,或跑或跳,将开心的笑声散满了百草原。

  我好久都没有像这些孩子在草原上玩了。小时候,这里也曾是我的乐土。百草原不大,爸爸在百草原上种植了许多绿树和花草,我甚至认为蝴蝶、蜜蜂、昆虫也是父亲种的,到了春天就长出来。我经常在百草原上数有多少只蚂蚁,一朵花有几片花瓣,一朵花有几只蜜蜂来采蜜,蜜蜂采蜜时有多少蝴蝶来伴舞。

  杂草是我的敌人,有时我将杂草连根拔起,蚯蚓出来了,我和小伙伴一起玩蚯蚓,玩累了,我们再送蚯蚓回家。有一次我看见了花草上的露珠,准备用盒子装起来,回家给妈妈串项链,可回家打开盒子一看,什么也没有,盒子全湿了。有时我拿着画笔,走进爸爸的南瓜院里,给南瓜画一双眼睛,一张嘴巴,然后我对着南瓜讲童话。有时我还邀请我的小伙伴一起来百草园玩耍,做游戏、捉昆虫,聆听蚂蚁的歌唱……

  “哇!是毛毛虫啊!我捉到一只红色的毛毛虫了!还是母的呢!”那群小孩又一阵大叫。一刹那,往事又涌上心头……

  依旧是春天。春光明媚的时候,我在园子里玩,数黄瓜。我躲在树后面,不一会儿,一个绿色的虫子爬了过来,它通体透明,泛着绿光,像是一根涂了绿颜色的米线,还有一层白白的绒毛,上面还有露珠聚成的小水珠。我二话没说,回家拿了两根铁丝,准备夹住毛毛虫,可毛毛虫不让,一直挣扎,我一狠心,终于夹住它了,放进盒子,打算饿死他们……

  百草园成了我的第一本教科书,让我认识了草木鸟虫。

  “怎么在发呆,都快期中考试,你还是小孩子啊?快做题!”妈妈又在河东狮吼。我把灵魂拉回现实,继续坐在课桌前,在题海里挣扎。

  我明白了,童年这一季,少年这一季,季季风景不同。

  窗外,童年天真无邪,我的昨天。

  窗里,少年在发奋苦读,我的当下!

  我继续伏在我的书桌上,追赶着日夜,追赶着我的前程。我知道,我的童年已经渐行渐远了!

消逝的童年5

  童年,多么精致的字体;童年,多么美妙的回忆;童年,多么生动的词啊……而现在我们都用沉默,陌生,难过来怀念童年。童年,像风一样无影无踪;童年,像泼出去的水一去不复返;童年,像时光再也不能倒流了……

  那些记忆在我的脑海里欢快地跳着舞步,可惜这一切的一切只是回忆。

  黎欣怡,徐吕婧她们两姐妹是我一辈子也无法遗忘的人。记得,我们穿着大人的高跟鞋跳舞,走模特。我们画起了妆,先准备好指甲油……我们的手指甲五彩缤纷,我们的脸萌到不行,我们穿的礼服,各有特色,我们在舞台上飞舞,展现我们的风采。我们摆的动作有模有样,就像是训练过似的。先是跳舞,刚上台,就赢得了一次闪电雷鸣的掌声,谁拍的?哈哈我妹和她们的两个弟弟,疯了似的鼓掌。再是走模特,第一个登上舞台的是我,我穿着精美的高跟鞋,走在舞台上,第一个动作就赢得了欢呼,一只手半叉腰,另一只做着飞吻的节奏,走到舞台中央,摆了一个嘟嘟嘴,停住了。接下来是婧婧……再是欣怡……我们的演出得到了赞。

  那段美好的回忆停格在那个时间,那个画面,那个我们约好的秘密基地——小山坡。那个春天鲜花漫山遍野,夏天枝叶茂盛,秋天枫叶铺路,冬天白雪皑皑的小山坡。我怀念以前的你们,怀念以前的时光,怀念以前的画面,怀念以前的生日晚会,怀念以前的饺子,怀念以前的制作的鞋子和耳环,怀念以前的鲜花,怀念……

  童年多么美好,婧婧欣怡我想你们了,消逝不见的童年,你在哪里?

