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审判观后感

2020-11-16 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东京审判观后感(精选1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东京审判观后感1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是不可忽略的篇章。1945年5月3日,远东军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审判东条英机等28名战犯。历时近两年零七个月,开庭818次,法庭记录4.8万余页,出庭作证的证人达419人,出示文件证据4000多件,判决书长达1213页。这这些数据让我无比震撼,作为一个中国人怎么可以错过!观看之后,我了解了什么是国家的尊严,什么是卑鄙无耻。

  看了《东京审判》,燃起了我的爱国之心。日本的战犯坚决不认罪,还有一些日本人憎恨我们中国人。但是,他们可曾知道日本军队是多么的残暴无耻?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中国有多少老百姓成为他们刀下的亡魂?日本人民只知道中国人的罪行,可曾想过日本兵的罪行是我们中国的千倍万倍?而且是日本军队先侵略我们中国,难道我们要坐在那被他们杀吗?通过影片,我对于日本国际主义罪恶行径有了更直观更清楚的了解,也更能体会今天的来之不易。

  影片的结尾,各国法官在对战犯量刑问题上产生分歧,中国法官以法律的角度痛斥了日本战犯大肆抢掠中国资源以及违反人道的滔天大罪。在投票决定是否执行死刑时,我十分鄙视其他十国的法官,他们说什么杀人不文明,佛会包容这些战犯。这些理由真是荒唐‘文明是由人定的,既然可以定也可以改呀!真让人气愤!

  最后,让我们为那些死难者,为那些为中国之崛起而努力奋斗的人,向那段历史肃穆,向那伟大的中国人致敬,向那在战争中牺牲的中国战士们献上我们最深的敬意!

  东京审判观后感2

  《东京审判》是在一种沉重而肃穆的气氛中缓缓揭开了序幕,黑底白字,简洁而富有历史的韵味,主人公有力而深沉的叙述,待人走近了那段仿佛已经在记忆中淡去封尘历史……

  影片的开始镜头慢慢滑过战后日本的废墟,战后的废墟远没有断井颓垣的苍凉与忧愁,仅仅是悲哀,关于死亡,关于绝望。

  影片的格调一直式缓慢而紧凑的。从法官梅汝璈先生严词对座次席位的争夺开始,影片便弥漫着那个时代真正中国人的骨气,想起梅汝璈先生严词声明我到这里不是为了愉快,想起他沉毅而坚定的面容,我似乎可以感知那个时代,我们中国人背负那段惨痛历史的沉重与叹息。

  审判开始了,却推进的那样缓慢,大国的压力隐约的弥漫在这个本该绝对公正的殿堂,唇枪舌战,战犯们或自信满满或软弱无力或平淡无奇的无罪宣言随着辩护律师的理屈词穷恼羞成怒而分崩离析。倪征燠先生的辩论无疑是一个亮点,那样的义正词严,那样的睿智敏捷,让那些或傲慢自大或装傻充楞的战犯们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在电影中,始终穿插着法庭与社会,生活与战争。战争的阴影不仅仅笼罩在中国的头顶,更在日本百姓心中留下难以抹去的痕迹。无论是高呼“小日本鬼子”反战的日本军人——山口正夫,还是与中国人相恋的日本记者——和田芳子,又或是依旧为军国主义疯狂的日本青年——北野雄一……太多年的岁月,太多时光的阻隔,本来是繁花锦簇的乐融融的生活因为战争而变得苍白,无论是谁,战争都给他们以阴影,带走了青年的意气与梦想,留下的,是倾颓与迷惘……我并不想以狭隘的民族复仇心理来对待这场战争,它给世界带来的绝对不仅仅是利益和公理的胜负那么简单,具体到每一个人,那就是撕心裂肺了。

  让我最震撼的不是中国记者肖南与日本女子那蒙着不属于他们的沉重的爱情,不是日本青年举枪射杀亲人与爱人,而是在那个小酒馆,当美丽的老板娘轻轻哼着日本民歌,带着对战后的憧憬,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带着她天性中的纯良翩然起舞时,一颗不知道从何而来的子弹射穿了她的身体。于是她就那样倒下去,灿烂的笑容还未来得及绽放便萎谢的春花般在战争所带来的阴郁中随风飘零。她那样倒下去了,满地的鲜血,她的眼中还有不甘,还有迷惑,她所向往的那种生活,那种升平是不是仅仅在梦中?

  终于认定战犯们有罪了,然而死亡的判决却又成了争论的焦点。当梅汝璈先生据理力争的时候:“如果说,杯代表人类,水,代表了文明……”杯子在地上砸碎,水四溅,“文明史人类创造出来的,可如果人的生命都被无情的毁灭,那文明还从何谈起呢?”,当他沉重而缓慢地说出死难者在看着我们的时候,当他庄严而肃穆的划下选票同意死刑的时候,我只能保持沉默的坚守。虽然心知死亡的判决绝无悬念,我的心依旧随着法官们一个一个的投票,随着投票箱的打开,随着唱票者严肃而沉静的唱票而紧张仿佛我回到了那样一个年代,仿佛我站在那个厅堂,仿佛我是那些亡灵,仿佛我的灵魂为了那些死难者而祈祷……

  影片的最后,法官一字一顿的说出有罪二字,当字幕出现:法庭判处东条英机、广田弘毅。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松井石根、武藤章、木村兵太郎绞刑,木户幸一等16人判处无期徒刑,东乡茂德判处20年徒刑,重光葵判处7年徒刑……我曾去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那里是30万同胞的安息之地,当我看到那些死难者的骸骨、那些生者的沉痛的时候,我的心决没有因为处决了那些甲级战犯而感到丝毫的快慰,纵然他们死了千万次,谁又来救赎那些无辜的生命?谁来纪念那些没有墓碑的生命?

