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时代文学的转型与走向散文

2021-04-15 [第四单元]写一篇散文

  20世纪70年代,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技术像一头大象一样突然闯入了人类生活的瓷器店里,于是似乎还没等人们回过神来,人类从前的一切生存方式与活动方式就在极短的时间内被统统打碎了。与之相随的,是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全球范围内文化的大交融、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因此,文学在这样剧烈变化的大环境的影响下,无论是产生新的转型还是改变其原由发展方向,都是不可避免的。

  近日,看了一些文友对于“网络文学”的观点,心中颇有感想。自大三挂职看书网及旗峰天下中文网编辑至今,虽无所建树,却也近距离地目睹了一些以网络为载体的文学现象,羽客不才,下面将从文学本身、作者、读者三个角度就某些网络时代里的文学现象简单阐述一点自己的观点,偏颇之处,欢迎指正。

  文学本体:给予转型与创新一点理解

  在当代人的潜意识里,于“文学”前面冠以“网络”二字之后,文学原本的概念似乎就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文学仿佛一下子就脱胎换骨了:类型与题材层面上仿佛发现了新大陆,魔幻、惊悚、悬疑、架空、穿越、神秘、灵异、谍战、官场等等新类型新题材花样百出;写作门槛也越来越低,人人都可以在博客、微博、网络社区、贴吧论坛、站上挥洒自己的创造力;文学的传播更是越来越迅捷,“人手一屏”式的移动终端让所有人真正实现了随时随地接受文学。

  但是,相当一部分人对此报以的是相当中立乃至于略带质疑与批判态度的。甚至文学界主流的观点都特别喜欢使用同一种论调:“虽然网络文学的公共性、动态性和交互性使人们获得了更加自由的广阔空间,使更多的人参与写作与阅读。但是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难免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价值观念混沌,文学品位不高,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来引导。”总感觉似乎不强调一下“但是”后面的内容、不指出网络时代里的文学有这样那样的“泥沙俱下”或是“良莠不齐”,就不能和雍容典雅的传统文学区别开来似的。

  然而我却更倾向于对这种现象持理性的乐观态度:这样看似“泥沙俱下”或是“良莠不齐”的文学氛围里,恰恰孕育着空前自由的生机。

  就在我们在褒扬网络时代下的文学种种优点却总念念不忘地缀上一个“但是”,总不忘提醒人们网络时代下的文学有“文学品位不高”的成分在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忘记历史上律诗盛行的时候,某些人对勾栏瓦肆里新兴起的长短句,以及市民阶层钟爱的小说志异也是不是也一样如此瞧不起的?而长短句和小说,再后来又取得了怎样的文学成就呢?这想必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纵观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历程,文学大体上的发展脉络是逐步从少数社会精英与贵族阶层逐步走向世俗的,是逐步从庙堂走向寻常百姓家的,而如今生产力的极大解放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则是进一步给文学进行了松绑。人是文学的主体,而如今我们这样的“一代”里,需要什么样的文学,只有人们自己知道,只有人们自己说了算。在现阶段,“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应该说是在当前文学与信息时代相结合之初的历史的必然现象,新的文学形式与走向正是将在这样看似混沌的环境里被人们自己选择出来。所以对于上述现象应当给予充分的历史的理解,而非简单的批判。

  从长远来看,“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不可能是网络时代里文学永恒的游戏规则。人们对文学的需要,最终还是对文学本质与文学价值的需要——这一点随着历史的进步会越来越明显。所以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在经历了最初选择期交融期里的淘洗之后,文学品质同网络商业模式的搏弈中,文学品质必将胜出;文学本身的价值最终将盖过商业化、传媒化、娱乐化的价值。除非人类抛弃了文学。

  本文从未使用过“网络文学”一词,理由是我认为用载体和写作工具划分文学类型,本身是件很荒唐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甚至否认所谓网络文学这个概念的存在。一个好的作家不论在纸上写作,还是网上写作,都能写出好作品;不好的作家哪怕在竹简上写作,也写不出《史记》。文学需要纯粹与高贵,但同时也需要创新,也必然会创新。但它只可能是艺术境界的不断探索,思想境界的不断拓展,而一切外在技术手段都是同文学创新并无本质联系的——网络,好比广袤的土壤,优秀的文学作品好比鲜花,拙劣的作品好比野草。网络只是提供给人们一个相比过去更加自由开放的文学创作的.空间而已,而其本身不是造成“鲜花与野草共存”的原因。所以,作为技术手段的网络正极大地释放和促进文学生产力,这才是网络对文学发展应予充肯定的贡献。

  作者:随着市场的指挥棒起舞

  “文学赖以存身的经济基础、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动,对应着经济基础、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的变化,市场化、大众化、传媒化联袂而来,文坛在被动的应变和主动求变的两种动因之下,开始发生结构性的变化”。这一变化改变了作家与读者、文学与市场的关系,使文学呈现出多元丰富的新面貌。过去作家写什么,读者阅读什么,在一体化的体制下是被动的,选择余地很小,如今在市场规律的影响下,文学的写作、阅读与出版,自然随着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