消逝的童年6

  我们出生于90后,是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的幸运儿。没有经历过之前几十年代的艰苦,我们的成长,就是象征着我们伟大国家日益发展的步伐。

  小时候,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幻想着自己能够早一天长大,可能是对那所有的未知数都抱有无限的憧憬吧。现在人怀念那时,都说想长大的原因是能去实现自己伟大的理想与抱负,可能是我的想法稍有不同吧,我认为是,长大后就不用再上学了,因为我小时候成绩一直不好,非常贪玩,经常被老师叫家长,所以……

  岁月如梭,以前只是听到父母或长辈经常感慨时光飞快,自己却从不这样认为。现在我们毕业了,年纪虽不算大,也是奔三的人了,怎么经常感觉到最近这几年不知是怎么过的,自己仿佛还是17岁。后来在校的几年生活都是三点一线,千篇一律,回想起来除了学习,真的想不到其他有意义值得留念的事情。现在,唯一能让自己感觉到曾经能让我们有着深刻回忆的时光,那便是我们的童年。

  这仅对于我们80后90后的孩子来说,并是生长在农村。因为那个时候我们每个家庭里面都不只自己一个孩子,父母每天下地务农,没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来照看我们,于是,每当周末,写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后都会到村里去找小伙伴,扔沙包,踢毽子,下河摸鱼掏虾……一玩就是一整天,回家后满身泥土,也没有人会吵我们。现在想起来,都是我们宝贵的回忆。可惜,只能追忆童年,那时的乐趣我们再也无法看到。自从00后开始,孩子少了,生活条件日益提高,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目标都是重点大学,之外还要学习一技之长,孩子每天几乎除了上学都不会出门,唯一能休息的时间,大多是交给了电视或电脑,高科技取代了我们儿时的游戏,可那些孩子都乐意沉迷其中。

  时代在改变,发展与生活可谓蒸蒸日上,我们的追求越来越高,都是努力去追寻自己所向往的生活。同时,我们也失去了原有的那份快乐,现在,我们只有怀念。

  致我们消逝的童年!

消逝的童年7

  忘了有多久,妈妈不再亲吻我的脸颊;忘了有多久,爸爸那有力的肩膀不再抱起我;忘了有多久哥哥已不再像小孩子那样陪我玩耍。

  一切的一切都随着我的长大而消逝。 童年是美好的,可是回头望去却有那么多的错事。数不清,跟你顶过多少次嘴;数不清,我怨过你多少次;数不清,看过多少次你离去的背影。望着妈妈脸上的皱纹;望着爸爸头上的白发;望着我跟哥哥渐渐长高的身体。我们越来越高,你们却越来越矮,回月眸望去:时光消逝的好快。 小时候发生的事,就像是昨天一样,只是昨天已然逝去不肯再回来。就像一句名言一样:Time lost cannot be won again。(时光流逝,不可复得)。 妈妈告诉我:你长大了,许多事情要自己做。 爸爸告诉我:你长大了,要帮妈妈分担一些家务活。 哥哥告诉我:你长大了,不能再惹妈妈生气了。 别人说:呀!冰冰长这么大了。是啊!长大了不能再像原来那样依偎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拉着爸爸那强壮有力的大手一起去散步,黏着哥哥一起出去玩。如今,我不再依偎在妈妈那温暖的怀抱,不再拉着爸爸那强壮有力的大手,不再黏着哥哥出去玩。

  永远也回不到原来。童年真的消逝了吗?是啊!童年再见了

消逝的童年8

  早已步入初中的我,被学业压地喘不过气来,有些心疲力尽了。偶尔回忆起那美好的童年时代——那是一段令人遐想的时光。

  青葱的岁月里,有我与伙伴们银铃般的笑声。在充满芬芳的草地上,尽情奔跑。会到竹林里烧烤。邻居家的哥哥姐姐领着我踏上“竹林烧烤之路”。

  一路上,见着那滚圆的大白菜,金灿灿的油菜花。明媚的阳光将它们的外衣衬得格外鲜艳。小狗一路上跟着我们,仿佛在为我们护驾。前面就是一片竹林了。踩上松软的竹叶似乎来到仙境。

  生了火,搭起了一个小灶。一朵小小的火花在幽幽竹林中燃起。火腿肠再慢烤之后,透出阵阵香味。火腿上泛出油光,耳畔响起动听的劈啪声。我们举着香肠大口啃着,眼前的食物虽不是什么珍肴,可我们却乐在其中。