  历史终将会成为历史,也许历史的沉重也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淡忘。谁还记得那个年代那些历史时刻悬在我们头顶的利剑?我们记得的不应该是仇恨,而是那些岁月划破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痕迹……

  为了那场战争中的死难者,为了那些为中国之崛起而奋斗的人,为了我们自己的祖国,我们应该牢记那段历史。

  东京审判观后感3

  今天引领孩子们了解中国在解放前那段屈辱的历史时,发现他们对这一切知之甚少,无法与历史产生共鸣,于是产生了给他们恶补一下历史的念头。下午,我在黑板上刷刷写下几个大字: 《东京审判》——电影赏析。

  毋庸置疑,就成年人而言,这部影片很沉闷,也很拖沓。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忍受得了这漫长的111分钟吗?我提前给他们打了预防针:“这不是好玩的《喜洋洋和灰太狼》,有些同学边做作业边看老师也不会批评你。但是,今天不同,这部影片是历史片,我们一起回顾那充满斑斑血泪的历史。它的分量很沉重。里面有大段的英文和日文对白,你不认真看,不仔细盯着字幕,会看不明白。注意,要体味主人公梅汝璈的语言,捕捉每一个人物的神情。”

  然后简单在黑板上写下了影片中的主要人物的名字,介绍了之间的关系。

  回头一看,孩子们脸上的表情已变得十分肃穆,个个正襟危坐在着。

  用鼠标点击“PLAY,一朵巨大的蘑菇云腾空,伴随着轰轰的声响,孩子们睁大了眼睛,那是两颗原子弹投在广岛长崎的画面,教室里安静异常。

  这是我第二次观看《东京审判》。

  那段足以让每个人中国人铭记在心的充满苦难、血泪、暴虐的耻辱往昔,我其实了解地也很片面。因为教室里有36个学生,他们不一定都能看得懂,我不能有一点分神,必须及时给他们做讲解。

  当一段真实的影像资料再现,日本侵略者荼毒着中国人民时,我紧咬着嘴唇,眼泪忍住了,但我明显感受到胸口那股汹涌澎湃的气流在撞击!深吸了口气说道:同学们,日本侵略者在1937到1941年,4年内,杀害了我们的同胞200多万!这就是事实的真相!这就是历史的真相!

  画面一切换:出现了一张罪恶的脸——东条英机,发动侵略战争的甲级战犯,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当检方律师质问他有否发动侵华战争时,他一概加以否认。当律师问道:假如你和在座的20多位战犯得以释放,你还会重复以往的行径吗?东条英机:是的。周围一片哗然。我瞥了眼孩子的反应,他们大多眉头紧锁,个别激动的发出了抗议。

  影片接近尾声,学生的耐性超出了我的想象。

  当十一国法官代表针对如何给这些罪大恶极的战犯量刑产生分歧时,我真切地感受到他们那颗幼小的心灵也为止揪紧了。

  我是从这部影片知道了梅汝璈其人。泱泱华夏,遭受磨难,涌现了众多爱国人士。但是,仅有一颗爱国之心,在嘴上痛骂日本鬼子来泄愤,那力量实在是太微弱了。凭借着资深法学家的身份,具备超凡智慧和顽强毅力的梅汝璈先生能站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进行滔滔雄辩、慷慨陈词真让每个中国人拍手叫好!看到最后一票表明赞成给战犯处于死刑时,我又一次激动得热泪盈眶。学生们则发出了一片欢呼。

  一部节奏拖沓沉重压抑的历史片《东京审判》,好动的孩子们如此认真有头有尾地观摩下来,我不知道他们是什么心情。我感到身心凝集了太多太多的情绪:悲伤,难以言说的悲伤;愤怒,像火山爆发似的愤怒;还有无尽的凄凉……因为落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因为落后,所以挨打。

  东京审判观后感4

  9月14日,我校全体师生观看了一部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影片《东京审判》。

  《东京审判》以发生在1946年东京盟国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28名日本战犯的艰难审判过程为背景,各国法官和检察官等法律人士上演了一场场法庭传奇,尤其是中国法官梅汝璈的据理力争才扭转了局面,以六票对五票的一票之差,用战犯的绞刑告慰了在战争中死难的中国人民。

  我是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对于六十年前的这段历史很陌生,觉得不可思议。通过观看电影,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新的了解。我感到了战争的残酷,和由此带来的沉痛灾难,我们中国人要牢记这段历史。

  影片中的梅博士,在量刑前对各国法官的劝说让人激动。最后以六票对五票的一票之差,赢得了胜利。这时,放映厅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此时此刻也很激动,梅博士的爱国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人开始遗忘,我想这就是学校组织我们观看这部电影的目的吧。战争是可怕的,无论对于哪个国家,都将带来深重的灾难,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段历史。

  东京审判观后感5

  “我不是斗士,我是法官,中国的法官”梅汝傲的名言。

  其实那段历史我想只要是中国人,就不会不知道。刚刚从电影院看完《东京审判》,耳边还回响着梅汝傲那些激昂的话。

  第一次让我震撼的,是当所有法官,坚持中国法官的座位要排在英国以后,梅汝傲把本子一关,头也不回的离开会议室。从梅汝傲身上体现了中国人的骨气。但是梅汝傲也有过无奈,有过彷徨,他在自己的房间里抽着烟,虽然他用“威胁”的方式,来说服大家,必须证明中国的位置,但是命运,不一定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最后的胜利,当然是属于梅汝傲的。所有法官去远东军事法庭彩排的时候,梅汝傲走在一群外国法官中间,他很坚定的坐在了应该属于中国人的位置上。