  很多人会认为文学的市场化会严重影响文学的纯洁性,取而代之的是文学作为商品之后的媚俗。网上许多动辄百万字的玄幻小说、言情小说都是这样,包括饱受非议的却十分畅销的《小时代》为代表的青春文学等作品,片面注重作品满足消费者的娱乐化、世俗化需求,本身已经丧失了文学原本的艺术价值与品位。

  我对此并不是完全赞同。这种现象固然存在,但是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到此类现象的另外一面:与上述作者不同,还很多文学创作者通过网络以极低的成本获得了全新的市场与全新的读者,他们在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自己的创作风格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将自己对于这个世界、这个时代的认真严肃的思考渗透进自己的作品之中,创作出了既被大众喜闻乐见,又饱含深度与艺术价值的作品,不仅受到了有艺术鉴赏力的读者称赞,也使更多起点相对较低的受众受到了熏陶——这是非但不是媚俗,更创造出了传统文学所不可能造成的影响。对于这样文学与市场空前交融以后所带来的历史性意义,我们怎么可以因噎废食,一叶障目?

  另一方面,文学是多元的。有载道的,有言情的,有轻松一笑的幽默摆设,也有正经八百上下求索的大作,有阳春白雪曲高和寡者,也有狭邪黑幕鸳鸯蝴蝶派,这些都是文学。但现在我们好像只习惯以一种方式要求文学,这就是文学一定是批判性的,惟有如此才严肃,惟有严肃才有价值。以这样的尺度要求文学,那种所谓文学的摇曳风姿,所谓婉约,似都应在扫除之列。如果真那样,中国文学史就不会有丰富多彩的一面了。联想到很多人对“新生代”作家和“80后”作家作品的批评,最常见的一句套话,就是缺乏对现实的批判。我想,这些作家作品是不是真的没有批判是一回事,即便是不批判,又如何?不批判就没有价值了?事实上,可以作为对照的是那些被很多批评家认为有批判眼光的作家作品,他们在思想和艺术的表现方面又有多少进展呢?为什么严肃的面孔也没有支撑起他们的文学创作呢?大概严肃不严肃对文学而言,不是惟一重要的问题。严肃了,没有艺术还是白搭。我想对文学和艺术而言,在不放弃自尊的前提下,满足人的需要、满足市场的需要则不失为另一种更为明智的选择。适者生存同样适用于文学发展规律。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大众整体素养与审美水平的提升,那些身段柔软但有自尊有执守的文学创作者,必将取代如今某些媚俗的作者,并且在市场指挥棒的引导下,更能将文学的影响力普及到更大更广的层面上来,赋予文学前所未有的意义。

  读者:一起走向“大众的审美化”

  很多人认为网络加速了文学的传播,但是人类在接受网络时代的文学时,往往是快餐式的,浅尝而辄止,收获不到文学带给人真正的精神享受。甚至有人呼吁“离开网络,回顾书本。

  的确,应当承认在如今“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的现状下,适度离开网络回顾书本也是必需的。但是,文学品味相对较低、对阳春白雪式的纯正文学没有太大兴趣的一般大众读者离开了网络,难道就一定会回归到书本里金碧辉煌典雅崇高文学殿堂里去吗?

  前文已经说过,网络本身是公允的、客观的,不是造成“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的原因。真正有文学鉴赏力与审美品味的读者、有追求有眼光的文学接受者是能够在鱼龙混杂的网络中沙里淘金,最终发现对自己有意义的佳作的。加之,前文已经说到很多作者“在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自己的创作风格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将自己对于这个世界、这个时代的认真严肃的思考渗透进自己的作品之中,创作出了既被大众喜闻乐见,又饱含深度与艺术价值的作品,不仅让有艺术鉴赏力的读者称赞,也使更多起点相对较低的受众受到了熏陶”,通过这种与读者大众更为亲近的渠道,不仅仅有助于“审美大众化”,更有利于实现“大众的审美化”。

  另外,网络时代文学活动的普泛化,不仅有助于文学向大众亲近,大众也可以积极反馈并参与到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摆脱单向的、非交互式的“大众化”(比如豆瓣、天涯等文学社区下志趣相投的人们就文学作品的畅所欲言地大讨论);还有助于文学创作从迎合某一部分读者口味的集体化的阴影里走出来,转向独立的个体化,削弱集体化或群体化的创作心态对作家的写作的隐性规约作用,最终实现“文学与大众的本真融合”。

  基于上述理由,我认为,作为“审美大众化”未竟的事业——“大众的审美化”,很可能在网络时代的文学新大众化过程中得到初步实现。当然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无论对中国文学还是世界文学来说都还有一段长路要走,但毕竟文学本质上是为大多数人所有的艺术,在网络时代这个全新的历史浪潮里,我们有理由做这样美好的期待。

【浅谈网络时代文学的转型与走向散文】相关文章:

文学与武学的关系04-01

文学与武学的关系04-12

散文与自然散文02-05

浅谈校园文学作文1200字04-03

文学与武学的关系作文09-28

《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阅读答案02-23

与牙齿的恩怨散文02-24

永恒的来与往散文01-26

写牡丹与鲜花的散文12-30

关于目标与梦想的散文12-20

西域的沉稳胎菊静默散文 回望比道角散文