  昭华已逝,我虽也已不是那个童年时代的.自己,可那灿烂的岁月是我的礼物。

消逝的童年9

  作者首先分析了童年的起源。其实童年的诞生并不是很久远的事情。在古代,童年并不作为一个概念。印刷术之前,儿童只是微型成人,是要早早去学徒,去干农活,去生养后代的。印刷术让识字教育成为必需,因为印刷术通过文字而不是语言来描述这个世界。于是迈向成年的道路,是一定要进学堂,通过思维、礼仪的包装,才能进入成人的秘密大花园。

  文字和信息传播的方式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就像印刷术产生了童年的概念一样。新的媒体,从电报到电视到电脑,童年的概念正在消逝。

  罪魁祸首是电视。首先,电视每天24小时不断播报内容,使得其必须不断寻找话题。而高度的时效性和娱乐性使得电视不能在同一话题停留太久。于是乎,很多儿童不应该知道的东西被堂而皇之地公之于众。性,暴力,犯罪,政治阴谋等使儿童接触后不知所措的“成人秘密”被大量地灌输给当代的儿童。这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儿童和成人之间生理上的界限。再者,电视作为“图像革命”和“电力革命”二者的完美结合,使儿童和成人都习惯于不假思索的信息获取。电视鼓励感性的思维而非理性的思考。褪去了理性光环后的成人的思维和儿童还有什么区别?在电视机面前人人平等,成人和小孩都习惯在电视面前哈哈大笑。

  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在逐渐退化,童年在提前消逝。“儿童之所以好奇,是因为他们还不知道将要知道的东西,成人之所以权威,主要是因为他们是知识的主要来源。”如今,成人的权威和光环在孩子眼中也失去了大部分,孩子的好奇被愤世嫉俗代替,然后演变为漠不关心,“当儿童有机会接触到从前密藏的成人信息的果实的时候,他们已经被逐出儿童这个乐园了。”

  在中国,除了电视、电脑的强大攻势,家长们的望子成龙也在人为的“催熟”孩子。各种兴趣班、补习班、特长班、奥数、珠心算……一步步侵占了孩子们正常成长的空间和时间,如今的孩子缺少玩伴,学业太重,压力过大,童真情趣在日渐远离,“捉迷藏”之类儿童游戏已成为濒临灭绝的物种,现在还有多少儿童玩抛石子、滚铁环、跳橡皮筋这样的游戏?儿童游戏的品种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少,这也是童年的消逝的一种原因。但是有什么方法挽回呢,我想这点是要需要学校的教育和帮助。

  尤其是在幼儿园里,孩子们的活动多是通过游戏来进行的。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享有充分的自由,没有任何外在的压力和强迫,由于所反映的是孩子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事物,所以孩子情绪稳定、愉快、积极。同时游戏也丰富和深化了孩子的情感,有的孩子还可以在游戏中抒发情感,排除消极情绪。同时,孩子需要在与同龄伙伴玩耍、打闹、博弈、友情、冲突甚至是恶作剧中锻炼自己。孩子在玩的时候,可以充分体验到各种情感,例如经历到被别人冷落了怎么办,被别人误解了怎么办,被别人欺骗了怎么办等等情感问题。使得孩子必须在各种情感纠葛之间做出自己的选择。所以我们应该多给孩子创设游戏的机会。让孩子与同龄、异龄,同性、**伙伴充分交往。

  最后,我想到前段时间看过的一部国产电影《夜莺》,小女孩任幸生活在北京,生活优越,各方面条件出色,是大家眼中的优等生,但同样也具备了城里孩子的缺陷,就是依赖高科技,娇生惯养,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人情冷漠。一个我们身边活生生的中国孩子形象就是这样的。但是当她和爷爷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时,一切都改变了。在乡野的竹林、山洞、梯田和流水之畔,老人和孩子才能够更自然的接触,孩子也可以撒娇就跑、兴之所至就上树,迷路的祖孙更加亲近,任幸了解了她们家族的过去,知道了爷爷奶奶的故事,后来甚至不惜牺牲自己最爱的IPAD去换一只不值钱的画眉。一颗童心,在大自然里,才恢复了纯净。

  童年是生命蓬勃生长的时期,而大自然为它提供了充满同样蓬勃生长的生命环境,在这里,儿童能找到许多同伴,能与树、草、家畜、昆虫谈话、游戏。然而,今天的孩子真是可怜。一方面他们从小远离自然,在他们的生活环境里,自然最多只剩下一点碎片。另一方面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也是非自然的,从小就被电视、电脑、游戏、教辅之类的产品包围,天性中的自然也遭到了封杀,童年正在逐渐消逝。

  让儿童自由游戏,亲近自然吧!大人们不要再急功近利,不要再将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强加给孩子,请学会等待,努力保护孩子充满好奇、幻想、纯洁、烂漫的童年净土,让孩子自己成长!