  第二次让我震撼的是当对战犯实行不实行死刑的时候,梅汝傲把一杯水砸碎在地上,开始了他的说服工作。当他打开信封里的投票纸,把笔拿起来,在“yes”上重重的勾了一个圈,然后把投票纸放回信封里,叠好信封,最后投入投票箱。这是他作为中国法官,中国人,所做的一切。当最后的票数为5比5的时候,所有的人都紧张了,其中也包括梅汝傲。当最后从主法官口中念出“yes”的时候,梅汝傲胜利了,他轻轻的闭上眼睛,他如释重负。

  “我只能说,我尽力了。”这是本片最后梅汝傲说的一句话。

  我觉得这部片子拍的很不错,特别是在军事法庭里的戏,那种刷的声音,很有震撼力。那几个日本演员,真的演的很好,坐在我旁边的几位老人家,都说他们像真人。松哥演当然一个字形容“棒”。几乎全部的英文台词,虽然我听不懂讲什么(当然,下面有中文翻译),但是能听的出,松哥花了很大的时间在这方面。不过唯一的缺憾就是,里面松哥只有的几句中文,是用的配音,配音人的声音,本人不敢恭维。

  东京审判个人觉得是一部很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如果对那段历史不了解的人,可以去看一下,但是有不足的就是,内容还不够多,可能因为时间关系,很多东西,只能走马观花,不能把东京审判全部呈现在大家面前。

  东京审判观后感6

  做为中国人,不得不说《东京审判》是一部值得每一个人去看的电影。看了《东京审判》的心情是沉重的……

  刚刚上来的一个镜头,便让我感触很深,梅法官在座次顺序的问题上,与其他法官产生分歧,但是梅法官环视坚持自己的意见,因为中国人也不落后,用自己的力量来捍卫自己国家的尊严,这就是梅法官,这就是一名真真正正的中国人!

  经过多次的审判,最终决定取决于一个投票箱,一个不大但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投票箱,紧紧揪住了我的心。尽管我已经猜出了最后的结果,但我的心情依然是紧张的。“NO”“NO”“YES”“NO”“NO”“YES”“NO”……,我的心开始变得沉重而失望,不,如果11个法官的决定按这个频率出现,中国将没有任何的机会,在电影院,所有的同学的随着念了起选票,到最后一票了,审判长做了停顿,我们全场同学也齐声说“YES”,最终,我们全体同学“赢了”,所有期待“YES”的人赢了!我们全体同学都松了一口气,那口气里面,也都包含的是一种爱国的情。

  “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广田弘毅、东条英机、武藤章、板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记住他们所犯下的罪过和那段悲痛的历史,我恨他们,就是因为他们才使我们的祖国经历了那么的悲痛,对于铭记,那是一种永远不可磨灭的愁与恨。我们审判,不只是为了惩罚他们,即使再多的惩罚似乎也是不够,我们要的,是尊严,是一个国家,一个古老民族的尊严。

  ”我们和佛一样期待,没有战争,没有罪恶!“

  东京审判观后感7

  今天我看了一部名为《东京审判》的电影。这部电影讲述的是1946年11国法官奔赴日本,审判28名日本战犯的事,演绎了一个传奇的法庭故事。

  这部影片很多情节都让我难以忘怀。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影片的开头。中国法官梅汝璈坚持要按日本投降书的顺序来安排座次。在他的坚持下,法庭长只好调换了座位顺序,梅汝璈用他的行动维护了中国人的尊严。我也对梅汝璈博士的爱国情怀感到由衷敬仰。

  第二个镜头是小酒馆老板娘正在悦耳的歌声中翩然起舞,一脸陶醉的神情,不料却突然被一颗子弹打中,突如其来的横祸让老板娘难以置信,直到死前还是一副惊讶恐惧的表情。看来,日本发起的战争也给自己的国民带了莫大的伤害。真可谓是“自作孽不可活”。

  最后一个片段就是进入判决阶段时,那小小的投票箱以及箱中的票数,与法庭长宣布的结果,都让人十分揪心。虽然我早就知道结果,但仍然很紧张。投票最终结果是六比五,险胜,法庭用战犯的极刑给千百万被日本侵略者欺凌杀害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少许慰籍。

  一个本应宁静、浪漫、祥和幸福的文明古国,却因为日本的侵略,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刺眼的太阳旗下,万人坑、大屠杀,多少中国人惨死在他们手下!我想,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忘记这段历史,应该把这段历史铭记在心,更应该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像影片中的中国法官梅汝璈一样,用自己的力量去捍卫祖国的领土,捍卫祖国的尊严!

  东京审判观后感8

  《东京审判》是一部爱国主义题材的历史剧,反映了在远东国际法庭上的一些事迹。但是以一个国际上的眼光看这部电视剧,不免显得有些幼稚。作为一个大国,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地区性大国,鼓动人民去仇视世界上的一个国家,我认为这是非常可笑的事情。甚至不免让人笑掉大牙。试问你自己的良心,日本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善良的人民有什么错误吗?让他们饱受核武器的袭击,至今不能摆脱放射病的痛苦,你忍心吗?真正犯错误的是日本的军国主义的走狗,但他们只是日本人的极小一部分。

  为了摆脱经济危机,日本和德国走上了法西斯主义的道路,法西斯主义,就是帝国主义在军事上的集中体现。就像中国的文革一样,是在探索过程中走的一条错误的道路,为了本国的经济,为了本国的人民,才走上了这条道路。就像现如今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个很浅显的阶段,我指的是前奥运时代。很多人甚至都没有听说过亚洲的东部竟然有个叫中国的国家,在我们眼里看起来,很可笑。但这是在西方国家很普遍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中国人没有给自己正确定位。

  民族国家之间的仇视,与什么有关?大家有没有这么问过自己?答案是于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有关,为什么中国人仍然对抗日战争怀恨在心?为什么日本窜改历史?我分析其中的原因之一在于日本人不想让自己的后代知道他们前辈所犯下的罪行,不想让自己的国民活在仇恨之中。不得不说,中国人的整体素质没有日本人高。

  在这一方面,德国做的很好,默克尔的一跪,震惊了世界,他们能正确认识历史,能改正错误,这点是弥足珍贵的。

  再次审视《东京审判》,它的意义不仅在于让我们知道了这个历史,更重要的是,提醒我们宽容别的国家对我们国家的侵略,更重要的是,不要忘记我们国家从1840年以来的屈辱历史!

  东京审判观后感9

  高群书执导的《东京审判》终于“震撼开庭”。电影选择在九一八事变75周年前夕震撼上映。这是一次隆重而庄严的纪念仪式,这更是电影人希望籍由《东京审判》向世界传达出的正义正气的力量。

  电影分两条线索交叉进行叙述,主线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现场,中国记者参与的一个普通日本家庭内部的变化冲突为副线。这样双线并进的设置,是对电影本体以及观众市场等诸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的选择。从影片来看,法庭论辩这条线上的戏做的最为出彩,这也正是片名之所以为《东京审判》的原因。导演力求把当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过程情况真实的呈现出来。对照当年的真实影像资料,电影《东京审判》对史实的还原努力做到了极致。灯光,服装,置景十分细致,几乎是对史实的复制。主要演员方面,除了外形上和历史人物的相似以外,在表演上都抓住了各自角色的性格特点,表演十分到位。香港资深演员刘松仁,曾江、曾志伟的全情投入,使得梅汝璈、向哲浚、山口正夫这三个人物华彩异常,饰演倪征燠的英达在法庭论辩那场戏也是全片的一个高潮。

  《东京审判》这类反映重大历史题材的影片,在力求真实客观的出发点上面临的问题正是影片内部关系上的把握。怎样反映这段历史才能保持一个公正客观的视点,既不陷入过分激进的民粹主义又不至于失去力度转而落入泛人本主义?日本家庭线索的重要性在这里体现了出来。正是因为这条线索,战争带来的伤害得以从一个个普通人的视角娓娓道来,将饱受战争摧残下民族间,人与人之间一种极其微妙而又异常复杂的利益情感碰撞,真实地呈现出来。人类是战争的殉葬品,不论战争最终结果如何,人类永远都是输家。曾志伟、林熙蕾、朱孝天和谢军豪承担起了影片副线的主要发展。导演努力使影片达成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三者的统一,启用港台偶像明星的阵容增强《东京审判》电影的可看性,让生活戏中的人物鲜活起来。副线生活感情戏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法庭激烈论辩可能产生的视觉审美上的压迫感,法庭论辩和生活戏两条线齐头并进,时而相互穿插,正面的宏大的力量与细腻的情感相互交织,同时赋予影片以明晰的节奏感。

  法庭戏采用比较难处理的群戏方式来表现,影片让人印象深刻之处恰在于法庭戏上的论辩部分。影片赋予被审判的日本战犯以同等的话语权,让历史以其自身来呈现真实。当百般抵赖滔天罪行的东条英机被问及,如果再有一次那样的机会是否会再次发动战争时,东条英机那冷漠却异常肯定的“是!”极具讽刺意味地让之前战犯们的狡辩不攻自破。战争,是伴随着整个人类历史的残酷与悲哀。它的产生和爆发离不开人,或许正是人类参与战争本身注定了战争的悲剧性,这是全人类的悲剧,因为战争带给人类的永远都不仅仅是肉体的创伤,容易被忽视的精神上的创伤往往带着深远的阵痛悄悄潜伏于人们心中,挥之不去。《东京审判》没有选择宏大的场面去表现战争中的冲突,而是选择了从细部着手,让历史的真相在一一确凿的话语下被客观呈现出来,这种客观沉着的冷静方式所带来的震撼效果却远胜于声嘶力竭式的讨伐。日本战犯们的罪行以及思想深处根深蒂固的军国主义罪恶在自己的话语辩白前,在历史的真相面前无所遁形。

  60年前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那场世纪审判,是中国人第一次在国际秩序中行使自己的权利,用法律的武器“手刃”了一批战争祸首。正如《东京审判》里梅汝璈以杯子和水来比喻人类和文明——人之不复存在,文明将焉附兮!梅汝璈曾经这样说:“如果不能处死战犯,则我以死谢国人!”正因为梅汝璈的智慧和坚持,日本战犯最终为了滔天的罪行,为了战争中无数的殉难者们,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惩罚永远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是希冀由东京审判对日本甲级战犯最终处以死刑判决所带来的对战争罪恶的一种震慑。正如导演高群书在导演阐述中所说,“我们将通过远东国际审判事件中以中国法官梅汝璈为代表的一组群像的行为和情感变化,着力于表现坚持法律公正,坚持惩罪扬善,坚持民族大义的宽广胸襟,着力刻画战争对人,对社会的影响,对个人情感的冲击和重建。”

  时至今日,国际社会上不和谐之声时有发出,《东京审判》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60年后的今天,在九一八事变75周年的今天,向世界再一次传达出是一种浩然长存于天地的正义的力量!传递了人类从心底深处发出的追求正义与和平的呼喊!