消逝的童年10

  快去世的亲人总会在离开我们之前会变得絮絮叨叨。是不是因为不舍得这个人世,渴望大家都听到她的诉求。

  我出国走那一年,外婆已经95岁了,去探望她时焦急地拉着我的手说:“别去国外,太危险了。”我木然的回了一句:“出国挣得多一点。”然后她把这句话重复了好几遍。

  我从外婆家回去的时候心里就开始忐忑不安,担心从国外回来还能不能见到她,我在心里安慰自己说;外婆身体那么好,活到一百岁没什么问题。当外婆得脑溢血在医院病危的,家里人怕我担心,一直瞒着我直到我从国外回来,可惜我回来的时候,外婆已经被黄土掩盖了好几个月了。突然觉得亏欠了外婆好多,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金钱好像一个青面獠牙的怪物,让亲人和我们阴阳两隔。

  外公很多年前就过世了,外婆总是一个人操劳着农田和喂养着家里的鸡鸭,一直下地干农活干到快75岁,所以我们一有空就会回去探望她。每次回老家快到外婆的门口的时候总会想着外婆在忙什麽,身体会不会吃不消,不安的情绪在脑子里飞快转动。到了门口我总是飞快的跳下车推开锈迹斑斑的铁门,看见外婆安然无恙的坐在堂屋门口的马扎上,温煦的阳光透过院内一棵浓密的枣树,洒在她布满皱纹的脸上,鼻梁上架着一副很旧的老花镜,枯槁的双手在认真不停地缝缝补补,膝盖上放着自己用麦秸秆编成的箩筐,里面堆满了针头线脑和一些碎布。

  一进门我往往都会暖暖地叫一声姥姥,姥姥抬起头,脸上的皱纹立马舒展开了,笑的像个孩子一样,慌忙把我们迎进堂屋里。这时心头会心头一酸,感觉亏欠了外婆那么多,她只要求我们回报那么一点点就足够了。进门之后立马让我们坐下休息,一边嘟哝着孩子们又瘦了,一边开始张罗下一顿的饭菜。

  不仅仅外婆对我们的爱,同时外婆的村庄也是我童年记忆中最美好的回忆, 小时候课业没有那么紧张,加上离外婆家也没有那么远,一有假期我们就回去探望外婆.那个村庄有茂密的树林和几个池塘,我和哥哥会拿着弹弓在树林里打麻雀,在一个黄土堆里能玩的忘记天黑,夏天脱得精光在池塘里洗澡玩耍,在西瓜地里就地酣畅淋漓地吃着新鲜的西瓜,冬天从农田里扒拉出来红薯一起用柴火烤着吃。我记得田野里一片片成熟的麦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田埂边上都生长着参天的杨树柳树,被风吹拂的凉飕飕的,男女老少鸡鸭牛羊的声音络绎不绝,还有几头母猪在田埂上奔跑。

  当我清明节前夕再次来到外婆的村庄时来祭奠她,这里已经不是我小时候来过的那个村庄,现在的村庄冷冷清清,田地荒芜,树木已几乎被砍光,池塘也没有了。村里的青壮年都在外面打工,只看见一些老人坐在屋门前,还有一些孩子蹒跚走来。

  推开小时候记忆中熟悉的铁门,似乎铁门也因为人的离去而变得更加沉重,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院子里的老枣树还在散发着绿叶,阳光依旧透过树叶洒在堂屋门前,只不过再也看不见低头忙着做针线活的外婆,看不见在厨房忙碌的烧柴火做饭的身影,堂屋内因为许久没人居住而变得冷寂和静谧,变得很非常陌生。

  出门挂上锁的那一刹那,是和我亲爱的外婆永别了,也是和我的快乐的童年记忆永别了。

【消逝的童年】相关文章:

1.童年的消逝读后感

2.《童年的消逝》优秀读后感范文(精选11篇)

3.消逝的时光作文

4.消逝的故乡散文

5.消逝的真诚之城

6.正在消逝的什么作文

7.已消逝的足迹作文

8.消逝的蝴蝶谷

9.行走在消逝中

上一篇:凝聚 下一篇:有种味道叫做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