  东京审判观后感10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第一个反思是对于犯下如此罪大恶极的罪犯为什么人们还是想要放过他们?为什么首领的决定就需要千万个无辜的人做出无所谓的牺牲?电影一开始就播放美国投下原子弹,在日本地区造成了极大伤害。战争年代苦的还是人民而对于哪些充满着日本帝国主义思想的人来说,发动这场战争的是中国而不是日本。所以他们从没有想过自己国家的过错,只是一昧的推卸责任。所以开头部分两个喝醉酒的日本人拦住了我们国家代表的审判员梅汝璈的车,最后被司机打死,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被帝国主义思想毒害的代表。

  而接下来的影片中,帝国主义思想完全被一些极端分子体现的淋漓尽致。首先,辩护律师团副团长广濑一郎公开质疑所有的法官的资格,其病狂和嚣张令法官们震惊。再到片中各个战犯对于各种罪犯冠于各种借口,以此来逃脱罪名。最后在各种证据下他们低下高傲的头颅,看到这里我不禁为他们的人民感到悲哀。因为人民就像他们的工具一样,只是用来满足他们的野心而已。影片中最后的审判,也让这些日本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不得不说这也是日本人有部分人的醒悟。所以,才能在未来中建立起一个强大的经济国。

  在影片中最后的审判里,当时的军事法庭的法官竟然有绝大部分人不赞成死刑,但最后我们以胜一票的胜利才得以处这些战犯死刑,这让我不得不反思。而我得到的结果是只有提高国际地位才能获得更大的话语权,更多的支持。所以说这也是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第一次成功地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尊严,值得我们青年一代学习。

  最后,我认识到只有思想廉明,公平公正,无私奉献的领导者才能更好带领国家人民走上富强,反之,则他们走向毁灭。所以在未来我们一定要不断的强化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独立于世界。

  东京审判观后感11

  从始至终我都是怀揣着一种忐忑不安的心情看完《东京审判》!《东京审判》的结尾在我看来像是点球大战,谁也不知道11名法官会不会把球踢“飞”;更像是两个人的PK,只不过PK对象是“同意死刑”和“反对死刑”!而最后的投票结果也是非常惊心动迫的:6比5,微弱票数决定对甲级战犯处于死刑。

  我们不知道来自民主国家的11名法官把自己宝贵的一票投给了谁,代表中国出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梅汝璈法官也不知道。对于发动侵略战争的策划者、组织者理应处于绞刑,但是我们不能说那5位法官没有仁义道德,因为他们是一个国家的代表,他们代表了自己国家在这个战争上的立场和利益。

  在东京审判中,梅汝璈先生,东条英机等日本战犯,另外10名法官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梅汝璈扮演警察角色,东条英机他们的罪行很明显,像是警察已经验过他们的身份,就是匪徒,但是法官问讯时,东条英机、板垣真四郎等战犯却异口同声说道“我无罪”,这是无视国际法律、无视人道主义的军国主义表现。在审判过程中,东条英机、板垣真四郎等说,“我们出于同情和友谊”,“我们是热爱和平的日本人”,“我们是自卫战争,不违反国际法的战争”,“日本没有侵略满洲的任何行为”。

  最让人气氛的是,东条英机居然说道,“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是正确的,我们还会继续发动战争”,每一个中国人听了这句话后,只会更加激起对日本人的仇恨和对东条英机的憎恨,所以可以理解我们的国民直到今天为什么还拥有如此高的反日情绪。中国人没有错,我们的反日情绪全部是日本人带来的。

  东京审判也出现了搞笑的情景,也是处在审判的结尾量刑时,到底是否对甲级战犯处于死刑,本来是法律问题,居然讨论到文明与宗教的问题,讨论佛的问题,这更说明了11名法官内心的利益冲突。

  还好,最后还是同意对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处于死刑。虽然,这个结果来得太漫长太惊心。

  东京审判历时两年多,经过817次庭审,终告结束!

  这部电影的基调总体来说是严肃、低调、充满仇恨的,但是影片中的小酒馆却洋溢着一种欢快、和谐的气氛,热情的老板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这里,各国的法官喝酒、聊天、唱歌、跳舞,完全没有远东国际法庭里的英森和冷淡。但是,这个欢快的小酒馆也没能坚持在最后,因为一个狂热的日本爱国分子的不理智行为,扼杀了这片净土。悲哀!

  《东京审判》的导演高群书,他负债500万拍摄了着部电影。我不敢用“拷问某些国人的良知”这样的字眼,我觉得自己没资格。我只是以一名当代大学生的身份置疑中国的电影投资者和同情高导演的悲剧。

  当我看完影片后,我觉得高导演的500万是可以赚回来的,因为每一个爱国的人都应该区看一看《东京审判》!

  东京审判观后感12

  不需惊天动地,只要证据确凿;无需咄咄逼人,只要自信在心。我们行的正,我们走得直。

  ——题记

  《东京审判》以前从未听过这个电影,思修课上第一次观看,于是乎,从一开始兴致就很大。光听名字我的心就有种被撞击的感觉东京——一个对中国人而言多么敏感的地方;审判——又一个对亿万华夏儿女而梦寐以求的期待。

  长达两年之久,开庭817次的东京审判,在同学们此起彼伏的谈论声中结束。法庭之上,人人言之有理,个个理直气壮,那么究竟是谁的错呢?世界会回答,历史会回答。N次的唇枪舌战,N+1次的跌宕起伏,我深深地被中国法官——梅博士所感动。他,体现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机智敏捷,更是龙的传人的神智英勇。他的每一句换都是那么铿锵有力,有血有肉。从他的言辞,从他的表情里。流露出的不仅仅是对正义的追求,更是对和平的向往。

  该片重现了当时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就日本在二战做出的种种罪行进行了审判,真实性和客观性都可以对的起历史这个词。我们从电影中可以真实的看到,日本遭受战败后整个民族的消沉;中国法官以及检察官浓重的爱国主义情结以及高尚的法律工作者作风;美国检察官慷慨激昂的结案陈词;日本辩护律师的诡异狡辩;东条英机等甲级侵华战犯的嚣张跋扈,死不悔改;当然我们不可否认我们也看到了很多无奈:被蒙蔽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的仇恨;一段爱情在残酷战争后的惨淡收场;未遭受战争之苦的战胜国以高姿态的作风对死刑的质疑……一段历史,一个血的教训,一个雪耻的时刻,一个让我们至今仍耿耿於怀的那凄惨的八年。

  不过,话又说回来,历史既然能被称为历史,就充分说明它已经不属于在现在这个社会了,所以,我认为作为当代的新青年,要拥有爱国人情是必然的,但在此之前,请一定要保持一刻冷静的大脑,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获得更好的同时报效祖国。

  东京审判观后感13

  我怀着沉重的心情看完了《东京审判》这部电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除了对日本战犯的冥顽不灵的愤怒之外,更多的是震撼。是对以梅汝璈为首的中国法官强烈的民族正义感和爱国热忱所深深的折服。

  或许,我们这一代的人,距离战争的硝烟已经太过久远,对战争的了解也已经少得可怜久而久之,有一点麻木了。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是永远不能忽视和遗忘的。《东京审判》这部影片,让我们重新审视这段历史。看到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深重罪恶和欠下民众的累累血债。也看到了当日本宣布投降后,1946年东京盟国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28名以东条英机为首的日本战犯的艰难审判过程。在长达两年818次庭审中,中国法官上演了一场场思辨缜密,撼人心魄的法庭传奇。终于艰难地扭转了局面,以6票对5票的一票之差,用战犯的绞刑告慰了战争中死难的中国冤魂,也赢回了民族自尊。

  影片一开场,就吸引了我。梅如璈博士为了座位的据理力争,就充分显示了他的睿智和果敢。他为了祖国的利益,为了死去民众的冤魂,不屈不挠,字字句句铿镪有力。他说的很好,我来这里不是为了愉快,而是一项严肃的任务。真理只有深浅之分而没有大小之分。是的,谁也没有权利去颠覆历史,改写历史,日本内阁所犯下的罪孽一定要受到大众的审判。

  另一精彩之处,扣人心弦的是最后的投票决定是否对战犯实行死刑。此时影院里一片静寂,我也屏吸观察那一时刻的到来,心中默默祈祷。终于我们胜利了,影院里响起了一阵阵经久不息的掌声。我深深吐了一口气,这一仗赢得真不容易。但是,我也深深知道,只要坚持真理,坚持正义,最终的胜利是属于我们的。

  影片让我们再一次重温了那段历史,不禁让我心潮澎湃。战争的残酷与血腥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死亡人数令人难以置信。同时也给日本民众带来了苦难。而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中学生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对日本至今还有人否认这段历史的行为加以痛斥和抗击。因为全世界的人民都向往和平、维护和平。

  东京审判观后感14

  此时我的内心心潮起伏,感慨万千。长到十八岁,对于发生在半个世纪前中国的这些历史竟知之甚少,我的感觉惭愧羞颜。日本军国主主义者的罪行无须再重复,史册上铭记深灼。腹中翻滚的愤怒的火焰已蔓延每滴血液,对日本战犯无耻的抵赖,死不认罪的美化侵略的恶心辩词,以及他们肮脏灵魂的鄙视,已经到达极至而无可言表。

  已经成为成年人,已经切切实实接下了振兴中国重任的自己,此时,更需要对我们这一代进行一番自省。

  在看到一幕幕梅汝璈为祖国的尊言而利益而精彩驳辩之时,同学们不约而同的掌声已能说明许多。虽然只是几个班的同学,可却代表了一代人的思想风貌。我们时刻怀着热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尊,这是一个民族得以永存的前提!当时,我为梅汝为的英勇表现而自豪,他是中国与列强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一名伟大战士,同时,我敢为身边的同胞们能时刻怀有这样强的意识而振奋。一般力量充斥全身,只有铭记耻辱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

  可是,在几天之后,我竟听到有同学说,当时看的时候悲愤交加,现在看完了,也就不觉得有什么了。听到此,血又一次涌上脸颊,我想大吼,我想斥责她对于耻辱的不屑一顾,可却最终忍住,一股悲凉涌上心底。

  看到红火的势头,中国人总习惯于盲目乐观。前途大好,跻身世界强林,胜利在望……可却没看到潜滋暗长的危机。

  中国人民被杀害不可惧,正是因此,才激起千千万万爱国英雄站起来。而一个民族意识的磨灭才是真正的灭亡。那是一种无形的,却可以吞噬中华殆尽的恶魔。大屠杀之后,有民众的游行,有奋起的反抗,而在一次次腐朽低俗的思想侵袭浪潮袭来之时,却有一大批一大批的青少年蜂拥而上痴迷狂醉。这些人,可是我们中华振兴的有生力量呀!

  刚出道的当红歌手、主持人杨丞琳,当有人问她抗日战争打了多少年时,她面不改色地答道,十一年,别人纠正她说是八年,她一脸纯真可爱地叹,才八年呀!又有人说南京大屠杀杀害了中国30万同胞时,她笑容甜美地答,才三十万啊?

  顿时骂声铺天盖地卷来,而杨丞琳什么也没表示。她甚至还说,她做梦都想成为一个日本人,对日本的崇拜痴迷不可自拔!

  听罢心寒不已,被日本的铁蹄这样践踏之后,居然还有中国人厚颜无躯到这种地步!可畏可悲啊!

  当下的青少年,也没少比杨丞琳更无耻的,《蜡笔小新》等腐蚀灵魂的影视文化传来时,各电视台争相热播,青少年们一边被腐蚀荼毒,一边振振有词,中国的漫画比起日本的漫画,简直不能叫漫画。

  我想起东京审判中,当检察当问及日本战犯东条英机如果历史重来,是不是还会选择侵占中国,东条英机义正辞严地回答:“是!”

  文化侵略就是日本在文明时代对中国发起的又一场无形的毁灭性的侵略啊!而此时,多少人麻醉其中?

  战争才刚刚离开我们50年哪,我们就把耻辱忘得一干二净?我不是泛泛无心的呼号,是出自内心的反省啊!东京审判有一句台词:“要真正经历和体验,才能感觉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残忍。“可是,还要再经历一次残酷的战争,当代的人才会明白吗?可是再下一代呢,下下一代呢?

  止不住的骨寒哪,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这样迫在眉睫。我不否认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可是,没有人文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再高的技能也是白搭。尖端人才大量外流,看吧,当初高分的学生多少留在外国不归了,再高的升学率,也升到外国去了。中国是没有外国尖端的项级实验室,是没有那么高的待遇,可是,这是生你养你的地方啊,哪有翅膀硬了嫌弃老巢的呢?

  我在想,等到我有了小孩,他一懂事,我就会给他看《东京审判》,否则,当他长大我教不听他的时候,又成为一个像杨丞琳一样无知的国人。

  我不是鼓抵制日本。当初日本人民也是被统治者蒙骗。并且当今社会,只有国际间相互协作才能更快地发展自己,实现共赢,闭门造车只有让自己落后。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我只是针对当前中国许多让我骨寒的现象,告诫当今中国的青少年,看看,梅汝璈是怎样做中国人,而你们又是怎样做中国人?

  洋务派的一句话,我觉得至今还很受用于中国,“师表长技以自强”!

  东京审判观后感15

  刚看完《东京审判》,感想良多啊,这是一部少有的历史好片,首先感谢xxx,使我能得见此片。片子结构紧凑,情节曲张有度,伴随着富有吸引力的画外音,将我们带到那个错综复杂的时刻。

  影片以日本遭受原子弹袭击为开始(心里暗爽),便很快进入了一个小高潮,梅法官和肖南外出是遇到两个喝醉酒的前日本军人,他们不停的叫嚣着,“是美国人打败了我们”“支滚出我们的国家”,并向手拿支的司机挑衅,被忍无可忍的司机当场击毙,这只是一个开端,却非常巧妙的揭示了当时问题的复杂。日本军人和民众对中国的蔑视和敌视必然会给审判工作带来巨大的阻碍,何况我们的检查组只有几个人。

  果然,在随后的发展中,日本的庞大的辩护律师团发出了挑衅,置疑远东国际法庭法官的合法性,要求在美利坚合众国的最高法院进行审理,如此的无视国际法则,即使美国庭长都无法容忍,勃然大怒,援引盟国最高指示强行压制了日本的气焰。刚刚松了一口气的法官们马上又面临了又一块硬骨头,被告席上的日本战犯拒绝认罪,或装疯卖傻(火大的很),或一言不发,或强词夺理,丫丫的,这些家伙要是坐在我面前,我非有枪毙了他们,没枪掐死他们不可。幸好我们的检查官和大律师皆百战精英,以确凿的证据,犀利的言辞,灵活的语术将这些粪坑里的石头一一砸碎,看着他们低下昂起的头颅,着实大快人心。

  那个环境轻松的小酒馆,那个极端困惑迷茫的北野雄一,那个喊着“狗日得日本鬼子”的和田正夫,那个倒在枪口下却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的千叶,以及那个和田正夫杀掉的从未出现的北野弘二,让人愤怒,让人思索,让人感慨,让人悲凉。

  进入判决阶段,一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和一句极富湖南特色的地方方言“只要打不死我,老子就要站起来”,浓重的压抑,激昂的斗志充斥了荧屏,一个砰然摔碎的水杯,一个不大的投票箱,紧紧揪住了我的心。尽管早已经知道了答案,但我依然不知所措。“no”“no”“yes”“no”“no”“yes”“no”,我的心已经开始发凉了,失望,不,绝望已经开始浮现于眼前,11个法官如果按这个频率出现,中国将没有任何的机会,“yes”“yes”“yes”“yes”,mygod!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有一刻我会喜欢这gny的英语。漫天的乌云突然消散了,心里别提多敞亮了,真有拨云见日,花开月明之感。痛快!

  我们应该牢牢记住这些名字: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广田弘毅、东条英机、武藤章、板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记住并永远把他们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以警示我们,警示后人。

  而今,这些曾经给中国人民,给亚洲人民造成深重苦难,巨大损失的恶魔们却被供奉到了日本的神社,供其朝拜,这种公然给战争罪犯招魂的行径是对正义的亵渎,公理的践踏,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警惕那曾经肆虐在我们家园的野兽再次回魂,危害世人。老少爷们,鼓起勇气,澎湃血液,随时准备给那些野兽以致命的一击吧!

  东京审判观后感16

  《东京审判》的结局,中国胜了,芳子死了。

  芳子死了,她被喜欢自己的人射出的本应射入自己喜欢的人体内的子弹射中,然后死了。

  又是一幕情感的悲剧,又是一个战争的牺牲品。

  此时此刻,有多少仁人志士会不禁感慨:天下何如此?都是战争惹的祸!

  战争断送了什么?断送了人民的幸福、安定,断送了国际的友好、和谐,当然,还有这——伟大的爱情!

  不要说这样才能鉴证出这场爱情的伟大,伟大的爱情还需要无谓的鉴证吗?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但,这不是芳子的问题,而是与芳子相爱的肖楠同志的问题。在这个问题面前,他何去何从?他应该自杀,随芳子而去吗?如果千万个肖楠一样因为战争失恋人的人肖楠一样因为战争失恋人的人们都去自杀,那么现如今中国的人口问题还会如此严重吗?他应该苟活下来吗?他会茶不思,饭不想吧。他会没有积极性吧。他会没有动力吧。他工作会萎穈不振吧。试想,千万个和肖楠一样的大萎穈不振吧。试想,千万个和肖楠一样的萎穈不振地工作会给国家,给社会带来怎样巨大的灾难啊!再者,举个生活中的例子:精神萎穈的人在街道上骑车,一不小心就会摔一跤,自己摔一下不要紧,可是伤到花花草草怎么办吧?!

  透过芳子这场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我们越发发现了战争的黑暗与罪恶。

  芳子死了,上帝看了都会心痛。而战争这罪魁祸首,却日益嚣张在这片文明的土地上,它不断地侵蚀着我们的美好的友情、亲情、爱情,它还要一点点地吞唾掉我们特有的人情。趁着我们还有人情,我们还可以说:我们对战争的厌恶,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若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当然,我们还可以做:制止战争、和平先行!

  东京审判观后感17

  “如果投票中最后一票不是赞成死刑,那么我会怎样,中国人民会怎样,世界会怎样。审判之前,我们11位法官已立下誓言,不追究谁投反对票谁投赞成票……在这件事上,我只能说,我尽力了。”

  ——梅汝傲

  观看完《东京审判》,感慨万千。

  历史就是承认过去,启迪未来。不能正视历史的国家永远不配拥有未来;不承认错误的民族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最终也不能走远。

  1946年4月,作为二战战胜国——中国,派梅汝傲教授出任东京审判的法官。在中、美、英、俄等11国的法官中,梅教授始终站在维护中国人尊严的立场上,用强烈的爱国心作为武器,开始了困难重重的审判历程。

  然而,中国人没有想到,甚至身在东京的梅教授也未曾预料到,这场正义对罪恶的审判竟持续了长达两年的时间。难道正义对非正义侵略的审判只是一出闹剧?难道日寇不该给惨壮死去的200多万中国子民一个交待?难道蓄谋已久的皇姑囤事件只是一场意外?难道被屠杀的南京30多万同胞只是在一天之内的人间蒸发?难道日本人全都失去了血性……可笑的是,日本战犯采取脱缓策略,利用英美法律上的漏洞,一而再再而三地否认侵略历史,否认大屠杀,甚至将侵略美化成是哥哥对弟弟的“爱”的教育行为,将一夜之间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大屠杀说成是中国对日本的诬告。在全世界目光下的审判场中说出这种违背人性的话来的确让人匪夷所思。“蜉蚍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被军国主义思想冲昏头脑的日寇越是极力掩饰,就越是显露出自身的渺小与丑陋。

  在817次开庭后,日本战犯终于被定下了罪。在铁证如山的人证物证面前,极力否认侵略中国,扭曲历史的战犯终于黔驴技穷。

  一位英国记者曾预言:在是否处死7名甲级战犯的问题上,11成员国会形成两大对立派国,且反对的居多。

  不幸的是,预言应验了……

  如果没有梅汝傲在投票之前继续为扞卫国家而努力,那么甲级战犯就不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如果没有梅汝傲在最后一刻声情并茂的正义问话,那么就没6:5一票之差胜利的奇迹;如果最后一票不是赞成票,那么梅汝傲就不是梅汝傲,中国就不是中国,世界就不是世界……

  在历史面前,一切捏造变得没有任何力量。在历史的右岸,是天堂;左岸,是地狱,承认历史的民族才能看到天堂的曙光。在这方面,德国民族较日本民族走出了一大步,日本却一直徘徊在历史的左岸。陷在地狱中的日本就象是少了一半翅膀的鸟,无论怎么飞,终是不能抵达天堂。

【东京审判观后感(精选17篇)】相关文章:

1.东京审判观后感

2.《东京审判》观后感

3.东京审判观后感范文

4.电影《东京审判》观后感

5.《东京审判》观后感作文

6.东京审判观后感(通用11篇)

7.《东京审判》观后感作文3000字

8.震撼、教育、反省-《东京审判》观后感

上一篇:东京审判观后感 下一篇:熊出没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